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金嶽霖先生》課件

《金嶽霖先生》課件

教學目標

《金嶽霖先生》課件

1. 品味細節,準確把握金嶽霖先生純真率性的性格特徵,鑑賞細節描寫和以點帶面的手法。

2. 鑑賞“閒筆”,領會作者複雜的寫作意圖,感受“初讀似水、再讀似酒”的風格。

教學準備

教師編制“助讀資料”,包括金先生逸事、捫蝨而談、魏晉風度等;學生預習課文,寫一則“金先生印象記”。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品味細節,把握“這一個”

1.交流閲讀初感導入:

結合最有感覺的細節,交流原初感受,説説你心中的金嶽霖形象。教師點撥:如果是我,此情此境下,我會怎麼做?而金先生是怎麼做的,由此可以看出金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説明學生大多能感受到他幽默風趣、富有童心的特點。較少提到智趣、士趣以及統攝眾趣的真趣。“為林徽因做冥壽”“捫蝨而談”等細節較少提到。

2.重點研習“為林徽因做冥壽”這一細節,教師結合“助讀資料”點撥:在金先生的心中,林徽因是什麼?金先生與阮籍有何共同點?作者到底要表現他的什麼性格特徵?

①《世説新語·任誕》:籍嫂嘗回家,籍見與別。或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輩設也?”

②《晉書·阮籍傳》:兵家女有才氣,未嫁而死。籍不識其父兄,徑往而哭之。盡哀而還。

明確從一般禮儀來看,金先生似乎不應為他人妻做冥壽,這畢竟於禮不合。但金嶽霖不管不顧,大有阮籍“禮豈為我輩設也”的氣度。並且這一世間少有之行表現他對林徽因用情之深,大有“情之所鍾,正在我輩”的風度;其根源則在於金嶽霖對林徽因更多的是欣賞、保護,而非佔有。正如阮籍為早逝的才女傷逝一樣,他們都是世間大美的欣賞者、保護者,這是令我輩自慚心穢的風度。

3.小組研討其他細節,説説其作用。師生共同總結金嶽霖的典型特徵。

明確金先生是一個痴情者:“做冥壽”體現了他對愛情的一往情深;“林國達死了沒有笑容”則體現了他在師生情上的一往情深;覺得邏輯學“很好玩”體現出他對學術的一往情深和審美態度。而在眾多學子面前坦言“哲學和小説沒有關係”,捉蝨子且很得意,可見他又是一個不拘俗禮、率性而為者。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金先生是一個不失其赤子之心的好教授、大學者和真名士。

二、探究“逸筆”,走進“這一類”

1.作者一方面是精選細節,惜墨如金;另一方面,卻寫了不少與金先生無關的細節,“離題萬里”。請圈劃“旁逸”的細節。

明確大篇幅的有兩處:寫金先生衣着時寫到了聞一多、朱自清的衣着以及聞一多大罵蔣介*的情景;寫金先生與王皓對話後,又寫到了王皓個人習慣及作者贈畫給他的情況。隻言片語的則更多。

2.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它們各有什麼作用?請選擇其中的一點來談。教師相機點撥。

細節一:王皓的愛好、形貌及其成就

①關於王皓愛好的`細節,表現出王皓的什麼特點?與寫 金先生構成了什麼關係?

明確王皓管吃飯後打籃球叫“練盲腸”,可見其幽默;相貌頗“土”,剪光頭,可見其特立獨行;成為國際知名學者,可見其成就之高。寫這些是為了説明王皓的學術成就及其性格、行事都深受金先生影響,寫王皓是為了襯托出金先生的風度與魅力。

細節二:聞一多、朱自清的衣着

①寫聞一多、朱自清也是為了襯托金先生嗎?

明確不是襯托,是映襯。襯托有高低主次之分,而由兩位先生的衣着及其聞先生大罵蔣介*的情景可知他們也是脱略形骸、純真率性的真名士,與金嶽霖先生相互輝映,有互相補充、映襯之妙。

②作者一再強調“聯大的教授應該好好寫一寫”,那他寫出來了嗎?使用了什麼手法?

明確要想寫出一個羣體,固然可以平均用力,逐個描述。更可以如作者這般:詳寫金嶽霖一個,點染聞一多、朱自清、林徽因、樑思成等人幾筆,以點帶面,從而寫出“西南聯大”教授羣像。

③請説説教材板塊語“一花一世界”的兩重內涵。

明確“花”可指金先生之言行,“世界”則指金嶽霖先生。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塑造了金先生獨特的“這一個”。“花”也可指金嶽霖先生,“世界”則指西南聯大教授羣體。作者使用了以點帶面之法,借金嶽霖寫出了西南聯大教授羣像。

這或是教材最希望我們讀到的,這就意味着我們讀課文時也要關注教材板塊,領會其意圖,由此視角領略其妙。

三、細品“逸筆”,走進“這一作者”

1.寫“王皓回國講學時,我給他畫了一副特殊的畫”有何意圖?為何要畫上一塊很大的“宣威火腿”?

明確“以慰王皓異國鄉情”竟然主要是“宣威火腿”這一雲南——“西南聯大”所在地——的特產,意在暗示“西南聯大”才是王皓、作者等一代學子的精神之鄉、靈魂之家,表達了作者對“西南聯大”的感恩、懷念之情。

2.在介紹林徽因時,為什麼會順帶一筆“現在的年輕人多不知道林徽因”?表現了作者什麼情懷?

明確其潛台詞或是:現在的年輕人應該知道林徽因及其作品與純真率直的風采。這句話有意無意傳達出作者對純真率性為人風格的仰慕,和對當下世人的幾絲期許。

3.汪曾祺曾説:“重讀一些我的作品,發現:我是很悲哀的。”通過品味“逸筆”,我們分明感受到的悲哀氛圍。請再細讀文章,説説自己感受到的“悲哀”。

明確金先生八十多歲了,每天坐在三輪車上“接觸社會”,作者説“那情景一定很有趣。”但設身處地想一想,此“有趣”非真“有趣”。對一般人來説,是好笑;對了解金先生之人來説,是心酸;對金先生來説,則是無助。並且從選材上説,多寫他西南聯大時的逸事;至於解放後諸如金先生積極入盟入黨、緊跟時代的“輝煌事蹟”一概不寫,專門拈出“接觸社會”這一細節,或許竟含有對當時鉗制思想自由環境的幾絲不滿。這是為金先生和自己的生活環境而悲哀。又如“我沒有見到”王皓寫的紀念文章,似乎也在暗示自己相對封閉的環境和“欲採蘋花不自由”的心境。

而作者一再宣稱要“好好地寫一寫聯大的教授”,則有懷戀、緬懷以及為當下缺失此風的感慨。

4.教師總結:“逸筆”傳達出了作者某些精微的、已經意識到的抑或沒有意識到的心理感受,這裏面有對大師的無限敬仰,對“西南聯大”的深切緬懷,有對大師遠去、風流委頓的感傷,也有對當下世風的感慨,對當下環境的不滿,更有對當下世人的幾絲期許。可用一對聯概括本課內容:言處有趣,行處亦有趣,一言一行總關趣,千載後尚想其趣;友山求真,佩弦亦求真,一枝一葉皆成真,現世界仍需其真。

四、延伸閲讀,走進“這一傳統”

課外閲讀徐百柯的《民國風度》,進一步感受民國知識人的風采;若仍有興趣,可閲讀《世説新語》,進一步感受中國這類士人的“風度”與“雅緻”。

標籤: 金嶽霖 課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ovje9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