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我愛門前的小池塘》教學反思

《我愛門前的小池塘》教學反思

《我愛門前的小池塘》是著名作家金波的一篇散文,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運用擬人的手法,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和口吻,形象地描繪了家門前小池塘和池塘周圍萬物生長一片生機的美妙景象,令人讀來,感受到一種童話般的美妙,文中語言生動形象,極富童真童趣,字裏行間表現出一個孩子熱愛自然,富於幻想的純真之情。在我教學中緊緊抓住了“美”字,讓學生讀出它的美,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昇華,審美情操得到薰陶和感染。

《我愛門前的小池塘》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會,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了促進孩子們積極自主學習,我設計了“你覺得誰也喜歡小池塘?”“大家為什麼喜愛小池塘?”“你最喜愛哪個部分”等問題,留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讓他們自讀自悟,體驗情境,進人情景,品味語言,學生帶着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體驗去讀書,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在情感的交流和體驗中,自然地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快樂。

《語文課程標準》的閲讀部分第一條就指出低年級孩子要“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可見,語文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是否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了直觀的掛圖、生動的課件演示來調動孩子的視覺器官,老師精彩的範讀配以優美的音樂作用於孩子的聽覺器官。讓每個孩子都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孩子在朗讀課文時能領悟到小池塘那充滿生命力的美。要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師的評價顯得尤其重要。讓孩子在老師的評價中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你讀得又輕又柔,怕吵醒了小池塘。”“我已經看到小蜜蜂、蚱蜢、小鳥快活地生活在小池塘邊。”“我彷彿看到了那一池碧綠的荷葉,粉紅的睡蓮盛開在綠葉之中。”……這些貼近孩子心靈的評價語言,必將促使孩子不斷的進步。同時,老師多元化的評價語言,也感染了學生。孩子們也學會了用心去聆聽同伴的朗讀,並學會了讚美或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讓我欣賞到了一幅美景。謝謝你!”“你讀得太好了,我要向你學習。”“你讀得很流利,只是……”……

標籤: 反思 池塘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9g82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