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語言的魅力》課件

《語言的魅力》課件

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言的魅力》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

《語言的魅力》課件

【教材分析】

《語言的魅力》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主體課文,向我們敍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在繁華的巴黎街頭,一位衣衫襤褸的盲老人在乞討,他的身邊立着一塊木牌,上面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但過往的行人無動於衷。後來,法國著名詩人讓·彼浩勒在木牌上寫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結果,巴黎街頭的行人紛紛解囊相助,盲老人得到的錢多極了。這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織出愛的紐帶。

【學情分析】

通過幾年的新課程學習,學生已具備了語言文字的基礎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要找到最有魅力的語言“春天到了,可是……”並不難,但要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品味語言的魅力,僅僅停留在這裏是遠遠不夠的。教學中,一定要抓住“變化”,讓學生自主閲讀,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進行閲讀反思,和文中的情感產生共鳴,深切感受到語言的巨大魅力。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理解課文的中心內容。

3、聯繫生活,嘗試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教學重點】

體會“春天到了,可是……”這句話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難點】

理解第六自然段,學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我們知道,人和人交流要有語言,那這話怎麼説,説出來怎樣達到最佳的效果,這就要看語言有沒有魅力。昨天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語言的魅力》這一課,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是通過一件什麼具體事例説明“語言的魅力”的?(指名回答。)

2、同學們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很強,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語言的魅力》。

二、抓住“變化”,啟發思考。

(一)、自由讀文,找“變化”。

1、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在盲老人乞討的這一天,哪些情況發生了變化?找出來並做上記號。

(學生自由讀文,找“變化”,做記號。)

(二)、全班交流。(學生説的順序不定。)

★ 木牌內容的變化。

上午木牌上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後來詩人又在木牌上寫了“春天到了,可是……”(師相機貼木牌內容:我什麼也看不見! 春天到了,可是…… )

★ 行人的變化。

行人一開始不給錢,後來給錢的人多極了!(板書:行人)

1、你從什麼地方體會出來行人一開始不給錢?(學生讀相關語句)

“街上過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華麗的紳士、貴婦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們,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於衷,有的還淡淡一笑,便姍姍而去了。”

①、誰能説説“無動於衷”是什麼意思?(師板書:無動於衷)

其實還不止這些,有的還怎麼樣?(淡淡一笑、姍姍而去)

②、誰願意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生評,再讀。)

2、這是上午行人的表現,下午呢?

(指名回答。師相機板書:紛紛相助)

★ 盲人的變化。

1、盲老人上午沒有得到錢,很悲傷;下午給錢的人多極了,他笑了。

(師相機板書:盲人、悲傷、笑了)

2、文中是怎樣寫盲老人很悲傷,你能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嗎?(該生讀,師評再範讀,學生齊讀。)

3、盲老人下午是怎麼説的'?誰來讀一讀?(指名讀)誰讀得比他更好?(再指名讀)

★ 詩人的變化。

他一開始見沒有人幫助盲老人,很同情他,後來發現由於他的幫助,讓行人們都產生了同情之心,紛紛解囊相助,也摸着鬍子滿意地笑了。

(三)、找出沒有變化的內容。

1、隨着木牌上字的變化而引起了這樣大的變化,那在盲老人乞討的這一天,還有哪些情況沒有變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並把它找出來。

(學生默讀課文,找沒有變化的內容,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主要有以下幾點:

★ 地點沒變:都是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路旁。

★ 人物沒變:還是這位衣衫襤褸、頭髮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

①、這是一位什麼樣的老人?誰能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指名讀句子:“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路旁,坐着一個衣衫襤褸、頭髮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

②、“襤褸”什麼意思?(破爛)

③、你看,這位老人多可憐啦!衣服也破了,頭髮也白了,眼睛也看不見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好不好?(學生齊讀)

★ 老人乞討的方式沒變:還是在身旁立一塊木牌。

(四)、思考“變化”的原因。

1、比較木牌上的兩句話,思考:既然地點沒變,人物沒變,甚至連老人乞討的方式都沒變,那為什麼隨着木牌上字的變化,事情竟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把你想到的先説給同位聽一聽。(生同位交流)

2、全班彙報交流。(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激發情感,體會語言魅力。

1、師範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同學們説得太精彩了,其實大家説的,課文第六自然段也寫到了。現在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再一次體會“春天到了,可是……”這句話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師範讀)

2、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你所看到的春天是怎樣的景象?(指名回答)

3、大家説得太美了!這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春景圖。請看大屏幕——

①、出示課件:春天的美景(配輕快的音樂)

師旁白:是的,春天是多麼美好啊,那藍天白雲,綠樹紅花,那教堂尖頂的鶯飛燕舞,那塞納河畔嬉戲的孩子,怎麼不叫人陶醉呢?(滾動字幕出現這句話。)

②、誰想讀讀這句話?(指名讀,生自評。)

你認為我們班平時哪位同學課文讀得最好,你推薦他來讀一讀,怎麼樣?(該生推薦另一生讀)

③、還有誰想讀?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讀“春天”這句話。(學生齊讀)

④、“怎麼不叫人陶醉呢?”是什麼意思?(真叫人陶醉!)

你哪一種表達方式好?為什麼?(反問句,加強語氣,突出春天的美好,令人陶醉。)

4、當我們陶醉在春天的美景時,盲老人的眼前又是什麼呢?(一片漆黑)

①、出示課件:老人乞討的畫面,旁邊的木牌上寫着:“春天到了,可是……”(配哀婉的《江河水》)

②、創設情境。

孩子們,假如此時你正從盲老人的身邊走過,你的心情怎樣?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心酸,很同情盲老人;想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盲老人。)

③、“同情之心人皆有之”,巴黎街上的行人又何嘗不是呢? 當人們想到這個盲老人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呢?(點擊課件出現這句話。)

誰願意讀讀這句話?(指名讀,師稍作評價。)

請願意讀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生讀)

④、聽着大家的朗讀,我就有一種心酸的感覺。這同樣是一個反問句,與前面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更能激起人們對盲人的同情。

5、你覺得木牌上的哪一句話更有魅力?為什麼?

(第二句話更有魅力,因為它富有詩意,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能打動人心,帶給過路行人詩一般的想象,能激發他們的同情心……)

6、大家看,語言多有魅力呀!我們在讀的時候,是不是也要把這種情感讀出來呢?請大家帶着感情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學生齊讀)

四、聯繫生活,嘗試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1、詩人用有魅力的語言幫助了一個盲老人。孩子們,在你的周圍,你有沒有發現一些能夠吸引你、打動你的語言呢?(全班交流)

2、我們的生活中太需要這種語言了,你們想試試嗎?

(出示課件:一幅草坪圖,一幅滴水的水龍頭圖。)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幅圖設計一個有魅力的警示語,如果這兩個都不喜歡,也可以設計其他的。(生小組設計警示語。)

3、全班展示交流。

4、老師也給兩幅圖分別設計了一句警示語,請看——

(點擊課件,出現警示語)

小草微微笑,請你繞一繞! 流水嘩嘩響,你會心疼嗎?

5、教師小結。

孩子們,當你看到這綠茵茵的草坪,這温馨的提示,你還忍心去踐踏它嗎?如果你看到這嘩嘩的流水,這有魅力的警示語,你還會袖手旁觀嗎?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語言無時無刻不在展示它巨大的魅力。

標籤: 語言 課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8zdo2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