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關於《狐狸和烏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關於《狐狸和烏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關於《狐狸和烏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狐狸和烏鴉》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用奉承話騙取了烏鴉嘴裏叼着的一片肉。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狐狸騙肉的過程,形象地告訴我們愛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課文共八個自然段。前三段講狐狸和烏鴉是鄰居,烏鴉為孩子們找到一片肉,狐狸看見了想吃烏鴉叼着的那片肉。第四至八段講狐狸是怎樣用花言巧語騙到那片肉的經過,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大綱要求,在教學中應用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教學模式。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及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課文,開展小組討論,使學生能通過課文中的對話,對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認識狐狸奸詐與狡猾。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課文,對學生進行聽、説、讀、寫等全方位的培養。本課重點加強對學生有語氣、分角色讀書培養。

德育目標: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理解課文,從而進入角色會讀書。

三、教學難點:

通過狐狸説的話與烏鴉的行為,分析它們的心理活動,從而理解烏鴉上當的原因。

四、教具準備:

課件、頭飾

五、教學過程:

(一)激發動機,引起需求。

1.板書課題-------狐狸和烏鴉,你瞭解它們嗎?説一説,你還想知道什麼?(通過這樣的設疑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在充分質疑的基礎上,自讀全文。

3.對於比較簡單的問題,生生互動,給予解疑。

4.再讀全文,教師梳疑,歸納出難點問題:烏鴉已經知道狐狸是騙人的為什麼最後還是上當?(此環節是先讓學生質穎,在初次質疑的基礎上,生生間開始解疑。對於學生能解答出的疑問老師沒必要再講。所以讓學生通過第2次讀全文,找出學生的難點,帶着這個問題進行學習。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需求,學習興趣應該比較高漲。

(二)發展遷移,創新應用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教師要不斷給學生創設情境,發揮想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設計了以下環節:

1.創設情境,引發思考。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看畫面,體會故事現場(生動、詼諧的畫面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慾望及好奇心)

(2)看畫面,認識“窩”與“洞”的區別,瞭解狐狸與烏鴉所處的不同位置(通過直觀的畫面,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培養)

(3)讓學生大膽嘗試表演讀第2-3自然段。藉助課件烏鴉叼着肉高興地站在窩旁邊的樹枝上,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重點引導讀出“高興”的語氣;接着畫面出現一隻飢餓、狡猾的狐狸,師問:“狐狸好想吃呀,可烏鴉會心甘情願地把肉給狐狸吃嗎?那怎麼辦呢?狐狸想出了什麼辦法?”(這些問題的設計,正好為學生的好奇提供了探討的機會,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到尋找答案的討論中去。)

2.突破難點,有所創新學習4-8自然段

(1)各組讀書討論烏鴉説了幾次話(3次),分段讀文

(2)同桌表演讀,齊讀、小組讀等(重點第3

次對話)(俗話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為了讓學生讀得投入,運用了多種手段,讓學生淋漓盡致地演繹狐狸所説的話,加深對狐狸這種做法的理解,並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3)出示“狐狸想_____,烏鴉想______”。分組自學,討論。(通過學生充分討論和各組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加強組與組之間的交流,這就是所謂的組與組之間的到動。最後解疑,學生可以説出因為烏鴉太愛聽好話了,所以它雖然知道狐狸是騙人的,但還是上當了。)

(三).形象展示,領悟寓意

課件最後演示出了烏鴉聽了狐狸説的奉承話而上當受騙的結局。(本環節設計最主要讓學生輕鬆地領悟出了“愛聽好話,容易上當”的道理。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教育。)

課外延伸:

1.以“狐狸叼起肉,鑽進洞裏去了”為開頭續編故事給家人或同學聽。

2.利用活動課表演“狐狸和烏鴉”的故事情節。(這些練習,寓學習於活動之中,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培養動手能力,開發智力,起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2z34q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