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接觸到的活生生的知識,學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時時能看到,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理解數學的真實。課中我適當地放手,讓學生多去探索,討論,通過小組合作活動,學生去總結出線的特點出來。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去為一些線編字母,然後讀出來,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符號感。教學中利用生動的課件,具體的生活實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歸納出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特徵,並且利用表格的方式,很直觀地把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特點比較出來,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我利用情境圖讓學生根據圖試着畫一畫,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了“學生體驗知識與形成技能的過程”。

但美中不足的是臨時運用了一些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如用平板展示學生的作業。因操作不熟練沖淡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干擾了學生學生的思路。所以説應用不熟的教學手段要謹慎拿到課堂上來用。

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2

8:19:25《線的認識》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線與角”單元的起始課。本節課主要結合生活實例,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會用字母表示線段、射線和直線,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進一步認識線段的基本性質與兩點間的距離。

1、注重聯繫生活。

課的導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開始,讓學生從實物原型抽象出“線”,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斜拉橋、樓梯欄杆下的柱子抽象出“線段”,激光、手電筒光線、太陽光等抽象出“射線”,地平線抽象出直線。

2、仔細觀察,主動發現。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線的認識》第一學期教學反思

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發現三種圖形的區別和聯繫。聯繫是它們的形狀都是直直的,線段是射線和直線的一部分。區別在於它們是否有端點,有限長還是無限長,是否可測量等。

3、動手驗證猜想。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學生都知道,並能用自己的話解釋,但我仍然讓學生動手量一量驗證自己的猜想,最終證明直直的線段最短。

同樣,課後練習中,讓學生觀察兩條線段哪個長。好多學生都知道結論是兩條線一樣長,但“口説無憑”,讓學生親自量一量,驗證自己的猜想。

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3

一、關注經驗、有效互動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的根源在於普通的常識。”新課標也指出: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類生活,勞動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於學生主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線的認識》一課是第二單元的起始課,學生沒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我在思考,直接進入線的認識,曾聽過,一位教師的課,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學生沒有興趣,感覺到很生疏,於是,我就從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捕捉學生頭腦中對線的印象。新課伊始,出示線團,激起學生對線的認識,由此,學生想到了光線、直線、曲線、射線、線段。學生對線的認識不是一張白紙,是有一定生活經驗的,抓住這一點,一個有效的提問:“生活中有哪些線呢”,激發學生思考的慾望,生成出線的分類。可以説:教學設計要從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開始,有利於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生長點,更有利於師生間的有效互動

二、適機追問、有效互動

新課程把教學定位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逐步形成了“對話”意識,教師與學生之間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實現着生命的湧動,與學生平等交流不失時機的追問,溝通、合作、有效互動。“對話”是一種師生互動方式,抓住生成的教學資源適機追問,牽一髮而動全身,是一種教學的藝術,和學生間構建平等和諧的對話,是轉變教師角色的表現。在認識線段時,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從實物中抽象出線段,抓住這條線有多長,引發學生思考,一位學生説出正好是11釐米,教師抓住,這一生成的教學資源適時追問:“你是怎麼量出是11釐米的?”學生正確表述。從而引出線段是有固定長度的直線是有兩個端點的。追問要用在關鍵處不能提出瑣碎的小問題,只有精當的追問,才有利於學生思考、有利於師生有效互動。

三、經歷過程、有效互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場。”這兩種教學方法,我更贊同於後一者,本節課我就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的漁場,讓學生經歷從實物中抽象出線,動手畫線,發現交流線的特點,生生間進行交流、合作。最終發現線的特徵,有人可能會説,這三種線,直接告訴學生概念及特徵,幹嗎還要費力去發現呢?其實讓學生不但知道三種線的概念,還要知道三種線的來歷,知道線與生活中的線的聯繫,瞭解三種線的特徵,知識是線的概念和特徵,而獲得線的認識過程與方法就會積澱小數學的思考,數學的解決問題的大思路。新、舊課程都有線,處理思路大不同,加上發現與探究,就加大了線的含金量。那就是在經歷新知形成的過程中,師生間,生生間有效互動,學生的數學思考力、表達、傾聽、合作、質疑能力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在師生間,生生間有效互動中,出現精彩的生成,找準“課眼”,有利於師生共同發展,實現教學相長。

四、改變方式、生生互動

新課標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本節課,在教學線段的特徵時,讓學生觀察它有什麼特點?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彙報,生生間交流、補充、傾聽,一生説有兩個端點,不能無限延長,一生補充説:“必須是一條直直的線”,一生又説:“線段是有頭有尾的。”教師抓住時機板書重點詞語,共同總結出線段的特徵,在認識三種線是,通過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線,在本子上畫出來的過程,就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在認識三種線的區別和聯繫時,設計了一個表格,讓學生小組交流後彙報。

所以説,改變教師的角色,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師生間、生生間的有效互動,更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學生能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學生的多種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力,追求有效的師生互動方式,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綜觀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比如説前鬆後緊,學習前兩種線時間佔得多,學習直線時間有些緊。有時教師給學生一些暗示,不利於學生思考,比如:把什麼是直線及直線的特點直接告訴學生。

在今後的教學研究中要克服這些不足,追問的問題設計在精當一些;學生能表述清楚的,教師不能給過多的暗示;課堂節奏要快些,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落實好三維目標。

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4

由於本課教學內容是線的認識,小學四年級學生對直線、射線、線段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不容易掌握它們的特點,為了使學生更好的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我是這樣預設以下情節的: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開始就讓學生説一説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火車的軌道是怎樣的?斑馬線是怎樣的?等等這樣的問題能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我們從日常生活體驗數學知識,如從三個圖形中歸納總結出直線、射線和線段,學生從直觀到抽象,從生活中的事例到學生的學習知識的轉變,有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而且符合學生髮展的認知體系。這樣的情景設計即完成了銜接了新課內容,培養了學生的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在小組合作前,我先是讓同學們看到直線、射線、線段以及結合圖上,説一説三種線的特點(獨立思考3分鐘),用自己的話説你想到什麼就説什麼,讓學生敞開心扉,對三種線的理解到底是怎樣的,再通過小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進、達成共識。完全在學生開放的情景模式下展開。有的教學搞小組合作在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這樣的教學我個人認為是不完美的,是不以不同學生髮展為基礎的。假如説在小組合作前沒有學生的獨立思考時間,這往往是優等生的專利,而後進生只能是跟着走路沒思考。在小組合作4分後時我也和同學們互相交流説一説,逐步引導從端點、長度、與直線的關係中説一説。學生完全開放學習後要適當的引導是有必要,這樣有利於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輕負高質是現代教學的一個永恆話題,我們不能脱離這個目標。

3、實踐活動、體會規律。

讓學生動手操作,體現了學生自主性。從學生自己玩中體會通過一點能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從學生枯燥乏味的教學中解脱出來,符合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學的有滋有味,發揮了學生自己應有的個性特點。

4、綜合運用、感知提升。

在綜合運用上我考慮了新教材學生們忽視的內容是在同一直線上點上幾點數一數這裏面有多少條直線,多少條射線,多少條線段?這樣的內容為什麼要設計進去,因為據我的教學經驗學生做這類題學生很容易做錯,而且通過這一聯繫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新知,加深學生對三種線的認識。在看一看中學生很容易把線段看錯。搞一個小遊戲,從而把本課氣氛推向高潮完成一個精美的結局。

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5

《線的認識》是北師大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射線和直線的基礎是線段。 線段的長度是有限的,射線和直線都 是無限的,從“有限長”到“無限長”是 認識上的一次突破。學生形成“無限” 的觀念是有難度的,在這節課中,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直線,射線,線段,並弄清三者之間的關係。

在學案的設計中。主要設計6個問題,讓學生在獨學中思考,在交流中提升,在彙報中昇華。

1.從有趣的現象引出射線。先呈現一幅美麗的夜景圖片,其中最突出的是一束束絢麗的光線,每束光線都從地面上的某一點射向天空,射得很遠、很遠,看不到盡頭。 學生在形象材料的支持 下,對射線的第一感覺是沒有盡頭, 初步感受了“無限”。

2.利用直觀圖形,建立射線和直線的表象。教材先畫出一條線段並顯示它的兩個端點,再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一條射線,讓學生在圖 形的直觀變化中感受什麼是射線。教學直線也採用了類似的方法,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得到一條直線。 理解“無限延長”是認識射線和直線的關鍵,要讓學生聯繫經驗,發揮想像,感受無限延長的含義。

3.反覆比較,形成概念。比較線 段、射線、直線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能使學生的認識從表象上升為概念。前後兩次安排比較活動。第一次,只比射線、直線和線 段的不同,從這三種線的圖形突出 “無限”與“有限”的區別。第二次,在一個綜合性的圖形裏識別線段、射線和直線,重温這些概念,感受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感受射線是有方向的。

在操作中體會“兩點確定一 條直線”和“兩點之間的距離”

在畫直線的活動中體會“兩點 確定一條直線”。先經過一點畫直線,再經過兩點畫直線,看看各能畫幾條。從前者能畫無數條直線到後者只能畫一條直線,體會“兩點確定一條直線”,並聯系生活中應用這個知識的實例,加強體會。在稍複雜的情境中畫直線,進一 步體會“經過兩點一定能畫一條直線”。

北師大版數學《線的認識》教學反思6

首先,非常感黃主任能夠給我和大家提供學習的機會,通過本節課,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的學習心理,良好的師生互動;同時,看出黃老師良好的基本功,字跡清秀、語言簡練、賦予激情,總之,這是一節師生有共同收穫的課。談一下自己對本節課的感受。

1、教師注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老師在課堂中呈現了豐富的課件、大量的學具和教具,這就為學生的參與創造了機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眼、腦、口、手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解放了學生的雙眼,讓學生會看,解放了學生的大腦,讓學生會想,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會説,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會做。

2、根據教學的內容,恰當的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

教師對計算機輔助教學腳本的設計、課件的製作,科學合理,為完成教學目標,分散教學難點,突出重點等問題的解決真正起到了有效的輔助作用。課堂上,通過課件的不斷的演示變化,學生時而聚精凝視,時而豁然開朗,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3、體現了良好師生的互動。

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同時,更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體驗,教師在課堂中的激情投入,生動的語言深深的感染着學生,學生自然會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狀態,學生聽講專注,發言熱烈,對不同的學生回答,教師給出不同的評價,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給學生以鼓勵、讚賞。師生良好的情感共震,必然會使學生產生出愉悦的心境,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這正是我們常規課所希望的。

4、體現了學生有效的學習活動。

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這是新課標中最重要的學習方式。課堂中,教師通過讓學生“看一看”,“量一量”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自主的學習意識。

5、精心設計課堂的導入。

心理學表明,人的情緒高漲時的思維水平是情緒低落時的2倍。教師課堂啟動的設計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熱情,通過生活中的實物線(鐵軌線、斑馬線、激光線)來提取數學圖形,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使枯燥的圖形自然就會變得生動、形象、有趣,又使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進入愉快的學習狀態,這往往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xzzqq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