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口耳目》教學反思範文(精選8篇)

《口耳目》教學反思範文(精選8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口耳目》教學反思範文(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口耳目》教學反思範文(精選8篇)

《口耳目》教學反思 篇1

口耳目是一篇識字課,本課中的12個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結構都較簡單,大部分生字學生在課前都已認識,有些學生甚至全部認識。根據學生的學情,我把這節課的重點放在掌握認識這些字的方法上,及用各種方法鞏固這些生字。

我重點選擇了有代表性的鳥字,先看圖説鳥,一方面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則培養了説話能力;接着看圖比字,出示甲骨文的鳥,告訴學生這是古代人寫的字,進而比較古字和圖的相似處,讓學生初步瞭解了象形字的由來,是古人根據圖畫畫出來的,因而字和圖畫很像;最後出示演變到現在的鳥字,比較鳥和鳥圖的相似處。由於鳥字與圖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學生找出了很多。比如:一生説一點像鳥眼睛,橫像鳥停的樹枝,鈎像鳥的爪子,鳥字上面部分像鳥頭。雖然圖中鳥頭上的毛並沒有豎起來,可還是有一個學生把鳥字的撇想像成了鳥頭上的羽毛被風吹起來的樣子,這也是我原先預想不到的。在不斷的交流中,學生不僅瞭解了象形字的由來,理解了它的字義,更懂得了象形字最簡單的記憶方法,就是象形字與它表示的物體是相象的,由圖識字。

學生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自學剩下的11個生字,讓學生自主識字。有了第一步的鋪墊,學生的識記就簡單多了,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識字方法,除了看圖識記外,還有加一加、減一減成新字,和自己認識的形近字比較識記等方法,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也充分暴露了學生目前掌握的識字法。即學生的識字方法較簡單實用,但缺乏想象力、創造性及生動性。比如識字還有編字謎、編順口溜等各種有趣的方法。

《口耳目》教學反思 篇2

《口耳目》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如下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

做到在遊戲中鞏固識字,對於一年級小學生來説,識字本身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但是,此課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通過組織學生。聽我口令——口耳目。的遊戲,讓學生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鞏固中鞏固生字,在生字的反覆呈現與識記中不斷深化識字。採用這種學生喜歡的方式將學習方式遊戲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生字。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變為學生愛學的活動,提高識字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足之處:

因為加入了遊戲的`設置,導致教學環節不夠緊湊,課堂整體把控還有待改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但是回答問題缺少了規範性。以後融入遊戲元素時,要更加註意控場的把握,真正做到收放自如。

《口耳目》教學反思 篇3

《口耳目》是象形古今字對照學習,並且配有形象的圖畫,針對這一課的特點,我想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觀察想象能力和自主發現識字的能力。

1、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識字教學識記字形是難點,教師先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一個生字,滲透了學習方法,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學習方法識記其它幾個生字,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課堂中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方法是多樣的,無論採取的是什麼樣的方式,教師都給予鼓勵。學習中體現了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相互啟發、相互促進。注意到了識字與生活的聯繫。這樣不僅使學生記住了字形而且也瞭解了字義,增長了知識。

2、寫字指導到位。教師採用了講解、書空、範寫等方式,具體指導了學生寫好每一個字,特別注意了筆畫在四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筆收筆及筆順規則等。為學生寫好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利用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喜歡的動畫引入課堂。以圖畫為線索利用闖關的形式安排教學環節,使學生始終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

《口耳目》教學反思 篇4

《口耳目》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一)中的第二篇文章,我在教學識字的環節中採用:看圖讀字——比形認字——識記生字的識字方法。我先和同學一起學習了兩三個生字,滲透了學習識字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為其餘生字的教學埋下伏筆。其他生字我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觀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傾聽他人發言,從中吸取他人的記字經驗學習新字。

在識記字形的環節中我採用比較法教學“日”與“目”。學生觀察“日”與“目”的字形時,發現“日”字裏面是一橫,“目”字裏面是兩橫,比較之後為了讓學生加深記憶,我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學過這兩個字,你能不能聯繫生活實際加深對“日”與“目”的記憶,讓學生思考了片刻,丁俊君同學主動站起來説:“老師,‘日’表示太陽,你看,天上太陽不就是一個嗎?所以‘日’字裏面只有一橫。‘目’表示眼睛,人與動物的眼睛有兩隻,所以‘目’字裏面就有兩橫。這位同學自告奮勇的舉動,恰如其分的解説,贏得其他同學自發的熱烈的掌聲。教“禾”的字形時,王凱舉着小手説:木頭的“木”加一撇就是禾苗的“禾”。有的同學編兒歌,有的同學編謎語,有的同學做加減法識記生字等等。

《口耳目》這節課我真的被小小的一年級同學給折服了,折服於他們善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折服於他們那種無所畏懼的`精神。想一想,我所做的就是給了學生一個機會,學生就給了我如此多的驚喜,我真是“不勞而獲”啊。

《口耳目》教學反思 篇5

本節課我讓學生先觀察圖片,用一句完整的話描述圖片。引起了同學們探索的興趣。在識記字形的環節中我採用比較法教學“日”與“目”。學生觀察“日”與“目”的字形時,發現“日”字裏面是一橫,“目”字裏面是兩橫,比較之後為了讓學生加深記憶。

關於本課的教學我的成功之處在於:

我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學過這兩個字,你能不能聯繫生活實際加深對“日”與“目”的記憶,讓學生思考了片刻,有同學主動站起來説:“老師,‘日’表示太陽,你看,天上太陽不就是一個嗎?所以‘日’字裏面只有一橫。‘目’表示眼睛,人與動物的眼睛有兩隻,所以‘目’字裏面就有兩橫。這位同學自告奮勇的舉動,恰如其分的解説,贏得其他同學自發的熱烈的掌聲。

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

有些同學站起來以後不會説一句完整的話,有些同學習慣性發出“嗯,啊”的聲音。在舉手回答問題的時候,有些同學不經過老師允許就説話,大喊回答問題,影響全班同學聽課。

在下一步的教學中,我需要強調同學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要“嗯嗯啊啊”的,要利索流利,聲音洪亮的回答問題,並請回答問題聲音洪亮並且不拖拉的同學起來做示範,不要形成壞的習慣。還是要繼續利用課餘時間強調課堂常規,回答問題一定要舉手並且經過老師同意以後才能開口説話。

《口耳目》教學反思 篇6

《口耳目》是識字,寫字教學的第二課,語文中的12個字都是象形字,並且配有形象的圖片。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低年級學生識記漢字,應在辨認字形中瞭解字義,結合字議瞭解,識記字形。識字教學應在符合一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和認識規律的前提下,調動學生識字積累的熱情,進行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習。

一、選好課文,激發識字的興趣。

《口耳目》這一課共十二幅漂亮的圖,十二個生字,那一個個妙趣橫生的象形字會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同時會激發孩子們無窮的想象力記住十二個生字。

二、瞭解學情,掌握第一手資料。

這課要求孩子們認識的字雖多,但是並不難,並且這些字是和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今家長對孩子們的智力早期開發了,説不定許多字都認識。果然,不出所料,十二個字孩子們幾乎都認識。於是我將自己的教學設計由最初的強化識字為激發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以及識字的方法上。

三、本課亮點

1、通過讓生需找圖片和象形字之間聯繫,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與訓練。

2、通過分類記憶方法加強識字效果,既鞏固識字又更好的理解了字義,提高了學生識字能力。

3、討論你在生活中如何識字,啟發課下自學熱情。

四、不足之處

1、教學目標一,認識12個象形字落實不紮實。

2、教學各環節時間分配還需調整。設置機動環節,為後面寫字留出足夠時間。

3、教學同音字“木”與“目”時,應先通過朗讀感受發現同音字的特點,用字義區別記憶是難點,在此處浪費時間過多。

4、教學時應注意適當放慢語速,用更接近兒童的語言增加親和力。

《口耳目》教學反思 篇7

要正確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必須擺正自己在閲讀教學中的地位,要巧妙處理好主導與自主的關係,也就是“扶”與“放”的關係。所謂“扶”,就是指教師用一定的方式、方法進行啟發、引導和講解,讓學生學會“反三”,以便自己去探索的過程。所謂“放”,就是讓學生嘗試、運用“扶”時的方法,去獨立思考、探究的過程,是形成自己能力的過程。

這一課的教學讓我感受到:在認字形的教學中採用從“扶——放”的教學方法,真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上,我着重引導學生學習了“目”,然後和學生一起總結學法:看圖讀字——比形認字—識記生字。

再讓學生運用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説的頭頭是道。然後在反饋學習方法的時候有機地滲透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用這寫生字説詞語説句子。通過這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在學習生字時,一步一步層層深入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使生字教學和語言文字訓練進行有機地結合,而不是單單為學習生字而學習生字。

《口耳目》教學反思 篇8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造字原理包含着豐富的內容。而一節識字課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幾個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一種識字的方法,感受漢字的魅力、激發其學字的興趣。

《口耳目》中的漢字都是象形字,每個漢字都能讓學生聯想到事物的樣子而識記,教學中我讓學生看形識字,聯繫生活實際來識記。也通過認識象形字瞭解到古人造字的一種方法,感受象形字的有趣,更學到一種識字方法,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

在教學方法上,對於天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一年級學生來説,我認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在以前教授拼音的時候,我發現,短時間讓孩子分清這些字母很難,特別是對於接受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很有難度。為此我結合課本上的圖片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給每個字母編了一句小兒歌,並適當加上了動作,幫助學生記憶。沒想到這個方法出奇的好,特別是容易混淆的“ei、ie、ui、iu” ,我讓孩子展開想象,能用最好的方法幫助大家很快認識這些新朋友,孩子們馬上想出了好主意:“i ”就是一個小孩兒,“ei”就是一個小孩兒“ei、ei、ei”地砍樹,“ie”就是一個小孩兒拿着一片樹葉。豐富的想象後孩子們的興趣馬上被激發出來,原來枯燥的拼音變成了可愛的圖片和故事,自然而然地記住了。所以此次我決定充分利用圖片的形象性為學生展示漢字的起源發展,以圖片來揭示字義,以字與事物的相似來揭示象形字的特點,並且結合圖片,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大膽探索出不同的學字方法,例如用熟字加筆畫變生字,比較異同等,最有創造性的是孩子在認識“目”的時候,大膽地與實物進行比較,説:“眼睛是雙眼皮,所以兩個橫。”讓大家在快樂中掌握了新字。

這節課,通過圖片的靈活運用,不但讓學生輕鬆瞭解象形字造字的規律,還能初步領悟認記象形字的識字方法──看到字,聯想到這一事物,通過事物瞭解字的意思,並從中感受到祖國文字的豐富內涵。為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wxw4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