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要求3篇

教學設計要求3篇

篇一:教學設計要求

教學設計要求3篇

1、要精心設計“三維”

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設計:

目標要明確、具體、適切,體現對教學過程的引導。

———要明確知識與技能的目標(事實,概念,操作,邏輯;關聯,結構等)。

———突出過程與方法的目標(體驗、感悟、探究、實踐、合作、交流等)。

———整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2.要重點體現“教與學”方式的改革

倡導實踐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與接受性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倡導“做”、“想”、“講”有機統一的學習過程;倡導合理靈活地利用各種課程資源進行學習。

強化活動設計:

情境啟示——問題引導——活動探究——應用鞏固。

3.要注意引導學習訓練的改進

精選內容:基礎與發展;生活與經驗;統一與選擇。

改進方式:書面作業與操作、表達作業相結合;個體作業與團隊作業相結合;短作業與長作業相結合;收斂性作業與開發性作業相結合。

4.要注意引導學習評價的改革

加強發展性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反饋功能。

加強過程性評價:重視過程記錄與分析反思。

加強綜合性評價:三維目標的評價;

加強自主性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

5.要提出教學資源與教學環境的使用要求

篇二: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要求

所謂課堂教學設計是指課堂教學的設想和計劃,即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始之前教學的預謀和籌劃。它有以下特點:

1.規劃性。

2.超前性。

3.創造性。

一、重視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1.落實課程標準,深入課改的需要

課改以後,許多教師的教學仍然是老一套路,與其説課堂沒有突破,不如説沒有教學設計的突破。所以,課改教師首先必須改變傳統的備課方式,要從淺層次的編寫教案進入深層次的教學設計,這是課改的必然需求。

我們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教學確實是需要設計的,它就像建築房屋一樣,沒有設計、構架,怎能施工?設計的優劣直接關係到質量的高低。

2.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的需要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加強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用較少的學習時間而取得較大的學習效益。正如某位特級教師所説:“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極為重要。設計得巧妙與否,直接關係到課堂教學的間與繁、易與難、順暢與阻塞、生動與枯燥。間言之,就是關係到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當前抓教師課堂設計刻不容緩。

3.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需要

教學設計能力,既是教師的一種綜合教學能力,又是一種創新能力,它在教師教學能力中居於核心地位。因為設計教學的過程,既體現了教師的教育思想,又反映了教師駕馭教材和處理教材的能力和創新思想。教師只有有了這種能力,教師工作才能上層次、上水平,才能積極進行教學改革。

也許有人會説,課改提倡個性化,而不能模式化。研究教學設計,是不是會束縛教師,影響教師創造力的發揮呢?

誠然,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它不可能是一個固定的模式。由於人與人學識不同、閲歷不同、性格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自然教學特點和風格也會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羣、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教學要求,也不會採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學無“定法”,並不等於沒有“法”,教學不能模式化,並非等於沒有各種“思路”;教學提倡個性,並不等於教學無規律。我們所研究的教學設計的方法、策略、技術是一種基本性的規律。關鍵是教師應結合學科實際及個人實際,兼收幷蓄,靈活運動,取長補短,並非要求教師機械地編寫教案。

只有教師掌握了一般性的原理,通過舉一反三、開拓思路,才可以用較少的學習時間,取得較大的效益。

二、關於教學設計的幾個問題

(一)從學的角度想問題

新課程設計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主人翁地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從學生的角度來想問題

2.關注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經驗

3.研究個別差異

(二)設計開放式的課堂活動

我國傳統教學一般封閉在以課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小天地裏。其實,學生生活中的社會現象遠比課堂和書本列舉的社會現象生動得多、複雜得多。而僅讓學生通過書本知識和課堂,包括老師提供的知識經驗,來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生存和工作的需要,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新的課堂教學設計必須要突破這三個中心,實行開放式教學。

新課程設計的開放性能體現在許多方面,這裏列舉幾個主要方面:

1.教學內容開放

2.教學過程開放

3.教學問題開放

(三)課堂組織形式多樣化

教學設計的程序化、公式化、單一化最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所以優化教學設計應注意超凡脱俗,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從而使學生每節課都有新鮮感。多樣的教學方法應考慮以下這樣幾個問題:

1.整體設計應有戲劇性

2.教學方法設計要有多樣性

3.加強人文化與幽默感

4.儘可能多地開展學習競賽

(四)讓學生參與、體驗、探究

以往的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而新課程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那麼,教師就應在教學中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讓學生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活動是一種載體,是一個平台。

活動性的教學設計有很多種,這裏列舉一些:

(五)課堂以問題為中心

傳統教學以知識學習為中心,而新課程教學提倡“以問題為中心”,這種區別將給教學設計帶來很大的變化。前者重視教學結果,是以知識為本位。而後者重視教學過程,是以能力為本位。而實現這種轉移,教學設計就應變“知識的灌輸”為“問題的解決”。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1.教學要教無疑須先教有疑

2.教學過程不僅應從問題開始,而且應以問題為終結

(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

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氣裏自由呼吸。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鬆和諧的環境裏,思維才表現得最活躍。反之,在壓抑的思想環境裏,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氣氛中,很難產生創造性思維。所以,新課程設計必須注重營造寬鬆民主的課堂氛圍。

教學民主是建立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基本條件。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的、活躍的狀態,敢想、敢説、敢於質疑問難,勇於大膽創新,樂於發表意見。所以教師在新課程組織當中要在營造寬鬆民主的課堂氛圍上下一番功夫。

三、怎樣把握基於課程模塊下的教學設計

(一)基於模塊的整體教學設計

首先,基於模塊的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模塊教學內容的整體安排,即一個模塊的內容整體對應的36個課時需要作出相對的時間劃分,以保證模塊教學內容的實施。因此,應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1.在開始模塊教學前完成對該模塊的整體教學設計

2.要充分考慮模塊的三維目標(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實現

3.可將模塊再分解為若干個單元

4.對單元(或主題)的教學內容再進行進一步的劃分,使其更有利於接近日常的教學安排,即課時的安排。

(二)基於模塊的單元教學設計

在目前的課程標準中,模塊下還有較小的單元。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注意單元的特點。因此,針對單元教學設計是在模塊整體教學設計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教學設計。

應該怎樣進行單元教學設計呢?任課教師應該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探討如何進行單元的教學設計。

單元的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應有明確的主題

因為單元是對模塊內容的進一步劃分,劃分單元的依據應該是對模塊學習主題的分解,所以,分解的單元應該有互相聯繫的但又相對獨立的主題。單元教學的設計就必須圍繞這個單元的主題展開。

2.要對單元主題進行分解

對單元主題的分解就是對單元主題的深入分析,分析單元主題所包含的內容、所涉及的相關問題等,把一個單元分解為若干問題,並根據分解的內容和問題設計教學的情景和程序。

3.應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

教師的作用在於把單元不同主題分別設計成不同的問題情景,在不同的情景中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

篇三:教案設計的一般要求

以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學成果的評價為基本結構的教學設計過程,體現了教學設計的三個基本要素,是教案設計的一般要求。

1、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設計教學預計目標;從認知、技能、情感、發展的領域。

設計教學的導入;教師利用導入技巧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景,喚起學生的學習需要。

合理的安排教學步驟;確定學生學習的起點狀態到預期目標過程的邏輯關係。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應用;用什麼方式、方法給學生呈現什麼教材和學習內容。

教學評價;教師在教學步驟後給學生提供一個標書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的機會,也是課後分析教學效果的資料。

2.教學過程的要素

(1)教學目標的確定;它是教學的預期結果。具體、明確、符合學生實際、可操作。發揮導向性、激勵性、標準性的功能。

(2)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重要因素,關係到教學結果的落實,它是載體。

(3)師生關係;主導與主體和諧是教學的重要因素。

(4)教學組織;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保證教學的進行。

(5)教學方法;合理的方法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6)教學手段;手段合理,教學的針對性強,重、難點便於解決。

(7)運動負荷;科學合理的負荷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體能。(超量恢復原理)

(8)教學評價;及時地反饋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

(9)安全措施;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

(10)課後小結;修改調整不合理的教學計劃。

3.制定教學計劃的方法與步驟

根據課堂教與學的內容,確定相應的教與學的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是根據單元目

標分解到每次課的目標,注意目標的分割排列,着眼於時間條件和科學合理的課時計劃。注意時間、條件、全面、明確觀的結合。

根據教與學的目標和教學內容,安排課各部分的內容。

根據各部分教與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分配教與學時間。

根據各部分教與學內容、教與學時間,確定教與學組織形式。

根據各部分教與學內容、教與學時間,組織形式,確定教與學手段。

根據各部分教與學內容、教與學時間、組織形式、教與學手段,安排生理負荷。 ? 根據各部分教與學內容、教與學時間、組織形式、教與學手段,安排場地器材。 ? 完成課時計劃。

4、應注意的問題:

要深入細緻的研究教材,挖掘知識點,尋找可教的內容和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要了解學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發展空間,充分展示學生的才能,建立自信心。 採取有效的教與學的方法,用導入——學知——感知——解疑——精講——練習——體驗——理解等反覆螺旋式的迴環上升,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 ? 合理安排場地器材,場地器材使用的多少,是否合理,對提高教學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學生可以藉助着各種器械進行鍛練,完成教學目標。場地過小,器械過少,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7rqwe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