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2020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精選5篇)

2020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0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0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精選5篇)

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

課文正如它的題目,講述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環境優美的小村莊,村莊周圍是鬱鬱葱葱的森林。人們靠着手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建造房子、製造工具、打造傢俱,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於過度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捲走了。這個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莊裏的人們錯誤的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所引發的嚴重的後果——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本文呼籲人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因此,“言簡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點。比如,通篇課文沒有一處譴責人們濫砍亂伐樹木的行為,但在讀完課文之後,讀者會油然而生一種對人們錯誤行為的惋惜和譴責。這篇課文的學習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學習難點是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藴涵的深刻道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為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讓學生感受小村莊的美,採用記者的方法進行。讓學生感受自己就是小村莊裏的居民。拉近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第二個優點是,用切入法直接進入第四段,學習小村莊的變化,引起學生的共鳴。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緊緊抓住一些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如“誰家……誰家……誰家”,“拎起”,“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等一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約束與限制,上山砍樹非常隨便,強烈體現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語文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情流淌,就必須牢牢抓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詞,讀讀、議議、品品,讓學生在品中感悟,從而積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

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課文靈魂深處的東西,帶着這種情感、體驗去讀書。抓重點句子進行拓展練習,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深化主題。用關聯詞語訓練説話使學生概括文章中小村莊的變化的原因,又訓練了學生説話的能力。

但是自己也存在很多缺點。讓學生自主學習畫答案。確沒有進行彙報,直接進入下一個內容了。課題的隨機應變能力較差。課堂有富裕的時間應該讓學生通讀課文。迴歸整體,這樣就完美了。還需要向優秀的教師學習。

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2

在指導學生閲讀《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第三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把這段意思畫出來(樹林減少,裸露土地擴大,樹樁遍地皆是,樹林成了房子,傢俱、工具柴煙)不出所料,學生們興趣盎然,不一會兒,便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簡筆畫很好的體現了人們無知地肆意砍伐,破壞生態環境和無節制地浪費自然資源。我讓學生互相交流,談談自己的創作的意圖和感受。

新課程理念強調:尊重學在閲讀過程中的個性張揚,珍視他們在閲讀實踐中的“多元化”和“獨特體驗”。而這些需要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和諧地進行,正是教師放心、放手、放權,充分信賴每位學生,才能讓他們主動脈積極地去發現和探究,去用心感悟和品味。教師“甘做平等中的首席”,不失時機地點撥和啟發,激勵和喚醒他們沉睡已久的潛能和智慧,去實現文本、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對話,去實現朗讀的多元化,以讀促悟,以悟助讀。

因此,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朗讀素養就顯得水到渠成、輕鬆自然了。

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3

今天教授的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通過第一課時上課情況來看,我課備得很不充分。回顧之前的備課情況,主要是從思想上輕視了這節課。

這節課安排在本單元第三課,下一節課就是自讀課文《路旁的橡樹》,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節課並不重要,但是在講課的時候才發現其實這是一篇教育性很強的文章,而且語言很美,細節的地方很多,很值得人去揣摩。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很是後悔,覺得應該配上圖片和音樂,讓同學們更好的感受村莊的美麗,從而為村莊的消失感到惋惜,通過強烈的對比,體會到砍伐樹木給村莊帶來的毀滅性的打擊,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課堂就是這樣,是現場直播,不能重複演戲,有些時刻,錯過了就失去了接受知識的最佳時刻,以後在彌補也不會有當堂講授的效果了。

不過在這堂課上,我也有所收穫,本來有的學生很沉悶,不想回答問題,特別是男生,於是,我就給學生説,“看來咱班的女生很積極,但是男生怎麼不如女生呢,要做男子漢,可不能做……”話還沒説完,班裏的女生就接着説,不能做縮頭烏龜,課堂氣氛接着就輕鬆了很多,而此時,男生也勇敢的舉起了手,這時候他們舉手並不是以往老師逼迫的時候的感覺,而是很積極,沒有被逼迫的感覺。再一次感受到,上課時給孩子們以誇獎,戴高帽對課堂教學有多麼大的促進作用。

都説課堂教學時遺憾的美,但是,從這堂課上來看,只要課前積極備課,準備充分,雖做不到十全十美,但也能減少遺憾的發生。

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4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由於村裏的人們過度地砍伐樹木,致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整個村莊被洪水捲走的故事。呼籲人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首先讓學生欣賞圖片

(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鬱鬱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接着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欣賞小村莊先前的美麗。引: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讓學生通過多層次多形式讀書,再畫一畫,感受小村莊先前的美麗。再展示課文後部分對比鮮明的圖畫,問“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心裏有何感受?”在他們談完感受後,再出示最後一句,讓學生試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小村莊的變化,與課文前部分形成對比。

二、引導學生理解小村莊的變化

帶領學生質疑問難:“同學們,看了前後不同的兩幅畫後,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嗎?”學生會問: “老師,小村莊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個變化?”這樣學生就抓住了文章的要領,師生在質疑問難中共同確定了學習目標。接着我又問“想想哪些地方寫了小村莊發生變化?哪些地方寫小村莊為什麼變化?”這一問題旨在使學生理清課文思路,感知課文大意。

三、細讀課文,弄清小村莊的變化

在課中我問學生: “這麼美的小村莊怎麼會消失呢?”這一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帶着疑問,學生讀文的興趣就濃了,讀書的效率也就相應提高了。我讓學生自由讀二、三、四自然段,自己去尋找答案。在這一部分教學中,我緊緊捉住重點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情感朗讀。如“誰家……誰家……”、“拎起”、“一棵一棵”、“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這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節制和約束,上山砍柴很隨便,強烈體現人們對森林的破壞。讓學生從中歸納出正是因為這些村民亂砍亂伐,造成了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由此看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然後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藴含的深刻道理。

四、學完後設計填空

“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説什麼?”學生能聯繫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後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

五、最後一個環節

我聯繫實際用圖片展示周圍環境遭受破壞現象,説説身邊有哪些破壞環境的現象,你想對全社會説什麼?通過小練筆也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這裏旨在使學生從文中受到啟發,懂得“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後已經認識到了要保護樹木,不能亂砍亂伐,否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道理。但是在讓他們對小村莊的人們説幾句話,並提出環保建議這個環節時,由於學生沒有親身體驗,加上詞語積累不夠,所以口語表達也就不流暢。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口語練習,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5

我執教的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緊緊圍繞“保護周圍的環境”為主題的一篇精讀課文。正如這篇課文的題目一樣,它講述的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村莊周圍是鬱鬱葱葱的森林,人們靠着鋒利的斧頭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於亂砍濫伐,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終於被一場洪水沖走了。這個故事講的不僅僅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莊裏的人錯誤行為和由此引發的嚴重後果——不愛護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呼籲人們應該愛護樹木,愛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中藴涵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我將的主要特點歸納為“言簡意賅”,根據這個特點展開了準備工作,在具體執教之後,我從以下幾個反面展開反思。

一、 中年級的識字教學,“簡化”的心理要喊停

很多老師都認為,學生到了中年級,應該學習的識字方法和技巧都會了,那麼是不是已經可以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學習生字新詞了,是的,現在越來越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這一切不等於忽略教師的引導作用。正是由於學生的識字和寫字量增加了,所以識字的鞏固工作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拿《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中的生字“葱”的字形、“裸”的讀音,“鬱”的字義來説都是難點,因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仍然做了強調,目的就是加強鞏固,讓這些難記的字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二、 中年級的閲讀教學,應在“泥濘”中走向美好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精讀課文時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主要憑藉,在的執教中我雖然採取了多種多樣的讀,但是我主要進行了默讀的訓練。在我分析了文本特點“言簡意深”之後,我將默讀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因為中有很多地方的詞句是要求學生認真思考的,而默讀的特點就是速度比朗讀快,更有利於學生的思考。因此在朗讀的時候我情調了默讀的特點“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強調要“在心裏讀、在腦中思”。雖然剛開始這樣的訓練,還有點難度,如在課文教學時,我雖然讓學生默讀課文中三次提到的“鋒利的斧頭”的句子,但是學生也沒有能真正地進入思考的狀態,但是我相信,只要進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學生的默讀技巧一定有更多的進步。

三、 拓展,在生活中演繹語文的美好

教學的驚喜有時候是在課內,但也還有課外的延伸。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倡議孩子們為我們周圍的環境做點小事,沒有想到週末的時候,班長帶來幾個學生到我家找我,説他們做了幾個保護環境的廣告牌,當時我還想這只是我的一個作業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孩子們卻説要把這些廣告牌放到學校旁邊的小河邊,還揚揚手中的垃圾袋説要利用週末的時間和夥伴們清理河邊的垃圾。我的心裏泛起了喜悦的漣漪。

是啊,什麼是語文,我想孩子們把我們學習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讓語文浸染他們的靈魂,讓他們快樂生活,健康學習,我想那麼我的語文的目的就達到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m9dd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