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想為難學生,卻被學生難住了》的教學反思案例

《想為難學生,卻被學生難住了》的教學反思案例

為了改進數學課堂教學,積極營造觀課文化氛圍,我們教研組決定每人一學期必須上一堂校內觀摩課。去年我在華師大教育碩士班學習一年,今年領導安排我任教初三,大家不約而同地都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當時學生正處於全面複習階段。複習觀摩課怎麼上我心中實在沒底,此時我的複習進入到“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按過去習慣,複習課總是先幫助學生羅列知識點,然後講解例題,再輔之練習。在華師大學習期間,我對數學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印象頗深,考慮到班級平時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配合融洽,我準備採用交流討論的教學方式。

《想為難學生,卻被學生難住了》的教學反思案例

那天,聽課的教師很多,大家都有些緊張。我先讓學生回憶四邊形的概念,作了凸(凹)四邊形區分後,接着就直奔主題:“給一個凸四邊形,加上什麼條件才是平行四邊形?”學生接二連三説了許多: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2.任意鄰角互補;3.一組對角相等,一組鄰角互補;4.對角線互相平分;5.兩組對邊相等;6.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7.一組對邊平行,一組對角相等;8.成中心對稱。

課上得很順利,氣氛相當活躍,學生回答的理由也很充分,我暗自高興。“還有嗎?”同學們紛紛搖頭表示沒有了。我心想怎麼沒人提“一組對邊相等、一組對角相等是平行四邊形”?因為這一命題的反例不太容易構造,所以我把它作為這節課的“殺手鐗”,正等學生上圈套呢。我等了一會兒,結果還是沒人提,怎麼辦?

為了打破僵局,我故意提高嗓門:“有一組對邊相等、一組對角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並十分正式地把這句話寫在黑板上。教室裏立刻譁然。

A同學説:“是的,在四邊形ABCD中,假設AD=BC,∠B等於∠D,因為AC為公共邊,所以三角形ADC與三角形ABC全等……”還沒等他説完,後面有許多同學叫起來了:“邊邊角,不能判定。”A同學恍然大悟,笑了笑,坐了下來。“誰來試試?”有人嘀咕:“好像不是?”我接過話茬:“認為是的,給出證明;如果不是,舉出反例。”B同學舉手了,“A同學的證法不對,但不意味命題是假的,在四邊形ABCD中,仍然假設AD=BC,∠B等於∠D,過C、A點分別向對邊作垂線,垂足E、F,這時三角形BCE與三角形DAF全等,得CE=AF,∠BCE等於∠DAF。由此判定三角形ACE與三角形CAF是全等的,所以∠ECA與∠FAC相等,因此∠BCA等於∠DAC,所以AD平行於BC,所以是平行四邊形。”證明過程看起來沒漏洞,這怎麼可能呢?問題在哪裏?我一時拿不定主意,還是先聽聽其他學生的`意見吧。

C同學説:“B同學都證出來了,還有什麼話説!”我順勢也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圖形,AB=AC,在BC上取一點E,連結AE,作∠AED等於∠EAC,並且ED=AC,這樣得到的四邊形ABED符合條件:AB=DE,∠ABE等於∠ADE,但不是平行四邊形。誰是誰非?教室裏的空氣頓時凝固起來。

B同學又接着發言:“老師,你已舉出反例,我不得不承認這個命題是假的,可是我還是沒發現我的證明在哪裏出了問題?”C同學搶着説:“這樣的反例誰又能想到呢?老師你是怎樣想到的?”正當我顯得有些尷尬,下課鈴響了,感謝上蒼留給我繼續思考的機會。

課後,教研組對這堂課展開了討論。

話題1:畢業班這樣上覆習課可行嗎?

賈老師:這堂課的特點是,通過師生、生生的討論,深入研究了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之多令人大開眼界,這是課堂數學共同體活動的結果,顯示了學生學習的巨大創造力,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營造了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實現了以學生為本的宗旨。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已有的以平行四邊形為中心的圖式得到了重新建構,圖式網絡進一步精緻化。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學方法是積極的。但是課堂交流需要時間,複習進度怎麼辦?學生要不要解題訓練?最後中考怎麼辦?

郝老師:我認為這涉及到評價的問題。評價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終點。西方強調的是對數學的理解,而我國曆來注重“雙基”訓練,苦練基本功。因此考試關注知識的覆蓋面,重視解題的熟練程度。為了考試得高分,“大運動量訓練”成為老師、學生的共識。不搞“大運動量訓練”就得不到高分嗎?我看未必,數學複習應從“反思”、“整合”、“運用”、“創新”這四個方面去考慮,關鍵是怎樣處理“理解”和“訓練”之間的關係。目前,國家正在進行課程改革,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時教師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我們應該儘快在課堂上有所體現。

話題2:學生B的問題出在哪裏?

譚老師:黃老師的最後一個問題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然而學生B的問題出在哪裏呢?首先“有一組對邊相等,一組時角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這個命題不同於“三角形有兩個鈍角”這樣的假命題。後者可以通過邏輯的推理,判斷其偽。但前者既含有真的情況,又含有假的情況,不能靠邏輯推理來判斷真假,只能靠構造反例來説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kl409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