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反思範文

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反思範文

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反思1

折線統計圖是在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之後安排的,學生已經會用條形圖表示各種數量。但是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有着明顯的區別,條形統計圖側重於幾個具體數量的多少和比較,而折線統計圖則能直觀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時間裏的發展變化,展示的是事物發展的趨勢。

我在教學本節課時,注重了以下兩方面:

一、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在“認識折線統計圖”這一教學環節中,我沒有簡單、直接地將折線統計圖展示給學生,而是讓學生根據已有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運用遷移規律,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所以在老師合理的引導下就出現了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兩種不同的畫法,通過對比從而讓學生更好的認識理解折線統計圖。

二、注重體現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統計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在練習中,我搜集了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相關實例,如:某病人的體温變化情況、王芳同學近期數學測驗成績情況統計圖等等。讓學生根據折線統計圖描述數量變化情況,作出合理地分析、判斷和預測,體會到了折線統計圖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反思2

本節課的設計我力圖從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方法選擇、學習方式的轉變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充分體現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基本上

做到了以下四點:

1.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較好的突破教學重、難點。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改進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本質和提高數學探究和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探究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時,在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點”表示的意義和“線”的陡緩變化趨勢,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維能力,較好的突破了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在繪製折線統計圖時,通過動態演示畫圖的過程,使學生不僅明確畫圖步驟,還掌握了畫圖的正確方法。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的獲取不是教師給予,而是引導他們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主動獲取知識,掌握一些數學學習的思想和方法。在對摺線統計圖的認識過程中,先引導學生比較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的異同,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然後讓學生自己確定研究目標:折線統計圖中的“點”和“線”分別表示什麼?接着學生分小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觀察和思維的碰撞中發現了特點、變化趨勢並進行預測。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不僅獲取了知識,更使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3.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培養他們的數據分析觀念。

著名教師張齊華老師説過:“我們需要的是孩子的思考”。因此,在本節課中做了幾個努力: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工作人員根據數據製成折線統計圖,而不製成條形統計圖呢?”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思考,培養他們質疑問難的精神,增強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思考“折線統計圖中的點和線有什麼作用呢?”,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引發學生對統計圖背後藴含信息的思考,從而發現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這兩種統計表用什麼統計圖表示比較合適?”引發了學生對兩種統計圖特點的反思,體驗數據分析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具體的問題背景來選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4、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在學習中感受統計的價值。

《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背景,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統計活動中才能真切的感受到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本節課中,選擇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參加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的情況、心電圖、股票走勢圖、汽車銷售情況、沙塵暴天氣變化情況、陳東0-10歲身高情況、中國男性平均身高變化情況、芳芳一次生病期間的體温記錄,以及讓學生根據“四一班第一小組1分鐘跳繩統計表”和“王芳6次1分鐘跳繩統計表”中的數據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等等,這些事例的呈現,充分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學生興趣盎然,既感到親切自然,又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統計的實用價值。

本節課也存在着許一些不足:學生表達能力有差異,個別學生心裏明白,但不能用準確的數學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想法,需要老師的不斷地提醒;繪圖時仍有學生忘記標數據,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加強訓練。

同時也在思考一些問題:如何更好的利用白板系統服務教學、是不是能充分放手,直接給出課題,讓學生自主確定研究的目標,但這樣做會不會跑偏?浪費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這些都有待嘗試!

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反思3

折線統計圖是在學生認識了條形統計圖之後進行教學的,但是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有着明顯的區別,而且兩種統計圖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處。雖然從兩種統計圖中,人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條形統計圖側重於幾個具體數量的多少和比較,而折線統計圖則能直觀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時間裏的發展變化,展示的是事物發展的趨勢。

我在教學本節課時,設計的思路是:初步感知——比較認識——動手製作——分析應用,運用這樣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比較不同特點的統計數據,理解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共同點和區別,能根據不同要求選擇不同的統計方式。而對於折線統計圖畫法的教學上,我只是在準備找點的方法上做了進一步的強調,而放手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再從學生畫圖的實際情況中,糾正學生在畫圖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如我邊講邊畫折線,忘記標註數據等現象。接着讓學生爭議這一信息更適合用什麼樣的統計圖展示呢?學生在辯論中明晰兩種形式統計圖各自的特點和區別,使學生對摺線統計圖有了更好的認識。

最後,讓學生再通過交流自己課前調查的信息,並討論用什麼樣的統計圖呈現,使學生更好的認識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的區別和應用。

折線統計圖的教學反思4

統計與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已先於數學課程將統計推到學生的面前。新的課程改革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我們要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就應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為了培養學生具有從紛繁複雜的情況中收集、處理數據,並作出適當的選擇和判斷的能力,本節課教學中我力求做到讓學生在生活的情景中認識折線統計圖、會製作折線統計圖、會分析折線統計圖。

(一)從生活中引出折線統計圖

數學依賴於生活,並從生活中抽象和昇華。讓學生學習大眾的數學,學習生活的數學,這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觀。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我的第一想法。書中提供了平均氣温的記錄和水位記錄,但我覺得如果選擇學生熟知的身邊的例子,他們會更樂於接受。他們已經上五年級了,幾年來,學生切實地體會到了學校的發展和進步,而學校幾年來的一些事情變化的數據也很好調查和蒐集,而這些數據既可以用條形統計圖呈現,也可以繪製成折線統計圖,這是非常好的素材。所以我在學生繪製完條形統計圖之後,把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引導到了另外的世界,“這樣的數據還可以用別的形式統計圖呈現嗎?”使學生打開思路,展開聯想,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討折線統計圖的慾望。

(二)在探索中繪製折線統計圖

當有人想到了折線統計圖時,我有意讓學生猜測和試畫折線的樣子,再給學生出示學生身高、體重或其他事情的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對摺線統計圖有所感知,為學生進一步探索折線統計圖的畫法奠定知識基礎。再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嘗試繪製折線統計圖,完成折線統計圖。

接着,讓學生觀察折線統計圖,並從圖中得到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正確分析,培養學生統計意識。

統計活動的過程不僅包括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而且還包括分析數據以及根據分析的結果做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而其中的最後一個環節對於增強學生的統計觀念、發展學生的統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學中,我一方面注意突出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另一方面還啟發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有關的折線統計圖,談體會、説感受、提建議。讓學生在分析和交流中,進一步加深對摺線統計圖的認識,逐步提高識圖和用圖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wr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