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美術《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

美術《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

美術《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1

這堂課我無論從選材到備課、教具的製作準備以及多媒體課件都進行了認真的組織、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讓學生利用橡皮泥以及其它廢棄的材料製作他們喜歡的動物朋友,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整節課氣氛活潑、生動、且愉快,整堂課很成功,很值得我們學習。

一、課堂導入

引用奧爾夫音樂《啤酒桶波兒卡》輕快的音樂旋律激發學生邊跳邊做各種動物的動作讓學生導入了角色(讓學生從身體語言上開始感受和投入),並在短時間內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然後老師以魔法師的身份帶來禮物箱(範作),問學生想不想看看是什麼禮物?敢不敢去解開這兩個魔咒?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裏,採用激將法,一下子把學生的心抓住了,於是適時地拋出兩個課堂預設解決問題(魔咒),通過解開兩個問題(魔咒)循序漸近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餘下的問題,自主發現動物的造型特徵、表現材料和製作方法。

二、賞析與探究

首先,在揭示課題後,我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動物範作圖片:紙碟、紙杯、卡紙、紙盒、黑豆、牙籤、布、夾子、瓶子、樹葉、菜、香蕉、橡皮泥等等材料製作的各種動物。通過學生的欣賞、觀察、分析、自主地發現了不同動物可用不同材料的表現方法(材料適合法,就是不同造型、色彩、質感、性格的動物採用適合表現的材料,恰倒好處地把動物的個性美感表現了出來。),在造型上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啟發了學生的想象力,運用繽紛的材料、色彩使學生突破了原有動物的色彩概念,為下面創作的多樣性打下了基礎。

接着,我又提出:“如果讓你來做魔法師,你會把他們變成什麼樣的呢?”提出兩個問題:

(1)你會做什麼動物?

(2)你會用什麼材料、方法來表現?

學生通過小組熱烈的討論,然後在班級中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不同的材料表現不同的動物,不同的材料表現同種動物,同種材料表現不同的動物,以及各種材料的製作方法等幾個方面發表了各自的想法。)將自己的奇思異想描述給其他同學聽,形成一種交流會,無形中互相之間得到了潛移默化的學習交流,更促發了各種創新,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挖掘創新了不少新的材料和製作表現方法,我根據學生的想法引導他們歸納出各種材料的基本技法。(例如:水粉、水彩、蠟筆可以用畫、塗、印、吹、染、印、刮等技法;卡紙和熒光紙以及瓶子等可以用剪、貼、折、插、撕、摟空等方法;粘、貼、壓、刻、劃、點、挖、折、插等等方法;以及綜合運用法。)

三、合作創作,共享成功快樂。(合作實踐)

我通過設置作業要求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實踐,親手來做一做,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製作。在合作製作中讓學生學會協作,學會互助、學會交流,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通過設置“材料自選商場”為學生好的創意思維提供了更多的表現材料,讓更多創意作品展示可能空間。

四、學生作業及講評(互賞互評)

我在這節課評價學生作業時主要採用了多元的評價方式,我非常注意評價的`角度和方式。在過去的教學中,無論是學生回答問題,還是學生作畫、製作手工作品等,都是由教師作單一的評價,學生是沒有發言權的,而且評價的方式也很單一,長期下來就導致了學生只會聽教師評價來區分好壞、對錯,或者合理不合理。

在本節課的作品展示環節中,當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出來時,所做的動物作品可謂是構思巧妙、形狀各異、色彩紛呈,很多作品都是出乎於我的意料之外,這時我覺得如果我們仍以成人、常規、傳統的評價觀念、思維方式去評價一件學生的作品,那將是對學生心靈展現的封殺,個性表現的抹殺,創新能力的扼殺。我們作為孩子們的藝術啟蒙者應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允許奇思異想,於是我決定要鼓勵學生敢於與眾不同,並給予學生客觀、多元的評價。

例如:在本節課作業賞評環節中,我以魔法師的身份説同學們本節課中表現很好,為了獎賞同學們特邀請學生去參觀“動物王國”(實際上是讓學生互相觀賞各自的作品),創造互賞互評平台,而在評價時我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評價(引導他們從材料選擇、技法運用、顏色搭配等方面進行評價),同學們一個個表現得很有熱情,大膽互評,有讚賞的,有批評的,有提出建議的等等,課堂氛圍變得非常熱烈、濃厚;然後再轉變為師點評,從選材、配色、技法等方面促進學生表現創新能力的發展。在讓評價者的面變廣,評價的方式變多的同時,我還要求他們要學會善於觀察,並在評議時先是告訴大家值得學習的地方,再提出誠、合理的建議。於是,本節課中孩子們學會了欣賞自己,欣賞別人,發現別人的優點,學會了寬容,學會了交往,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自由、輕鬆、和諧的氣氛。

五、課後延伸

最後,我還注意了課後的延伸,知識的拓展,佈置學生生以小組為單位,把動物朋友進行組合,並創編一個小故事,寫成一篇《我的動物朋友》簡單角色故事劇,並要求下節課進行簡單的角色表演。這樣在課後仍然可以繼續延伸了學生創作慾望,增進學生間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間的協作精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藝術表演能力,合作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即多元發展。

總之,讓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將繼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找尋規律,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獲得提高,真正實現學生“自主、愉快地學”的情感體驗,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創新和發展。

美術《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2

動物,幾乎天天都能見到,但每個人見到的感受都不同,本節課以“我和動物”為題,讓學生體會動物的特點,除激發興趣外,還要讓學生在認識的過程中學會細心觀察與發現。

這節課我一開始打算和學生以玩魔術和看視頻的情景方式導入的,目的是創設學生“認識動物”的情景,讓學生在認識的過程中,學會關注“動物朋友”的頭部、五官的特點。後來發現這樣做有點累贅而且時間也不夠所以就把玩魔術給刪除了。縱觀整個教學設計及教學實踐活動過程,我認為這堂課根據美術新課標的要求,以促進學生髮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為目標,是一堂成功的美術課。主要成功之處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學生的學習活動落實了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內在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部分是來自學生自身,一部分來自外在刺激,另一部分則來自教師的激發與調動。這樣師生互動進入到一個有趣的課堂,因為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同學們在課堂上爭先恐後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從各個角度來觀察動物的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表現欲。教學中充分運用課件展示欣賞圖片,適時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節約了課堂時間,增加了學習知識面。為創造出好的美術作品打下了良好基礎,使學生學的輕鬆自如,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教學活動實現了以藝術審美為核心。

審美能力的培養既是美術課堂的出發點又是歸宿。它貫穿本課的始終,本課前後共有三次欣賞活動。首先是學習新知識前的欣賞,在引導談話引起學習興趣之後,直接展示多張動物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這種獨特的美感,產生美的體驗,激起強烈的學習慾望,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新知的教學水到渠成;其次是學生觀察動物特徵欣賞,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賞析每個動物的獨特特徵之處,從而激發學生創作慾望,促使審美體驗的昇華;最後是新課結束後的作業交流活動,這既能進一步鞏固新知,又能起到放鬆學生的情緒作用,由於每個學生的經歷、知識面、個性、情感、繪畫技能,基礎等方面的差異,每個學生完成的形象設計都是不同的。因此,這時的欣賞還拓寬了學生的眼界,促使審美體驗轉化審美能力,通過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教學,綜合、整體、系統的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整個學習活動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

本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每個學生對美術

四、注重的課堂中的教學評價,創設了師生平等的學習氛圍

本課教學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重視了課堂教學評價學科性。學生是一個有個性的主體,對學生的發言有一個不同以往的評價,因此,我在評價學生時,積極尋找具有美術特色的因素加以肯定,例如:你觀察的真仔細,你的色彩感覺真好,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你真會用顏色,你的造型能力很強,等等。另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重視作業練習的評價過程,評價不是為了選拔,而是為了改善和促進,要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練習是一種最有效的檢驗方式,對學生作業的忠肯的評價更是鞏固新知,形成能力的重要環節,我讓學生參與評價,採用自評、互評、他評等多種形式,建立綜合評價制度,讓他們在評價中感受到成功快樂和喜悦。

本課針對學生的年齡差異和心理差異,認知技能差異制定不同的目標,運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的學習,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創設師生平等和諧的氛圍,互相商討交流。我還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感受、觀察、體驗、探究表現,努力創造一個師生間平等、和諧、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思維調整到最佳狀態,發揮最好的水平。

當然本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教學機智還有所欠缺;由於課堂活動時間有限,個別學生髮言機會較少。從這節課的教學實踐和實施過程,我得到了啟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內在動力,把握好這一點,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我還應不斷努力,瞭解學生、提高自我努力上好每一節美術課。

美術《我的動物朋友》教學反思3

本次習作的主題是“我的動物朋友”,學會介紹動物朋友的方法。先了解自己熟悉的動物,深入細緻地觀察,把動物的特點了解得一清二楚,準確具體地描寫出來。描述動物時可以抓住動物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動物與人相處時發生的趣事來表現人和動物之間的情感,培養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本節課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

1、及時捕捉學生語言描述中的精彩部分。當學生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我及時捕捉他描述中的一些能體現親密關係、朋友情誼的詞或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語言印象,為接下來的動筆作好鋪墊。

2、及時歸納和整理學生的習作思維。學生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往往內容比較散亂,動物的樣子、生活習性等穿插其中。我在傾聽的過程中及時引導梳理,把散亂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分別納入“觀其形”、“知其性”、“述其親”三方面,便於學生習作思維的形成。

3、在反覆對話中喚醒學生對語言的感覺,對情感的知覺。這節課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打通了學生的習作命脈,讓學生對語言的運用有感覺,對朋友間的情誼有知覺。

4、在交流與評改中,我引導學生髮現描寫中的閃光點,尤其是關注體現人與動物間濃濃情誼的描寫。通過二度展示,學生實現了習作語言的增量,習作水平的提升。

不足之處:

沒有很好地結合課文中習作提示的內容去設計。

1、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用的不太好,主要是評價的不及時,學生的積極性沒能充分的調動起來。

2、教師對學生的親和力不夠,師生之間還是有距離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gjpp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