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波浪 美術課件

波浪 美術課件

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波浪 美術課件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波浪 美術課件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背誦、默寫這首詩;

2、深入理解課文,學習象徵手法,體會文中“波浪”的象徵意義;

3、領悟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和崇高的人生觀,《波浪》教案。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象徵手法,體會文中“波浪”的象徵意義;

2、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和崇高的人生觀。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毛主席面對“懸崖百丈冰”的“猶有花枝俏”革命樂觀高爾基的那隻《海燕》迎難而上、不屈戰鬥的英姿,讓我們深受感染、激勵;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個永不屈服的自由宣言——蔡其矯的《波浪》。

學生交流作者作者資料,老師補充:蔡其矯,現代詩人。上世紀50年代,蔡其矯主動放棄仕途,保持詩人身份。“大躍進”時代,當人們爭相寫頌歌之時,蔡其矯卻另闢蹊徑,寫出了直面歷史沉痛與生活艱辛的《霧中漢水》、《川江號子》等作品,在這一時期,他屢遭批評,原因是他對現實的這種清醒態度,是他詩中表現的所謂的“不健康”情調,是他大量採用的自由體形式。這期間的作品分別收集在《回聲集》、《回聲續集》《濤聲集》三個詩集裏。上世紀60年代,蔡其矯卻在詩中“憎恨強權”。隨後,他一再被“邊緣化”,甚至被流放和投進監獄。1962年後,他從事自由詩、民歌體和古典詩詞研究。這一時期,他的詩很少。打倒“四人幫”之後,他又重新煥發了創作的活力,成為新時期中國詩壇的先驅人物,教案《《波浪》教案》。詩集《祈求》是他寫於上世紀70和80年代的作品。在這裏依然可見其積極的生活態度,對現實的關注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他的詩歌題材和形式多樣化。詩人對理想、自由、愛情和生命的追求,在心靈與時代的相撞擊中,激濺出詩的火花,成為20世紀的一份見證。其詩歌精神影響了幾代詩人。蔡其矯先生無疑是我國當代具有重大影響的著名詩人。

二、整體感知

波浪在詩中有什麼特點?作者對它的態度是什麼?(明確:它是大自然有形的呼吸,它讓世界生動,沒有它,大海和天空將單調寂寞。它温柔卻也兇猛。作者對他的態度是羨慕、讚美。)

三、合作探究

1、“波浪”“對水藻是細語,對巨風是抗爭”,談談你的理解。(可用原文回答)(明確:波浪是一個美好的理想的形象,他有温柔善良的'一面,同時,有勇於為自由、正義而鬥爭。)

2、作者為什麼稱波浪為“我英勇的、自由的心”?結合具體詩句談談你的理解。(明確:因為“波浪”厭惡災難、憎恨強權、擁有英勇的、自由的心。)

3、詩中的人稱由第一人稱轉為第二人稱有什麼作用?(明確:表明波浪就是作者的心,表達了詩人的追求。)

4、波浪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追求?(明確:把波浪作為一種自由的象徵,他愛憎分明、不屈服於“強權”的統治,不服從“邪道”的壓制,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追求。)

四、拓展延伸

閲讀蔡其矯的《燈塔》談談你的看法和認識》(可以從主題、語言、藝術表現手法等方面入手)

燈塔作者:蔡其矯

高舉徹夜不熄的光明,

照臨四周深不可測的陰影,

使荒漠的海域不再死寂,

在黑暗中心激起海之戀情。

那幽光從波浪與巉巖遠射出去,

無視於大海洶湧咆哮的警告,

像飛流一般傾瀉出狂喜的愛,

感染每一個夜航中海員的心。

彷彿是作為自由的報信者闖進這蕭索的時代,為了播送歡樂忍受暴風驟雨的襲擊挺身和苦難鬥爭

生活是由憤怒和對人的熱情構成。

五、小結昇華

“洶湧三萬詩行都成海上波浪,起落九十人生不老風中玫瑰。”人生不是夢,人生也並不清晰,我不知道路為什麼這樣崎嶇,也不知它引向何方,我總是一個平常人,過普通的生活,愛和恨都不掩飾,這就是我的詩。蔡其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創作了一首首偉大的詩篇,留給我們無盡的精神財富,希望同學們也能學習詩人的精神追求,不斷進取。

六、作業佈置

1、背誦《波浪》2、閲讀蔡其矯詩集,初步感知其藝術特色,做好筆記,進行交流。

標籤: 課件 波浪 美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vmj9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