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精華】教學計劃模板彙總6篇

【精華】教學計劃模板彙總6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那麼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教學計劃模板彙總6篇

教學計劃 篇1

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 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 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 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 讀譜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 視唱部分:

(1)、視唱在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

(2)、練唱有增四、減五度旋律音程的練習曲。

(3)、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

(4)、在教師幫助下:視唱在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視唱有臨時升記號的單聲部歌曲;視唱4~8小節二聲部歌曲。

(5)、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

3、 練耳部分: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的2~4小節單旋律。

(2)、聽記2~4小節節奏。

(3)、聽記和聲音程中的兩個音。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教學分析:

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灘⒆約河迷???鬧?叮??遙??諮?暗鬧?隊治?窈罅僥甑難?按螄錄崾檔幕? 1狙?誚灘腦誒擲矸矯嬗旨由盍四訊齲?繅桓鏨?諾牡鰨??嗆藕突乖?嗆諾齲??窈蟮奈逑咂籽?白齪昧朔?省?/P>

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後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學校是人成長的搖籃,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禮儀教育作為德育的重要部分,學校教育要認真探索和研究。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培養他們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禮貌待人的文明行為舉止,是當前基礎教育的重點工作之

一、以禮儀教育為切入點,從引導教育學生遵守基本的禮儀規範與準則入手,以文明禮貌、誠實守信為重點,提高學生文明修養,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班內學生分析

四年級一班共有學生 43人。每位學生都能參與班級內外各項活動,維護班級的榮譽;每天都能穿戴整潔大方,佩帶紅領巾、胸卡;使用文明禮貌用語;見到老師能有禮貌的主動問好;不隨地吐痰,亂扔廢物;為了使整個班學生更好的實行禮儀教育,特制訂以下計劃:

三、教材分析及內容

學校禮儀

1、進校禮儀:進校三步曲:立正、敬禮(隊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從體側經前胸,動作不慌也不忙;手掌小臂成直線,舉在額上一拳高;手臂不要遮住臉,手心側向左前方。團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手掌小臂成斜線,掌尖對着太陽穴。)問候。(聲音響亮)

2、課堂禮儀:預備鈴做好準備工作,老師進課堂宣佈上課後,全班學生起立、敬禮,齊聲道“老師好”;學生遲到進教室,先喊“報告”,經老師同意後,再進入教室;學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舉手,起立報告老師,經老師同意後再出教室;下課時,起立和老師互道再見。

3、課間禮儀:課間休息,不大聲喧譁,不追跑打鬧,開展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

4、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

5、同學間禮儀: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需要同學幫助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

6、集會禮儀:學校集合,學生分班整隊入場,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做到“快、靜、齊”,會議中端坐靜聽。

(1)升國旗、奏國歌時,全體同學肅立、脱帽、行注目禮。

(2)開學、結業典禮或舉行其他慶典儀式時,準時整隊入、退場。保持會場肅靜,不隨意説笑走動,不做與大會無關的事。

(3)上台發言、領獎、表演時,走路穩重,從指定的台口上台,站在台上雙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獎品、獎狀用雙手接,行鞠躬禮,然後轉過身來,面向台下,將獎狀高舉過頭向大家示意後,雙手拿好貼放胸前。下台時腳步穩重,從指定台口退下,台下的同學要遵守會場秩序,注意聽講,適時報以掌聲,不交頭接耳、隨意談笑,不起鬨、喊叫。

7、校內公共場所禮儀: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二)個人禮儀

1、言談禮貌:交談時掌握説話分寸,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

2、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交談時,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 (2)站姿:站立時做到頭正,面容平和自然,雙肩放鬆,軀幹挺直,雙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雙腿立直。(站如鬆)

(2)坐姿:入座做到輕而穩,雙肩平正放鬆,上體自然挺直,雙膝自然併攏;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後收半步,而後站起。(坐如鐘)

(3)走姿: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行如風)

3、衞生習慣:講究梳理勤更衣。

(三)社交禮儀

1、餐桌禮儀:用餐時做到餐前洗手;餐時待主人示意後開始,夾菜文明,細嚼慢嚥,不挑食,動作文雅,不發出不必要的響聲;餐末,正確使用餐巾或餐紙擦嘴;退席時對他人説一聲“請慢吃”;愛惜糧食,不亂倒剩飯。

2、遞物與接物:遞物與接物時須用雙手,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3、在公共場所遇到師長、鄰居長輩或其他相識的人主動招呼,鄰里之間講究禮節,相互關照,鄰居有困難時,能主動幫助。

四、活動目標: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不但掌握文明禮儀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遵循文明禮儀的要求,來指導、約束自己日常生活學習、行為和習慣。

2.教育學生認識社會公德的重要性,立志做文明人,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承併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親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情感。

2、激發學生探究禮儀之美的熱情,提高做個文明禮儀的小公民的意識。

3、培養人際交往能力,主體參與意識與羣體協作精神。

認知目標:

1、以現代文明禮儀、禮節知識為重點內容,使廣大青少年學習和牢記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等文明禮儀常識

2、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全面提高青少年德育教育水平,為培養21世紀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做出貢獻。

五:教學措施

(一)、實行“天天好習慣”的活動。

(二)、全班學生爭做文明禮儀小明星。

1.在班級中成立紅領巾值日崗,負責爭做文明禮儀小明星的檢查工作,由值日的小朋友把檢查結果記錄在《班級爭創文明禮儀星執行情況記載》上。每天將檢查結果送至班主任手中,以便班主任查漏補缺。

2.一週公佈學生的爭星情況,一月評一次文明禮儀小明星予以一定的鼓勵。

(三)、與班級爭奪紅星卡的活動相結合。

1.每位學生每天認真填寫《今天我做到了》做到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張紅星卡。

2.每個月給每位學生10分,如果連續三次扣分,罰一張紅星卡,取消當月評選文明禮儀小明星的資格。

附:

(1)未佩戴胸校徽、紅領巾進校者扣0.5分,

(2)進校服裝不整潔,髮型髒亂,行姿不端正者扣0.5分,進校門後無特殊情況、未經請假出校門者扣1分。

(3)課間、午間在教學區追跑,喊叫者扣1分。

(4)故意損壞公物,視情節輕重扣1—2分。

相信通過禮儀教育這門課讓學生們能自覺地一級一級攀登,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和行為習慣,營造整潔、美麗、充滿活力的校園氛圍。

教學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職業人物繪畫和計劃表設計美化的方法,瞭解和憧憬未來世界,認識理想表現形式與實現理想的方式途徑。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能夠主動收集信息,表現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象力和設計創意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3、在學習中對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認識,能表達出積極的審美情感,對相應的繪畫表現和設計裝飾活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職業人物繪畫和計劃表設計美化的方法

教學難點:表現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象力和設計創意能力得到提高。

第一課時:未來的我

用具準備:課本、鉛筆、彩色筆、作業本

教學過程:

一、組織課堂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職業人物圖片,感受認知職業特徵。引導思考:“未來的我”從形象上來説.具體反映在將來的職業上。你瞭解哪些職業,看看圖片中的這些職業人物有哪些特徵?

2.嘗試與發現。提問:哪些細節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職業性質?找一找,説一説,畫一畫。學生討論,嘗試用線描進行細節表現的練習,展示嘗試練習作業,自由評述。

3.畫法指導。針對學生的嘗試作業指出不足,肯定優點。

4.小結。軍人的着裝、職業工作用品(通迅兵收發報機、警察的警車、科研人員的實驗儀器等)、工作環境等都能暗示出職業性質。提出畫法要求。

5.欣賞三種範式的學生作業,引導學生分析畫面是如何表現“未來的我”的職業形象的。學生交流,自由發言。

6.小結:三幅作業分別從職業着裝、工作道具、工作環境的角度來呈現出作者未來想要成為建築工程師、高科技人員和醫生的理想。一般“未來的我”的形象是畫面的主體,細節表現為輔,但不可少。人物活動與環境描繪相統一。

7.提出學生作業要求:計劃明天的理想,想象“未來的我”的職業形象,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説給大家聽聽。

8.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9.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業,述説自己的理想,自我評價畫面表現效果與要表達的想法。互評,評選最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方式。

10。 教師評價與鼓勵。學生即興職業角色表演,進行採訪等活動。

第二課時:計劃表設計與美化

教學重點:根據可行的方案,對計劃表進行設計美化

教學難點:注意美觀的效果

用具準備:課本、鉛筆、彩色筆、作業本、尺子

教學過程:

1、將學生收集的資料、信息進行展示,互相交流,如名人、偉人實現理想的事蹟。學生暢想理想目標。

2、引入課題:要完成目標,最好的方式是制定計劃,認知計劃:計劃按時間分有短期計劃和長遠計劃,按內容分有學習計劃、工作計劃、活動計劃。

3、瞭解、欣賞計劃表:計劃表包括標題、表格、文字等。

4、學生自主嘗試繪畫、剪貼、壓印等方法。

5、提出作業要求:根據自己的理想目標,制定一個實施的計劃,選擇合適的方法將計劃進行表格化設計,要求美觀實用,計劃內容與裝飾畫面富有統一性、趣味性。

6、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7、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業,自我評價畫面表現效果與要表達的設計意圖。

8、學生互評,評選最佳創意作品、最佳實用作品

9、教師評價與鼓勵。

10、課後延伸:你制定的計劃是可行的嗎?課後去執行一下自己的計劃。讓我們用行動計劃明天、實踐今天,希望我們每一個人的理想都能如願以償。

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節課以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確保每個學生受益課程理念。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不同能力,通過不同難度欄架的設置,採取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練習。採用分層遞進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在連續跨過2-3個低欄練習的同時建立起自信。培養學生不斷進取、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二、學情分析

本堂課教學對象為高中一年級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比較高。針對學生完成動作的不同情況,在自選練習起點、掌握連續跨過2-3個低欄練習的基礎上,採取分層遞進組織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到體育運動樂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三、教材分析

1.本課題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教材。

2.跨欄跑單元教學預計6次課。本堂課為第2次課,連續跨過2-3個低欄。

教學重點:跨欄步

教學難點:跑與跨有效結合

 四、教學目標

在前一節課學習基礎上,設置不同難度欄架練習。通過多種誘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跨欄步技術,嘗試連續跨過2-3個低欄。

1.在跨欄跑學習過程中,能基本準確説出跨欄步的'知識要點,建立完整跨欄跑技術概念。

2.在設置不同難度練習環境下,連貫跨過2—3個低欄,使80%左右的學生基本掌握跨欄步動作,50%同學能嘗試連續跨過2-3個低欄。發展速度、力量、協調素質,提高跨越障礙的能力。

3.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勇敢頑強意志品質。

五、教學程序

1.準備部分

(1)導課:觀看視頻。在前一節課學習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技術要點。

(2)隊形練習: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3)準備活動:行進間徒手操、柔韌性練習、誘導性練習等。

2.基本部分

(1)起跨腿、擺動腿過邊欄,慢跑過2-3個低欄練習,改進跨欄步動作。

(2)通過起跑至第一欄以及跨過2-3個低欄,進一步鞏固跨欄步動作。

(3)選擇不同難度練習,逐步掌握跨過2-3個低欄的技術。

(4)在教師指導下,同伴互教、互幫、互學,進一步改進連續跨過2-3個低欄動作技術。

(5)結合學生示範,師生共同點評,並提出改進意見,達到共同完成本課預訂的目標。

(6)充分利用跨欄跑項目特點,加強對學生進行勇敢頑強、勇於克服困難、不斷進取等優良品質教育。

3.結束部分

(1)放鬆整理:在教師語言提示下,採用肌肉放鬆與心理暗示調節情緒的方法,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為下一節課學習做準備。

(2)總結本課的學習情況,點評技術要點,佈置課外作業,收拾器材。

 六、本課特點

本課試圖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結合學生練習中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通過不同難度欄架的設置,讓學生自主選擇。採取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滿足學生不斷的獲取知識與提高技能的需求,不斷地尋找與把握時機,使學生在掌握連續跨過2-3個低欄練習的同時,建立起自信。培養學生不斷進取、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從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七、效果預計

1.75%-85%以上的學生基本掌握欄間跑的節奏。

2.在掌握連續跨過2-3個低欄動作的同時,使學生建立自信,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克服困難優良品質。

3.練習密度預計:35%--40%

生理負荷預計:140—155次/分

教學計劃 篇5

下面是為大家整理了初一年級下冊政治教學計劃的相關內容,希望能陪大家度過一個美好的學期,小編提醒,貪玩不能耽誤學習哦!

一:學生情況的分析

初一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對政治思想課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思想政治內容也不在陌生,但是初一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接受起來有困難,雖然內容也接近中學生的生活,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但無法與我們的生活相聯繫不能很好的運用到生活中.但學生學習的熱情高..

二:教材分析

初一思想政治(下)主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品德,內容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讓學生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何去認識的性格,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中學生,怎樣對待友情,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等,教材裏面的內容就是我們生活.這是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優勢.

三:教學目的

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合作學習,尊重學生的差異,培育學生主動學習,有目的的學習,教會學生能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處理生活問題,形成愉快教學和愉快學習,讓學生感到我們的思想政治對我們的生活有意義.

四:教學安排

由於新課改的安排,現思想政治課每週二節,改革後的初一思想政治一共有五課,十五框題,每一課後面都有探究與活動,一共有五個部分,現具體安排:

第一課安排五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儘快瞭解教材.

第二課安排四節課的時間.

第三課安排四節課的時間.

第四課安排四節課的時間.

第五課安排四節課的時間.

每一課教學完成之後進行總結:學習方法等,用一節課的時間.在第三課完了之後進行期中的總結,用二節課的時間.五課完之後,進行期末的複習,用三至六節,最後由學生自主複習.

教學計劃 篇6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一、教學分析: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學分析: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目標制定

建立良好的音樂課堂常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情感,能夠自然地演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為終身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0l0e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