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師恩難忘教學設計(精選4篇)

師恩難忘教學設計(精選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師恩難忘教學設計(精選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師恩難忘教學設計(精選4篇)

師恩難忘教學設計1

師生單元説明:

本單元以“師生”為主題,編排了兩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前一篇課文作者記敍了童年時代的啟蒙老師對自己成長的點滴幫助。雖然作者從老師那裏獲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詩引申的一個小故事,但從這篇課文裏我們都能體會到老師對學生的殷殷關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深厚感情。

另一篇記敍的是我國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而受到學生的敬重,從而使學生明白了自己雖然各有優點,但還是要不斷學習的道理。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師生”間情誼的珍貴,明白老師對自己教育時的良苦用心,從而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回報老師的付出。

“語文天地”引導學生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閲讀名句格言等學生積累詞句的方法,激發敬師愛師的情感。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初顯身手等環節的練習,結合四年級學生的特點,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驗師生間的真摯情誼,並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金鑰匙環節的交流練習,讓學生初步學會作為重點發言人,應該怎樣準備自己的發言,想想説什麼,應該怎樣説。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敍了田老師以講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學習古典詩詞、培養孩子成長的往事,體現出他巧妙的教學方法,歌頌了老師的敬業精神,抒發了對老師的崇敬感激之情。

要點提示:

1、理解課文中“師恩”一詞的意思。“好處、教益、情誼”等都可以形容“我”從田老師那裏得到的教益,作者卻選用了表示最高程度的“恩”字來形容,這一方面反映了田老師對我的巨大影響——使我成功地走上了文學之路,也反映了“我”對老師的理解、敬佩和感激。

2、作者陳述了田老師編的故事,記敍了自己從中受到的教益,這件事也會啟發讀者,學生如何學習語文——展開豐富的想象,用形象的語言記下想象的事物,閲讀本文,學生可以嘗試用同樣的方法學習語文。

3、把“金鑰匙”和課文學習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練習在自讀的時候畫出自己的問題,學習批註筆記的方法。

4、本文語言樸素生動,“娓娓動聽、身臨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成語,以及俗語“無心插柳柳成陰”都用得貼切自然,毫無斧鑿之痕,表現了作者豐厚的文學功力,學生通過熟讀課文,可以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學習一些成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簡介作者:劉紹棠(1936——4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人。13歲開始發表散文和小説,1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且出版第一個短篇小説集《青枝綠葉》,《青枝綠葉》一文被選入當時的中學語文教材。1954年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國際筆會中心委員。

2、引出課題:這樣一位大文學家,他對自己的啟蒙老師,懷着深深的感情,寫下了一篇《師恩難忘》。

3、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請同學們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用你喜歡的方式學習。看誰能把課文讀通讀順,把課文中的生字都認會。教師檢查學生學習生字情況:容易讀錯的字:“戛然而止”的“戛”要讀jia,不要讀成ga。容易寫錯的字:“摹”的“摹”字是上下結,下面是“手”。

三、精讀課文,理解重點段落:

1、整體感知,初步解疑: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嘗試在自讀的時候畫出自己的問題。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有的'是字面上的,如“什麼是私塾?”“起承轉合”,有的是關於課文內容的,有的是遷延課外的,教師要分類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可以自己解答的,鼓勵學生互幫互學,學生似懂非懂的,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深入思考,價值不大的問題,撇在一邊。

2、重點學習,理解“師恩”文章的第一部分(1-3自然段)交代了我受業田老師的一般情況。第二部分(4-9自然段)寫“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的情況。記敍田老師上課的情景,作者沒有正面描寫田老師的神情、行為、言語,而是寫我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一是學兄帶學弟描紅臨摹,可見田老師為了組織好四個班級的學生學習,頗費心思。二是田老師講山村故事,故事細節那麼清楚,足見給我印象之深。三是我聽完故事後的反應:“迷”“恍”“發呆”,説明田老師的故事內容非常生動,講得非常傳神非常好。側面描寫了田老師口才文筆都非常好。

3、回顧全文,昇華感情: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寫我回家鄉後和年近古稀的田老師交談的情景,抒發了對老師的感恩之情。當我感念田老師的恩德時,田老師説:“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陰”田老師的話引人深思,我們可以理解田老師是處於謙虛,才不把作者在文學方面取得的成就歸功於自己,更可以理解為田老師確實是無心插柳,因為他並沒有偏愛某一個孩子,他就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無論怎樣,都反映出田老師人格的高尚。學習最後一段:這是文章的中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一個樹字可以理解為“種植、培植”,第二個樹字是培育起來的意思,作者引用這個成語説明培養人才非常不容易,讚頌了教師“樹人”的功德。“插柳之恩”運用引用和比喻的手法,歌頌了田老師對我的師恩——“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我終身難忘”一句,作者尊師、敬師、感念師恩的深情躍然紙上。

師恩難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連貫、通順地複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3、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敍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齊讀課題——;介紹瞭解——劉紹棠。

2、師生交流劉紹棠的情況。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劃出來讀正確,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檢查讀詞及課文的情況。

3、師:哪位同學説一説,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麼事?

4、小結。

三、學習課文,理解重點部分。

(一)解決故事: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田老師是怎樣給我們上課的?

2、重點練習朗讀和複述:請認真讀一讀這個故事,然後同位互相講一講。請一位同學到前邊講給其它同學聽一聽。你喜歡這個故事嗎?説説理由。

3、田老師上課愛編故事,對“我”有什麼影響?請結合着7—10自然段,談一談你的看法。

4、教師小結:田老師愛編故事,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入了迷。板書:入了迷。

5、師:田老師愛編故事,除了讓我入迷之外,還對我有什麼影響呢?

開了竅;怎麼讓我開竅的?

6、師小結:此時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這麼多成績,你想對田老師説點什麼?(談感激之情)三個方面,師的評價。

學習理解最後兩個自然段。

師:是啊,田老師在文學方面對我影響這麼大,我又是怎麼做的呢?(感激——行禮,終生難忘)

7、小結總結板書,用自己的話總結——引出“師生情深”。

四、總結全文

1、學完課文你認為田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2、説一説你這節課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3、你想對教過自己的老師們説幾句話嗎?

結語:從幼兒園到現在,有許多位老師教過我們,我們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學們要尊重每一位老師,不要忘記老師的教誨之恩。

六、佈置作業

作業、超市:

1、寫自己的恩師:

2、閲讀:《我最好的老師》大衞·歐文、《師恩難忘》樑曉聲。

3、蒐集一些關於讚頌老師的名言,記到自己的“小小筆桿子”本上。

師恩難忘(劉紹棠)

編故事、行禮

讓我入迷、感念

讓我開了竅、終生難忘

師生情深

師恩難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後第2題中所填詞語的意思。

二、感悟田老師啟迪我文學興趣的高超的教學技藝。

三、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1、體味作者細膩的描寫手法。學習作者先敍事後抒情的寫作方法。

2、學習作者借典型事例,融真情實感,字裏行間流露出對田老師的敬愛之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熟悉,拉近距離

1、問好,自我介紹。

2、彼此略談第一印象,增加印象。

二、揭題導入,奠定基調。

1、讓我們舉起寫字的手,一起書寫課題。“師”老師的“師”,“恩”恩情的“恩”,(師邊説邊板書)齊讀“師恩”。

2、師接着板書“忘”,問:“難忘”能否改為“不忘”,為什麼?板書“難”(讓我們一筆一劃,情真意切地寫下這個字“難”)

3、齊讀課題《師恩難忘》。

三、整體感知,敏化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讀後想一想,你知道了什麼?

2、讀後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課文。

(1)、針對第一自然段

簡述,時間、地點。

(2)、針對第二自然段

A:抓“只有”“才”,用擦除的方法體悟,對老師敬佩之情。

B:懷着敬佩的心情齊讀此段。

(3)、針對三至六自然段

A:知道老師為什麼要這麼問嗎?(這是一個整體、一個典型事例。提示把握全文結構層次和選取典型事例表達的方法)

B:接着學生的回答追問,田老師講課怎樣?哪個詞來形容?(板書:)

C:”娓娓動聽”什麼意思?怎樣的娓娓動聽呢?

詩文對照。抽生分角色朗讀。先讀文再配詩。邊讀邊品。

第一句有意思嗎?①想象成“一個小孩子”,符合兒童關望同伴的心理。②“牽着媽媽的衣襟兒”:膽小。③“一口氣”:好奇天真,想早點看到美麗世界的心情溢於言表。

第二句:一個小村子,四五户人家,家家冒炊煙。可小孩子不餓,他顧不上這些,他很興奮。

第三句:走累了,歇歇腳,人之常情。

第四句:有問題嗎?

省略號多在句末,這省略號省略了什麼?為什麼放在句首?(為了與詩文吻合)

第五至第七句:為什麼又加了三句?合理嗎?老師的意圖是什麼?(前人在花後人欣賞,小學生從小要愛護花草。)

D:田老師講完了,評價評價。(不僅教書還在育人。不僅生動還很感人。)

E:所以“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身臨其境”什麼意思?(板書:身臨其境)“入了迷”到了什麼程度?齊讀第六自然段。

師恩難忘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並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敍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2、理清課文脈絡。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她)為什麼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全文

1、自學生字詞。

①自由讀。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説説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二(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

1、完成練習冊1、2、3。

2、認真誦讀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xvm4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