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新人教版《夜色》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夜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人教版《夜色》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人教版《夜色》教學設計

《夜色》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部編本一年級下冊第9課《夜色》(共2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我”的心情變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進一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穫美好”的道理。培養學生勇敢獨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穫美好”的道理。培養學生勇敢獨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過程】

板塊一:回顧課文,質疑導入(5分鐘)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2.指名學生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文中的“我”從前膽子很小,害怕夜晚,後來不再害怕了。

3.師質疑過渡: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膽子變大了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去看一看。

板塊二:學習第1小節,體會“害怕”(15分鐘)

1.指名學生朗讀第1小節。

2.引導學生交流對文中小朋友的瞭解,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小結:膽子很小。

3.師質疑: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膽子很小?鼓勵學生進一步走進文本。

4.學生交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重點引導學生關注以下幾點:

(1)出示“很小很小”與“很小”,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我”的膽子非常之小。

(2)從“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中引導學生體會媽媽通過講述勇敢的故事來鼓勵“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亂跳”中的“一……就……”這個關聯詞,引導學生體會媽媽講的勇敢的故事對“我”來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5.拓展體會:

(1)師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説説自己是否害怕黑夜,為什麼害怕以及害怕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2)學生交流(比如:害怕黑夜。擔心有鬼:聽到黑夜裏的風聲就害怕;總是擔心野獸會跑到家裏來等等。害怕的時候心跳就會加速,會把窗簾緊緊拉起來,藏在被窩裏等等)。

(3)練習表達:

“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亂跳,總是擔心--------------------------------------------------------。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小節,注意讀出小詩的押韻,通過朗讀表現“我”的膽小。

板塊三:學習第2小節,感受“夜晚的美好”(15分鐘)

《夜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師過渡:媽媽講勇敢故事的方法並沒有讓“我”變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麼辦法來讓“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請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第2小節。

2.學生輕聲朗讀第2小節,交流爸爸有什麼辦法:偏要拉“我”去散步。(引導學生體會“偏要”是指在“我”膽子很小、極不情願的情況下,爸爸非要拉“我”去散步。)

3.引導學生想象“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麼:

(1)指名學生朗讀“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這句話,引導學生從“原來”一詞中體會到“我”看到“花草微笑”時的驚訝心情。

(2)拓展想象: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説説在晚上散步的時候還能看到什麼。

(3)師出示有關美麗夜色的圖片,讓學生直觀體驗夜色的美麗。

(4)練習表達:

在夜色中散步,“我”發現,原來-------------------------------------------------------------------。

4.師小結:夜色中其實有許多美麗的景色,只要我們敢於走出去,就會發現黑夜其實並不可怕。正是有了這種發現,文中的“我”才會説道(師引讀,出示):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5.鼓勵學生説説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麼。

引導學生從“再黑再黑”這個詞語中體會“我”的膽子變大了:拓展想象“我”還能看到了什麼,進一步鞏固對省略號的認識。

6.指導血紅色呢過朗讀第2小節,讀出略帶驚訝的興奮心情。

7.師生配樂朗讀全文,鼓勵學生説説自己學習了這首小詩的收穫。

板塊四:課堂小結(5分鐘)

小朋友們,美麗的夜色中藏着許多我們原來不知道的小祕密,只要我們勇敢地走出去,就一定會有驚喜。希望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加勇敢獨立,收穫更多精彩的發現。(再次配樂朗誦全文。)

《夜色》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歌。用第—人稱,寫“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後來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樣美好,“我”不再怕黑了。課文分兩節,第一節講“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第二節講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才發現夜晚原來也像白天一樣美好。本課浯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充滿了童趣。

課文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畫的是媽媽在給我講關於勇敢的故事。媽媽拿着一本故事書,耐心地給我講着書中的故事。第二幅插圖畫的是爸爸在晚上牽着我的小手去散步。“我”面帶微笑,因為“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一樣美好。這兩幅插圖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詞句,並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膽、敢、勇、事、窗、原、此、再、睡、覺”12個字,會寫“再、色、看、晚、爸、笑、外”7個字。學習1個新的部首:“夕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7個字的正確讀音、字形,做到字跡清晰,字體端正。

2.讀懂課文,體會夜晚的美麗,懂得有些事不能只靠聽,還要自己去親身體驗發現。

3.讓學生觀察7字的寫法、筆順後,再作以重點指導“再”的筆順。(橫、豎、橫折勾、豎、橫、橫)通過音樂、圖像等,調動各種感官來體會夜晚的美麗,在朗讀中體會親身體驗與實踐很重要的道理。指導學生朗讀和識記生字。

【教學方法】

講讀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學準備】

課件、掛圖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分組開火車讀課文。

2.學生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3.識記生字,積累詞彙。

4.抽讀本課生字卡片。

5.開火車進行擴詞。

6.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記方法。

7.出示詞語花籃

(1)指名讀,齊讀。

(2)你還喜歡課文裏的哪些詞語,説一説,再抄到“花籃”中。

(3)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

二、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認讀。

2.分類識記,指導書寫。

(1)獨體字:再

(2)左右結構:晚外

(3)上下結構:笑爸色看

3.學生書空。

4.教師板演示範。

5.學生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書寫展示、評議。

四、作業設置

朗讀課文,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9夜色

從前:膽子小

散步後:很勇敢

《夜色》教學設計3

設計説明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閲讀要求中指出:誦讀兒童詩歌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由此,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誦讀詩歌感受小朋友從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增強識字興趣,讓識字、寫字、讀課文變得和諧統一。

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感受夜色的神祕與美麗。

(1)師生共同欣賞視頻,伴隨着悠揚的旋律,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導問:説一説你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夜晚。

(3)教師追問:在這樣漆黑的夜晚,你們害怕嗎?

(4)學生依據平時的生活體驗,談一談對夜晚的感受。

預設①:我特別害怕夜晚,因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體,只能看到一團黑影。

預設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歡夜晚美麗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過渡: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裏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麼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導入,引導學生走進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祕與美好,説出自己對夜晚的感受,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着神祕與興趣學習。

《夜色》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

2、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等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再學之前讓我們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聽的.歌曲《小星星》好嗎?

教師和學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師:你們喜歡這首歌嗎?誰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麼時候的景色?

老師想知道你們眼中的夜色是什麼樣的?

今天還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談談自己眼中的夜色。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麼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它。

板書課題:《夜色》

二、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師:請同學們試着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教師巡視,對平時識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關注)

2、小組內檢查生字,誰全認對了,就是識字大王。

3、檢查讀文情況。

三、讀讀悟悟

1、教師配樂範讀,提問: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們都聽懂了什麼?

教師隨機板書:害怕不害怕。

2、師:你們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課文的大概意思後,下一步該怎麼辦?

教師追問:對於這篇課文,你們認為弄懂了什麼,就把文章讀明白了?

3、引導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彙報。通過再讀文,你讀懂了什麼?

教師抓住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進行體會。

4、師: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麼美景?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説一説。

5、總結後投影美麗的夜景圖片。

6、教師:在夜晚也能看見美麗的景色,從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引導學生體會意境。

7、教師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四、遊戲背誦:

1、猜詞遊戲。

2、背誦課文。

五、作業:

1、美讀課文。

2、蒐集所學生字。

學生和教師一起表演一起唱。

(夜晚的景色)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談論眼中的夜色。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按自己的方法邊讀課文邊識字。

組長利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對全讀對的同學獎勵小紅星。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彙報讀文情況。(可小組齊讀,也可個別學生代表)

其他學生聽後評議。

學生聽教師範讀,聽後自由談論自己收穫。

要細讀課文,把課文真正弄懂。

學生根據課文提出問題,把握主線:這個小朋友開始時怎樣怕黑,後來為什麼又不怕了?然後帶着問題讀文。

(1)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體會孩子的膽小。在此基礎上説出自己的讀法並練習朗讀。

(2)根據課文內容體會孩子不害怕的原因。

學生體會花草微笑的樣子感受景色的美麗。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麗的事物。

學生欣賞美麗的夜景圖片。

學生體會後展開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會看到什麼?練習用書上的句式説話。進一步體會夜晚的美麗。

學生練讀後,各自展示。聽者評議。

標籤: 夜色 人教版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xr8m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