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淺談儒家仁愛思想在當代中學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網友來稿)

淺談儒家仁愛思想在當代中學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網友來稿)

俞俊

淺談儒家仁愛思想在當代中學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網友來稿)

孔子的思想核心為仁,仁的核心就是“愛人”。“仁”是一種合乎禮義,發而中節的情感。孟子進一步發揮了孔子的仁學思想,他説:“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意為惻隱之心是仁的萌芽。他認為道德修養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和擴充惻隱之心。今天,德育無論怎麼改革,都離不開情與愛,德育“掘池”不能忘記“蓄水”,“蓄水”則不能忘記儒家仁愛這一文化源頭。

一、 當代中學生道德的現狀

1、知與行的脱節。這是目前中學生道德現狀存在的最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有一部分中學生對《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行為規範》記得很熟,但是很少或者甚至就沒有落實到行動中去;有的學生在老師在時能遵守有關道德規範,而老師不在時卻不能遵守;有些中學生在學校是個好學生,尊敬老師,善待同學,而在家裏卻不尊敬長輩,不關愛兄弟姐妹;有些中學生“寬以待己,嚴於律人”。以上種種現象説明了現代中學生存在着知與行的嚴重脱節,極大地限制了中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是中學生形成虛偽、自私、霸道和懶散等不良品德的動因。

2、責任意識的缺乏。這主要表現為:有些中學生做事缺乏認真負責的態度,關心自己多,關心他人和社會少,對集體活動和公益事業缺乏必要的熱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學生不願意做班幹部,怕影響自己的學習;有的不願意幫助別人,有利的事搶着幹,難辦的事推給別人,不能勇於承擔責任,更缺乏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的社會責任感。

3、是非、善惡評價標準的混亂。有些中學生受社會上不良現象和影視作品的影響,把本來錯的看成對的,惡的看成善的,醜的看成美的。如有的中學生把所謂的“哥兒們義氣”看成真正的友誼,將影視作品中的“黑老大”看成“英雄”,極力崇拜並加以模仿。這些都對中學生的道德導向及行為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二、仁愛思想在當代中學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

造成當代中學生道德現狀的因素主要有各種社會因素、家庭方面的因素、學校方面的因素。中大教育學院院長、博導鍾明華教授對“馬加爵事件”非常震驚。他認為,人格的完善比知識的完善至少是同等價值的,不應有偏頗,成人和成才同等重要,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説成人更重要,我們更應該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道主義的教育。有人認為,馬加爵是一個悲劇,他悲劇的最本質特徵是人格扭曲。什麼是教育,教育除了傳播知識之外,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培養健康的人格和情感。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心”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要培養中學生對社會萬事萬物都具有一片真誠的“愛心”,這樣,社會就多了一片愛的天空,並且社會也會給予真誠的回報。要培養中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中學生辨別社會真假的能力。這樣,社會才會得到淨化,才會讓“愛心”滋潤人間每一個心靈。

仁愛思想在當代中學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具體可以從三方面來説;

1、從家庭教育方面來説。據鄭杭生先生所編的《社會學概論新修》,家庭對個人的社會化的影響大致有三:[1]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個社會化的開端,家庭環境因素對個人的觀念、心理和行為習慣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2]家庭環境對個人社會化的另一重要意義在於對兒童的感情和愛的培養,家庭環境對個人而言,其作為感情交流和體驗愛的主要場所無疑較之其他社會環境重要得多,豐富的感情交流對一個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感情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所處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3]家庭中父母的權威對兒童的社會化具有重大影響,家庭環境中的權威形象和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會化對個體的心理和觀念具有強大的滲透力和塑造力。

孔孟所講的仁愛是相互之愛,而相互之愛又是一種人道主義之愛。在現代德育中應該提倡互愛。仁愛情感是關係性現象,它具體表現在五倫關係中。在傳統社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稱為五倫。家族的人倫之情是滿足情感的基本環境和基本手段,藉以維繫家族、社會的聯繫。儒家的情感教育始於家族,孔子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順父母和敬愛兄長是仁愛的根本。儒家“明仁倫”是要學會愛人,愛人要從身邊最切近的人做起,孝敬父母便是愛人的人手處和根本點。孔子説:“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仁之實,事親是也。”進而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儒家思想是建立在血親情感基礎上的,但又超越了這種血親情感。愛人以親子關係為基礎由親子之愛通過推己及人擴大到天倫之樂,擴大到姻婭之情,再擴大到民族認同感。這種情感遷移使個體道德修養逐步升級:修身,齊家,治國天下,最後昇華為一種對人類命運的關懷的激情,促使個體投向社會,儒家不僅要求把血親之愛推廣到一切人身上,愛一切人,而且還要愛一切物。“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現代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童道德品質往往是在道德情感或昇華的作用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譬如愛國主義情感,就是由愛父母、愛家庭、愛家鄉的情感遷移而來的。情感遷移是道德品質發展的內驅力。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情感遷移方式應該成為現代德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這種愛人情感還需要遷移、擴展到自然上,要有儒家的“仁民而愛物”的思想,愛人就要愛大自然。今天,人類的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發展,它也要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現在的中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寄託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使許多家庭過分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孩子“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質教育;另外,許多家長自身在道德方面也存在問題,做出了一些違背道德甚至違法亂紀的事情,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因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品德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從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時候,深入淺出地進行道德啟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循循善誘,以事明理,引導其分清是非,辨別善惡。要在家庭生活中,每個家庭成員以良好的言行舉止,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從而形成良好的家風。倘若父母對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不孝順,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孩子的伯伯、叔叔、阿姨、姑姑)不友善,又怎麼能教育孩子尊老愛幼;倘若一個人對自己的親人都沒有親情,更何談對他人同情感的培養。

五倫情感基調是家庭化的,今天,儘管“家”的含義較之傳統社會有了變化,但家庭關係對人的情感需要的滿足是任何其他關係所不能取代的。情感最初是在家庭中學到的,家庭提供了個體獲得感受和表達情感的舞台,它影響着人的未來。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的故事,都反映了親情之愛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性。因此,儒家的仁愛思想首先要體現在家庭教育這一重要環節中。

2、從學校教育方面來説。在孟子看來,學校教育目的就是明人倫(處理好五倫關係)。情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現代社會“明人倫”較之傳統社會“明人倫”的範圍要大得多,現代人既要講私德,也要講公德。學校是對中學生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尤其要充分發揮中學政治課的作用。但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中學以追求升學率作為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目標,重智育輕德育。許多中學在評定“三好學生”時,主要看是否“學習好”,而忽視“德育”和“體育”的考察,造成學生放鬆了對道德品質的修養。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不願將自己的學習經驗或自己會做的題教給他人,有的甚至在學習上不擇手段。從馬加爵事件看,學校應對中學生加強傳統美德的教育。“德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美德教育應當從小抓起。近年來在不少地方舉行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來加強青少年的倫理道德觀。例如在南方的一些小學就舉辦了“愛媽媽,做好孩子”的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熱愛家庭、孝順長輩的品德;還有學校的老師讓小學生身上綁上紗帶來體會做母親的辛苦等。相對於小學感性的方式,在中學和大學則可以提高學生的理性認識,把家庭美德與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學校教育還應該順應形勢,以德育帶動智育。各級各類學校必須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地紮實地推進素質教育,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要科學規劃和安排不同年齡學生及各學習階段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堅持貫徹執行《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使知和行有機的結合起來。加強校紀校風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如在教室內張貼宣傳優良道德的宣傳畫、名言警句;黑板報也要成為德育的重要園地。要發揮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特別是滲透到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組織學生參加適當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們認識社會,瞭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充分發揮班主任、課任、團支部的作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

中學生渴望寬鬆的人際關係,要求在“有同情心與愛心”的環境中生活,同時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寬容”的人格。由此可見,在培養人、塑造人的“園丁工程”中,更加充分地認識人、研究人,維護青少年正當的“自尊”,給他們社會人格的健康發展提供正確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3、從家校聯合方面來説。學校的教育不是萬能的,沒有家長配合的學校教育是萬萬不能的。無數事實已經説明,家庭與學校的高度配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與保證。目前,學校與家長配合不好,已經成為學校教育難以見成效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相當多的家長認識是到位的,主觀上也是願意積極配合的,但依然存在着如下一些方面的問題:[1]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觀念上還不能做到完全的一致,如學校要求學生學做學問必須首先先學會做人,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家長往往是認為做學問是第一位的,千好萬好不如學習成績好,忽視了學生的全面、協調、健康與可持續的發展。[2]家長與班主任溝通不及時,家長不能及時瞭解學生的在校表現及相關情況,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補救與教育,由於溝通不及時往往會使家校雙方錯過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3]家長與學校的要求不能做到統一,學校往往要按照學校集體管理的需要提出更具有普遍性的要求,而家長往往針對學生實際提出更個性的要求,難免衝突與矛盾,這勢必影響着教育的效果。

當今有的父母過於溺愛自己的獨生子女,使子女覺得這種愛理所當然,他們全然不懂得感恩。有的學生在學校對教師的愛也漠然受之,視為當然。應試教育格局下師生間缺乏交流,親子間缺乏溝通已成痼疾,目前,素質教育已提到中國教育改革的議事日程上,我們相信在將來的學校教育中,越來越多的師生間、家長子女間會建立一種儒家仁愛思想所倡導的融洽、和諧的友誼關係,這是新時代社會的需要,也是未來人人格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錢渙琦《走向自覺--道德心理論》,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2]孫迎光《傳承與超越 儒家德育思想與現代學校德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3] 梅志清《馬加爵事件的六個問號》,新華網,2004年3月。

作者簡介(俞俊,1971年2月--,江蘇省揚州市翠崗中學一級教師,聯繫電話13801451266,郵編22500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nokjy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