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精選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會看單式折線統計圖,能從單式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回答簡單問題。

3、對在具體的情境下,選擇哪種形式進行統計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引出折線統計圖

(1)這是20xx年3月一週的日平均氣温變化情況統計表。出示統計表

(2)你有什麼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氣温變化的情況嗎?

(條形統計圖)

(3)從條形統計圖中你能清楚的看出什麼?

小結:通過條形統計圖確實可以清晰地看出每天的平均氣温,還能很快看出哪天的平均氣温最高,哪天最低。

(4)那怎樣更簡單、更清晰的表示一週平均氣温的變化情況呢?

出示折線統計圖

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種新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二、解讀折線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也是統計圖的一種,仔細觀察這張統計圖,你看懂了什麼?

a)獨立觀察

b)小組交流

3、大組交流

(1)點:

①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②小結:折線統計圖上的點是表示每天的平均氣温。

(2)線:兩個點之間的連線表示什麼呢?(平均氣温在上升)

①在這張圖上平均氣温上升還有嗎?

②那麼它們上升的情況一樣嗎?

小結:折線越陡,變化越大。

③除了平均氣温上升的情況,還有沒有其它情況?(氣温下降)

能具體舉例説説嗎?

(4)在折線統計圖裏,可以通過折線的升降來看變化的情況,看看書上怎麼説的?

①學生看書

②選擇圖上相鄰的兩天温度説説平均氣温是怎麼變化的?

③折線的升降可以反映氣温的變化情況,折線越陡,變化越大。

(5)剛才我們看的都是這兩天之間的氣温變化情況,那麼從這張折線統計圖中,你能不能説説整個一週的變化情況嗎?

三、感受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我從衞生老師那瞭解到了我們班*同學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體重變化情況,並繪製了一張折線統計圖,從這張圖中,你瞭解到了什麼?

(1)獨立思考——同桌説一説

(2)交流

(3)小結:

2、這是一張*同學的上學期的幾次單元測驗變化情況的統計圖,我只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你從中又瞭解到了什麼?

3、小結:折線的升降可以反映數量增減的變化情況,折線越陡,變化越大。

4、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比較

今天我們認識了折線統計圖,你能説説它與我們以前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不一樣嗎?

(1)生説

(2)小結:條形統計圖能清晰的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事物的變化情況。

四、聯繫生活

1、(1)在生活中我們也常要用到一些統計圖,比如上週我們開了校運動會,如果要統計我們四年級每個班的總分?你覺得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合適?

(2)如果要統計我們班*同學入學以來的身高情況呢?

2、你能再舉些例子,説説如果要統計某件事情,準備用什麼統計圖來表示?

3、小結: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讀統計圖,分析、比較統計圖的特徵的過程中,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

2、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徵,能讀懂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回答有關問題並進行簡單預測。

3、體會複式折線統計圖在表述和交流數據中的作用,能從報紙、雜誌、電視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數據信息。

教學重難點:

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徵,能讀懂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回答有關問題並進行簡單預測。

教學過程:

讀統計表

1、讓學生讀五次人口普查統計表。

2、交流從表中得到的數學信息。

讀統計圖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兩幅折線統計圖。

2、看圖回答問題

(1)這兩幅圖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你從兩幅圖中分別瞭解到哪些信息?

(2)我國男女人數的差距有什麼變化?你從中想到了什麼?

(3)我國人口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預測一下:到20xx年我國人口大概是多少?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完成統計圖

1、看書,讓學生了解表中的內容。

2、觀察未完成的統計圖,瞭解圖中不同顏色的點表示什麼?

3、完成統計圖。

4、交流,展示。

5、看圖回答問題。

6、鼓勵學生提出其他問題並解答。

練一練

1、先讀統計表,瞭解表中得數據信息。

2、提出製圖要求,鼓勵學生嘗試完成。

3、交流展示。

4、看圖回答問題,並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解答。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3

教學對象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初步的統計整理數據的思想和操作能力,並且能夠將自己的見解和認知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因此,本課的教學要建立在表現一定數學思想和學生能力發展的高度,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分析歸納、實踐應用的能力出發,着眼於知識與生活、知識與未來的聯繫。

教學內容:

折線統計圖是湖北科技出版社《實驗教學》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比較相似,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數據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突出反映數量的變化趨勢。新課標對《折線統計圖》特別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發展性目標:即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着眼於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2、能力目標: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數據、圖像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並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從實例中使學生得到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

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引導發現、組織交流、組織應用等教法。精心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知識的引入環節,通過對近幾屆奧運會中國獲得金牌數量的整理,引導學生觀察、對比、思考,“為什麼要製成折線統計圖呢?”很自然的揭示了新知識產生的必要性,激發探究慾望。在小組探究環節,“關於折線統計圖,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困惑後再適時引導自學、討論和探究,既尊重了學生主體又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滲透學法指導。應用部分更是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問題。

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個人動手、小組合作操作體驗法、合作交流法交流、討論、歸納等。

教學重點: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生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圖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課前叫同學們調查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獲金牌的數量,指名彙報。

2、怎樣使這些數目更清楚醒目呢?

3、課件出示一幅反映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獲金牌數的折線統計圖。

學生觀察、質疑:看到這幅統計圖,你有什麼疑問嗎?

4、引入課題:這也是一種統計圖,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折線統計圖”

二、自主探究,歸納發現

(一)初步認識、生活來源

1、閲讀課本

(1)獨立自學

(2)彙報所得:説説折線統計圖在反映數據方面有什麼特點?

2、觀察交流

説説你在哪裏見過折線統計圖?

(二)製作折線統計圖

同學們,你們從報紙上、網上或課外讀物中見到過許多折線統計圖,這説明折線統計圖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那你想不想動手製作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呢?

(A)討論製作步驟

1、看一看:觀察折線統計圖,説説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比一比: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地方?折線統計圖在反映數據上有什麼特點?

3、議一議:折線統計圖中的這條折線應該怎樣畫?小組合作學習課本上的製作方法。

討論後小結,課件出示。

(B)動手操作

1、獨立完成數學書第48頁試一試的統計圖,同學之間相互訂正,並回答問題:哪兩年利税增長最快?

2、從1992-2000年實現利税情況統計圖中,你能預測一下後來的2001年利税將達到多少萬元嗎?

三、操作體驗,分析應用

1、觀察分析:出示病人體温變化情況記錄,回答問題。

(1)護士每隔幾小時給病人量一次體温?

(2)這位病人的體温最高是多少攝氏度?最低是所少攝氏度?

(3)這個病人的病情是在惡化還是在好轉?説説你的想法。

2、動手操作

課件出示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數據(2000-2008)。

請同學們將這些數據在方格紙上製成折線統計圖,並預測2009年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將會達到多少?

3、拓展練習

某商場要將2008年各個季度奶茶和涼茶銷售情況製成折線統計圖,請同學們來幫忙。

(1)提示:統計圖與前面的折線統計圖在設計上應有什麼不同?(要反映兩種數據)

(2)課件出示缺少圖例的統計圖。小組討論:你能運用生活經驗從圖上反映的情況推斷出哪條折線反映的是哪個數據嗎?

指名到台上標示圖例,集體訂正。

四、課堂收穫,學法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什麼收穫?你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

五、課後實踐

課後請和你的夥伴一起調查麻城市龜山風景區的氣温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來龜山旅遊的客人以供參考。為我們家鄉的旅遊業出一份力。

教學評價與反思:

統計問題是最常見的生活問題,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是新課改的目標。如何真正讓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讓數學理論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讓數學與學生生活觸覺、碰撞和交融,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這節課主要研究的內容。針對以上目標我反思如下:

1、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我的第一想法。因此,我選擇的題目,都是有目的而選取的與生活緊密聯繫的題,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線統計圖,會根據折線統計圖上的數據去分析、預測事件的發展,並且使學生體會到折線統計圖的優勢和作用。讓學生在現實、有趣、富挑戰性的情境中學習折線統計圖,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有效地調動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摺線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並服務與生活”的課標理念。

2、注重共性和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注重學生整體的發揮,而對於每個學生獨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於給予評價孰優孰劣,而是留給學生自己思考、判斷、比較的思維空間。如在案例中,我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索的空間,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操作(繪製折線統計圖),去探索,去講解,最後,在各方面的反饋中,讓其他學生在感悟、選擇、反思、糾正中學到了知識,這樣的課堂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共性的發展,還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3、注重知識和學生素養的融合

“一道數學題,除了數學知識以外,承載着更多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這句話是我國有名的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所説的。在教學中,我要充分利用好每一道題目,使學生的思維、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從中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例如:

(1)當學生從“奧運金牌圖”上讀出我國奧運健兒努力拼搏喜獲佳績時,學生都充分顯示出了愛國主義精神;

(2)當學生在折線統計圖中獲知我國家庭擁有汽車台數越來越多時,我緊緊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想一想這説明了什麼,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當學生通過“某商場奶茶、涼茶銷售情況統計圖”體會到要反映兩種不同的數據,一條折線是不夠的。學生產生了新的知識慾望,從已學過的複式條形統計圖中學生能自主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即設計兩種不同的折線。這時教師再出示不完整的統計圖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自己選擇圖例,將統計圖補充完整。

(4)這節課最後的實踐作業設計是:讓學生課外調查麻城龜山風景區的氣温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前來遊覽的客人以供參考。這一設計旨在調動學生為家鄉旅遊業出一份力的熱情,訓練學生搜索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並能很好地運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這一類活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了大大的提升,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也滲透進去了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給予學生充裕的思考、交流的時間,力求在教學效果上達成“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並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2、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製折線統計圖,並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沒有也沒關係,以後會有機會的。

在中國,自20xx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後來,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青少年中敢於進行科技創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20xx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20xx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説,邊通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複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裏你得到了什麼信息?(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説的信息,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根據數據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瞭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20xx-20xx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後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逐步得到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步驟和方法,為後面獨立繪製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2、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瞭解折線統計圖中的點。

教師:折線統計圖完成了,同學們思考一下,從圖中你能看出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嗎?你是怎麼知道的?(要求學生上台指一指)

教師:那圖中其他的點又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指名回答)

教師: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我們在折線統計圖中也能看出每年參賽的隊伍數量,這一點與條形統計圖一樣。

(2)瞭解折線統計圖中的線段。

教師:在圖中除了點還有什麼?(線段)這些線段看起來有什麼不同呢?(長度不同,傾斜角度不同)請思考一下,為什麼這些線段的長短、傾斜角度會不同呢?

教師追問:從20xx年到20xx年,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數量變化最大?(20xx年)你怎麼知道的?

學生回答、互相補充後教師小結:從20xx年到20xx年的線段長度最長且坡度最“陡”,所以20xx年參賽隊伍的數量變化最大。

教師:觀察一下剩餘的4條線段的長度和傾斜角度,哪一年參賽隊伍的數量變化最小?(20xx年)為什麼?(學生思考回答)

(3)總結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師:現在我們比較一下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相互補充)

教師: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像條形統計圖一樣直觀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我們只需看每條線段的長度與坡度,就能知道數量增減的變化情況。這就是折線統計圖比條形統計圖更妙的地方。因此,我們説“折線統計圖既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板書: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既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設計意圖學生在指一指、説一説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結構,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然後通過交流、觀察、比較,自主學習、探索發現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分析、繪製折線統計圖

(1)預測數量變化情況。

教師:請繼續觀察折線,根據折線的變化情況,你能説説這幾年參賽隊伍的數量發生着怎麼樣的變化嗎?

學生:20xx年數量減少,20xx年數量增多,20xx年數量稍微減少,20xx年至20xx年逐年增加。

教師:你有什麼感想?

教師追問:總體情況怎麼樣呢?

學生:這幾年參賽隊伍數量呈上升趨勢。

教師:根據總體情況來看,你預測20xx年參賽隊伍數量會有多少支呢?你是怎麼想的?(指名回答)

(2)繪製折線統計圖。

教師:剛才同學説得都有道理,老師得知20xx年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的參賽隊伍有519支,剛才預測比較接近的同學舉手。

教師:你能把20xx年的數量在折線統計圖上表示出來嗎?誰來説説?你能來指指嗎?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結合課件展示結果。

教師:剛才我們補充了20xx年的參賽隊伍數量,你預測20xx年的參賽隊伍會是幾支?

學生預測,並説明理由。

教師:20xx年參賽隊伍是528,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在作業紙上把20xx年的數量表示在折線統計圖上。

學生動手繪製,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學生作品,全班交流。

(3)提出並解決問題。

教師:根據現在的統計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提問,由其他學生解決,教師適時引導。

【設計意圖在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的基礎上,讓學生繪製折線統計圖,既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又是新知識的提升,並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預測參賽隊伍數量的變化情況,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四)鞏固新知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做一做”。

媽媽記錄了陳東0~10歲的身高,根據下表中的數據繪製折線統計圖。

(1)陳東哪一年長得最快?長了多少釐米?

(2)根據統計圖,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解決問題:

(1)全班讀題,請學生説説該題統計的是什麼。

(2)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3)全班交流,展示學生繪製的折線統計圖。

(4)回答第一個小問題,追問: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

(5)解決第二個問題,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應用新知、鞏固新知,讓學生在回答第一個小問題時再次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該題取材於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教師:同學們,平時生活中,你在哪裏還看到過折線統計圖?

舉例:股市行情圖、心電圖、氣温變化圖、路程行駛圖、某地每年人均收入等。(教師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體會折線統計圖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及其意義。

(六)全課總結

教師:同學們,今天你學習了什麼?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徵?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5

[設計意圖]

信息社會已經到來,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將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本課正是基於這一理念,選擇具有豐富現實背景的學習材料,學生了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後,在應用部分設置了分析數據、處理信息的練習題,以培養學生根據數據、圖像分析事物並作出合理推斷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2、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數據、圖像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並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條形統計圖

(1)某電影院上月各類影片觀眾人數統計圖

(2)新芽書苑20xx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書銷售情況統計圖

2、提問:你已知道了條形統計圖的哪些知識?

3、現實生活中還有另一種統計圖,你見過嗎?出示:折線統計圖。

(1)上虞電影院20xx年(1~6)月觀眾人數統計圖。

(2)百官鎮一農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二、展開:

(一)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1、四人小組討論;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1)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2)這兩類統計圖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2、結合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歸納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從折線統計圖上我們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嗎?還能瞭解到什麼?

4、結合課本進一步深入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折線統計圖的繪製。

1、你認為哪幅條形統計圖用折線統計圖來繪製更合適?

2、小組討論:把這幅條形統計圖繪製成折線統計圖你有什麼辦法?

A、小組討論B、彙報C、提問:繪製的關鍵是什麼?

3、學生嘗試繪製。

(1)出示“我們的調查資料”。

(2)想一想,哪幾組數據用折線統計圖繪製比較合適?

(3)請選擇其中一組數據繪製。

(4)小組交流繪製情況,分析增減變化的情況,並推斷髮展趨勢。

(5)大組交流繪製情況,並糾錯。

三、應用

1、出示:李一軍(住院)的體温變化情況統計圖,提問:看圖後,你能推斷出什麼?

2、出示:百官鎮一農户96~20xx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思考:A、看圖後你有什麼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對比練習:

(1)出示:“吉祥鞋店20xx年涼鞋、棉鞋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兩種鞋的銷售趨勢分別怎樣?

B、你有什麼建議?

(3)出示:兩家游泳衣專賣店的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比較這幅圖,説説哪一幅比較符合我們的生活實際?

B、猜猜為什麼樂樂專賣店會有這樣的銷售現象

四、總結

你又有什麼新收穫?你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

五、課外作業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6

《折線統計圖》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會用(單式和複式)統計表和(單式和複式)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統計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瞭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建立了統計的觀念的基礎上,又一次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單式折線統計圖,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除了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之外,更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本課內容又為以後的複式折線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作準備。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知道製作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方法,學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上畫出折線表示數據及其變化情況。

2、學生能看懂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圖中的數據及其變化情況作數量的簡單分析。從統計中發現數學問題

3、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滲透統計思想,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實物投影儀 作業紙

【教學重點難點】

①掌握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製作方法;

②體驗製作折線統計圖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導入:同學們還記的嗎?2008年舉世矚目第29屆奧運會在中國北京舉行辦,那激動人心的比賽場面至今仍然迴盪在我們耳畔,現在讓我們共同回顧我國在奧運會上的獲獎情況。

出示:奧運金牌榜

(1)師:這麼多的數據看起來不方便,怎樣整理可以使他們更簡潔、明瞭呢?

生答,師(出示統計表)

師:整理成統計表比文字敍述更簡潔明瞭了。

(2)師:怎樣整理這些數據更形象直觀?

(條形統計圖,再回憶條形統計圖的知識。橫軸,縱軸分別表示什麼)觀察條形統計圖,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提問:在條形統計圖中是用什麼來表示每屆金牌數的?(直條的長短)

二、自主探究,研學新知

1、設疑激趣,導入新知

國家體育總局的教練們用這些數據製成了這樣的一幅統計圖。大家見過這樣嗎,是什麼統計圖?

師:這種統計圖就是折線統計圖,為什麼教練們選擇了折線統計圖,看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折線統計圖,認識折線統計圖

(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認識折線統計圖

(1)整體認識:統計圖上的橫軸、縱軸各表示什麼?生:

師:你觀察的很認真,再來仔細觀察,統計圖上還有些什麼?

生:點、線、數

(2)認識點、線段

師:真是會觀察的孩子,一下子抓住了關鍵,在統計圖上有點、線段還有數據。

師:我們首先來看看這些點表示什麼?這個點表示?

生:23屆15枚。

師:大家同意嗎?給大家説説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

師:你的説法比較專業,是的,先看點對應下面橫軸上的屆數是23屆、左面對應的枚數是15枚這個點正好是屆數和枚數的交叉點。

第二個點誰來説説表示什麼?

指名前面指着説

板書:表示數量的多少。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點的作用,相鄰兩個點連接的線段又表示什麼?

生:從線中可以看出金牌的數量是增加還是減少了。

具體説説:有的線段是急劇下降的,有的是水平的,有的是緩慢上升,有的是快速上升的

課件演示

師:你真善於觀察,從線的方向上看出了數量的變化,也就是增減變化。

板書 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

(3)讀圖分析

師:我們通過點、線初步認識了折線統計圖,你能借助這幅統計圖分析一下這幾屆獲金牌的變化嗎?

學生2--3人説,説想法。

(4)預測:

師:根據總體是上升的,請你根據第23屆到29屆我國獲得金牌的數據預測一下,2012年的第30屆奧運會我們國家會獲得多少枚金牌?學生自由發言(可能一直增加嗎?)

總結:同學們,這只是一種猜測,比賽的結果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管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要想知道究竟會獲得多少枚金牌,還要大家密切關注今年的倫敦奧運會比賽。

(5)總結特點

師: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採用折線統計圖而不採用條形統計圖嗎?

生:折線統計圖能表示增減變化,可以預測。

思考: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

生:通過折線的起伏讓我們清楚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情況。折線統計圖在清楚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情況方面更具有優勢。

小結:折線統計圖的重要特點就是通過折線的起伏讓我們清楚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情況。折線統計圖在清楚地反映數量增減變化情況方面更具有優勢。

(板書:既能又能)

3、生活舉例,深化認識

師:我們已經對摺線統計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想想,生活中你還從哪兒見過折線統計圖?(報紙上、股市上、父母單位、電視裏)

我這裏也帶了一些生活中出現的折現統計圖,大家一起看一看。

(出示課件股票、移動電話、降水量分析)

(1)股票走勢圖:隨着股票的漲跌折線有升有降。

(2)降水量統計圖:哪幾個月呈上升趨勢?哪幾個月呈下降趨勢?

(3)移動電話數量變化統計圖等。

4、製作折線統計圖

(1)師:看來折線統計圖在生活中的應用確實挺廣泛的,怎樣製作折線統計圖呢?

先想想怎樣製作折線統計圖,同位兩人談談自己的想法,再嘗試製作折線統計圖。

彙報、評價、補充。

(2)現在我們一起看看小電腦是怎麼製作折線統計圖的。(出示課件)

首先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統計表,5月10日是9度,就要先在橫軸上找到日期所對應的這條線,再看縱軸上的温度,日期與温度的交叉點就是第一個點,描出這個點並標上數據,像這樣根據統計表中數據的大小依次找出其他各點,描一個點標一個數據。最後用線段把各點依次連接起來。註明製圖時間。

師:現在誰來給大家説説製作折線統計圖可以分成哪幾步?(板書:描點----標數-----連線)

提問:在製作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描點時要沿着豎線對準總軸上的刻度,兩點間的線段要直等等。)這些步驟清楚了嗎?(同位互相訂正)

(3)分析:看着這個最低氣温統計圖你能説説氣温是怎麼變化的嗎?

生:忽高忽低,氣温不穩定。

師:像這樣氣温不穩定,忽高忽低容易生病。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升

1、生病人數統計圖

這是5月10日--13日學生生病人數統計圖,誰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學生生病人數的變化情況。

2、出示氣温圖和生病人數圖:對比這兩張統計圖你又有什麼發現?有什麼建議給他們説説。

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評價、補充。

師:我們要注意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合理飲食、營養全面,還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3、體育鍛煉圖

小彬為了鍛鍊身體,採取了1500米跑步訓練,他堅持鍛鍊並記錄了每週的最好成績。出示:課件。仔細觀察你能分析一下他的鍛鍊成績嗎?

四、拓展延伸,文化滲透

統計圖有着悠久的歷史,大家聽(出示課件)孩子們,統計圖確實無處不在,就在咱們的大自然中,大自然以它無窮無盡的變化,造就了無以計數的物象形態,這是樹的年輪,這一圈圈的年輪不正是大自然對統計圖的傑作嗎?

【板書設計】

折線統計圖

作用:既能表示數量的多少,

又能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

步驟:描點 標數 連線

20xx年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對統計的定位是這樣的:對新課標提出的理念,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瞭解到統計是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四大領域之一。因為,統計問題是最常見的生活問題,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是新課改的目標。如何真正讓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讓數學理論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讓數學與學生生活觸覺、碰撞和交融,是我要研究的內容。將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更改為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基於以上對課標、教材的理解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1、結合具體事例,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體會折線統計圖在表示數量變化中的作用,會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學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上畫出折線表示數據及其變化情況。

2、使學生能看懂折線統計圖,根據折線統計圖中的數據及其變化情況作數量的簡單分析,能解釋統計結果,根據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合理預測。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其中 ①掌握折線統計圖的作用和製作步驟;②體驗製作折線統計圖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是教學的重點難點。下面結合今天的課堂教學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本節課的感想。

1、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但不同地域不同班級的學生生活背景不盡相同,所以數學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應該多樣化、豐富多彩、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內容應該有利於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有利於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為達到上述的目標,我就大膽地嘗試把教材進行重組。(教材呈現的是威海市1998---2002年市區環保建設中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的變化情況這一情景做為例題的,)距離學生生活實際比較遠,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會感到枯燥,而且沒有親切感,也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四年一次的奧運會今年將在英國倫敦舉辦,於是我就特意選取了中國在歷屆奧運會上的金牌獲獎情況這一熱門話題為例題學習內容,在分析數據後進行預測第30屆奧運會將會獲得多少枚金牌,而且再過兩個多月就可以揭曉預測是否正確,在探究折線統計圖的製作方法己練習應用時,創設了今年5月氣温變化比較大的幾天的最低氣温、還有因為氣温變化引起生病的生病人數變化的信息及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這些信息,從而把學生身邊的生活資源帶進課堂。讓學生感知身邊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的邏輯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生親身體會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明確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2、巧設問題,體現統計圖的重要性和折線統計圖的作用

統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某個現實問題,本課通過設置能不能用統計圖直觀表示出28屆到29屆的金牌數增加最多?這一問題,一方面突出了統計的必要性,讓學生感受到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行統計;另一方面使學生在選擇統計圖的過程中(已有知識中產生衝突,只學習了條形啊)體會折線統計圖的優點,加深對摺線統計圖特徵的認識。這樣順學而導,符合學生的心理規律和認知特點,讓學生在矛盾衝突中找到新方法,顯示了折線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本節課設計的非常有序,從零散的7屆獲得金牌數據,整理到統計表,再整理到條形統計圖,最後引出折線統計圖,以及對摺線統計圖的數據分析這樣的一條教學主線。既對以往知識進行復習,又讓新知識出現的很自然,還讓孩子對摺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做了初步的比較,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瞭解到折線統計圖除了能反映數量的多少外,還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從而為下節課如何正確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做好了知識鋪墊。教師提出一個挑戰性的問題:我們能不能用統計圖直觀表示出28屆到29屆的金牌數增加最多這個問題?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經過思考,爭先恐後地回答可以數條形統計圖中直條之間相差幾個格子這時教師適時出示折線統計圖,開始探究新知。這樣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由統計表到折線統計圖,提出挑戰性問題,讓學生感悟折線統計圖的優越性,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這樣順學而導,符合學生的心理規律和認知特點,讓學生在矛盾衝突中找到新方法,顯示了折線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

3、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在折線統計圖學習中,從表示數據多少的點的自主發現到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線段的小組交流乃至最後的嘗試完成統計圖的製作。都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理念:根據每個學生能力的差異和學習需求的不同,不再要求學生們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夥伴,允許他們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和才幹開展學習活動,使他們在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探索和理解怎樣準確畫折線統計圖,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地位。] 教師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索的空間,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操作(製圖),去探索(想),去講解,最後,在各方面的反饋中,讓其他學生在感悟、選擇、反思、糾正中學到了知識,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4、合理利用課程資源

其一,突出數學文化,向學生介紹了統計圖的發展史,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其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手段,動態地展示製作折線統計圖的過程,使學生形象、直觀的瞭解了折線統計圖的構成和繪製方法。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教材62頁、63頁例3做一做,練習十三的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瞭解製作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製作折線統計圖。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練習十三第2題,使學生知道我國人均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滲透國情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制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弄清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的區別。

教具學具準備

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的投影片各一張、圖線一張(長8釐米,寬6釐米)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教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條形統計圖,並學會製作條形統計圖,誰説説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特點?製作步驟是什麼?

教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統計圖。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通過複習,不僅喚起了學生對舊知的回憶,而且還為學習新知識作了孕伏。]

二、探求新知

1、介紹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介紹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出示折線統計圖的投影片)

教師:折線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2)與條形統計圖比較異同。

(再打出條形統計圖的投影片)認真觀察,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異同點?

[通過出示投影片,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進而通過比較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的異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摺線統計圖的認識,為學習製作折線統計圖打下了基礎。]

2、教學制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出示例3:指名讀出例3中統計表中各數據,師邊引導邊教學制作步驟。

教師述:制折線統計圖的步驟與制條形統計圖的步驟基本相同,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數據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1)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教師:想一想,製作統計圖的第一步幹什麼?指名説後,師出示畫好的圖紙(水平射線長6釐米,垂直射線長4釐米。)

(2)適當分配各點的位置,確定各點的間隔。

師:指名説制條形統計圖第二步幹什麼?

生:適當分配各直條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師:折線統計圖是描出各個點,應當怎樣説?

生:適當分配各點的位置,確定各點間的間隔。

師:原來統計表中有幾個月份?(十二個月份)在水平射線上應如何劃分?

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量一量圖紙中水平射線的長度。(水平射線長6釐米。)

師:水平射線長6釐米,根據統計表中有12個月份,把水平射線平均分成多少等份?(13等份)

這裏用0、4釐米寬的距離表示一個年份,教師完成下圖:

(3)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上,根據數據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教師:指名説第三步幹什麼?問:這一年中最高的月平均氣温是多少?(32、5℃)

教師:垂直射線長4釐米,應如何劃分?(把垂直射線平均分成7等份,每份大約0、5釐米)每一份表示5℃。

在垂直射線的箭頭上方註明單位,教師完成下圖:

(4)按照數據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教師:第四步幹什麼?生答後,指名到前面試着畫一畫,師加以幫助,畫成如教科書69頁的折線統計圖。

(5)在圖紙上方寫上統計圖的標題,註明製圖日期及製圖人姓名。

[有了制條形統計圖的基礎,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容易把學過的知識遷移新知識當中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製圖的4個步驟真正體現了學生參與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

3、引導學生看圖分析:

(1)哪個月的平均氣温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温最低?(八月份的平均氣温最高,二月份平均氣温最低。)

(2)哪兩個月平均氣温上升得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温下降得最快?(三、四月平均氣温上升得最快,十、十一月之間平均氣温下降得最快。)

(3)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哪個能表示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折線統計圖)

三、鞏固發展

1、65頁的做一做,讓學生自己畫在書上,然後讓學生互相交換檢查,並説明這個服裝店襯衫銷售量變化的情況。(總趨勢是上升的)

2、練習十三的第1題(通過這道練習,使學生學會看折線統計圖)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製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知道了它與條形統計圖的聯繫的區別,誰能説説製作折線統計圖關鍵要注意什麼?(關鍵是注意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五、佈置作業練習十三的2、3題。

課後小記: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基本得以實現,方法有待於進一步探究。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與對比,認識折線統計圖區別於條形統計圖的特徵,體會折線統計圖在表示數據變化趨勢方面的作用,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2、結合實例讀懂折線統計圖所反映的數據信息及其變化規律,並對圖中的信息進行簡單地分析,能初步進行判斷和預測。

3、能根據提供的資料,在網格圖中有條理地繪製折線統計圖。

4、經歷數據的整理、分析與表示的過程,培養學生認真 仔細的繪圖品質。

教學重點:

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徵和初步學會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

教學難點:

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統計圖、題單。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對沙湖有哪些瞭解?

老師收集了近幾年來去沙湖旅遊的人數,你想用什麼方法把這些數據更好的 呈現出來?

你從條形統計圖中瞭解到了那些信息?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另一種統計圖,想看看嗎?

這樣的統計圖見過嗎?你在哪見過?

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折線統計圖”。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析,感受兩者的相同。

首先請你們仔細觀察比較兩幅統計圖,找一找它們的相同點?

重點: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都能看出數量的多少。

2、深入討論,認識特徵。

那再找找它們的不同點是什麼?

條形統計圖是用直條高低來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是用點的高低來表示數量的多少。)

那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比較,它有哪些優勢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一起交流,一起討論。行動吧。

討論好嗎?請你們來説一説,它有哪些優勢?

(2)折線可以看出人數的變化情況,(你能不能指着圖説説哪裏的線段表明人數是增加,哪裏的線段表明人數是減少。)還有什麼優勢?

(3)角度大的下降快些,角度小的,下降就慢些。(角度,指線段斜着角度嗎?這叫線段的傾斜程度。

從線段的傾斜程度可以看出什麼?

那你們比較這兩條線段的傾斜程度,哪一條線段表明人數減少最多?為什麼? 課件展示線段。

通過比較發現:從折線統計圖中每條線段的上升下降就能直觀地看出?(數量連續的增減變化)

線段的傾斜程度,就能看出?(數量的變化的幅度。)

這些是它的優勢也是它的特點,大家清楚了嗎?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嗎?

把幾位同學的話總結起來,就是折線統計圖不但能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直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3、分析信息,回答問題。

請你們按照折線統計圖的特徵,再去觀察這張圖,你得到了那些數學信息?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出示上海市20xx年月平均氣温變化情況統計圖,清學生仔細觀察,説説從圖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2、提出問題並解答。

四、運用新知識。

怎樣根據這張統計表畫出一張折線統計圖呢?願意試一試嗎?

1、 嘗試繪製。

(1) 學生嘗試説繪製方法。

(2)課件演示繪製方法。

(3)獨立地畫一畫。(教師進行指導。)

畫好的同學和同桌一起分析一下這幅折線統計圖、

2展示交流。

這位同學畫得怎麼樣呢?誰來大膽地評價。

你能對自己繪製的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嗎?

你有什麼想法或建議?

3、聯繫生活,體驗變化。

同學們其實生活中很多數量也呈一定的變化趨勢。想體驗這種變化的過程嗎?好,請你用手勢比劃下面這些數量的變化過程。

(1)城關四小近幾年來學生人數的變化情況、

(2)一個人從出生到老,牙齒顆數的變化。

(3)從春天到冬天,梧桐樹上樹葉數量的變化。

五、總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2、今天我們學習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不僅能表示數量多少,還能表示數量的變化情況。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廣泛,希望同學們課下收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數據製作一幅折線統計圖,並進行簡單的分析,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感受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讀懂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圖獲得的信息對事物發展的趨勢作出判斷和預測。

教學重點:

認識折線統計圖,感受統計圖的特點,能讀懂簡單的折線統計圖。

教學關鍵:

引導學生把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進行比較,使學生體會折線圖不僅能直觀形象地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映數量變化情況,感受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課件出示,參觀科技展的圖片,這是學校參觀科技展的圖片。看到這些畫面,你想説些什麼嗎?

2、你認為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示參觀人數的情況呢?統計表和統計圖

3、出示教師製作的條形統計圖:學校歷年參觀科技展人數統計圖

仔細觀察,從條形統計圖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請學生觀察、口述,每年人數,哪年最多,哪年最少。

師出示問題引入新課。在相鄰的年份中,哪年到哪年人數增長最快呢。你是怎樣得到此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

1、師在科技館看到這樣一張統計圖。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請學生觀察,説説從此圖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師小結:具體數量和人數變化情況。

2、比較兩種統計圖

相同點:橫軸、縱軸表示的意思不變。都有具體數量

不同點:條形表示數量多少,點表示數量,折線表示變化情況。叫作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三、深入探究:

1、觀察折線統計圖,解決下列問題。

(1)、哪年參觀人數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到哪年人數下降了,哪年 人數增長最快?

説説你是怎樣從圖中看出來的?

2、師小結板書:點——表示數量多少;線——陡,表示變化快,線緩表示變化慢。

3、藉助整副圖,體會一下這幾年參觀人數變化情況,並預測09年參觀人數變化,並説説你的感受和想法。

師小結:折線的起伏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這正是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4、説説折線統計圖的作用。

不僅能表示具體數量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映數量的培養變化情況。也就是説,需要體現這種特點時,可用折線統計圖。

四、拓展應用:

1、説説你在生活中見過折線統計圖嗎?生活中許多事物數量都呈現一定變化趨勢。試試,用手勢表示下列變化過程。(1)、樹葉從春發芽,到夏繁茂至秋落盡的過程。(2)、温度變化,早、中、晚氣温。

2、出示中國隊歷屆奧運會獲金牌統計圖。請學生分析從折線統計圖中你都獲得哪些有效信息。有什麼想説的沒有。

3、小華學習折線統計圖後,覺得折線統計圖優點很明顯,去文具店搞調查時,也繪製了一張文具銷售情況折線統計圖。請你分析一下,你發現了什麼?(出示課件)

五、總結。

談談你的收穫,下節課學習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板書設計:折線統計

點——表示數量多少

線陡——表示數量變化快,線緩——表示數量變化慢

特點:不僅可表示出具體數量,而且能反映數量增減變化情況。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小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第十冊第74~76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複式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做用;能看懂複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據要求完成複式折線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複式折線統計圖中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如何區分折線的不同和標清圖例,體會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複習舊知

(1)我們學過哪些統計圖

(2)出示折線統計圖。這是什麼類型的統計圖?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折線統計圖,你能猜一猜我們會學什麼樣的折線統計圖嗎?

二、 例題講解

1、出示青島市降水量圖

觀察:

①你能説出青島市這一年那個月降水量最多?那個月降水量最少嗎?

②從圖中除了能看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外,你還知道了什麼?

(你能説一説青島市這一年各月降水量的增減變化嗎?)

出示昆明市降水量圖

①從圖中你又能瞭解哪些信息?

②談話:圖中各有幾條折線,像這樣的叫單式折線統計圖。

誰能説説單式折線統計圖的優點?(多少,增減變化)

2、下面把兩幅圖放在一起比。

①繼續觀察,你能很快地回答:青島市和昆明市20xx年那個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

②你們為什麼不能很快的回答?(發表意見)

指出:每幅圖只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情況。

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那合成的統計圖叫什麼統計圖呢?你能想象出它的樣子嗎?

小結:正如同學們所説,這兩幅統計圖確實可以合在一起而成為複式折線統計圖。(在板書的“折線統計圖”前添上“複式”,完成課題書)

3、出示:逐步呈現

(添加圖例——添加折線及數據——修改名稱)

出示表示青島市和昆明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的複式折線統計圖提問:

①你能看懂這幅統計圖嗎?

②表示青島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別是哪條折線?

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明確圖例表示的意思。

④從這幅統計圖上,你能很快看出這兩個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嗎?追問:你是怎麼想的?

⑤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小,説明了什麼?

⑥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大,又説明了什麼?指出:從複式折線統計圖中,不僅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便於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

進一步討論:從圖中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引導學生分別從每個城市各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以及兩個城市全年降水情況的共同點和差異等方面進行觀察、交流。

三、鞏固練習

(一)完成“練一練”

1.學生自主閲讀統計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在小組裏交流。

2.組織全班交流。

(1)圖中哪條折線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哪條折線表示女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統計圖的圖例告訴我們什麼?男女生平均身高的變化趨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這裏男生或女生平均身高的變化情況是指某一個男生或某一個女生嗎?(這幅統計圖統計的的是什麼內容?你對“我國6—12歲小學男女生平均身高”是怎樣理解的?)

(3)從圖上看,從幾歲到幾歲之間男生平均身高比女生高?從幾歲開始,女生平均身高超過了男生?(你認為我國6—12歲的小學生,是男生身高增長的快,還是女生身高增長得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大約幾歲的男女生平均身高是相等的?)

(4)你現在的身高是多少釐米?與同齡男生(或女生)的平均身高比,怎麼樣?當出現學生身高明顯低於平均身高時,教師問其他同學:你們想對他提什麼建議嗎?(注意營養均衡,加強體育鍛煉)

(5)從圖中你還獲得哪些信息?(每小格代表多少?仔細觀察這幅統計圖縱軸上的標尺一格表示多少釐米?而110釐米以下的部分是怎樣表示的?這幅圖為什麼不從0釐米開始向上5釐米5釐米地一直畫到155釐米,或者每格表示20釐米從1釐米畫到160釐米?)

談話:為了是繪製的統計圖更加美觀,更能突出地顯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有時就像這幅圖一樣,把標尺省略一部分。

(二)、課件出示某家電商場a、b兩種品牌彩電銷售量統計圖。

1、情景介紹:假設你是位蘇寧電器家電櫃的部門經理,“五一”期間電器比較好買,現在倉庫裏電器不多了,需要你到廠家進一批電器來銷售。

2、問:你會選擇哪一家呢?(口説無憑,要拿出數據來説話。)

3、小結:看來學習統計圖還真有用。

(三)、完成練習十三的第1題

1、學生自主審題。提問:這道題讓我們做什麼?你有信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統計圖嗎?

2、討論:你打算先畫表示哪組數據的折線?表示“最高氣温”的這條折線應畫成實線,還是虛線?你是怎麼知道的?

3、學生各自在教材上畫出表示兩組數據的折線。

(提醒學生,先要認真細心地確定表示每天最高氣温數據的點的位置,用實線連接各點;再認真細緻地確定表示每天最低氣温數據的點的位置,用虛線連接各點,畫好折線後,不要忘記填寫製圖日期。)

(多媒體出現繪圖過程,問:你認為要準確無誤的繪製這幅折線統計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你來給同學們提個醒!)

4、展示學生的作業,引導互相評價,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再讓學生根據交流的情況,進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畫的統計圖。

5、引導學生看圖回答教材提出的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回答這兩個問題時,你是看統計表還是看統計圖回答的?為什麼?這説明統計圖與統計表相比有什麼優點?

(統計圖能更加直觀地表示數量的多少及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更有利於對數據的分析和比較)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和本領?有哪些收穫?

你認為複式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根據要求完成複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麼?

五、自選作業

1、請把你和同桌家裏近六個月來的電費統計出來,作成折線統計圖,並作出分析。

2、結合今天的課程,寫一篇數學日記《生活中的好朋友——複式折線統計圖》。

這篇教案是取自趙老師之手,我略作了修改,上完後,有幾點感想:

一是統計表的內容不能太單一。

二是統計表的內涵需要和生活密切聯繫才有意義和現實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dvjl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