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籃球傳接球教學設計

籃球傳接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籃球傳接球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籃球傳接球教學設計

籃球傳接球教學設計1

指導思想

本課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髮展為本,激發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傳接球技能,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和積極評價的能力。使學生在得到知識的同時得到快樂,身心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

相關分析

本校高一年級的學生來自全市各個初中,體育的運動技能雖然有差異,但由於經過初三體育加試的考核,學生總體的身體素質都比較好,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很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善於學習;加上高中學生有較強的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

籃球傳接球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聯繫和組織進攻的紐帶,是實現戰術配合的具體手段,行進間傳接球技術是在籃球比賽中運用的最多的技術之一。本節課的重點為傳接的準確性,難點為側身跑中跨步接球,邁步傳球動作協調連貫。

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在傳接球的過程中加入防守隊員,提高學生的快速支配球的能力,尤其提高身體的靈敏、協調、速度素質;培養學生自信﹑自強﹑團結協作的品質,從運動中獲得成就感。

本課時採用了講解、示範、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層層剖析,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1.掌握行進間傳接球技術,提高快速移動中支配球的能力。

2.增進空間感覺和移動中的身體平衡感,發展速度、靈敏、彈跳力等體能。 3.表現出頑強拼搏的品質和團結合作的行為。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跨步接球、邁步傳球難點:跑動協調和支配球能力

教學策略

本課時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採用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反覆練習的教學策略,通過學習,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循序漸進、分層式教學等教學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

1、導入階段:一路縱隊先慢跑,在教師的提醒下變成側身跑,並看教師裁判手勢大聲講出手勢在籃球比賽中代表的意思;慢走過程中的徒手操練習。

2、基本階段:同學們手拉手圍成一個圓教師在圓心講解傳接球的動作要領:以一位同學為基準,由右至左1-3報數,2數同學每人去球筐拿一隻籃球,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聽教師口令2數同學向前一步走;三人之間進行原地傳接球練習,自選傳球方式(單手,雙手,擊地等)和兩人傳接球一人搶截球,一段時間後過渡到三人跑動中的傳接球,強調跨步接球邁步傳球;學生三人一組全場傳球上籃,通過在同學傳接球過程中加入搶截球提高學生快速反應支配球的能力;最後進行專項素質練習。

3、結束階段:集合調勻氣息,拉伸肌肉放鬆,小結下課。

籃球傳接球教學設計2

教 材:各種傳接球方法(水平四)

班級人數:40人

課的設計意圖:

籃球是廣大中學生熟悉且喜愛的體育活動,多數有一定的基礎 ,但缺乏規範的動作技術和實際應用能力。本節課的教學通過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錄像,在欣賞球藝,領略球星的風采,在激烈比賽中,有目的地觀察多種傳球的方法,靈活多變的傳接球、默契合作帶來的精彩,感悟合作的愉快。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模仿練習,體會傳接球的動作要領,得出傳球的方法及各種方法的運用時機,通過實踐活動掌握要領、熟練動作。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創設“合作”、“探索” 的教學氛圍,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能力放在首位,學生在興趣盎然中開始,在輕鬆愉快中結束。不僅僅學到了較規範的傳接球知識,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又增強了對籃球的喜愛。開放的教學,開放了學生的視野,輕鬆的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其樂無窮,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

教 具:籃球四十個 多媒體課件

課 時:1課時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籃球有幾種傳接球方法 ,並初步掌握1~2種傳球技能。

(2)瞭解籃球的一些簡單規則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平等的教學氛圍中進行交流、合作,培養師生、生生間的感情。

(2)將較枯燥的教材內容有機地轉化成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勵和相互合作中積極參與,大膽探索,大膽嘗試,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媒體展示,加之教師的引導和點拔,展示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運用了直觀教學法,啟發誘導法,觀察法,探究法,創新法,合作學習法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參與、去學習。

教學重點:雙手胸前傳接球和單手肩上載接球的`技能。

教學難點:掌握傳接球的運用時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學──熟悉球性,開發智力

師:同學們,我們的場地上放了四十個籃球,大家一看便知道我們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籃球。接下來,我們每人一球進行“玩”球,看你們能創造出幾種“玩”法。

設計意圖:

主要目的是熱身準備,激發學生的興趣 ,因此設計了“玩”球。學生除了做各種籃球練習外,還可以用籃球做各種遊戲,在熱身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了開放的創造空間。

二、增趣促學

1.觀察自悟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NBA” 比賽嗎?下面讓我們就欣賞一個片段,大家在欣賞的同時要帶着兩個問題去觀察,第一,籃球制勝的關鍵是什麼?第二,在這個片段中運用了幾種傳接球的方法?

(多媒體展示)

學生回答:得出結論(1)籃球制勝的關鍵是集體的合作,默契配合。(2)本片段中,共運用了五種傳接球方法,即:雙手胸前傳接球、單手肩上載接球、擊地傳接球、背後傳接球、低手傳接球。

設計意圖:

通過多媒體展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導出本課的學習內容──各種方法的傳接球。

2.嘗試體驗

自由結合2~3人為一組進行嘗試練習,要求以雙手胸前傳接球和單手肩上載接球為主,在基本掌握這兩種傳接球方法的基礎上 ,可以嘗試其它幾種傳接球方法,在練習的過程中要互幫互學,鼓勵學生遇到問題大膽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共同解決。教師在學生練習之前講解、示範雙手胸前傳接球和單手肩上載接球的動作要領,並提出注意事項:由於接球的動作不正確,容易引起手指的戳傷、接球不穩現象,大家應引起注意。

設計意圖:

教師不拘泥於教材的設計,而是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互幫互學,共同提高。既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利於技術的掌握,使不同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

3.實踐領會

師:大家通過學習和練習,基本上掌握了以上幾種傳接球的方法,那麼幾種傳球方法通常在什麼情況下運用呢?

多媒體展示:學生觀察、討論、歸納結果。

(1)單手肩上載球一般在距離較遠或發球時運用較多。(2)雙手胸前傳球,一般常運用於近距離。(3)當防守隊員逼近傳球隊員時,通常採用擊地傳球和背後傳球。(4)低手傳球 ,一般運用在防守是高大隊員時採用。 全班分八個組,男、女各四組,每兩組為一個練習大組,在規定的場地內5個人防守,5人傳接球練習,在傳接球的同時,可以結合運球、不投籃,要遵守規則,不能走步、兩次運球,不準出界,在一定時間內交換。

設計意圖:

為了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能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去,簡單滲透走步、兩次運球等違例的規則,讓學生通過5對5的進攻、防守。進行實踐體會,在實踐中鞏固和提高所學知識。

三、課後遺趣──展示自我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你們有沒有信心?老師相信你們每個人都是最棒的,展示的內容是以籃球為題材,可以展示籃球技藝,也可以展示其它。希望你們動腦子,展示給大家,老師要和你們一塊展示,大家共同評出今天的明星。

設計意圖:

即放鬆了學生身心,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構建了互相學習的平台,在意猶未盡中結束。

自我反思:

一、本節課突出了三維目標的整合,目標貫穿教學過程始終,體現了目標統領內容、方法、手段等新的課程理念。

二、給學生創造了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地學習。

三、給學生提供了開放的空間,既方法的開放,如多媒體、合作學習法、探究法,創新法;內容的開放,突破了原有的教材,給了學生充分的選擇餘地,有助於學生長足的發展。評價的開放,教師、學生共同評價、共同交流起到反饋的作用。

四、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到了方法並且能靈活運用。

標籤: 教學 傳接球 籃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243jj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