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梯形的面積》教師教學反思

《梯形的面積》教師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梯形的面積》教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梯形的面積》教師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用到了哪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提出問題:梯形是不是也可以像它們一樣可以轉化成已學過幾何圖形呢?在學生操作前,課件顯示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1、轉化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與原來梯形的`面積有什麼聯繫?

2、梯形的底和高和轉化後的圖形的各部分又有什麼聯繫?

學生操作後發現方法不止一種。我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和課本上一致的推導方法,一是因為大多數學生採用的都是這種方法,二是這種方法推導梯形的面積最容易理解、最簡潔。其它方法有的拼出的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有的推導的過程較複雜,在課堂上讓選擇這樣的同學簡單交流,沒有展示推導過程。最後小結不管用哪種方法來推,都能推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

第一、在學生想辦法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後,沒有對同學按所選的方法不同而分組,導致在討論拼成的圖形或分成的圖形的面積、底和高與梯形的面積、底和高之間的關係時,浪費了時間,討論不深入。在以後的教學中,教師應及時篩選有用的信息,並對其分類和引導,有序展示。

第二、其它方法沒有展示推導過程,想到此方法的學生的個性沒得到張揚,也沒有給其它學生充分的思考餘地,導致最後小結不管用哪種方法來推,都能推出一樣的面積計算公式時,部分學生有疑惑。

第三、學生的表達能力欠佳,不能將自己的發現從數學角度和思維方法表達出來,這也是我們數學教師長期要培養學生的一種數學學習的品質。

第四、有的學生沒有完成推導梯形面積的過程,在以後的合作探究中,應讓小組內再分為一幫一,以幫助學困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nv37x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