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烙餅問題》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1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烙餅”為主題,圍繞“怎樣烙餅,才能儘快吃上餅?”並利用多媒體課件,展開教學,設計了烙1張、2張、3張----多張餅的探究過程。以烙3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利用手中小圓片代替餅,經歷了從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為了更好地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我採用了下面的方法:

1、設計可操作學具。考慮到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統籌問題,為了幫助學生在探索中體驗,在體驗中發現,課前我針對例題設計製作了相關的學具,用圓片代表餅,這樣便於學生藉助學具的操作,在直觀中調整,在操作中發現,能更加自然地感悟簡單的優化思想。

2、動手操作,理解方法。動手實踐可以讓學生獲取大量的表象經驗,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抓住了烙3個餅最少要用多少分鐘這個難點,讓學生通過操作,説理,再操作來加深印象,體會最少用9分鐘的道理。在研究3張餅的烙法時,先讓學生進行猜想、然後動手操作並給同桌展示説明,學生經歷了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的過程,通過同桌合作,形成了自己烙3張餅的方法,接着,由學生展示不同的烙法,並從中選擇出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這樣,學生解決了烙餅需要最短時間中的基本問題。在最後又安排了“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呢?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完成表格。發現“餅數×3=最快時間”;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雙數,就兩張兩張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單數,就先兩張兩張的烙,最後3張餅用輪流烙餅法烙,這樣做最節省時間”這些規律。

但是在教學中,我也存在着不足,一節課下來,也有幾點值得深思,反思自身,在很多方面還需努力啊,主要羅列幾點,提示自己:

1、放手的力度不夠,特別是讓學生找烙餅規律時,我講的還是太多,此外本節中練習的不多,還需要蒐集練習。

2、在課堂上要多用激勵性語言來鼓舞學生,語言還應再簡練些。

3、課堂情緒調控有待加強,受學生的狀態影響較大,不能很好的自我調節。

4、我對於課堂上學生的生成性問題,處理的不到位。如:有一名學生自豪的説:“老師我可以6分鐘完成,就是把第三張餅分成兩半放到鍋的兩邊一起烙就行了。”等像這類的問題處理的不到位。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2

“烙餅”是一節滲透統籌優化思想的數學課,它通過簡單的優化問題滲透簡單的.優化思想。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我以“烙餅”為主題,以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為主線,圍繞怎樣烙餅,才能儘快吃上餅?展開教學,設計了烙1張、2張、3張----單張,雙張餅的探究過程。以烙3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利用手中小圓片代替餅,經歷了從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整節課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我滲透了以下理念:

1、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操作實踐

“生本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自主小研究,要求讓學生以圓形紙片替代餅,自己先進行烙餅活動,自主探究1張餅,2張餅,3張餅的最少烙餅時間。這一環節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來,在操作中感知,在實踐中昇華。並且,這一環節,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出發,創設了生動,現實的情境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時時為我們生活服務,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2、解放學生的口,讓學生暢所欲言。

課堂上,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特別是3張餅怎麼烙這個重難點,讓學生説,讓學生議,充分以生為本,師只在關鍵處引導,這一環節實現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它既是生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水嘗水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形成條理化,規律化的知識結構。

3、讓學生體會數學思想方法

“烙餅問題”,它所呈現的是優化問題,優化問題是人們經常要遇到的問題,例如,我們出門旅行就要考慮選擇怎樣的路線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費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時間最短;所以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體會到這種數學思想方法。這節課中我認為學生體會的還不錯。

本節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生本理念”體現的還不夠,教師放手的力度不大,特別是讓學生找烙餅規律時,師講的還是太多,此外本節中練習的也不多。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3

本節課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成功之處:

1、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發現規律。在教學中讓學生利用準備的圓片進行動手操作,通過操作學生會出現如下幾種情況:

(1)每次烙完一張餅,6+6+6=18(分鐘)

(2)第一次烙1號和2號餅的正面,第二次烙1號和2號餅的反面,第三次烙3號餅的正面,第四次烙3號餅的反面,3+3+3+3=12(分鐘)

(3)第一次烙1號和2號餅的正面,第二次烙1號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第三次烙2號和3號餅的反面,3+3+3=9(分鐘)

然後教師讓學生進行觀察,哪種方法可以儘快吃上餅呢,為什麼?小組進行交流和討論,最後達成共識:每次總烙2張餅,別讓鍋空閒,這樣應該最省時間。

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要烙4張餅、5張餅、6張餅……呢?你發現了什麼?由此得出:餅的張數×每面烙的時間=所需最少時間。

2、延伸拓展,啟迪思維。在學生髮現烙餅的規律後,教師提出當每次最多能烙3張餅,這個規律是否依然適用呢?你又會發現什麼呢?學生經過思考發現只要把餅的張數×每面烙的時間=所需最少時間轉化為總面數÷每次可烙的面數×每面烙的時間=所需最少時間就可以得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總面數÷每次可烙的面數”實際上就等於餅的張數。

不足之處:

由於對烙餅問題進行了拓展,導致練習時間不充分,學生對於烙餅問題的規律掌握不夠熟練,出現了應用規律解決問題時學生對於每面烙的時間理解不到位,把每面烙的時間和烙一張餅所用的時間混淆,沒有注意到必須用餅的張數乘每面烙的時間。

再教設計:

對於烙餅問題的拓展可以留給學生課後進行思考,應該留有更多的時間對本節課的問題進行鍼對性的訓練,不留知識上的盲點。

標籤: 反思 教學 烙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pwdvg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