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自己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課意在引導學生認識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以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為達成目標奠定基礎,然後通過與學生一起探討發掘潛能的方法,提高學生實際應用的水平和能力,所以本課教學重點是要學生掌握髮掘潛能的方法並在實際生活中學會運用。本課教學的難點是要讓學生怎麼樣才能認識自己的潛能

學情分析

農村中學的學生留守兒童居多,家庭教育缺失,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好多學生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也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深深地影響了他們的成長,因此通過教學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巨大的潛在力,給他們更多的信心和勇氣從而根據自身實際確定努力目標,並付出實際行動。通過對發掘潛能的方法的探討提高學生實際運用的水平,為戰勝自我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 1.瞭解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且是多方面的。

2.掌握髮掘潛能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

1. 提高發現 1.提高認識和發掘潛能的能力,增強克服困難的能力。

2.提高激勵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讓他們感受到潛力的巨大,從而樹立自尊自信,樂觀堅強,積極向上等優秀品質

2.通過教學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發掘自身潛能的重要性,激發他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熱情、信心和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要學生掌握髮掘潛能的方法並在實際生活中學會運用

教學難點:要讓學生怎麼樣才能認識自己的潛能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着巨大的潛能,並理解發現潛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然後與學生共同探討自己具有巨大潛能的科學依據,並進一步掌握一些發掘潛能的方法——→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2

1、設計理念

高一年級學生正處於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的關鍵期,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水平較初中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內容也更為豐富和深刻,他們關注自我形象的塑造,渴望瞭解自己。但是,一方面高一年級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還不夠全面,常常在某些時刻只能看到自己的某一面;另一方面,心智上的不成熟也會令他們在很多事情上感到迷惑和矛盾,特別是對自我的認識上。因此,設計《發現多維的我》一課,通過活動、體驗、分享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自我意識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自我認知,全面、具體地去認識自己,積極接納自己,增強自信,完善自我,促進自身的人際交往,以便更好地適應高中的學習和生活。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認識自己,樹立積極的自我認知。

2)情感目標:在多角度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緩解因青春期自我認知不完善所帶來的焦慮情緒,增強自信心。

3)行為目標:通過活動,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瞭解和交流,構建和諧人際關係。

3、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自我審視、他人回饋等方式,多角度地認識自己,提升自我認知水平。

難點:如何將課堂所學所感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完善自我意識。

4、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測驗題畫筆A4紙彩紙

5、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活動教學法、體驗法

6、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師生問好。

一、熱身活動

1.手指健康操活動。手指健康操具有消除疲勞、減輕精神負擔、緩解緊張情緒等神奇功能。大家跟着輕鬆歡快的音樂,一起做手指健康操。

2.引導學生啟動情緒,活躍氣氛。學生積極參與熱身環節,調動課前情緒。

二、導入

大家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自己有時是外向的,有時又覺得很內向;也許你外表看起來冷冷的,但內心又很熱情。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自己,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呢?

1.呈現兩可圖。提問學生,在圖片中你分別看到了什麼?

2.其實,我們每個人也像兩可圖一樣有着不同的模樣。只是,多數情況下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不足,不瞭解自己可能有不同的一面,不瞭解自己可以是多維的。引出課題“發現多維的我”,使學生明確本節課題。

三、我眼中的我

1.學生進行小測驗,讓大家去了解我眼中的我。在每個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張測驗紙,請大家仔細閲讀指導語,根據提示認真完成測驗,測驗期間保持安靜,不要交流。

2.根據剛才的測驗,你發現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具有哪些特點和品質呢?引導學生總結歸納自身特點,介紹或描述自己。學生分享發言。

3.簡單介紹“喬哈里窗”理論。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喬哈里窗”理論。“窗”是指一個人的心就像一扇窗户,普通的窗户分為四個部分,心理學家也把每個人的自我劃分為四個區域。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區域為公開區,是已經公開的自我。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區域為隱祕區,有着自己內心的祕密。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區域為未知區,屬於無意識的部分。只有別人看得清,而自己不清楚的區域為盲目區。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認識上的盲區,就像看不到我們的後背一樣,需要藉助別人的眼睛來發現,進而引出下一環節活動。

四、別人眼中的我

1.宣佈“別人眼中的我”活動規則。前後四位同學為一個小組,首先每位同學在紙上寫好自己的名字,畫一棵大樹來代表自己,然後組內以順時針的方式依次進行傳遞,拿到別人的那棵樹後,每個人可以選擇不同顏色的彩筆,在樹冠位置上寫下3-5條關於該同學不同方面的特點,之後再進行傳遞再寫特點,直到拿到了自己的那棵碩果累累的評價樹為止。注意:活動時請大家共同遵守以下原則,那就是真誠、友善、團結,負責、尊重。只有你認真去評價別人,你才會得到別人同樣認真的評價。

2.進行巡迴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參與活動,共同幫助身邊的同學重新認識自己,發現不曾瞭解的一面。

3.引導學生進行分享與交流。①你收到了哪些評價?通過這個小活動,你發現了自己哪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一面?你有沒有看到自己潛在的優勢或者特長,可能你從未注意,而在別人眼中可能是那麼的明顯?②你覺得他們説的符合你嗎?你認同嗎?接納嗎?當你看到別人寫給你的以前不知道的優點時內心有什麼感受想法?看到你以前沒有在意過的缺點時內心又有什麼感受?③你獲得了令你很驚奇的答案嗎,什麼評價讓你感到新穎、好笑而又確實符合自己?能與大家分享一下嗎?④看完小組成員的給你的評價你有何感受?

4.進行活動小結。人們常説:“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人的評價就像一面鏡子,是幫助我們全面、多方位地認識自己的重要途徑,只有當一個人的盲目區變小,才會對自己越來越瞭解,我們要好好地利用和把握別人的評價,認識自己的盲區、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五、冥想

1.播放音樂,創設氛圍,引導學生做冥想準備。讓我們一起來調動自己神奇的潛意識,進行一次冥想體驗,通過冥想回顧剛才的活動,靜下心來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去探尋發現一個多維的自己。現在,請你將後背靠在椅子上,選擇一個舒適的方式坐下來,稍作細微的調整,儘可能的讓自己感到舒服

2.朗讀指導語,帶領學生做冥想體驗。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語,漸漸地進入冥想狀態。

六、青春自畫像

1.引導學生重温冥想體驗,剛才我們進行了簡單的冥想體驗,我們回想一下剛才冥想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有沒有看到剛才別人評價你的那些特點,有沒有看到自己不曾發現的一面呢?學生靜下心來回顧冥想中看到的自己。結合這節課所體驗到的感悟,用你手中的畫筆,畫出你的青春自畫像。

2.啟發學生描繪出青春自畫像。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邊畫邊體會,邊畫邊感受,儘量去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3.引導學生展示自畫像,並回顧學習環節談談自己的.收穫。能和我們説一説你的自畫像嗎?結合這節課所體驗到的感悟,你對自己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呢?與課程剛開始時瞭解的自己有什麼不同嗎?七、教師寄語

高中階段是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的關鍵期,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全面地認識自己,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個從不太正確到比較正確的逐步深入的過程。因此,我們都要學會全面、多角度、多渠道地地認識自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升自我認知,才能逐漸發現多維的自己,進而見證青春的蜕變與美麗!希望通過這節課的活動,能夠讓大家今後在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有所幫助,最後讓我們一起把掌聲送給自己。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自己查資料和上課聽講兩條渠道獲取知識,從而瞭解我們每個人長相的差別所在,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觀察一個人的長相,養成細緻觀察的良好習慣。

本節重點: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觀察人物五官的特點。

本節難點:難點是在課堂上的組織,引發學生的興趣,有條理地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際觀察。

二、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從圖書、畫冊以及通過上網查出一些五官比較有特色的人物的照片。上課前按照班裏的七組把學生分成髮型、臉型、眉、目、鼻、口、耳七組,分別查資料。每人帶一面小鏡子、圖畫紙、鉛筆、橡皮。

教師準備:教學、教材、教案。

教學器材準備:電腦、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講台。

三、教學設計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引入新課:

每個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特別是一些演藝界、政界的名人,不惜在自己的臉上花上大量的時間及金錢,這充分説明形象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為我們每一個平常的人雖然不是“靠臉吃飯”,但在我們生活中自己的形象也是十分重要的。

板書標題:“認識我們的臉”

我們每個人的臉都是我們形象的代表,我相信每個人都十分重視我們自己的這張臉,雖然每個人的長相都有所不同,但這都是我們個性的表達。我們都知道我們這個地球上有各種不同的人,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部短片,看看世界各地的人都長的什麼樣?

看MV片斷。

每天我們都和許多人打交道,每個人都有一張個性鮮明的臉。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我們每個人都長得各不相同呢?

學生回答:略

剛才同學們都説了,五官以及臉型髮型是區分人與人差別的主要部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些關於“長相”的知識。(展示:髮型、臉型、眉、目、鼻、口、耳)

三、由各組學生代表介紹各組查到的資料:

頭髮是我們頭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是頭上最醒目的一部分,下面我們就聽聽第一組同學是怎麼介紹頭髮特點的。(學生分析略)

教師總結:直髮、捲髮、長髮、短髮、傳統髮型、新潮髮型……等等

臉是我們頭上廣博的土地,它的形狀對一個人的長相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就聽聽第二組同學向我們介紹一下臉型的知識。

(介紹完後教師總結漢字表示的臉型)“田國目用,甲申由風”

眉毛是我們臉上的一道防風林,每當下雨的時候,眉毛會擋住流向眼睛的雨水,那麼眉毛又是有什麼樣的特點呢?

教師總結:長眉、短眉、濃眉、淡眉、上挑眉、下垂眉……等等

眼睛像是什麼呢?(問學生?)

教師總結:眼鏡是心靈的窗子,人的豐富的感情世界都靠這扇窗子來展示。

鼻子又像什麼呢?——“臉上挺拔的山峯”

教師總結:高鼻、窄鼻、肥鼻、瘦鼻、長鼻、短鼻……等等

下面我們來看看在臉上有着重要作用的嘴。

在總結完嘴的特點之外,向學生講:“微笑是最好的社交語言!”提倡以樂觀的微笑面對人生

我們的頭上還有一對永遠也不能見面的“雙胞胎兄弟”——耳朵

看完了七個組的介紹,下面我們來看幾張照片:

展示:付彪、鞏漢林、葛優等人的照片及漫畫像。和學生一起觀察人物的五官特點。

(每看一位名人都讓學生講出他的五官特徵、臉型特徵以及髮型特徵,講完後再讓學生看明星的漫畫像,通過漫畫象證實學生學生分析的正確與否。)

請一位學生上講台,由班裏的同學觀察他的五官特點。

佈置作業:

利用自己帶的小鏡子觀察自己的五官特點,並試着畫一張自己的漫畫像。此時教師在教室巡視,幫助一些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並進行造型的輔導。

最後,教師總結。

四、教學點評

通過這一節課的設計,我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能量是巨大的,他們會去主動地到生活中去尋找許多相關的話題,從而又帶動了更多的學生,而且學生的語言又是他們最好接受的,學習效果十分明顯,學生能夠產生出極大的學習興趣。教與學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識都通過教師交給學生,要善於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尋找他們想要的東西。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4

一、活動目的:

1、認識新同學,對同學有初步的瞭解。

2、學會和同學相處,喜歡和同學做朋友。

3、熟悉班級的生活、學習環境。

二、活動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學校,一切對他來説都是新鮮、陌生的。本次活動選取學生學習、生活和交往過程中最常見的事例,幫助學生熟悉新的生活、學習環境,認識新朋友,體驗認識朋友的快樂。

基本活動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自己。從“我”的角度主動讓別人認識自己,主要是介紹姓名、民族、年齡和興趣愛好,主動爭取與別人交朋友,努力消除陌生感和羞怯感。

第二部分:我想和你做朋友。喜歡同學,想和同學做朋友,就要學會傾聽同學的介紹。瞭解同學,從細小處去發現和欣賞同學的可愛之處,學習他(她)的優點,通過活動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第三部分:數一數,説一説。通過數一數、説一説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班裏的各民族的同學,從小樹立民族團結和“三個離不開”的思想。

三、課時:1課時。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或演唱《找朋友》歌曲,營造輕鬆自由的環境。

(二)活動的組織

1、介紹我自己:活動前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制作自己的名片,介紹自己的姓名、民族、年齡和興趣愛好,可以是紙上設計的,也可以是布貼、葉貼、繡品等形式。可以將自己的名字設計成“個性化名字牌”,也可找出自己的一、二點可愛之處,主動向同學介紹自己。還可以通過遊戲、分組“開火車”給“個性化名字牌”找主人等活動,分享認識朋友的樂趣。

2、我想和你做朋友:通過喜聞樂見的活動,擴大交往範圍。建議組織我想和你做朋友“説説你、真快樂”的活動,分成小組相互説説別的小朋友介紹的內容。建議師生動手佈置一棵非常漂亮的快樂樹,將自己的名片修飾成樹葉,裝扮這棵快樂樹,明確我們都是班級裏的一員。目的是體驗交朋友後作為集體一員的快樂。

3、數一數,説一説。同學相互介紹以後,可以分組數一數、説一説小組內都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建立友誼,從小樹立民族團結和“三個離不開”的思想。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5

第二節亮出你自己

第一課時 學會認識自己

三維目標

總序第3節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自我,悦納自我,培養接納自己的愉快情緒和情感。

2.能力目標:客觀認識和評價自己,青定優點,克服缺點,樹立自信;正確對待他人 的評價,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

3.知識目標:瞭解認識自我的方法和途徑。

重點難點

1.重點:能正確評價自己,客觀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2.難點:正確對待他人評價,當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差別較大時要客觀分析。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討論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故事導人

《小馬過問》:小馬馱着糧食來到了小河邊,河上沒有橋,只能自己趟過去。小馬不知道河水有多深。老水牛説“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松鼠説“這河可深啦,前兩天我的一個夥伴不小心掉進了河裏,河水就把他捲走了。”老水牛説河水淺,小松鼠説河水深,這可怎麼辦呀?

小馬沒主張的原因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小馬只要和老水牛、小松鼠比比身高,就知道該昕取誰的意見了。童話故事是淺顯的,但揭示的道理卻是深刻的。“認識你自己”,這是幾千年前鎊刻在古希臘阿波羅廟宇上的一句話。俗話説“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的心理成熟,是從認識自己開始的。

二、設計活動,獲知明理

(一)自我評價

(寫一寫) :自我小檔案(二)課堂活動:猜猜他是誰

教師將同學們的作品裝進紙袋裏,請一位同學隨機抽讀,其他同學根據內容,猜猜他是誰同學們進入初中以後,隨着獨立性的增強,能夠對自己作出評價。由於自我期望值不當和認識的侷限性, 對自己認識往往會出現偏差。這需要我們參考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

(三)他人評價

課堂活動:優點大轟炸。

活動目的:調動同學參與的積極性,讓同學準確評價他人的優點。

規則: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每組請一位反應最快的同學竟猜。

我們應如何處理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關係呢?

不管是別人對我們好的評價還是壞的評價,我們都應該正確地去對待:不能因為受到讚揚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為受到批評就垂頭喪氣。我們可以參考他人的評價以促進自己的發展,但不能依賴別人的評價,以免過於迎合別人。要保持自我評價的獨立性。“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吧!”

三、聯繫實際,運用知識,(2)寫幾句話鼓勵輝格接受自己,樹立信心。

人沒有十全十美的,如果一個人只看自己的缺點,會自卑。因此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的優點,接受自己的不足,鼓勵自己,樹立自信。

創新作業

一、簡答題

小明聰明勤奮,他一直是學校裏學習優秀的學生,先後獲得過學校數學競賽、外語競賽和文藝演出的一等獎,慢慢地他開始驕傲,認為自己智力超羣,在各方面沒有對手,不需要再努力了,同時他還經常表現出對同學的不屑。

(1)你贊同他的做法嗎?為什麼?

(2)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會怎麼做?

提示:(1)不贊同,驕傲自負是前進的大敵,是失敗的禍根,若自大狂妄到目空一切甚至目無法紀的時候,必然會使他的自由以至生命隨之消失。

(2)①告訴他自負的危害。②告訴他如何克服自負。第一,批評是根治自負的最佳辦法。第二,與人平等相處。第三,提高自我認識,在社會中去評價自我。第四,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負。③幫助他進行自我超越。

教學後記: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增強自信心,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樹立理性面對他人評價的心態。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在審視自身中不斷構建對自己的新認識,掌握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方法。

知識與能力:

客觀地認識自己的缺點和優點,學會通過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更好地認識自己。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自己。

教學難點:理性對待他人評價。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材料展示:斯芬克斯之謎

怪獸斯芬克斯來到人間,守候在一座城堡的井口旁,要求每一位前來打水的人猜一句謎語。凡是沒有猜中的人,斯芬克斯馬上就把他吃掉。這句謎語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謎語是:什麼早上4條腿走路,中午2條腿走路,晚上3條腿走路?

學生看材料,猜謎語。

通過展示斯芬克斯之謎,引入本課主題,讓同學們進入思考:我們是否認識自己?怎樣認識自己?

進入初中,隨着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不僅將目光投射到更廣闊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來越關注自我。我們對自己瞭解嗎?正確認識自己重要嗎?我們怎樣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呢?為了解開這一個個疑問,我們今天學習第三課——“發現自己”。

講授新課

一、人貴自知

1、正確認識自己的意義

教師講授:青蛙的故事

森林舉辦“大”比賽,老虎走上擂台,動物們高呼“大”。大象登台表演,動物們也歡呼“大”。這時,角落裏的一隻青蛙氣壞了,難道我不大嗎?青蛙“嗖”地跳上一塊巨石,拼命地鼓起肚皮,並神采飛揚地高喊:“我大嗎?”“不大!”傳來一片嘲諷之聲。青蛙不服氣,繼續鼓肚皮。隨着“嘭”的一聲,青蛙的肚皮鼓破了。可憐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你覺得青蛙可憐嗎?它錯在哪裏?學生閲讀材料,進行思考,回答問題。

1、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自我發展。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認識到自己的稟賦和獨特性,有助於我們增強對自己的信心,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看書本“探究與分享”,你如何看待小剛對自己的認識?

2、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與他人的交往。

正確認識自己,有助於我們認識到自己離不開他人和社會,從而更好地理解、寬容和善待他人,與他人積極互動。

學生積極發言。

通過小剛對自己的認識,學生們反思自己,體悟正確認識自己對與他人交往的重要性。

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白板展示材料:這兩位同學對自己的認識正確嗎?

學生活動:動手寫一寫:你對自己的認識有多少?

1、認識自己的途徑

(1)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來認識自己。

可以從身體特徵和生理狀況來認識自己;可以從個性心理特徵來認識自己;可以從在羣體中的地位來認識自己等。

白班展示三位同學的評價,分析通過何種途徑認識自己?

(2)通過自我評價來認識自己。

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自我評價,能幫助我們接受自己,對自己抱有正確的態度,不驕傲也不自卑;能幫助我們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3)通過他人評價來認識自己。

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他人評價有助於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

白板展示材料:父子倆牽着驢進城,半路上有人笑他們:真笨,有驢子不騎!父親便叫兒子騎上驢,走了不久,又有人説:真是不孝的兒子,竟然自己坐着讓父親走!父親趕快叫兒子下來,自己騎到驢背上,又有人説:真是狠心的父親,不怕把孩子累着!父親連忙叫兒子也騎上驢背。誰知又有人説:兩個人騎在驢背上,不怕把那瘦驢壓死?父子倆趕快溜下驢背,把驢子四隻腳綁起來,用棍子扛着。

學生看材料,回答問題。

一個人做人做事和認識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要靠自己的腳走路,自己的腦袋思考問題。

教師問:如何對待他人評價?

2、如何正確對待他人評價

我們要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但也要客觀冷靜分析,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用理性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評價,是走向成熟的表現。正確對待他人的態度與評價,我們要做到:用心聆聽;勇於面對;平靜拒絕。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及途徑和方法,還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他人評價等內容。同學們,探尋這些問題,不僅非常有意思,而且很有意義,讓我們共同期待青春的美好時光,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吧!

板書:

認識自己

一、人貴自知

1、促進自我發展

2、促進與他人交往

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1、途徑: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認識自己

2、方法:自我評價;他人評價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j484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