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通用6篇)

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通用6篇)

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並在次基礎上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2、 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選取課文中喜愛的部分進行背誦積累。

教學重難點:

憑藉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白鷺》。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板書

2、 指名讀課文一、四段。

二、 新授。

1、 那麼作者為什麼這麼説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對應的部分。

2、 學生讀課文。

3、 指名答。板書。(2~5講的是白鷺的精巧,6~9講的是白鷺讓人感到韻味無窮。)

4、 看白鷺的圖片,要求學生讀2~5,説説怎麼來寫精巧的。

5、 ⑴白鷺常見,教師口述,郭沫若把白鷺和白鶴、蒼鷺和朱鷺作了比較;

⑵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文字。指名讀,具體説説感受。那誰來讀一讀,爭取讀出白鷺的精巧。指名作評價。要求學生練讀。指名讀。問同學們喜歡它的精巧嗎?試着背一背。

6、 白鷺不但是精巧的,還是韻味無窮的。默讀文章6~9,想想課文中寫了白鷺哪幾個畫面?你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白鷺的韻味無窮?用筆畫下來。

7、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8、 指名説。板書。(釣魚圖、瞭望圖、低飛圖)

9、 要求學生自由選擇一幅圖畫,向大家介紹白鷺的韻味無窮。相機出示圖畫。

10、 釣魚圖

⑴比喻是一幅圖畫,讓作者感到美;

⑵釣魚是擬人的寫法,寫出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喜歡上這圖畫了嗎?自由讀。指名讀。

11、 瞭望圖

悠然,一種與眾不同的美。指名讀,要求在心裏體會。評價。再指名讀。師評價。齊讀。

12、 低飛圖

給人帶來樂趣,很少見。學生讀,教師讀。評價兩者的表現。齊讀。

13、 這三幅圖寫出了白鷺的韻味無窮,你們喜歡上它了嗎?但是白鷺不會唱歌,你們覺得是不是有點遺憾?為什麼。理解白鷺是一首優美的歌。

14、 積累。你喜歡哪一圖畫。讀一讀,背一背。

三、 小結。

1、 白鷺,我國古代著名詩人也曾多次寫到。出示杜牧的古詩,帶領學生讀。

2、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像白鷺一樣的事物,只要我們用心留意,用心思考,就會不一樣。下課。

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2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設計理念:

運用多種手段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引導學生感悟美、欣賞美、表達美。

設計思路:

本文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前佈置學生充分預習,從課文內容、讀後感、字詞、朗讀課文、蒐集查找白鷺資料等方面進行課前探究。

教學時導入課題後讓學生彙報課前探究的收穫。然後引導學生感悟白鷺的精巧和韻味無窮。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

最後創設拍攝紀錄片的情境,引導學生感悟表達美。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白鷺圖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白鷺》。

二、彙報課前探究的收穫。

1、按照我們一貫的學習方法,同學們已經就白鷺本身,《白鷺》這篇課文等方面進行了一番“課前探究”。

2、下面呢,就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拿手的一方面來展示你的收穫。

3、可以不用舉手,一個個的站起來説。

(1)課文主要內容,感受:

你不但説了課文的內容,而且還談了自己的感受,真不錯!老師也跟你有同感,白鷺確實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板書:“精巧”、“韻味無窮”)

還有誰來展示?

(2)字詞:

好的,你來讀讀看!(出示生字詞)

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得準不準。

評價:讀得真準!我們一起來讀讀!

老師還想給你加試兩個問題,聽好了!

文中説什麼樣的蓑毛啊?(雪白的蓑毛)為什麼寫白鷺用“雪白的蓑毛”,而不用“雪白的羽毛”呢?(課件出示)有沒有誰課前探究過這個問題?

老師在備課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一開始搞不明白,後來通過查字典終於知道了,“蓑”是用草或棕製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出示實物圖片),你看這就是“蓑衣”。白鷺身上的羽毛又多又長,就像披了一件雪白的蓑衣一樣,所以説是雪白的“蓑毛”。明白了嗎?

指點:同學們,看來學習中的任何一個疑點,我們都不能放過。

關於“長喙”這個詞,你能不能到前面來,指着圖給大家作一些講解呢?

不簡單,小老師當得真不錯!

請大家注意看,這種顏色就是鐵色,這個呢就是白鷺青色的腳,看清楚了,鐵色和青色,顏色是不一樣的。

(3)介紹白鷺的知識:好的,你能不能也上來指着圖給大家做一些介紹呢?

評價:你瞭解的真多,真不愧是咱們班的學習小博士!

(4)默詞:

下面老師要考考你,“蓑”在書寫時要特別注意什麼呢?(口要寫得扁一點,中間一橫長)説得很有道理! “喙”在書寫時要注意什麼呢?

評價:你觀察的真仔細!

請同學們在田字格中把這兩個字描紅一遍!

(5)讀文:哦?還有誰也能做到這一點?好的,你來讀1—5自然段,你呢讀6—10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有沒有做到“字字響亮,句句通暢”。

評價:確實做到了“字字響亮,句句通暢”,看來,你們課前一定花了不少工夫!

三、感悟白鷺的精巧。

過渡:看到大家課前學習的收穫這麼多,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不過一篇課文的學習如果就僅僅到此為止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去細細品味、咀嚼課文中的語言文字,還要張開想象的翅膀,將語言文字還原成一幅幅的畫面。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感悟課文的意境和意藴,我們的朗讀呢也才會更有情趣,更有韻味!

1、下面呢就請同學們再一次走近白鷺,走進《白鷺》這篇課文,想一想你是從哪些詞語,哪些句子中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把它用波浪線劃下來。你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默讀。

2、誰來説説,你是從哪兒體會出、讀出白鷺的精巧的?

(與白鶴、朱鷺、蒼鷺對比;)是的,剛才有同學介紹了,白鷺只有五十幾釐米,可見非常精巧!你體會的很準!還有誰跟他説的不一樣的?你還從哪兒體會出了白鷺的精巧?

(適宜)哦,你是抓住這個詞來體會的,不錯!還有嗎?

第五自然段:看圖教師相機點撥:

“全身只有三種顏色”:我們來看,白鷺全身只有三種顏色,不多,也不亂,顯得怎麼樣啊?很素雅!説得好的,接下去説,再看,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你又想到什麼呢?

“流線型結構”:線條非常流暢,顯得很柔和。

還有誰要説的?

“增一點”,“減一點”:我們來看,增一點兒,太長了,就顯得怎麼樣啊?(瘦弱)好看嗎?減一點兒,太短了,又顯得怎麼樣呢?(笨拙)也不好看!

還有誰來説的?

“素一點”,“深一點”:太素了,沒有顏色的對比,美嗎?(不美)太黑了,黑不溜秋,就不雅緻了。可見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確非常精巧!

3、指導朗讀:

白鷺的“精巧”我們體會出來了,那如何通過朗讀把這種精巧給表達出來呢?(出示1、2、5自然段)

(1)、這樣吧,老師首先給大家一個示範,我呢準備用“一邊仔細觀察,一邊由衷的發出讚歎的語氣”,把這三個自然段構成一個意思完整、連貫的段落來讀。請大家注意聽!

(2)剛才老師是用“一邊仔細觀察,一邊由衷的發出讚歎的語氣”,來讀的,同學們,你們覺得還可以用什麼語氣來讀呢?先自己讀讀,體會體會,同桌之間還可以互相討論討論!

巡視:注意了要構成一個意思完整、連貫的段落來讀,可以把這三個自然段的順序打亂,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詞!

誰來説説看?

怎麼有長得這麼精巧的白鷺啊?好的,你來試試看?

不好意思,老師打斷一下,這裏啊語速可以稍慢一些,若有所思的樣子,你可以皺着眉頭讀,聽老師來讀讀,“……”你再來試試看?對了,就這樣讀,繼續……

這樣,確實把白鷺的精巧給讀出來了!

(4)還可以用什麼語氣來讀呢?

好的,你來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有沒有把這種語氣給讀出來?

應該説你已經讀得很好了!不過,我覺得這裏啊,是一對一對的,讀的時候聲音要一高一低,有一定的起伏變化,顯得錯落有致,聽老師讀讀“……”,你再來試試?

(5)、還有沒有其他的讀法了?

好的,我們來聽聽,他是怎樣構段,怎樣讀的?

你的語感真好!

(6)、同樣的文字,同樣的內容,卻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感情色彩,這就是我們中華語言的魅力啊!

四、感受白鷺韻味無窮。

同學們,人們常説“詩中有畫”,那白鷺這首精巧的詩中有着怎樣的畫呢?下面啊請同學們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的6——8自然段,大膽想象你彷彿看到了哪些優美的畫面?

音樂起,(稍稍停頓後,開始讀)

好,説説看,你彷彿看到了哪些優美的畫面?

哦,你看到的是這樣一幅畫面,想法很獨特,好的!還有呢?

你真會想象!還有嗎?

哦,你也有一個善於想象大腦。

同學們想得都非常好!老師啊也從網上找到了三幅與6——8自然段內容相對應的圖畫,(課件出示)

下面呢請同學們再讀6——8自然段,根據課文內容和畫面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給每幅畫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寫在相應的段落旁邊,如果覺得有困難呢,也可以跟同桌討論討論。

6、巡視要求:如果能結合課文內容和畫面內容講一講取名的理由,那就更好了!

已經取好名字的,同桌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7、彙報:

(1)(出示“釣魚圖”,)你們給這幅圖取的什麼名字?(因為課文中寫……這個名字能概括第六自然段的內容)

白鷺明明是在“捕魚”、“啄魚”,作者為什麼寫它是在“釣魚”呢?請你仔細觀察這幅圖,再聯繫生活實際想想看呢?

好的,那整幅畫給你什麼感覺呢?

釣魚給你什麼感覺呢?

是啊,“釣魚”一詞寫出了白鷺的悠閒,使得畫面靜中有動,可見作者用詞是多麼的精當啊!

剛才這位同學是抓住白鷺的動作來取名的,還可以起什麼名字呢?(釣魚先生)

哦,這個名字也不錯,看來你很喜歡白鷺,把它當成自己的朋友了!還有嗎?好的,不錯!你呢,取得什麼名字?哎!這個名字也挺有情趣的!

(2)(出示“嘹望圖”,)這幅圖你們給它取得什麼名字?

這個名字起得好!不過,老師覺得啊,“瞭望”這個詞最好要加上一個雙引號!,因為課文中是這樣寫的,一起讀讀這個句子!

如果它不是在瞭望,那它可能在幹什麼呢?

其實,連作者都不清楚白鷺究竟是在幹什麼,這時候所有的語言都及不上這一個問句來得妥帖和恰當。(點課件:畫出橫線)同學們,語言的留白啊往往是最美的語言,它能夠使文章更加的耐人尋味!一起再來讀讀這個問句!

(3)(出示“低飛圖”)這幅圖呢?你們取得什麼名字?

可以的,還有嗎?你呢,起得什麼名字?你呢?

這個名字起得貼切,把圖和文的意思都表達出來了,還富有詩意呢!

恩,這個名字挺有意思的,説説你是怎樣想的?名字起得好,理由也講得很充分,你真出色!

五、積累表達美。

過渡:看得出同學們已經能讀懂課文了,但,這還不夠!對課文中這麼美的語言我們還要積累下來並試着運用。

1、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電視台啊最近要拍攝一部以“白鷺”為主題的記錄片,其中就有這樣三幅畫面或者説三個鏡頭,他們聽説我們正在學習《白鷺》這篇課文,想請我們為這三幅圖配上畫外音也就是解説詞。你們説好不好?

2、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老師還要給大家兩條友情提醒:(出示)1、要用上課文中的語言;2、圍繞最後一段話——“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組織語言。

3、現在我們就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請小組長組織好,首先選擇一幅圖,

圖選好了嗎?

然後大家一起出謀劃策,由一人執筆直接在課文上添加,最後請小組內朗讀最好的同學讀出來!好,開始吧!

4、分小組活動。(音樂響起)(師巡視指導,適當送給學生一些優美的話加以潤色。)

5、彙報:

哪一組先來?你們是為哪幅圖配解説詞的?

讓我們一起伴着音樂靜靜地欣賞!(音樂起)

(停頓)

準備好了嗎?開始!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當點撥)

評價:寫得好讀得好,説明合作成功,老師給你們小組頒發“合作成功獎”,掌聲送給他們!

還有哪一組來展示?你們為哪一幅圖配解説詞?

好,讓我們繼續靜靜欣賞!(音樂起)準備好了嗎?開始!

評價:太美了,老師和同學們都陶醉了,也給你們小組頒發“合作成功獎”!

這幅圖呢,哪一組來?

這可是最後一次機會了,你一定要為你們小組爭光!

請欣賞!準備好了!開始!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一小組能得“合作成功獎”嗎?好的,老師也給你們頒發“合作成功獎”!(看來你們還得繼續努力!)

課後請每組的小組長把解説詞整理好交給我,由我統一送去電視台。

6、同學們,這清水田裏的釣魚,這小樹絕頂的瞭望,這黃昏空中的低飛,還有“凌空展翅”、“水邊嬉戲”、“哺育幼兒”,哪一幅不是絕妙的圖畫呢?(課件)

7、出示,引讀:“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8、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因為(引讀)——但是——(第9自然段)

六、佈置作業:

在作者郭沫若的筆下,“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課後,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如果讓你以“白鷺”為主題寫一篇短文,你準備怎麼寫?寫些什麼內容呢?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2個字,會寫“精巧、配合”等19個詞語。

2、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3、能想像和説出作者所描寫的畫面。

4、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讚美之情,瞭解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的狀寫中的。

教學重點:

目標4。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白鷺的圖片。

課前預習:

學生能自己藉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通過查字典,瞭解“精巧、適宜、嫌、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的含義;提前蒐集介紹“白鷺”的資料,瞭解白鷺外形和生活習性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瞭解古代計量單位“分、忽”,直觀感受大小;理解“精巧、適宜、嫌、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鏗鏘”等詞語的字面意思和在文中的意思。

2、讀懂白鷺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與大自然組成的畫面特點,能簡要表述這些特點,初步瞭解作者對白鷺的情感態度。

3、把課文讀通順,讀熟練。

4、練習記憶並書寫“鶴、嫌、澄、韻”等要求會寫的漢字。

教學重點:

讀懂難懂詞句的意思,瞭解並能白鷺的生活特點,初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交流關於“白鷺”的資料。

要求:能夠了解到文中的“白鷺”原指“白鷺”這一類鳥兒中的“小白鷺”,瞭解“小白鷺”的生活習性特徵。

1、板書課題,學生交流資料中對白鷺的介紹。

2、結合預習對課文內容的瞭解,思考:文中的白鷺具體指的是資料中的哪一類,有什麼特點?生活習性有什麼特點?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1、檢查對生字的認讀情況,並熟讀詞語。

2、交流查字典理解詞語字面意思的情況,對一個詞語多個意義學生交流有分歧的,將詞語放到句子中,來體會詞語在這裏應該選擇的意義。

其中,學生理解“嗜好”,時結合“嗜”的字形演變歷程(嗜,“耆”是“嗜”的本字。耆,金文(老,老人)(甘,享受美食),造字本義:名詞,保持一生的口味。)造字本義,體會“嗜好”的意思及“喜好”的程度。

3、朗讀詞語。

三、熟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並讀懂內容。

本環節教學中,要求學生逐段讀書,發現讀不通順的地方直接糾正、再練;讀完後學生彙報自己對關鍵詞句意思的理解、對段落意思的把握,初步體會作者在段落中表達的情感態度。針對學生理解和體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依照給出的指導預設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再朗讀。

指導重點:結合上下文讀懂關鍵詞句在文中的意思,讀懂關鍵詞句與上下文的聯繫,進而讀懂幾段話的內容、全篇的內容,能夠用簡要的話來表達作者筆下白鷺的特點;讀出作者所表達出的態度。

教學預設:

(一)第1、2段:讀1段,指導讀懂作者在用“詩歌的精巧”來寫白鷺的外形,“適宜”是寫“精巧”的,白鷺的外形(羽毛顏色和形體結構)“像詩一樣精巧”。

指導預設:

1、再次回顧“精巧”的含義,將“精巧”與“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聯繫起來,理解“一切都很適宜”就像詩歌一樣“精巧”。(相機呈現白鷺圖片,感受白鷺外形美麗特點。)

2、從“精巧、一切都很適宜”兩處詞句的感情色彩,推想作者對白鷺的態度,朗讀,讀出作者表達的態度。

(二)第3、4段:結合資料,讀懂白鶴、朱鷺和蒼鷺給作者的印象,用簡要的話來表述。將第3、4段聯繫起來,讀懂作者這是在用“對比”來強調“白鷺常見,有容易被人忽略的美”的特點。

指導預設:

1、讀第3自然段,簡要表述作者對白鶴、朱鷺和蒼鷺的印象;從“太大、嫌”“也覺得、而且太不尋常”中體會作者的態度。

2、將第4段與第3段聯繫起來,體會作者在第4段要強調的意思:常見、有被忘卻了美。體會作者在對比中表達出來的態度——內心更喜歡白鷺。

3、指導學生朗讀,讀出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態度。

(三)第5段,能夠讀懂這段話寫了白鷺外形的哪些方面。聯繫第2段來體會這段是對第2自然段的具體解釋;讀懂“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的意思,讀懂這句四層意思是在寫“適宜”的程度。

指導預設:

1、對照第2段,思考第5段寫了白鷺的哪些方面,作者所寫外形與“色素、身段”的對應關係。

2、讀“增之……嫌黑”,結合“分、忽”所表達的大小與“嫌長、嫌短、嫌白、嫌黑”的,來體會作者在這裏所強調的意思和表達的態度。

3、對應第1、2段,體會第4段話是怎樣具體解釋“精巧、適宜”的。朗讀,讀出作者所強調錶達的態度。

4、回讀2-4段,用簡要的話,來表達白鷺外形給作者的深刻印象。

(四)第6-8段,讀通順的基礎上,理解“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清澄”在句子中所寫的事物特點;讀段落,説出想象出來的三幅不同畫面的內容(具體包括:畫面的背景、畫面的主體活動特點);體會“精心設計”“悠然、嗜好”“恩惠、清澄”所表達的態度,朗讀。

指導預設:

第6段:

1、第一句話中,“嵌在玻璃框裏的畫”指的是什麼:在文中,玻璃框是什麼?鏡子指的、鏡中的“人物(美女)”指的是什麼?讓學生們閉上眼睛想象、描述這幅畫面;

2、第二句話中,“鏡匣”在這裏指的是什麼?精心“設計”在這裏寫出了什麼意思,想想有人在精心設計時的內心思考;表達了作者什麼態度。

3、用簡單的一兩個詞語來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第7段:

1、這段話寫的是資料中所介紹的.白鷺什麼特點?(把窩搭在樹上,經常會在枝頭站立)?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此刻看到的畫面。

2、“悠然、嗜好”原本是寫人的詞語,在這裏寫的是白鷺,聯繫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想象,如果此時此刻白鷺是人,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朗讀。

4、用簡單的一兩個詞語給這幅畫起名字。

第8段:

1、反覆讀兩遍,閉上眼睛想象畫面,然後,交流描述畫面(畫面的背景、畫面的主體活動)。

2、理解“恩惠”的意思,結合上下文“低飛的白鷺、偶見”思考這裏指的是誰給誰的恩惠?

3、理解“清澄、具有生命了”的意思,進而理解這一段話所強調的內容和態度。

“清澄”原本是寫什麼的,這裏寫的是什麼,強調了畫面的什麼特點?結合這一段話,思考:作者這裏原本寫的是什麼景色?作者説 “而且具有生命了”,這裏的“有生命了”強調的是畫面中的什麼內容?為什麼?作者這樣寫在表達怎樣的感情?

4、朗讀這一段,讀出作者的態度。

(五)第9-10段,讀懂白鶴“不會唱歌的特點”,瞭解作者把白鷺比作了一首詩,是在表達對白鷺的喜愛。

指導預設:

1、第9段,作者表達了幾層意思?作者要告訴讀者的是哪一層意思?為什麼?(理解“鏗鏘”的意思,從語氣中體會作者更喜歡的是“詩”,無聲的、不張揚的美麗。)

2、第10段,作者在強調什麼?(理解“實在”的語氣)

3、朗讀,讀出作者要強調錶達的意思和自己的情感。

設計意圖:

本文詞句的意思相對生澀,教師引導學生在查字典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去讀懂這些詞句在文中的意思,進而讀懂內容,初步瞭解作者所表達的態度。

四、出聲朗讀全篇課文。

五、默讀全文,回顧“文中的白鷺在作者的眼中是什麼樣子”,練習表述全文內容。

六、指導書寫要求會寫的部分漢字“鶴、嫌、澄、韻”。

1、分析字形,討論這幾個漢字哪些地方容易寫錯,怎麼記憶。

2、歸納結構特點,體會書寫的時候,左右兩部分在位置比例應該注意的問題(鶴、韻,左右各佔一半;嫌、澄,左三分之一,右三分之二)。

3、書寫練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作者是文中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對比的方式,狀寫白鷺特點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體會表達方法的作用,進一步深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瞭解課文《白鷺》藉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特點。

主要任務:將課文與説明文《白鷺》相對比,在對比中感受課文“藉助白鷺表達思想感情”的特點。

1、回顧課文,簡要表述作者在本文所寫的內容。

2、讀説明文《白鷺》,思考、交流説明文《白鷺》寫了小白鷺的哪些內容。

説明文《白鷺》原文:

白鷺

白鷺是白鷺屬鳥類的統稱。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的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白鷺分佈較廣,歐洲南部、非洲、亞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亞等地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經常一隻腳獨立在水中,靠靈活的脖子和魚叉一樣的尖嘴覓食。它們會將河蚌往石頭上甩,直到河蚌被震開。與其他鳥類不同的是,白鶴不會叫。

白鷺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濕的森林裏,屬涉鳥類。主要食小的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它們把大而不大講究的窩築在樹上、灌木叢或地面上。

討論要點:小白鷺顏色雪白、體型較小;分佈較廣,喜歡捉魚吃,在樹上、灌木叢或者地面上居住。

3、默讀課文和説明文《白鷺》,將説明文與課文對比,看看課文所寫內容與説明文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討論要點:

相同點:都寫到了外形的顏色、大小、喜歡捉魚、在樹上生活、不會唱歌;

不同點:課文《白鷺》的作者寫白鷺“是一首詩”“精巧、適宜”“生活場景是一幅幅美麗的畫”;作者在寫白鷺的時候,還寫了“白鶴、朱鷺和蒼鷺”;課文與説明文《白鷺》最大的不同是: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感情。

預設:

找不同點的時候,學生可能不會去關注“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思想感情”,教師按照如下思路進行提示: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作者寫這些話的時候,在表達着內心怎樣的態度?

(感覺白鷺很美麗,作者非常喜愛。)

2、讀“説明文”對白鷺外形介紹: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引導學生思考:同樣的一段話,作者這樣寫,你讀起來,與課文的對作者表達的態度、想法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呢?

3、再讀課文,將你認為作者在表達着自己思想感情的句子和段落,勾畫出來。

4、歸納:課文《白鷺》在寫白鷺的時候,表達了自己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這一單元前面導讀中説的“藉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二、初步認識《白鷺》藉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幾種方法。

主要任務:認識寫法,探究“為什麼這樣寫”,初步學習“如何藉助具體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渡:課文中很多句子和段落的描寫,都在表達着作者對白鷺美麗的喜愛和讚歎。那麼,我們從課文的這些描寫和介紹當中,能不能學習到一些具體的方法,讓我們也能嘗試着去借助具體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呢?我們挑選課文中的一部分句段,來研究一下。

(一)研讀第1、2段,體會作者運用“把眼前事物比作其他美麗事物”的方法來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1、深入理解精巧,體會作者“把白鷺‘色素的搭配、身段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特點比作‘精巧的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及作用。

課件呈現“精巧”的解釋:

《文心雕龍》麗辭35“是以言對為美,貴在精巧”。

精巧:“詩歌中的言語的音、韻、意”要精細巧妙的對稱、般配。對稱、般配到極致就是“精巧”,能夠讓人感覺到詩歌的美麗。如:孤山獨廟,一將軍橫刀匹馬;兩岸夾河,二漁叟對釣雙鈎。要使對偶的句子文理圓通,事義周密,像雙聯的璧玉呈現文采,共同放在一篇文章裏。再加上交錯地運用奇句和偶句,像用各種佩戴着的玉石來調節它,這才算是可貴的。

讓學生讀解釋,從解釋中體會精巧具體所指詩歌或者對聯中作者精心的選擇用詞,用字精準而對仗。精巧的詩,就是用詞精準對仗,讓人感覺到像佩戴着玉石的詩,是美麗的。

2、讀課文,讀明白“精巧的詩”的所喻的“本體特徵”。

要求學生讀課文第1、2自然段,細細體會:作者在這裏説“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在這兩段話中,是説白鷺的什麼像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的色素搭配、身段大小,就好像人們精心設計過的,對仗、搭配得非常精緻準確。)

3、推斷:作者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要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眼中,精巧的詩是怎樣的?作者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想説明白鷺是怎樣的?作者這樣寫在表達怎樣的感情?

4、在這兩段話中,哪些詞語本身就讓你感覺到事物是讓人喜愛的?

(精巧、身段、適宜)

5、總結:作者是用怎樣的方法來表達對白鷺喜愛、讚美的思想感情的?

(把所喜愛的事物比作人們都喜愛的其他事物,並且在用詞上載遞令人喜愛的感情。)

6、朗讀這兩段話,讀出你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指導學生讀好“精緻”“一切、都很適宜”所表達出來的讚歎語氣。)

7、拓展:還有哪些內容,作者應用了“把眼前事物比作其它美好事物”的方法來表達對白鷺讚美之情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釣魚圖”,這樣打比方,畫面很美,而且還是“精心設計”,這樣寫讓人覺得大家都很喜歡。“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歌嗎?”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詩”,這樣的寫法,與前文的寫法是一樣的,都是借用美麗的詩來寫白鷺的美麗,對白鷺進行讚美。)

(二)研讀第5段,體會作者用“寫美人”的句子來寫白鷺,表達喜愛、讚美感情的方法。

1、讀課文第4段,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回憶“這一段主要強調的是白鷺怎樣的特點。”(搭配的合理、精巧、適宜)

2、課件呈現“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教師介紹:這句話,是作者對宋代《登徒子好色賦》中寫隔壁美女的一段話進行改變後寫成的。課件呈現原文節選:【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裏,臣裏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要求學生讀這段話,想象一下,這段話在強調文中美女怎麼樣?

推想:作者把古人描寫女子美麗的句子改編後來寫白鷺,想強調什麼?

(白鷺是在太美了。美到了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挑剔的程度。)

3、朗讀,讀出作者的讚歎。

(指導要點,讀出排比列舉出來的具體,歡快的節奏。可以用提示前半句朗讀後半句,提示前半段讀後半段,提示“色素的搭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學生讀全段,提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學生讀全段等多種方式,反覆朗讀,讀出讚歎的語氣,讀出愉快的心情。)

(四)研讀第7段,體會作者用“把白鷺賦予人的美好特點”來寫的方法表達作者對白鷺喜愛讚美的感情。

1、請學生讀課文第7段,回憶已經讀懂的本段寫法和作者表達的態度。

(課件呈現配圖第7段)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説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2、對比閲讀,體會“把白鷺當成有人的美好特點的”寫法的作用。

在課件上在對比呈現另外一段話: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她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起來像是不安穩,它卻一點事情都沒有。這是別的鳥所沒有的特點。

對比閲讀後討論:兩種不同的寫法,讀完之後有什麼區別?哪種寫法更讓人覺得白鷺非常可愛?為什麼?

(討論要點:課文寫的白鷺好像是是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生活很有情趣,熱愛生活;另一個只是介紹了白鷺的生活習性。課文寫得更讓人覺得白鷺非常可愛,因為有思想、有情感的,不僅有外表的美,還有內在的美,更讓人覺得親近,甚至可以讓人覺得能給人啟發。)

指導要點:提示學生抓住“孤獨、悠然、嗜好”,展開想象,想象此刻“白鷺好像就是一個人,在望着遠方,想什麼,做什麼”。

3、總結:作者在這裏用了“把物當人來寫”的方法,把人的美好特點賦予了白鷺,更好地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讚美。

4、反覆朗讀,讀出此刻白鷺在思索的味道。

5、拓展:讀全文,認真思考,勾畫,看看還有哪些地方是把白鷺當作人來寫,表達了白鷺喜愛和讚美的感情?為什麼?

(身段、讓人覺得有生命了)

學生討論交流。

(五)小結學到的三種方法。

三、指導背誦。

1、回顧全文的內容,將全文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總寫(1、2段);

第二,白鷺的外形特徵(3-5段);

第三,白鷺生活的三個美麗畫面;

第四,總結。

2、為每一部分找關鍵詞,然後依照關鍵詞提示;練習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誦。

第一部分:精巧的詩搭配、大小、適宜

第二部分:白鶴朱鷺蒼鷺白鷺常見忘卻那那那那增之減之素之黛之

第三部分:釣魚潛在玻璃框裏鏡匣;絕頂悠然嗜好放哨;低飛清澄生命

第四部分:美中不足一首歌鏗鏘韻在骨子裏

3、依照“一首詩”“一切都很適宜”“水田垂釣”“樹頂站立”“黃昏低飛”“一首韻在骨子裏的詩”的內容提示,嘗試背誦全篇。

四、抄寫作者用修辭手法寫白鷺表達感情的句子。

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為什麼説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課前準備:

掛圖、配樂朗誦音樂帶

教學時間:

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詩句揭題,簡介白鷺。

1、詩句"兩個黃麗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簡介白鷺。體長50釐米,全身的毛雪白,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根長翎,背和上胸部分蓬鬆蓑羽,以後消失。春夏多活動於湖沼岸邊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魚等水生動物。

二、初講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白鷺哪幾方面?

2、交流:

①指名讀生字、找出新詞、理解詞語,並集體齊讀。

尋常:平常。 嗜好:特殊的愛好。

美中不足:雖然很好,但還有缺陷。 韻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白鷺的?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段(2—5)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

第三段(6—9)寫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

第四段(10)寫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自由練讀課文

1、你喜歡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

2、分類組合,學生互相評析指導。

四、寫字指導

1、老師示範。鶴、蓑、喙、嵌、框、嗜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教時

一、複習

1、聽寫詞語

二、精讀指導

1、指名朗讀找出能體會作者感情的句子,讀中品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文首、文尾相呼應,首尾圓合,深化了文旨。)

①通常的詩有什麼特點?(語言精練、開鍋、節奏感強,充滿意境)

②為什麼説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意味無窮的詩"?

a、自讀2~9節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並説明原因。

b、第2~5節寫的是白鷺的"精巧",第2節是概括地描寫,第5節是具體的描寫。

c、第6-8節寫的是白鷺的"韻味無窮",作者從白鷺覓食、棲息、飛行這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韻味。

(細細揣摩第七節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以《白鷺真的在瞭望嗎?》為題目,"晴天的早晨,白鷺常常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為開頭,説話,陳述自己的觀點。)

d、小結:靜態的精巧、動態的韻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賞、口味的畫。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

①這是什麼句?請換一種説法。

(反問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②"白鷺不會唱歌",為何還説"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白鷺的外形那麼漂亮,活動那麼高雅,雖然它不會發出宛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就是一首無聲的歌。)

3、説説自然界裏還有哪些情景充滿韻味?

(蜜蜂採蜜、秋蟲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橋人家……)

三、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第三段的背誦:"覓食-棲息-低飛-不會唱歌")

四、總結全文,鞏固提高

1、作家郭沫若以詩人獨特的眼睛和詩心,善於發現美、鑑賞美、評價美,發生動、形象、簡潔和富於感情色彩的語言,借鑑電影蒙太奇的藝術,創造了氣韻生動、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動的音樂,韻味無窮的詩歌,藝術地再現了白鷺不同角度的美,給讀者以無限美好的藝術享受。

2、鳥是大自然中動人的音符,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鳥。

五、作業

背誦課文

作文《白鷺真的在望嗎?》

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素、宜”等11個生字,正確書寫“配合、適宜、恩惠”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感受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在這個形象中寄託的思想感情。

3、認識《白鷺》不拘泥於對形象具體實在的描寫而取其神韻的寫作特點,並嘗試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4、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並在此基礎上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關於白鷺的資料,初步瞭解。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白鷺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讓我們先來欣賞一組白鷺的圖片,並交流和白鷺相關的知識。出示PPT。

看了圖片,你對白鷺有什麼初步感受呢?

我國現代大文豪郭沫若寫了一篇優美的散文來讚美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白鷺》,品味、感悟、欣賞,分析文章中有哪些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二、瞭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14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回國後從事文藝活動。1924年以後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並倡導革命文學。1949年後,擔任新中國文聯主席,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他長期擔負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檢查預習

1、給下列生字正確組詞

2、正確流利讀詞

3、寫出下列詞語近義詞

四、出示目標:

1、感受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在這個形象中寄託的思想感情。

2、認識《白鷺》不拘泥於對形象具體實在的描寫而取其神韻的寫作特點,並嘗試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3、鼓勵學生用心感受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審美能力,豐富人生內涵。

五、自學提示(一)

初讀課文,體會白鷺之美

1、畫出描寫白鷺獨特的美的句子。

2、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繪白鷺,體現白鷺之美?用簡潔語言概括出有關白鷺的幾幅畫面。

六、檢查自學結果:

1、找出描寫白鷺獨特的美的句子。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起句用一個比喻句從總體上讚美白鷺。給這篇散文定下了基調,通篇文字充滿了詩性的感悟和表現力。

比喻新奇、貼切。

精巧:精緻、小巧、美妙。

詩:富有韻味、極耐品味。

(2)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裏可以體現出?作者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色素美: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評價:白鷺“色素的配合”很適宜。

(3)白鷺“身段的大小”從哪裏可以體現出?作者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身段美: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評價:“身段的大小”很適宜。

(4)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附圖比較)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大了些,太不尋常。

白鷺的課堂教學設計6

教學準備:

掛圖、錄音帶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整體感知課文,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一、揭示課題

⒈“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是大詩人杜甫的名句。白鷺,同學們見過嗎?(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然後教師作簡單的介紹。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為白鷺寫了一篇優美的文章,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第十六課《白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⑴提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通句子。

②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⑵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

2、檢查自學效果。

⑴分節朗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及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⑵看圖理解“蓑毛”、“喙”、“流線型”。

⑶提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3、默讀課文,根據總分總的結構特點給課文簡單的劃分段落。(不作過高要求)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4、分段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的生字後,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範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

四、作業

⒈朗讀課文。

⒉抄寫生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40ljv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