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李廣射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李廣射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廣射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廣射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李廣射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塞下曲》。

2、理解古詩《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古詩的意思。體會李廣將軍的力大無比,射箭本領之高強。

教學重、難點:

1、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古詩《塞下曲》。

2、難點:理解古詩《塞下曲》,用自己的話説説古詩的意思,體會李廣將軍的神勇無比。

教學過程

一、初讀詩文,質疑問難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李廣射虎》。(板書課題,並指導朗讀好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李廣射虎”這個故事是根據那首詩的情節改編的?

3、出示《塞下曲》,你能正確、流利地把這首古詩讀給大家聽嗎?誰來讀一讀?

4、説説這首詩的作者、朝代。

5、盧綸曾經寫過一組以《塞下曲》為題的詩,這就是其中的一首,我們再完整的把這首詩讀一讀。

6、詩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 完成填空:李廣是 時期的一位將領,因為他 ,人們便稱他為“ ”。

4、《塞下曲》這首詩中描繪的,就是李廣鎮守北方邊境時發生的一件事。瞭解了李廣,我們再來讀這首詩,你一定會有不同的感悟。(齊讀《塞下曲》)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

1、這首詩有幾句話?(兩句四行)請你快速找一找,課文哪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前兩行所講的內容?哪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後兩行講的內容?(交流)

2、學習第一句詩及第三自然段。

自由讀第一句詩和課文第三自然段,用“——”劃出與第一行詩描寫的情境相關的句子。用“……”劃出與第二行詩描寫的情境相關的句子。

3、交流

(1)、學習第一行詩。

a、説説劃出的句子。理解“林暗”、 “草驚風”, 講解倒裝。説説詩句的意思。

b、讀讀這兩句話,你有什麼感受?

c、帶着這種感覺,再來讀讀1、2兩句話,你一定可以讀得更好。

d、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彷彿真的到了夜晚的松林了。你能把這種感覺放到詩句中,讀好“林暗草驚風”這句詩嗎?(指名讀,齊讀)。

(2)、學習第二行詩。

過渡:在這樣可怕的夜晚,在這樣危機四伏的松林裏,將軍——(引讀)。

a、交流劃出的句子。

b、出示句子,讀一讀這段話,説説你從中認識了一個怎樣的李將軍。(指導讀、齊讀、板書“神勇無比”)

c、用自己的話來説説“將軍夜引弓”的意思。

d、理解了詩句的意思,再來讀詩,你肯定會讀得更好。(指導讀詩。指名讀一男一女、齊讀)

4、學習第二句詩和第四自然段。

過渡:課文第三自然段寫的正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的情景,詩的第三、第四行是哪個自然段寫的呢?

(1)小結第三自然段學法。“劃”——“悟”——“讀”。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三、第四行詩和課文第四自然段,用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請自學第四小節。

(2)交流。

a、讓老師來了解一下你們自學的成果。交流所劃的句子。

b、“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是詩句中哪個詞的意思?“白羽”在詩中指的是什麼?

c、一大早,李廣的隨從便出去尋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箭,可是看到的是什麼樣的場景呢?

d、自由讀一讀,(課件出示: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李將軍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裏,任將士們怎麼拔也拔不出來。)你可以體會到什麼?(驚訝、力大無窮,指導朗讀板書:力大無窮)

f、從“沒在石稜中”這行詩中哪個詞你也可以感悟到李將軍的力大無窮。(指導讀詩)説説詩句的意思。

g、指導讀好後兩行詩。

h、現在你能連起來説説第三、第四行詩的意思嗎?

三、總結全文,背誦詩歌。

1、剛才我們跟隨課文朗讀古詩,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廣的——(神勇無比、力大無窮)。學習了課文,理解了詩的意思後,再讀《塞下曲》這首詩,感覺一定更深刻。齊讀《塞下曲》。

2、練習背誦古詩。

四、拓展延伸

李廣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員名將,讚頌他的可不只是盧綸一人,唐代的大詩人王昌齡、高適等都寫詩讚頌過他。我們一起來看看王昌齡的《出塞》。(課件出示)跟老師讀。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塞下曲》。

2、課外閲讀與李廣有關的古詩或故事。

《李廣射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學習按故事發展順序寫一件事的寫作方法。

2、學習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塞下曲》這首古詩是讚美“飛將軍”李廣武藝高超的。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詩文,質疑問難

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學們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李廣射虎(板書課題,並指導朗讀好課題)

2、同學們,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會告訴我們文章的寫作範圍和內容。現在,你讀了這個題目,你希望這篇課文能告訴你哪些內容?(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李廣是誰?他是個怎樣的人?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射虎?為什麼要射虎?最後射中了嗎?結果怎樣?……)

師評價:同學們,質疑問難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圍繞課題提出問題,可以使我們讀書更有目的,讀後的收穫會更大。

二、理解課文

1、其實,李廣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據唐代詩人盧綸寫的一首著名的古詩《塞下曲》的情節改編的。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詩。

(1)多媒體出示古詩

(2)自由讀讀這首詩、指名讀、齊讀

(3)説説這首詩的作者、朝代

2、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詩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

(2)他是怎樣的將軍?(神勇無比)

理解:神勇無比

(3)齊讀第二節

3、學習3、4自然段

(1)過渡:請大家輕聲讀讀課文3、4自然段,課文哪些句子寫出了李廣的神勇無比呢?用~~劃出來

(2)交流

A出示:

(1)課文寫將軍聽見風吹草動的聲響,想到虎、搜尋虎、發現虎、射虎這一過程説明了李廣怎樣?(機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膽大藝高)

(2)這一系列過程當中,你認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麼?(射虎)

(3)讓我們大家齊讀這一段精彩的`部分

(4)同學們找找看,在這一部分當中作者用了哪些動詞來描寫李廣射虎的?在文中用圓圈圈出來。

(5)交流(拈、搭、運、拉)

(6)説説這幾個動詞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

搭:架。搭箭:架起箭。

運:貫注。運足了氣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氣貫注到身體的某一部分。

(7)看多媒體:師生一起欣賞李廣射虎的形象。

(8)説説李廣射虎威武嗎?大家想不想學一學李廣?老師做了一張簡易的弓和箭,誰來表演一下。

(9)點評:説説他表演得怎麼樣?

(10)説説你的體會。(射箭不容易,每個動作都要做到位。)

(11)指導朗讀。

①第一句用敍事的語調,語氣平緩;第二、三、四三句語調稍重,重讀“疾風”“沙沙”、“想到”、“警惕“、|四處搜尋”,要注意用語調去渲染當時的那種恐懼而緊張的氣氛;第5、6兩句語速要稍快,要讀出當時的那種緊張的氣氛。

B、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李將軍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

(1)隨從們驚歎的是李廣將軍的箭射中了巨石嗎?如果不是,那驚歎的是什麼?(力大無窮)

(2)指導朗讀:讀出隨從們的驚訝之情。

C、那白羽深深地扎進了石頭裏,任將士們怎麼拔也拔不出來。

(1)“怎麼拔也拔不出來”説明了什麼?

(2)多媒體出示箭沒石稜的圖畫,這時在場的將士們會説些什麼?

(3)這似乎是一個笑話,但我們不會嘲笑李廣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藝,因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後,沒有一個將軍能將箭深深的射進石頭中,有這樣高超武藝的將軍鎮守邊關,足以讓敵人膽寒。

(4)指導朗讀:讀出對李廣高超武藝的驚訝、敬佩之情。

(5)齊讀第四節

4、再來讀讀這首詩,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就非常簡單了。哪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前兩句所講的內容?那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後兩句所講的內容。

(1)指名説

(2)齊讀、練習背誦古詩。

三、拓展延伸

1、學生自由點擊“李廣其人”,根據剛才提出的問題自由閲讀文本,讀後四人小組圍繞剛才提出的問題交流讀後的收穫,最後推派代表交流討論結果。

2、學生鼠標點擊“古詩《出塞》”,詩文結合,在讀、看、想中感受人們對李廣的敬佩與懷念。然後自由發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詩。

板書:膽大藝高

力大無窮神勇無比

標籤: 李廣射 教學 課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248q4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