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歷史與社會課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

歷史與社會課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與社會課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與社會課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

一、歷史與社會課常用的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

(1)某種教學理論、原則和方法及其實踐的統稱。──《教育大詞典》

(2)師生為完成一定教學任務在共同活動中所採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顧明遠,1990年

(3)重複出現的教師行為模式。它能應用於各個學科,不是為某個教師所特有,並與學生的學習有關。

“重複”的“行為模式”意味着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反覆再現,並按一定順序組合起來的教學行為。而“應用於各個學科”是指要排除只適用於某個課題的專門化行為(如初二年級歷史與社會課中的年代換算,初一歷史社會中的旅遊圖判斷等),並排除了只適用於個別教師的行為。“必須與學生的學習行為有關”意味着必須排除心理輔導、班級管理等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教育行為。

(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李秉德,1990年

2.教學方法所包含的思想和內容

(1)體現教學活動過程的本質特徵。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密切結合、相互作用的雙邊活動。教學方法既應包括教師的教法,也應包括學生的學法,還應包括在特定背景條件下,師生之間的協調一致。即,教學方法應充分體現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和相互統一的活動特點。

(2)規定某些特定教學活動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行為模式的總稱。包括方式、手段、途徑等。

3.常用的教學方法及教學設計

(1)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指通過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以及學生獨立閲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講授法──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發展智力、思想教育的方法。從教師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種傳授的方法;從學生學的角度看,它是一種接受性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講授法的最大優點是:講授法具有通俗化與直接性兩個特點。教師深入淺出的講授使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形象、淺顯易懂;同時,它要藉助於語言媒介將知識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接受性的學習,避免了學生認識過程中許多不必要的曲折,能夠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由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採用講授法,教學進程容易控制,教學主題不易偏離,課堂效率比較高。因而差不多在所有課堂教學中,都離不開教師的言語講授,只不過,不同的課堂教學中,講授的時間不盡相同。

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是師生以口頭語言問答的一種方法。這是一種在教學中運用廣泛,並且歷史十分悠久的方法。相傳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傳授有關知識。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把這種方法稱為“產婆術”。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便於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易於喚起並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進行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全員參與,培養合作精神;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鑽研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讀書指導法──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閲讀教學書和課外讀物獲得知識,並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擴大學生的知識來源,提高學生歸納知識、提取有用知識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採用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時應注意:

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教師的語言有較高的要求;善於設問解疑;控制“量”和“度”。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指教師通過實物或教具的演示或組織教學性參觀活動,使學生利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客觀事物或現象而獲得知識的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形象、直觀、具體、真實。包括:演示法(教具、實物、多媒體、動作示範)、觀察法和參觀法。

採用直接感知法教學的基本要求:

事前充分準備;活動有目的、有重點;注意及時總結;在多數時候作為輔助方法,需要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通過練習、實驗、實習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鞏固和完善知識、技能、技巧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和實習作業法等。

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的最大優點是:使學生的認識活動向高層次發展,使所學的知識能和現實緊密聯繫。

運用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時應注意:

對學生的實際訓練要精心設計和指導;充分調動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培養動腦、動口、動手的實際操作能力;重視實踐後的總結和反饋。

(4)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指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景,或利用教材或課外書或藝術形式,使學生通過欣賞來體驗和感受客觀事物的真善美,或協調知識、能力、情感的方法。

採用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潛移默化,寓教學目標達成於活動過程中。

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的要求:

引起學生欣賞的動機和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反應(認同感)注意及時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

(5)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指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通過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而獲得知識的方法。基本過程是(1)創設情景,提出要求;(2)指導學生搜尋、利用材料、檢驗假設的方法;(3)對結論進行修改、補充、總結。

採用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在探索解決認知任務的過程中,使學生的獨立性得到高度發展,進而改善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新慾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進行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的教學時應注意:

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選題和過程;嚴密組織,積極引導學生的發現活動;注意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實踐中選用教學方法的基本原則:

科學性原則;有效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多樣性原則;可能性原則。

二、歷史與社會課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

(一)教學設計中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

1.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隨着教學設計理論的發展,人們對教學設計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回顧教學設計理論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帶給教學設計理論發展的源動力是人們對學習的認識。

信奉行為主義的人們認為,學習是建立一種S(刺激)和R(反應)之間的聯結,並予以強化的過程。因此,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是精心選擇S(刺激),以便通過S(刺激)形成、維護或強化期望的R(反應)。

堅持信息加工觀念的人們認為,學習的含義決非建立一個簡單的S-R聯結。學習的本質是一個複雜的個體信息加工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感知覺、記憶、提取、鑑別、比較、分析、綜合等等心理操作。持信息加工觀點的教學設計者認為,教學設計要符合這種個體信息加工的規律。因此,教學設計理論的研究重點被放在將知識和技能加以分解,使之符合一定的加工順序,以及以什麼樣的媒體形式呈現才會有利於信息加工等方面。也就是説,教學設計研究的重點是知識和技能的傳遞的設計。這種教學設計由於只關注知識的傳遞,因而被稱為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在這種教學設計中,教師被看作是知識的主要來源,因此,也稱為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設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測量性,但不足之處在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一定限制,難以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而“認知心理學學習觀”特別突出學生的主動學習,強調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不足之處是實用性、可操作性不強。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構主義理論風靡全球。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人類的知識不是純客觀的;不是他人傳授的而是自己建構的;不是獨自形成的而是在與外部環境的交互過程中形成的。因而建構主義者認為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要給學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學習的權利和機會。而教學設計者的主要任務是設計學生的學習環境,學生是學習環境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的輔導者。目前這類教學設計理論的研究重點主要放在對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分析和構造方面。由於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是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因此,被稱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雖然,與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相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藴含着更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理論,但並不是説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一無是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就沒有問題了。下面我們來簡要地比較一下二者的差異並剖析二者共同面臨的問題。共6頁,當前第2頁123456

表1: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的比較

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者所持的知識觀知識是客觀的,可以從有知識的人那裏傳遞給學生。知識不是純客觀的,是學生在與外界環境的.交互過程中主動建構起來的。教學設計者所持的學生觀學生只是知識的容器。學生是對知識的積極加工者,每個學生都會對知識有獨特的理解。教學設計者眼中的師生關係教師是知識的源泉,學生的活動要配合教師的活動。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輔導者,教師的活動要配合學生的活動。規定性理論支持有比較豐富的規定性理論支持,比如加涅關於教學事件與學習結果匹配的規定性理論。缺少基於建構主義思想的教學分析工具和教學處方方面的規定性理論支持。教學過程鼓勵學生模仿、記憶。鼓勵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去解決問題。教學結果獲得的知識很系統,但往往是機械的,不靈活。獲得的經驗可能深刻但卻不全面。

從上表1可以看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可能會面對的風險是學生無法獲得較為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教師作為學生的輔導者的角色也具有相當的實施難度。

2.以教學內容為主的教學設計與以教學技術為主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術都是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教學內容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學生對歷史與社會知識的掌握,但不夠形象、生動,難以保證教學效果。以教學技術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教學過程的形象性和生動性,但不利於歷史與社會知識的掌握。

因此,在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處理好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術的關係,即,既堅持教學內容的主體地位,又發揮教學技術的載體作用。從目前中學課堂教學的現狀看,教學設計比較強調“以教學內容為主、以教學技術為輔”的設計思路。

(二)歷史與社會課教學設計的模式

從目前國內流行的教學設計理論看,大致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一是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受上述兩種理論的影響也形成了不同的教學設計模式。但無論何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必須很好地回答以下問題:

(1)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學到什麼?

(2)學生在課堂上渴望學到什麼?可以學到什麼?能夠學到什麼?(分析學習任務、確定起點學習能力)

(3)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如何教?學生應該如何學?(選擇教學策略)

(4)如何檢查和評定預期的學習效果?(進行學習評價)

實際上,以上四個問題中包含了歷史與社會教學設計的四個基本要素:

確定教學目標

分析學習任務

選擇教學策略

進行學習評價

以近年來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較為流行的“突出學生學習,教與學並舉”的地理教學設計為例:這一模式是運用了建構主義的學習觀點,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創設“探究──協作”的學習情境。它的具體特點是:

(1)強調學生地理學習任務的分析以取地理學習起點能力的確立;

(2)倡導開放、民主、協作的地理教學過程、創設探究學習情境;

(3)體現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育理念;

(4)重視課內、課外地理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及整合;

(5)突出地理教學設計是一個連續、反覆的過程,需要地理教學設計者不斷地進行分析、評估和修正。

(三)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思想

1.教師具備先進的理論素養是開展教學設計的前提

教學設計者的理論知識結構和人文素養,決定着教學設計的面貌和結構。一般來説,教師應該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心理學理論、學科知識及多媒體技術,形成完善的理論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教學設計方案才能具有深刻的理論內涵和合理的設計結構,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和學科教學目標的全面達成。

2.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是歷史與社會教學設計的主旨

課堂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髮展為本”,既要關注學生智力的發展,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並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發展的學習情境和學習條件。

3.擬定合理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是歷史與社會教學設計的關鍵

歷史與社會課教學目標是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一般比較概括。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認真分析總的教學目標,找出為實現總目標所需實現的子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步驟和各個知識點,以及對學生應達到的學習成果或最終行為明確描述),教學目標規定了教學活動的方向,是形成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基礎。因此,子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合理明確,具有可操作性與可測量性。規範的教學目標闡述包括主體、行為動詞、實現目標的條件、標準等。

4.進入深入透徹的教學任務分析是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

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任務分析包括具體學習內容的分析和學生情況分析,決定着整個教學設計的教學起點。作為教師要了解學生心理髮展規律,瞭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和學習動機等,從學生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確定學生的原有地理認知結構;同時設計者也要分析學習內容,瞭解學生期望形成的地理認知結構,找到“原有學科認知結構”與“期望學科認知結構”之間的差異,從而確定課堂教學的起點。共6頁,當前第3頁123456

5.選擇切實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是歷史與社會課教學設計的核心

教學策略是實施教學設計方案,實現既定學科教學目標的核心。教師必須綜合考慮歷史與社會學科的知識點、線、面之間的聯繫,考慮學科知識生動、直觀、形象的特點,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拓寬設計思路、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策略的選擇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使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也獲取了學科研究的方法和學科思維的過程。

6.開展健全可行的學習評價是歷史與社會教學設計的保障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評價的彈性空間很大,如何把握評價的“度”這是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的難點。因為學習評價不僅能夠用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能反映教學設計的方案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是否有繼續完善和修改的必要。一個成功的教學設計過程是一個不斷修改和完善的過程,評價則是修改和完善的前提,也是教學過程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進行歷史與社會的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構建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並舉的評價機制。實現學習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

三、以行為理論為基礎的教學設計

(一)行為理論的基本思想

行為理論是一個交叉學科的理論,是研究在特定文化歷史背景下人的行為活動的理論。行為理論是在前蘇聯心理和教育理論家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心理學理論在基礎上,在20世紀40年代由Leont’ev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在前蘇聯,這一理論最早被應用於殘疾兒童的教育和設備控制面板的人性化設計。在20世紀90年代,Bonnie Nardi和Kari Kuutti等人將行為理論引入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並廣泛流行。

行為理論的哲學基礎是馬克思、恩格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它的基本思想是:人類行為是人與形成社會和物理環境的事物以及社會和物理環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間的雙向交互的過程。人的意識與行為是辯證的統一體。也就是説,人的心理髮展與人的外部行為是辯證統一的。

具體來説,行為理論的理論內容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1.行為和行為系統

行為理論中分析的基本單位是行為,行為系統包含有三個核心成分(主體、團體和客體)和三個次要成分(工具、規則和勞動分工)。次要成分又構成了核心成分之間的聯繫。它們之間的關係如圖1所示。

主體)

主體是行為的執行者,是行為系統中的個體要素。

客體(object)

客體是主體想影響或改變的東西。任何行為都是要改變或創造某種客體,這被稱為行為的面向客體性。行為由於客體的不同而相互區分。客體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文化屬性。客體的變化帶來的是某種結果。也就是説,客體的變化藴含着某種動機或目標。

團體

團體是指行為發生時,行為主體所在的羣體。行為主體是這個團體的一個成員。很多情況下,行為是在團體意義發生的,行為的動機是屬於團體而不是個體的。對於學生來説,團體可能是學習小組或班集體等等。

工具

行為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必須以工具為媒介。這裏工具具有廣義的含義,包括具體的工具和抽象的工具。對於學生來説,具體的工具可以是語言、筆、紙、教材和認知工具等等,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種思考方法、某種解題規則等等。

工具將行為主體與客體聯繫起來。客體與工具也可以相互轉化。在一個行為系統中,某個東西可能是工具,但在另一個行為系統中它可能會成為行為的客體了。

規則

規則是社會水平和團體水平的法律、標準、規範、政策、策略、倫理道德、文化傳統以及個體水平的價值觀、信仰等等。規則是行為主體與團體之間的聯繫紐帶。行為主體如果不遵守團體的規則就可以被排斥在團體之外,但主體的行為又可能會改變團體中的規則。

勞動分工

在將行為客體轉換為某種結果的過程中,需要界定團體中的不同成員在達到目標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這就勞動分工。勞動分工將行為的團體與行為的客體聯繫起來,實際上體現了團體內部為完成某種任務而採取的組織管理策略。

從行為系統圖(見右)可以看出,行為理論認為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指向客體的,並且人類的行為是通過工具作為媒介來完成的。並且,僅具有個體意義的行為是極少見的,人類的行為都離不開社會環境。即,行為都具有羣體意義。而個體行為發生的環境成分包括:工具、團體及其規則、勞動分工、行為客體等等。環境藴含着豐富的社會文化因素,它影響着人們對具體行為的理解。離開了行為發生的環境,人們將無法正確解釋行為。

2.行為具有層次結構

行為理論認為,行為受動機支配,它由一系列活動組成。每個活動都受目標控制。活動是有意識的,並且不同的活動可能會達到相同的目標。活動是通過具體操作來完成的。操作本身並沒有自己的目標,它只是被用來調整活動以適應環境。操作受環境條件的限制。

3.行為的內化和外化體現了行為發展與心理髮展的辯證統一

行為理論區分內部行為(即心理操作)和外部行為。它強調如果將內部行為與外部行為隔離開來進行分析是不能被理解的,因為內部行為和外部行為是相互轉化的。外部行為轉化為內部行為被稱為內化;內部行為轉化為外部行為被稱為外化。內化提供了一種手段,使人們在不執行實際操作的情況下與現實世界進行潛在的交互(如心理模擬、想象、考慮另一個計劃等等)。當內部行為需要被證明或調整,或者多個協作者需要協調時,常常需要外化過程。共6頁,當前第4頁123456

4.行為處於發展變化中

人類的行為不是固定不變的,行為的構成會隨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人類的行為又影響着環境的變化。

(二)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

1.學生行為的分析與設計

行為理論認為行為與意識是辯證統一的。因此,教學設計的核心任務是設計教學以便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的發展。所以,學生的行為系統的分析是首先要做的工作。

分析行為客體及目標行為客體是行為相互區分的標誌。而客體的變化隱含着行為的目標和結果。教學設計的第一個任務是確定學生行為的目標和客體。要精確確定行為的目標(特別是認知領域的目標)必須首先對領域知識進行分析。對領域知識進行分析需要使用傳統教學設計理論中的分析技術。

學生行為的目標有時是教師制定的,但也有些情況下,學生會在教師指定的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有所變形,比如成人學習者可能會在教師確定的目標之中根據自己的喜好有所取捨。換句話説,分析學習行為的目標主要並不是確定教學目標,而是確定學生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和取捨。

分析行為主體學生是行為的主體,因此要理解和設計學生的學習行為就必須瞭解一些有關行為主體的特徵,包括當前的學習起點、學習風格和人際交往特徵等等。

學習起點是指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態度、動作技能水平等等。

學習風格是學習者在長期學習活動過程中養成的學習時對環境、時間、感知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等方面的偏愛。比如,有些學生喜歡上午學習,而有些學生喜歡晚上學習;有些學生喜歡出聲閲讀,而有些學生則喜歡默讀;有些學生喜歡分析問題,而有些學生則喜歡整體地思考問題;有些學生一遇到困難就放棄,而有些學生則能堅持。

人際交往特徵是指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特點,比如性格的內向與外向、衝動與沉穩,情感型人格與理智性人格等等。

分析學習團體及其構成規則、勞動分工確定學生學習時的人際環境。通常學生是在班級內進行學習的,學習團體可以是班集體,也可以是學習小組。教學設計者要通過觀察或問卷的方式確定學生間的交往規則,並在此基礎上為活動團體制定特定活動的行為規範,即行為準則以及違反行為準則的後果或制裁方法。如果學習行為需要明確的分工,那麼還要幫助學習小組公平地確定勞動分工,包括個人的權責和義務、任務的劃分、完成的評價標準等等。

分析學生學習行為的構成學生的行為可以分解為活動,活動可以分解為操作。每個行為都有各自的目標,而每個操作都有各自的約束條件。教學設計者必須瞭解預期的行為是由哪些活動構成,它們的目標是什麼;這些活動是由哪些操作構成,它們的約束條件是什麼。這些分析工作可以藉助過程任務分析和學習任務分析的方法來完成。

分析學生學習的工具──效能工具、認知工具和交流工具學生的學習行為需要藉助工具來完成。根據對學習者學習所提供的支持的差異,這些工具可以被分為效能工具、認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類。效能工具是指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典型的效能工具有字處理軟件、作圖工具、搜索引擎等等。認知工具是指可以幫助學習者發展各種思維能力的軟件系統,比如語義網絡工具、數據庫、專家系統等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勾通,如基於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室等等。教學設計者要明確學生在完成學習目標過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以及每種工具的主要性能和特徵,比如支持哪種活動和操作。教師可以從中瞭解學生的思考方法、協作策略、學習方法等等。

選擇和設計預期的學生行為根據上述分析的結果,就可以選擇和設計學生的學習行為了。被選擇和設計的學習行為是那種分工明確且公平的,人際交往規則明確且易執行的,支持這種行為的認知工具種類多且易獲取的,基本活動和操作都容易完成的,評價標準明確且易執行的學習行為。

2.學習環境的設計

學習行為的分析為學習環境的設計提供了許多前提條件。學習環境是學習資源和人際關係的組合。學習資源包括學習材料(即信息)、幫助學習者學習的認知工具(獲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學習空間(比如,教室或虛擬網上學校)等等。人際關係包括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和師生間的人際交往。

學習環境分析的任務是根據學習行為的需要確定提供哪些學習資源,維護和提供哪種人際關係。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環境要提供給學生易獲取易使用的認知工具、簡單易行的人際交往規則、明確的行為規範、公平的勞動分工等等。

教師處在人際關係的層面,不再是學習材料的主要來源。教師通過人際交往來影響和引導學生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並且應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教師不再是個體學習的輔導者,而是羣體(小組的或協作的)學習的參與者。

教學傳遞的設計學習環境的設計必然包含學習材料的設計。從傳統意義上講,學習材料設計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傳遞的設計,只不過是在學習環境基礎上設計教學傳遞。教學傳遞設計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學習材料的媒體形式、學習材料的呈現順序。在教學傳遞的設計方面,傳統的教學設計理論研究成果甚豐,

評價學生的行為行為理論認為,離開了行為發生的環境,人們無法正確解釋行為。因此,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不但要看行為結果(即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還要看行為的發展變化的過程以及影響行為的環境條件。比如,學生是否由於對認知工具不熟悉而導致了無法按時完成學習材料的學習?學生是否因為某種生理或心理障礙而無法完成學習行為中的人際交往等等。由此看來,行為理論支持的教學評價是一種綜合評價,是一種從歷史的、發展的、辯證的眼光對教學做出評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eoq2l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