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漁歌子課堂教學反思

漁歌子課堂教學反思

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所寫的這首千古流傳的漁歌子,被世人一直所模仿然而卻從未被超越,《漁歌子》教學反思。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詩情畫意。本首詞內容淺顯,生字不多,詞意境很美,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

漁歌子課堂教學反思

因此本課的教學中,我沒有像以前那樣逐字逐句的翻譯,沒有一問一答讓學生回答,沒有過多講述,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恰當的引導,豐富的地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以“讀”為主讓學生感受詩詞的韻味,節奏,體驗詩人的情懷,“讀”“想”結合教導學生學習詩詞不但要讀還要思考,理解詞句的表面意思,而且要展開想象,進入詩詞所描繪的意境,感受到作者的心情,體會寫作意圖,從而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種讀的形式,從一開始的指名讀,範讀,小組比賽讀,分角色讀到後面的配樂聽讀,師生對讀等。達到在多種朗讀形式中品賞佳句,體味情感,入情入境,熟讀成誦。增加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在詩詞的學習中採用讓學生閉眼想象畫面的方法。問你看到了什麼景色?聽到了什麼聲音?聞到了什麼味道?在啟發想象下,學生的思維拓展了,教學反思《《漁歌子》教學反思》。回答的十分踴躍,不僅僅看到了詩詞中連綿的西塞山,自由飛翔的的`白鷺,盛開的桃花,潺潺的流水,肥美的鱖魚,青色的箬笠,綠色的蓑衣,細細的春雨;聽到了鳥鳴,聞到了桃花的花香,流水,風聲,魚的遊動……學生陶醉的眼神,動情的描述,給我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動靜結合,聲色合一,相得益彰的唯美畫面。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詩詞所描繪的意境,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不僅可以豐富對詞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古詩詞的學習一定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節課我對張志和的生平和創作背景進行介紹,出示了張志和的兄長張松嶺寫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均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力浪起且須還。)這首詞,並設計了和學生一起對詩詞的環節。學生完全被帶入了兩首詩的意境中,最後有介紹張志和是一名直釣者,又問:“張志和釣到了什麼?”學生立即答到:“釣到了快樂,釣到了閒適,釣到了自由……在此情此境中,學生深刻的感悟了,品出了“釣”中情。

總之,給全鎮老師上這樣的公開課,我感受到了自己不足之處,開始的緊張,在上課環節上的不夠銜接,對學生語言評價的不夠豐富,自己教態的不夠自然,然而這節課我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感受此次公開課到對自己教學能力的提高。我也將會以此為戒勉勵自己不斷去學習,在教育教學上取得進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gx4n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