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黃鸝》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黃鸝》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一、 導入課文

《黃鸝》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黃鸝是一種很美麗的鳥,在古代詩人的筆下多有描寫,你能吟出幾句嗎?

有關“黃鸝”的古代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黃鸝(教師中心稿)教案。(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這些詩句通過描寫黃鸝的啼鳴、飛舞表現了黃鸝嬌好、美麗的形象,抒發了對“雜花生樹,羣鶯亂飛”的美好春天的熱愛之情。那麼在孫犁的這篇散文裏,黃鸝又是怎樣的形象?作者抒發的又是怎樣的感情呢?

二、作者簡介

孫犁 (1913~) 現、當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作品以小説、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澱》、《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茅盾説過:“孫犁的創作有一貫的風格,他的散文富於抒情味,他的.小説好像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

三、研究課文

1.瀏覽課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階段(環境) 形色神態

抗戰 色彩鮮麗 聲音誘人 姿態矯健 一閃而過

病中 追逐逗鬧 安家落户

鳥市 懸空吊着 焦黃 悽慘

江南太湖邊 羣鶯亂飛 全部美麗 極致

2.面對不同環境不同境遇的黃鸝,作者感情態度又有怎樣的變化呢?

喜愛、遺憾——痴迷、惋惜——憐愛、憤懣——喜愛之極

2 4-7 8-16 17 22-23

朗讀2 朗讀6-7 齊讀22-23

3.根據作者對黃鸝不同遭遇的態度,你能領悟黃鸝在作者心目中的象徵意義,並進而明白作者一生不能割捨黃鸝的真正原因麼?

提示:還可以根據文章中的一些關鍵語句。

(板書主題一)黃鸝是美的事物的代表和象徵。作者對黃鸝的追尋實際上是對美的事物的熱切(或狂熱)追求。(答案來源:第三自然段)

至此我們就明白了作者為什麼聯想到射殺海鷗的事了(這是戕害美的醜惡行徑)

4.不難看出,作者認為黃鸝理想的境遇在江南,認為只有在這裏才能“使我看到了黃鸝的全部美麗”“是一種極致”,從環境和黃鸝的關係看,“極致”的含義是什麼?

從幾次記敍來看,黃鸝的自由與美好的展現應該有它良好的生存環境,而這種“形色神態和環境的自然結合和相互發揮的‘景物一體’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極致”的具體含義,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黃鸝(教師中心稿)教案》。景(環境)和物(形象神態)自然結合,互相發揮,達到最佳境界。

5.揣摩文末四段文字,用一兩句話説明作者從黃鸝的遭遇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各種事物都有它的極致”,“在一定的環境裏才能發揮這種極致”。

6.這幾段文字與上文敍述的作者幾次追尋黃鸝的經歷有什麼聯繫?

這幾段文字是上文作者幾次追尋黃鸝的經歷的延伸和昇華。這幾段文字寫作者的追尋終於有了結果:找到了黃鸝的真正的家鄉,看到了黃鸝的全部的美麗。而且由黃鸝轉向大千世界,不僅黃鸝,(板書主題二)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的極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環境裏才能發揮,從而給讀者以哲理的啟迪。可見,這幾段文字是上文的必然延伸,那人生哲理也是從幾次追尋黃鸝的經歷中昇華出來的。

7、由文章最後一段文字,推導出主題三:在文藝創作中,要為典型人物創設與之相和諧適應的典型環境。(講的文藝創作規律)。

主題四:呼籲為作家、人才乃至一切人的生存和發展創設寬鬆、和平、自由的社會環境。(這一點要聯繫作者的寫作背景來分析。這一點也是教師用書所講的,可以作為重點)

8、小結:本文的主題有多元性,應該有許多不同的理解。

四、語言運用技巧借鑑

過渡語:散文的説理貴在含蓄,重在形象。

課文最後五段文字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段?句式上有什麼特點?對增強表達效果有什麼作用?

引用名句:雜花生樹 羣鶯亂飛 增添文學色彩

排比 三個“這裏的……” 勾勒太湖環境優美

對偶 “它們的啼叫……,它們的飛翔……” 對仗工整,勾勒出一幅絕妙的江南風景圖。

句式:整散結合 長短結合 錯落有致

多種修辭手法,整齊而有變化的句式,曲折迴旋,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j8kn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