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1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3、瞭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藴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瞭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説成語,引入新課

1、説説你們知道的成語。

2、導語: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中,成語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們習慣用成語來表達意思,準確、生動、簡潔。知道嗎?許多成語都藴涵着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個成語故事。讀完故事,相信你會對成語有更深的瞭解。

二、熟字新解,引導板書

1、板書“亡、牢”:

你能説説你知道的關於亡和牢的詞嗎?通過這些詞,你知道它們通常表示什麼意思?

2、板書“羊、補”:

在亡羊補牢中,“亡、牢”又是什麼意思呢?認真讀書,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並在課文中找依據。

四、檢查自讀效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出示生字,認讀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彙報“亡、牢”的意思。可爭論,可查字典。

4、相機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進一步理解內容。

⑴第二段,要讀出勸説的語氣。

⑵第三段,要讀出養羊人着急、泄氣的心情。

⑶最後一段,要讀出醒悟、積極補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六、交流體會,明瞭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麼?

2、全班交流。

七、總結

《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它使我們明白了,做錯了事或出了問題,及時改正或補救,還不晚。所以人們常説:“亡羊補牢,為未晚也!”

八、學習生字,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

2、指導寫字。

3、比一比,組成詞語:

悔()叼()屈()窿()

梅()叨()窟()隆()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戰國時期,魏王曾想進攻趙國。魏過的賢人季樑十分着急,就匆匆地去見魏王。為了開導魏王,他給魏王講了一個故事。你相知道是什麼故事嗎?魏王最終會不會打趙國呢?請你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彙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內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轅北轍、盤纏”兩個詞。

3、練習朗讀課文,講述故事。

四、創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面對那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説什麼?

2、你相對哪個楚國人説什麼?

3、回到課文開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打趙國呢?為什麼?

五、總結

《南轅北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是選錯了方向,無論怎麼努力,也是達不到目的的!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

“纏”右邊不要寫成“釐”。

3、抄寫詞語。

七、拓展活動

蒐集寓言故事,準備參加語文活動:講寓言故事。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一個生字新詞,認讀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瞭解寓言故事內容,感悟語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這則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瞭解寓言故事的內容

2、難點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導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端裝有青銅或鐵製的槍頭;盾,盾牌,用來防護身體、遮擋刀矛槍箭。用來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自相矛盾)同學們!請你根據這段話的意思用一個詞語概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自相矛盾)誰知到什麼是寓言?(生説,如説的不對,可以在學完這則寓言後告訴老師答案)

一、自讀課文

這則寓言共有五句話,第一句話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在叫賣矛和盾。第二、三句講他誇口的情形,兩個“不論……都”是他的話陷入了前後矛盾、不能自圓其説的尷尬境地。4、5句講的是,當別人問他:他卻啞口無言了

二、進一步理解課文

解釋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段裝有青銅或鐵質的槍頭:盾,盾牌,用來訪呼聲體、遮擋矛槍箭。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

三、演一演,加深記憶

四、明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説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而不能故意誇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來相容諷喻説話、做事相互牴觸,互不相容的現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np8zo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