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松鼠課件優秀

松鼠課件優秀

首先,這篇課文描寫了一種人見人愛的小動物——松鼠,它的美麗、機靈、有趣,如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學生。所以説,文章的選材極為貼切孩子的心理。以下是小編為您蒐集整理提供到的松鼠課件優秀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閲讀參考學習!

松鼠課件優秀

松鼠課件優秀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深受孩子們喜歡並使他們獲益頗多的好文章。

首先,這篇課文描寫了一種人見人愛的小動物——松鼠,它的美麗、機靈、有趣,如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學生。所以説,文章的選材極為貼切孩子的心理。

其次,這是一篇成功的描寫動物的範例。課文以清晰的脈絡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及其生活習性。四個自然段中,第一自然段講外形,二——四自然段從活動、住和吃三方面介紹松鼠的生活習性。枝葉分明,層次清晰。

另外,課文的語言堪稱經典。無論是對其外形的形象逼真的描寫,還是對搭窩時系列動作的連貫描述,都是語言積累的極好材料,無疑對學生以後的習作起着示範引路的作用。

2、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第六冊第四單元“可愛的小精靈”的第三篇主體課文。通過學習,可使學生在學習了前兩課的基礎上,瞭解更多有關動物的知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熱愛生命的思想感情。同時對寫小動物的文章,在內容與寫法上有了進一步的感悟。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的把握,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目標,設計教學。

(一)知識和能力

1、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特點,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並嘗試大膽複述。

(二)過程與方法

3、使學生感悟寫動物可從外形、習性等方面描寫特點;瞭解連詞的作用。

(三) 情感態度價值觀

4、 潤物無聲地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熱愛生命的人文情感。

其中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特點,並積累語言。

三、 教法學法

“全 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在其豐富的內涵中,語文能力的培養(即傳統的聽、説、讀、寫)為其核心。本節課力求突出讀、寫的訓練,夯實學生的語言積累。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最大限度地壓縮教師活動,教師活動時間在十分鐘左右,保證學生活動時間在三十分鐘左 右,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堅持談話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生命平等對話,營造和諧

健康、愉悦的學習氛圍;結合情境教學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讓他們模擬小松鼠進行復述表演,相信無論是對學習興趣的激發還是學習效果的提高,都會事半功倍;另外,將以“可愛”為核心,進行幅射教學,力求整節課以點帶面,渾然一體。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程序主要分為:談話導入,整體感知,精讀品悟,整體迴歸,積累運用,拓展延伸等幾個環節。

(一) 談話導入

課 一開始,娓娓道來:同學們,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多小動物,有的同學家裏養了一些動物,從電視中,從動物園裏我們也瞭解了一些動物,能説説你最喜歡的動物是什麼嗎?在此基礎上,再提要求:能在你喜歡的小動物前面加上一兩個詞語來説説它是一種怎樣的小動物嗎?從而在進行説話訓練的同時,引導學生善於抓住事物的 特點,為後面的抓住特點寫奠定基礎。

按着談話:老師也喜歡一種小動物,今天還把它給帶來了,出示松鼠圖片,同學們喜歡嗎?想了解關於松鼠的知識嗎?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松鼠的文章——《松鼠》。

(二)整體感知

首 先學生自由地大聲地讀課文,老師提出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即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自由讀完後請三名同學讀前三個自然段,師提議最後一個自然段請一位聽得最認真的同學來讀,從而引導學生認真傾聽。讀完後問學生,這是一種怎樣的小動物?學生必然會説“美麗、可愛、機靈、貪吃、靈巧”等特點,教師抓住 “可愛”一詞,展開下面的重點學習。

(三)精讀品悟

圍繞“小松鼠那麼可愛,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呢?”展開談話。隨着學生的交流,教師相機從四個方面組織教學。

1.外形的美麗

問學生你覺得松鼠哪兒最美?引導學生感悟“玲瓏”、“光滑得好像搽過油”、“毛茸茸”等語句的優美。然後採用個人讀、賽讀、齊讀三種方法讀出松鼠的美麗以及喜愛之情,之後出示課後填空題,學生填一填,讀一讀,積累語言,理解寫作順序。

2.動作的機敏

此段略處理,重點句是“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樹幹,它們就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連蹦帶跳地逃到別的樹上去”,啟發學生從“只要……就……”、“觸動”“連蹦帶跳”等詞體會松鼠的機靈與可愛。然後引導學生讀出小松鼠的機靈勁兒即可。

3.搭窩時的聰明

讓 學生假設,假如你就是一隻小松鼠,你怎麼向大家介紹搭窩的過程。讓學生上台展示,教師在評價時指出用上了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先……再……然後……還……”這樣説,會讓我們很清楚地瞭解松鼠搭窩的過程。看來,這些表示先後次序的詞,作用還真不少呢。然後再集體讀這部分,進一步認識連詞的作用。

4.吃食時的有趣。

要知道吃什麼?怎麼吃?讓學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動作。

然後圍繞三個“它們”做文章。老師談話:這一段中有三個“它們”,我都快糊塗了,誰能找個詞語換掉它們,使句子更明白?這些代表事物的'詞,就叫代詞。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象課文這樣,恰當地用上一些代詞,避免重複羅嗦。

(四)整體迴歸

教師小結並質疑:這四個方面的確都可以看出小松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那能否顛倒這四個自然段的順序呢?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松鼠的活動、住、吃都是它的生活習性,課文是按先介紹外形再介紹習性的方法來安排材料的。

(五)積累運用

自先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成小松鼠,用每一人稱的方法,創造性地介紹自己最可愛的一面。還可以把從課外瞭解的知識融合進來;接着教師引導:不光小松鼠可愛,其他的小動物也非常可愛,前面大家用一句話説了説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現在你能像課文一樣,寫一段話,來寫寫這種小動物的一個特點嗎?學生練筆,互相交流。

(六) 拓展延伸 《松鼠》優秀教學設計

課後大家可以辦一張關於動物的手抄報,然後我們可以在學校宣傳欄裏辦一次關於動物的專欄,讓叔叔阿姨們都來看一看,他們就會聽到我們的心聲,那就是——保護動物。

總之,這節課秉承着新課標理念,注重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課堂上力求充滿激勵,充滿尊重,充滿靈性;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語言的感悟與積澱;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努力使語文課堂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

標籤: 課件 松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wwdpv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