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有效獲取信息的教學設計

有效獲取信息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效獲取信息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有效獲取信息的教學設計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蘇科版初中信息技術(上冊)

2.教學內容:有效獲取信息

3.課時安排:3課時

4.教學環境:遠志純軟件教學系統、安裝office2003軟件

5.課前準備:列出常用搜索引擎網站的網址

二、教學設計

1.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① 瞭解常見的幾種搜索引擎的特性,嘗試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級搜索功能,總結提高搜索效率的經驗。

② 通過課堂講授、啟發及實踐,讓學生能夠熟練使用搜索引擎上網查找信息。並引導學生在搜索中建立分類查找的思想,掌握對關鍵詞的提煉技巧和要領,提高上網效率,充分發揮網絡的功能與優勢,令其更好地服務於學習和生活。

(2)過程與方法:

① 培養學生從網上獲取信息的能力

② 培養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 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和學習習慣,自覺鍛鍊,動手動腦,勇於實踐。正確認識網絡的便利和信息化社會對於網絡服務的使用要求

② 通過探究學習活動,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和培養創新精神。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關鍵字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學會下載文字、圖片、文件等信息。

(2)教學難點

① 分類搜索對學生分類能力的考察和要求。

② 關鍵詞高級檢索方式(使用“空格”、“+”或“&”連接多個關鍵詞進行檢索)。關鍵詞搜索的核心在於關鍵詞的提煉。要提高搜索效率,做到“用最少的關鍵字,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準確的結果”這樣三最的標準對學生來説不是很容易,也不是一堂課就可以達到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實例練習要注意儘可能引導學生努力掌握提煉關鍵字的技巧,自覺培養提煉能力。

③ 總結提高搜索效率的經驗

3.內容分析

《有效獲取信息》是蘇科版初中信息技術(上冊)第一單元第2節的內容,本節課本節課以學習搜索引擎的使用為主要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對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把握每次實踐練習的機會,充分熟悉、熟練。理解搜索的要領,達到活學活用。

4.學生分析:

教學面向的是初一年級的學生,該年齡段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信息素養,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思維比較活躍,但精神不易長時間集中,需要教師始終掌握學生思維動向,激發學生興趣,調節學習情緒,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5.教學策略分析:通過介紹搜索引擎的兩種使用方法,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網絡基礎知識,進一步掌握網絡使用技巧,提高上網效率。教材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強調通過學生能夠自主的`、自覺的使用網絡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內化信息理論,使學生髮展成為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養的公民。

本課的講授選用任務驅動與啟發式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教學模式上使用探索研究式教學,教學過程中穿插使用分組式教學,充分利用學生好勝好強的心理,讓其在教學活動中保持高度的熱情以達到儘可能高的課堂效率。

三、教學過程

四、教學反思

本課先從激發學生興趣開始,用春節旅遊創設的課堂教學情景,並通過旅遊情景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讓其形成學習動機,這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和前提。從學生反應來看,效果很好,導入很成功。

當學習問題呈現後,並不是由教師給出答案,而是放開學生,先讓其憑自己現有的能力去解決。學生的思維被一再的調動,情緒時而輕鬆愉悦,時而緊張激烈。當部分學生有能力解決,或者部分解決問題後,再利用學生們爭強好勝,喜歡受到表揚和羨慕的心理,讓學生去做演示,讓學生去教學生,這樣做學生的關注程度會更高,比由教師講授得到的效果好得多。從課堂情況看,達到了預定的目的。

考察目前上網的實際情況,對全文搜索的應用十分廣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百度搜索引擎”的特點,結合分類思想側重培養了學生全文搜索的能力。但在關鍵字的提煉方面,有的學生產生了錯覺,認為關鍵字越少越好,而忽略了對搜索結果準確性的要求。因此,下一步對搜索比賽中的題目還要再做調整和設計,爭取能夠達到在一個一個的題目中讓學生逐步體會到“三最”標準在時間、速度和準確性上對關鍵字的要求。

在引出搜索比賽時,吸引學生對搜索題目高度重視。在最後總結比賽成績時,鼓勵學生間相互學習,培養競爭意識。對於禮物的處理,又注意培養了學生的公共意識以及與人分享的美德。這些教學中藴含着的東西,相信對學生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對搜索奇兵軟件的介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對於“網上搜索”的認識不僅僅侷限在使用搜索引擎上面,而是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學生在搜索時學會更靈活的根據自己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具。當然,課堂內容還可以再豐富一些,如:可加入對IE瀏覽器自帶的搜索引擎的介紹等等。

對於某些問題,發現一些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解決方式。在處理的時候,並沒有給與否定或者批評,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比較和別人的方法有什麼差異,在實現結果上有什麼差距。這樣既不讓學生感到沒面子,灰心,也不會讓他找不準正確解決問題的方向。但是在比較以後,還應當鼓勵學生自己講出改正方案,這樣還能夠培養其在探索中勇於改正錯誤的精神。這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應當注意。

還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並不是不知道方法,而是因為着急或者打字速度方面的原因操作比較慢,所以比賽時沒有機會展示自己。對於這樣的學生,應該再注意單獨給他們一些發言的機會。

本課在設計的時候儘量按照新課程標準精神,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教師充當學生學習的夥伴,培養學生自主的探究能力。但教學過程仍有小部分可以讓學生試着總結的東西由教師代為指出了。下一步應該再放開一些,給學生更多自己發揮的空間。

總之,本課從教材內容本身來説,知識點相對較少,難度不是很大。但信息技術是一門特殊學科,它以操作為基礎,以能夠靈活的實際應用為目的,以培養學生用熟練的操作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根本方向。網絡時代給學生傳授網絡知識更應如此。只有學生儘可能的靈活掌握,靈活應用,才能讓網絡儘可能更好的服務於教育教學和生活。

標籤: 教學 獲取信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ony8d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