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小説家笛福,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説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説之父”。下面給大家分享《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歡迎借鑑!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長篇小説,本課內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組成。《魯濱遜漂流記》敍述17世紀有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航海中遇險,孤身一人流落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為了戰勝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點生產和生活資料,同大自然展開了頑強的鬥爭。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他經得起失敗的考驗,憑着艱苦的勞動,成功地在荒島上建起了房舍,開墾了農田,營造了羊圈,使荒島面貌有了改變,他的生活也有了改變。經過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終於脱險,返回故鄉。

梗概按魯濱遜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敍,寫了“遇險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突出了魯濱遜惡劣的生存環境,表現了他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幹的特點。

精彩片段寫的是魯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和麪對現實的思考。片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寫魯濱遜在島上的憂鬱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島上,魯濱遜由於缺乏紙筆,就用刀子刻柱留痕記錄時間;從船上雖得到了不少東西,但缺少的東西還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柵欄圍牆的工作非常吃力;每天要為自己尋找食物。後半部分,是魯濱遜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環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與不幸好處和壞處公正地排列出來,找到了值得感謝的東西,對自己的處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後開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後的生活。魯濱遜在嚴酷環境中心裏的鬥爭,是這個片段的重點,這也是他身處絕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通過閲讀課文,使學生了解外國名著的內容,瞭解人物遇到的困難及戰勝困難的辦法,關注人物的命運,體會人物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二是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是瞭解名著大意,體會人物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閲讀整本書的慾望。

教學目標:

1.閲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瞭解大意。

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3.激發學生閲讀原著的願望。

學情分析:

本文是略讀課文,篇幅較長。教學過程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先讓學生閲讀梗概,整體把握梗概內容,簡單講述一些梗概中魯濱遜戰勝種種困難的'經歷。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瀏覽精彩片段,交流精彩片段的精彩之處,以及自己對魯濱遜的評價或讀後的感受。激起學生讀整本書的慾望。

評價設計:

1、概括一下魯濱遜在荒島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

2、你喜歡魯賓孫嗎?請你用合適的詞語來概括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世界文學寶庫裏,有許多中國的經典作品,還有許多外國名篇名著。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同學們,誰能説一説你讀過的外國名篇名著。

學生交流。

同學們,今天老師也想給大家推薦一本書。

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簡介作品,激發起閲讀梗概的興趣。

18世紀,歐洲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應該讀讀這部小説。它出自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之筆(板書: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説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説,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髮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後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並沒有作出什麼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蹟。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完全是個新人,成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説一經發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有人把它編成連環畫,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説之一。

(設計意圖: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知道所塑造人物的時代意義。)

這是一部怎樣的奇書呢?我們的課文第十六課給大家做了一些介紹。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閲讀梗概,瞭解主要內容

1、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課文是用幾種來給我們介紹這部小説的?

2、分成了梗概和精彩片段兩種方式。那什麼是梗概呢?

課件出示:

梗概是一種應用文體,常用來簡要介紹電影、電視和小説的情節。翻開一本書,一般能在封面、扉頁或封底上見到它。如果你想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可以在編者推薦或內容介紹欄目中,先找到梗概瞭解一下。當你在網上瀏覽喜歡的影視劇,梗概又會幫你介紹劇情和演員,當我們製作一份好書推薦手抄報時,也會用到梗概。

3、文中的梗概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故事呢?大家先快速的瀏覽一下。

(學生瀏覽課文梗概中……)

師:誰來簡要地介紹一下?

4、交流這部小説的大意。

(主要寫了遇難荒島的魯濱遜與自然鬥爭,他在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了下來,還收留了一個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訓成了忠實的奴僕。28年後,他救了一艘叛變船隻的船長,回到英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概括能力)

三、淺顯探討小説

1.再次默讀梗概,概括一下魯濱遜在荒島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

(1)住──用木頭和船帆搭了一個簡易的帳蓬。

(2)吃──打獵、捕魚,畜養山羊,種糧食。

(3)安全-插下楊柳莊子防禦。

(4)孤獨-救助“星期五”。

2.魯濱遜在荒島上創造了生存的奇蹟,説説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勇敢堅毅,樂觀積極,靠智慧解決困難等。)

(設計意圖:從中體會:魯濱遜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難,有頑強鬥爭求生存的精神。)

四、閲讀精彩片段

剛才我們讀了小説的梗概。讓我們對小説的主要故事情節有了一定的瞭解,對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寫得引人入勝。接下來,我們來欣賞一個精彩片段。

1、先請大家瀏覽“精彩片段”,想一想這個片段大致在小説中的哪個部分呢?

(學生瀏覽精彩片段),班內交流。

2、速讀“精彩片段”,你認為什麼地方最精彩?

(學生瀏覽精彩片段)班內交流。

3、對照魯濱遜列出的“好處”和“壞處”,一起來讀一讀。請男同學來讀“壞處”,女同學讀“好處”。

邊讀邊想一想:這樣一個表格,給魯濱遜帶來了什麼?

讀完交流

4、在這種情況下,能知足安命是很重要的,能讓自己冷靜理智下來。魯濱遜是怎樣認為的呢?我們來讀一讀他的話。

出示齊讀: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個經驗教訓,這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安慰的事情。

5、師小結:不少名著,人們之所以喜歡它,往往是其中一些語言給人們很好的啟示,給人們帶來精神力量。

6、讀這個片段,你還覺得哪方面很精彩?

7、結合整個片段內容,試着用“從……中,我感受到魯濱遜是……的人”來説一句話。

8、師小結:《魯濱遜漂流記》之“精彩片段”,敍述的是魯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和麪對現實的思考,表現了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五、激發閲讀整本書的興趣。

我們閲讀了梗概部分,又瀏覽了精彩片段,請大家對照讀一讀,你猜想在梗概中,還有哪些部分也會很精彩?你還想了解什麼?

學生交流

同學們有這麼多的疑問,我們還是去看看原著吧。我相信,你一定會被小説精彩的情節所吸引。能解開心中的疑問,還能發現值得珍藏的精彩語言。

六、課堂檢測

魯濱遜的經歷給了我們什麼啟發?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時,你是怎樣做的?應該怎樣做?(啟發聯繫實際談)

七、佈置作業

課下讀全書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瞭解魯濱遜在荒島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體會魯濱遜敢於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3、激發學生閲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文章第二至八自然段。

【教學準備】

《魯濱遜漂流記》原著、《夏令營的較量》、其他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同學們,你們看過《魯濱遜漂流記》嗎?有誰能告訴大家這篇長篇小説的作者是誰?

板書:

英、笛福

2、解題:

“漂流”什麼意思?

(隨着水浮動。)

3、這部長篇寫的是一位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勝種種困難,歷盡磨難,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後終於獲救回到英國的一件事。本課是該書的縮寫,所謂縮寫就是略去具體情節及細節描寫,留下主幹部分。

4、魯濱遜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八年。

你能想像一下荒無人煙的小島是怎樣的嗎?用自己的話來描繪一下。

5、剛才同學們通過想象,自己描繪了一幅荒島風景圖,真的是很荒涼,很艱苦。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魯濱遜來到的是一個怎樣的荒島(引讀第二自然段)。

6、課文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荒島:

沒有名字、沒有人居住,到處都是亂石野草。如果是你在這樣一個荒島上,你會怎樣?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那麼,魯濱遜又是怎樣在這一個小島上活下去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把課文中描寫魯濱遜在島上驚險經歷的部分找出來。

2、思考並交流:

魯濱遜在荒島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難?

交流時隨機板書:

住、吃、安全、孤獨

3、這些困難都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這關係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樣的意志和創造力啊!這簡直就是一個生命的奇蹟!讓我們細讀課文第4~8自然段説説魯濱遜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

板書:

搭起帳篷、打獵捕魚、養羊種麥。住所前空地插樹樁,羊羣分養,救下“星期五”為伴。

三、圍繞重點,讀書討論

1、魯濱遜在島上的經歷艱難、驚險,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難,“難”中處處透着“險”,而魯濱遜面對困難毫不畏懼,想盡辦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歷盡艱難,勇敢地活着,對於這樣的魯濱遜你佩服嗎?請同學們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讀一讀,並讀給你的同桌聽,説一説:你佩服魯濱遜的什麼?為什麼佩服?而同桌在聽完後對其進行評價。

2、指名朗讀,並談感受。

3、魯濱遜孤身一人在島上歷盡千難萬險,除了書上講到的這些困難,肯定還有其它困難,請你想像一下魯濱遜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呢?請學生講講原著中的故事。

(種麥子、做陶器、做獨木舟。)

4、通過學習,同學們對魯濱遜的瞭解更深了,那麼他究竟是靠什麼在荒島上生活了這麼多年?

(堅韌不拔的意志、豐富的知識技能。)

5、魯濱遜從遇險上島到回到故土,想盡辦法,積極改善生存環境,全是靠了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歷。這對於處於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説,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來到了中國的內蒙古,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參加了一次草原探險夏令營,他們年齡在11歲至16歲之間,在夏令營中他們進行了一場較量,是一場怎樣的較量呢?請看《夏令營中的較量》一文,文章最後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思考:

中國的孩子應該如何“學會生存”?中國怎樣才能不落伍?

閲讀資料後四人小組討論。

派代表總結髮言。

6、教師總結:

在當今的社會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識,不向惡劣的環境低頭,不輕言放棄,就能克服任何困難。

四、課外拓展

閲讀《魯濱遜漂流記》或《世界名著歷險故事大觀》。

《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故事。

2.瞭解魯濱遜在荒島上的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體會魯濱遜敢於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電影《魯濱遜漂流記》片斷。聽説過這個故事嗎?你還知道一些什麼?

2.板書課題並解題。

二、初讀課文

1.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本文寫的是一位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勝種種困難,歷盡磨難,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後終於獲救回到英國的一件事。)

2.記下疑難問題。

三、深入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魯濱遜漂流到荒島,遇到了什麼困難?他是怎麼解決的?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2.同座交流。

3.全班交流。

(遇到困難:冷、餓、野人的威脅。

解決辦法:搭起帳篷、打獵捕魚、養羊種麥。住所前空地插樹樁,羊羣分養,救下星期五為伴。

從中體會:魯濱遜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難,有頑強鬥爭求生存的精神。)

4.朗讀課文。(讀出魯濱遜當時的艱難和他在困難面前的勇敢。)

5.質疑、解疑。(隨機解決,教師穿插背景知識及簡介相關細節)

四、總結

1.魯濱遜的經歷給了我們什麼啟發?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時,你是怎樣做的?應該怎樣做?(啟發聯繫實際談)

2.你想詳細瞭解魯濱遜嗎?可讀一讀原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9q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