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認識大師》教學反思

《認識大師》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大師》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大師》教學反思

從我擔任美術老師的第一天起,我就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讓現在的小孩不再像自己小時候那樣子去上美術課。或許你會問為什麼?生於七八十年代或更早的同志,試回想一下,你能記得起你初中階段的美術課學了些什麼嗎?大部分的人都對這段記憶比較模糊,同樣,我也是模糊的那一羣。直到我作為一名美術老師了以後,我就越發為自己過去的美術學習經歷感到遺憾。學習新課程改革理念以後,就更為我的教學方針指明瞭一條道路。當然,我的願望也日趨的清晰了,我要讓我的美術課是一部有內涵有趣味的好戲,我要做導演,讓學生做主角。

參加我校的羅外杯,我選擇了由本人編輯設計的《認識大師》一課,因此比較能體現自己的教學理念。本課屬於“欣賞·評述”學習領域。通過欣賞、評述凡高、達利、埃舍爾、畢加索四位大師的藝術作品體會繪畫源於創作。教材中,四位大師的介紹次序是為了有目的地逐步引導學生向着教學目標方向進發而安排的。他們在課程中給予學生不同的啟發:凡高——體會繪畫語言;達利——體會創作思維;埃舍——體會創作理念;畢加索——體會在創作的過程中勇於探索。所以,關於本課教學方法的思考,主要針對於如何引導學生該怎麼樣去欣賞作品,而最終向哪個方向引導學生思考和總結問題。而我採取的是讓學習基於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以自我發現的方法進行。課堂以活潑的氣氛下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得以理解並體會。方法如:引出聯想、對比、師生互相探討、點撥、欣賞等方法進行。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益,多種方法並用,既培養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啟發了學生的思維。

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堂欣賞·評述課中是很重要的。因此,本課在課堂的設計中,尤其重視這點。既不能按傳統的方式一味的灌輸,又不能忽視教學的知識點。所以,每一個提問都必須要有目的的進行設置,趣味性與典型性都要把握得比較準確,做到每一問都有其教學目的。通過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直觀分析和思考、討論,進一步瞭解繪畫創作的各種要素。於是在課前,我苦思冥想了一些我認為還比較合適的設問,課前準備也就差不多了。

上課前五分鐘我還是比較緊張的!畢竟經驗特貧乏的我工作了兩年才第一次參加教學比賽。出奇的是——“老師您好!”竟然把我整個人給鎮定了。播放出早已準備好的課件;在黑板上寫下課題;説出早已想好的對白;然後就放出導課的一段影片。在播放影片之前,提出思考問題:“影片中的人去了些怎麼樣的地方?請用文字描述出來。”我想着一切還好,一切還是在自己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着。正在我暗自得意的時候,影片也播放完畢。我熱情的問到:“有哪位同學能説説看嗎?影片的.人去了些怎麼樣的地方?能用文字形容一下嗎?”可是……沒有平時課堂上的熱鬧非凡,教室裏竟安靜得嚇人。一下子我懵了!我趕緊撐開我僵硬的笑容,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想法。終於,有學生舉手發言了。“影片中的人去了一些很奇怪的地方,有沙漠有樓梯……”我趕緊接上“嗯,是啊,那片沙漠還有什麼東西在?除了將它形容成奇怪以外,還有什麼詞可以形容呢?那些樓梯怎麼樣?”有了我在一邊的提示與鼓動,學生的情緒似乎也開始放鬆,課堂得以輕鬆的繼續。這是我這堂課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小環節。回想起來也是我的疏忽,我竟然忘了公開課不僅僅是老師的事,也是學生的事啊!作為老師的我也會緊張,學生怎麼可能就不會緊張呢?要做導演就該把這個算計進去。也是我特別領悟的一個方面——課堂不是老師説了算的,也不是原來設計怎麼樣就該怎麼樣發生的事情,有太多的可能性,學生情緒的控制也是教學藝術的一個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r3r2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