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初中語文《智取生辰綱》説課稿範文

初中語文《智取生辰綱》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智取生辰綱》説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語文《智取生辰綱》説課稿範文

初中語文説《智取生辰綱》説課稿1

我説課的題目是《智取生辰綱》,本文節選自古典名著《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水滸傳》是施耐庵的代表作,它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説。課文節選部分寫了晁蓋、吳用等人劫取樑中書生辰綱的經過。故事圍繞“智取”二字逐步展開,懸念一個接着一個,明寫護送隊伍頭領楊志警惕性之高,暗寫晁蓋等人用計之妙,讀來引人入勝。本文列入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説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發學生閲讀此類小説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

其創作總體呈現如下特點:

(1)注意人物語言、行動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衝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節曲折,故事完整;

(3)語言準確簡練、生動流暢;

(4)敍述方式帶有明顯的説書人的痕跡。而《智取生辰綱》一文在創作上體現了我國古代小説突出的藝術成就。

一、説學生和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會教會學生髮現真理”。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和語言感受力,並且已經學過了幾個小説單元,已經能夠了解小説的基本要素和小説的主要特點。同時,學生通過欣賞影視作品、閲讀文本對本文節選故事的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內容也有個大體的把握。因此,組織本課教學時,教師如果只停留對課文情節、語言、動作、心理等逐條分析上,必然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而使學生毫無興趣。所以,我設想抓住一點,深入挖掘,可能更激起學生自動探求的慾望,開啟學生的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説教學目標

1、《智取生辰綱》一文作為教學內容,我認為可以生成一下教學價值:培養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在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主題等等。通過對學生和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打算用一個課時來完成教學,教學目標為:

2、理解課文“智”的所在: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施耐庵的智寫

3、把握楊志的性格特點

4、品鑑本文的精妙構思

而本文的教學重點則在於讓學生了解課文“智”的所在以及作者獨具匠心的結構安排

三、説教學設計

針對這篇文章,我打算以“智”為中心,從分析楊志的“智”和吳用的“智”引申到作者的“智”,進而品鑑小説結構安排的巧妙之處。

四、説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課間播放《好漢歌》,上課時讓學生説説自己對梁山好漢的總體印象。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梁山好漢的另一面。在這裏,既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刀光劍影,也沒有讓人扼腕屏息的搏鬥場面,有的只是智慧與智慧的較量。請大家把課本翻到135頁,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課《智取生辰綱》。

(設計依據:通過播放歌曲和讓學生談自己對梁山好漢的印象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讓學生更廣泛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這為課堂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二)整體感知

複述故事情節

(設計依據:這篇課文篇幅教長,當堂課文必然浪費很多時間,而且學生在課前已經預習過課文,讓學生複述目的是讓學生以講代讀,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

(三)問題探究

本文課題為《智取生辰綱》,全文緊緊圍繞一個“智”字展開,在文中“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施耐庵的智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問題

1、討論分析楊志的“智”

2、分析楊志失去生辰綱的原因

3、分析吳用的“智”

4、分析施耐庵的“智”

(設計依據:以上四個問題設計是一個連環扣,學生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就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節構思的精妙、人物形象的鮮明,還可以感受到語文之美、語言之美。同時每一個問題的回答都要求學生從文章中找答案,培養學生通過語言分析課文的方法,因為任何架空語言的分析都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從而實現閲讀能力的遷移。在分析吳用的“智”的過程中,我插入了視頻欣賞,這樣不僅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故事情節,同時也緩解學生的課堂疲倦,激起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

五、佈置作業

既然課題是《智取生辰綱》,那麼就請大家從吳用的角度來改寫故事。

初中語文説《智取生辰綱》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説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發學生閲讀此類小説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古典文學的熱愛。其創作總體上呈如下特點:

(1)注意人物語言、行動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衝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節曲折,故事完整;

(3)語言準確簡練、生動流暢。《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説,在創作上體現了我國古典小説突出的藝術成就。

而《智取生辰綱》一文,選自《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課文節選部分寫了晁蓋、吳用等人劫取樑中書生辰綱的經過。故事圍繞“智取”二字逐步展開,懸念一個接着一個,明寫護送隊伍頭領楊志警惕性之高,暗寫晁蓋等人用計之妙,讀來引人入勝,因而很適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鬥智,抓住這一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教學任務。

二、説學生

我教學的是初三學生,他們具有強烈的學習慾望,具有執著的探索精神和協作精神。平時上課積極思考,相互交流,敢説敢做,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這些學生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特別反感,對運用多媒體教學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對聲、情、圖並茂的多媒體教學更是情有獨鍾。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下,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學習任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充分體現了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開放性等特徵。

三、説教學設想

由於語言的.時間差距,學生讀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而課前必須讓學生反覆自主閲讀文章。為了讓學生透徹全面理解楊志失陷生辰綱的原因,還必須把課文節選部分之前的有關楊志的內容印發給學生,從中找到其性格上的弱點,也就找到了他失陷生辰綱的原因之一。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和語言感受力,並且已經接觸過小説,能夠了解小説的基本要素和小説的主要特點。同時,學生通過欣賞影視作品、閲讀文本對本文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內容定能整體把握。因此,組織本課教學時,教師如果只停留在對課文情節、語言、動作、心理等逐條分析上,必然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而使學生毫無興趣。所以,我設想利用多媒體課件,緊緊扣住一個“智”字,貫穿整節課,深入挖掘,可能更能激起學生自動探求的慾望,開啟學生的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説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瞭解故事情節。

2、探究課文的“智”: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

3、圍繞 “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及環境。

五、説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智”: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

2、圍繞 “智”,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六、説教學難點

文本對學生構成的閲讀障礙:本文用的是元、明間的白話,還夾雜着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詞語,字面上跟現代漢語完全一樣,但意思卻不同,因而學生閲讀起來有些費力,這也構成了教學的難點。

七、説教法

根據教學設想和教學的目標、重難點,我確定如下教法:

1、引導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節選部分之前的有關楊志的故事情節,尤其是要熟悉課文節選部分的內容,突破教學難點。

2、影視導入法:播放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序幕的一部分,讓學生迅速從課間休息的渙散狀態進入到精神振奮、興趣盎然的學習狀態。

3、整體感知法:通過課文文本的閲讀和相關影視片段的欣賞,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為“智”的分析作下鋪墊。

4、合作探究法:以小組的方式,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分析“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及概括人物形象,落實教學重點。教師也要參與到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中去,師生合唱《好漢歌》,共同感受好漢的英雄氣概。

八、説學法

1、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對課文節選部分之前的`有關楊志的故事情節及課文節選部分內容的熟悉和理解,化解教學的難點。

2、合作探究:在教師的指導和參與下,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完成對“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的分析及人物形象的概括,實現學習重點的落實。

九、説教學資源

1、《水滸傳》的相關影視片段。

2、《智取生辰綱》的多媒體課件。

十、説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主要分四個步驟,即:

1、導入新課

2、整體感知

3、合作探討

4、名曲合唱

十一、説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把課文節選部分之前的有關楊志的內容印發給學生,讓學生歸納楊志的故事情節,並概括他的性格特點。

2、讓學生反覆閲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設計依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熟悉課文節選之前的楊志的故事情節,歸納其性格特點,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併為後面分析“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作下鋪墊。)

(二)導入

按“導入新課”按鈕,播放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序幕的一部分。(只截取了出現“水滸傳”開頭的這一部分)

剛才大家欣賞的就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序幕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水滸傳》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其中一小部分,感受一下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設計依據:播放視頻片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廣泛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為課堂的展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能讓學生體會到《水滸傳》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地位,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抽打他們,唯恐在休息時發生意外,軍漢們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樣對楊志有強烈不滿,楊志一行人內部矛盾已達到激化。這注定在松林中休息,無人再去理會楊志的打罵。矛盾致使內部分裂,給晁蓋等人可乘之機。此智更能説明晁蓋等人運用一二兩智的高明、得當,此智亦與前兩智密切相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0yp0e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