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除數接近整十的除法》教學反思

《除數接近整十的除法》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除數接近整十的除法》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除數接近整十的除法》教學反思

《除數接近整十的除法》教學反思篇1

這節課包含兩個層次:一是建立在上節課除數是整十數筆算除法基礎之上,進行估計試商,這一環節的學習與前兩課時的內容是緊密相連的,學生們需要對前兩節課的知識融會貫通並熟練運用於較複雜些的筆算之中來;第二個層次是建立在第一層次之上,學生們通過四舍或是五入後會發現不合適(有時不夠分,有時餘數還能再分的現象),於是進行兩次試商。

這一課時的學習不像前面的學習那麼輕鬆有趣了,孩子們隨着題目數字的改變、難度的增加而專注地傾聽與思考了。第一步的試商環節其實是估與乘的結合,當試商遇到困難時,將除數估成一個接近的整十數,再用估算與口算來解決試商,試過之後還未必會一次成功,所以這個過程讓有些同學出了汗。但是有了足夠的專注與努力,這一重要點扎實突破,同學們卻又在第二步(用除數乘商)頻繁出錯。錯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部分同學會用估成的近似數乘商(應該是用接近整十數的真實除數去乘商);

2、兩位數乘一位數出錯,畢竟是在計算除法,受除法從最高位除起的負遷移,有些孩子算乘法時也算成了從高位乘起,這樣會導致個位算時有進位就極易出錯。所以最終通過練習,發現試商這一難點都掌握得很好,卻在乘時卡了殼,需要反覆地提醒與糾錯。

一節課的三十五分鐘很有限,足夠的複習鋪墊是必須的,要讓他們學會運用舊知來類推,並藉助舊知的階梯往上攀爬;新的計算以情境出現,讓計算的意義賦予情境之中,更容易理解,於是就又有了題目的分析、數量之間關係的引導;接着才是列式、嘗試計算、發現問題,通過類比、分析來學習新知,並進行更深入的探討,過渡至學習新知後的練習鞏固。

對於算理與難點,學生們已經基本掌握,但缺少的是充分的練習與糾錯總結,光説不練的數學是空洞無效的,尤其是計算教學,學生沒有足夠的練習、糾錯更不能將新知得到很好的消化,所以接下來的重點將是通過練習讓他們更進一步熟練地掌握算法。

《除數接近整十的除法》教學反思篇2

除數接近整十的除法是在學生剛掌握了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基礎上進行的豎式除法,學習關鍵是用“四捨五入”法將除數看成整十數試商。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注重知識的鋪墊。

複習部分,我設計了三道複習題:“括號裏最大能填幾”“乘法計算”和“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為後面的試商和筆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84÷21,430÷62和197÷28,很明顯例3是讓學生利用“四舍”來試商、例4是用“五入”來試商。我重點教學例3,例3的第(1)小題中,先讓學生知道將除數21看成20來試商比較簡便,再理解其計算過程,在例3第(2)小題中讓他們體會“調商”的過程。由於學生已有例3的經驗,所以例4的教學,我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自學展示,注重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和學生遷移思維的培養。

通過教學,我發現有以下問題:

1、對於後進生的輔導力度不夠,練習中還發現還有一些學生用初商和除數的近似數相乘。

2、過分強調算理,在説算理這上面耽擱了一些時間。

3、沒能顧及整體“學困生”,應該讓他們都進行板演,逐一指導,使其掌握這部分知識。

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口算乘法的練習,必須加強筆算的練習力度,進行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

《除數接近整十的除法》教學反思篇3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除數接近整十數除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中,當除數十位上的數較少,個位上的.數又不接近整十數,怎樣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選擇方法進行試商的本節課着重要解決的問題。

成功之處:

1.多種方法呈現,讓學生經歷試商過程。在教學中,教材呈現了學生不同的試商方法:第一種是一般的試商方法,把26看作30來試商,需要調一次商;第二種是利用26乘10的口算來試商,學生會發現結果大於240,需要把商調小一次;第三種是把26看作25來試商,一次就能確定商。事實上此題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當被除數的最高位與除數的最高位相同,被除數的前兩位比又除數小2,即所謂的“同頭無除商8或9”,而此題差是2一定是商9,可以一次就能確定商。通過四種方法的呈現,讓學生觀察交流,體會在試商的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2.分析學情,幫助學生分散難點。在教學中,由於需要把26看作25來試商,因此在教學新課之前,先安排學生進行關於15乘2、3、4、5、6、7、8、9及25乘2、3、4、5、6、7、8、9的練習,然後又重點對15乘2、4、6、8及25乘2、4、6、8的練習進行了強化記憶,以便使學生體會到這種方法的試商優越性。

不足之處:

在進行練習時,發現學生還沒有能夠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去試商。例如:同頭無除商八九,除數折半商四五。

再教設計:

需要對於有特點的題目進行鍼對性練習。例如同頭無除商八九,除數折半商四五及關於因數是15和25的乘法練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n3w2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