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圓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圓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圓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圓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六年級下冊《圓的認識》教學反思1

這節課屬公開課,優質課等經常選定的內容,要想有更多的創新,的確很難。在集體備課時,本組教師打破了課本固定的教學順序。將着眼點放在了學生操作、實驗、探索和發現上。反思自己本課教學如下:

一、在復備“圓的認識”這課時,沒有規定先教什麼,後教什麼,只備這節課的知識要點和一些操作活動的設想。本人所教的“圓的認識”的教學順序雖然與集體備課時的不同,但教學目的和手段相同,那就是激勵學生從嘗試讀書入手,讓學生自己安排學習程序,為自我學習定向。讓學生在自學課本中自主探索圓的有關知識,發現什麼新知識就説什麼,有什麼問題就提出來。把“學生跟隨教師的課前預設”變成“教師跟隨學生自主學習的思路去引導探討”。

二、重點放在設計操作活動和比賽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領悟新知。學生通過折圓形紙片,領悟到圓心、半徑、直徑的特徵;通過畫半徑、直徑的比賽活動,明白“在同圓中半徑、直徑都有無數條”;通過量同圓中的半徑和直徑的長度,發現“同圓中的半徑相等,直徑也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通過嘗試畫圓的活動,領悟到“畫圓的方法步驟、圓心確定位置、半徑確定大小”等等。這樣把“教師講授新知,教師操作演示活動”變成“教師設計活動,學生操作活動,領悟新知”,同時還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當“小老師”講解自己悟懂的知識。有了學生折一折、量一量、畫一畫、説一説、比一比、數一數等“動”的實踐活動,有了學生在活動中自悟的學習基石,內化新知,發展提高之目的自然會達到探索的方法,促進創造式學習。

三、在教學過程中,我補充了許多與生活有關的知識,如用課件演示小動畫,提出問題:“車輪為什麼做成圓形?車軸應裝在哪裏?”等,富有趣味,生動活潑,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的慾望,而且引導學生自覺地將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學習有用的數學。另外,在最後還穿插了一些人文方面的小知識,如《墨經》中的關於圓的研究等,在拓寬學生眼界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愛國熱情。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很不足之處的: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反饋的形式比較單一。如一開始時請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畫圓這一環節,我反饋的方式是請學生來説一説:你是怎麼畫的?還有誰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學生有的説用瓶蓋畫;有的説用圓形的尺畫;有的説用光盤畫等等。其實這些方法都可以歸結為一種:藉助圓形物體來畫圓。學生一個個來説不但浪費時間,而且交流、反饋的面很狹窄。如果這個時候,我這樣提問:“同樣都是藉助於圓形物體來畫圓的同學請舉手。”然後請那些沒舉手的學生來介紹其他畫圓的方法,不但交流反饋的範圍能夠從個別學生延伸到所有學生,而且交流出來的畫圓方法可能會更多一些,而不會僅侷限於用物體來畫這一種。

從這節課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看到:只要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學生就會提出更多的跟本上不同的見解,學生的素質會提高,能力就會發展。

六年級下冊《圓的認識》教學反思2

實行新課改對我們每一位教師而言是一個挑戰,但我認為更是一個機遇,它需要教師不斷改變教學觀念,不斷探索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方式,我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作了以下思考:

1、體驗數學與現實的聯繫,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數學不單純是符號的運算,它來源於生活,是理解和把握事物的一種思想。我依據《課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

上課伊始,先讓學生觀察一組自然現象的圖片,同時思考:從這些自然現象中你能找到什麼數學圖形嗎?接着再讓學生觀察一組生活中有圓的物體,小結從很多物體中都能找到圓,引入了課題。

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習應是發展學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讓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活動過程。

在學生積極回答生活中在哪兒見過圓?強化了學生對生活中處處有圓的體驗後,我適時創設了如果大詩人李白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會寫一首詩,音樂家會創作一首曲子,那你們現在會做什麼呢?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畫圓、研究圓的強烈求知慾。通過讓學生想辦法畫圓,畫完後小組交流的活動,給予了學生獨立、自由、努力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在小結有不同畫圓方法的同時滲透互相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在解決圓和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時,學生遇到了困難,這個環節有待改進。讓學生在多種畫圓的方法中自主挑選其中一種在我們課堂上研究,並説説為什麼?順理成章地過度到了用圓規畫圓,先介紹圓規,然後在學生嘗試畫圓的時候同時思考怎樣成功的畫出圓,讓學生嘗試成功畫圓後,我要求學生畫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4釐米的圓。並且讓感覺自己畫圓本領大的同學板演,同時歸納畫圓的步驟,接着讓學生在自本上完成,讓剛才板演的學生再介紹畫的圓,這裏在依據畫圓的步驟時,引出了圓心、半徑、直徑。整個環節給學生創設了思維的空間,注重引導學生積極體驗,自己產生問題意識,自己去探究、嘗試,總結,從而主動獲取知識。

 2、體驗動手與思維的關係,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加深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是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例3要解決數學知識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安排學生通過畫、量、折等活動,深入體驗圓的特徵。為了幫助學生有效地體驗,教材設計了四道討論題。其中前兩道是通過畫與量獲得體驗:在同一個圓裏可以畫出無數條半徑(直徑),且長度都相等。理解“無數條”,感受了線是無數個點的集合;發現“長度相等”,是圓的本質特徵,也是車輪和生活中許多物體都做成圓形的原因。後兩道題要通過對摺圓獲得答案,發現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以及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圓的認識就更深入了一步。學生在圓形紙片上通過畫、量、折、比等操作活動中,探究了圓的特徵。但是由於看錯了時間,本環節太匆忙了。

3、體驗知識與應用的聯繫,昇華學生的求知慾。

《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在練習的這一環節中我安排了相關練習。我藉助媒體,將自然、社會、歷史、數學等各個領域中的“圓”有效整合進本課教學,充分放大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圖形背後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我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課堂裏打破常規、衝破樊籬,演繹“走進圓的世界”的呢?是平靜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漣漪?是陽光下朵朵綻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輪永恆的明月?是“長河落日圓”中夕陽下落日的.餘輝?是偉大思想家墨子筆下“圓,一中同長也”和數學鉅著《周髀算經》中“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的召喚?是古老的陰陽太極圖所給予的神祕誘惑?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古訓背後的力量?還是西方數學哲學中“圓是最美的圖形”所帶來的無限誘惑?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種莫明的衝動,一直縈繞心頭,那就是:怎樣讓數學課堂再厚重些、開闊些、深邃些、美麗些……藉此,想到了圓,繼而,便有了“圓的認識”這一嘗試。雖然課堂上師生語言不夠精煉、準確……但我在課堂上真正成為了引導者、推動者和共同思考者。學生在實踐操作、討論交流、合作探究中學習了知識,感受、體驗了數學的樂趣,我將不斷地朝着這個目標努力.

六年級下冊《圓的認識》教學反思3

“圓的認識”是義務教育北師大版六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十一冊的內容。此前雖然已經初步認識過圓,但對於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徵還是比較困難的。由認識平面的直線圖形到認識平面上的曲線圖形,是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

 一、教師語言設計應準確、簡練。

教學設計在引入以及表述時要注意做到語言準確而又精煉,如表述清楚“我們生活中許多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如硬幣的面”。並且引導學生説清楚是“某個物體的面是圓形”,讓學生在舉例中進一步明確圓是一個曲線的平面圖形,與以前學習的平面圖形有所不同。我是藉助課件先由十運會劉翔獲得獎牌引入,接下來便是讓學生舉例説説生活中的圓,同時藉助課件向同學們展示了大自然中的圓,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二、預設充分,促進動態生成的課堂。

新課堂的課堂講究動態生成,但良好的課堂生成也離不開教師教學設計的預設。我們更詳細的研究了自己的教學設計,對每個細節再仔細推敲了一遍,對於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有了心理準備,為課堂的動態生成作了充分的準備,更好地促進開放式教學。我重組了教材內容,讓學生先來畫圓。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選用任意一種方法來畫圓。讓學生用多種方法畫圓,感悟畫圓的多樣性,體會到每種畫法都有它的優勢,但也有它的侷限性。如利用物體畫圓比較快方便,但不能隨意改變大小;但利用圓規畫圓,則可以靈活調整圓的大小,並且畫出的圓比較漂亮。

 三、在學生動手操作中,加強教師對學生的指導

圓規是畫圓的專用工具,學生對它還是比較陌生的,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介紹畫法時,我們藉助媒體或親身做一些示範,並和學生共同商討用圓規畫圓的注意點,讓學生更好的體會與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充分讓學生動手,通過折、量、比等方法理解掌握圓的特徵,同時在課堂上向學生補充了課外知識:墨子很早就在《墨經》中提出“圓,一中同長也。”

四、進一步解決生活在的實際問題。

在課堂中增加一些應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圓心的作用——確定圓的位置,半徑的作用——確定圓的大小,增強數學的應用價值。用課件演示“車輪為什麼做成圓形?車軸應裝在哪裏?”富有趣味,生動活潑,學生興趣濃厚。最後課件演示的生活中的圓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的圓,同時結合2008奧運會五環標誌,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pkxx0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