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人文精神的教學反思

人文精神的教學反思

確定公開課課題後,首先定位了教學目標。針對高三二輪複習的要求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概念解讀-基礎檢測-能力提升三個教學環節。然後找材料設計問題情境和問題組,完成PPt和教學案的設計。我一共設計了八組問題,先請學生自行解決,然後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相互解決(即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儘量讓學生自己解決或合作解決,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之後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利用材料設置歷史情景,提出歷史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思考問題以培養學生閲讀、思考、分析、歸納等能力。同時注意學法指導,重在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人文精神的教學反思

試講下來,感覺在某些方面教師還是講得過多,如對“蘇格拉底思想的產生背景、主要主張及影響;文藝復興的興起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這兩個問題,學生自己能解決,教師就不需要用試題進行鞏固,這樣可節約時間完成整個教學設計,不至於在總結時缺乏時間引導學生自己歸納,而使學生缺少思維的訓練。

重新修改教學設計和PPt,將教學環節修改為基礎檢測-學以致用(能力提升)-方法指導三個環節,問題組由八組改成四組,補充一些主題材料。基礎檢測部分由學生自主完成,不確定的部分由學生討論完成。重點突出主要目標,引領學生建構專題的知識體系,首先教師帶學生共同複習專題知識結構,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步步推進,完成第一部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進行一次總結;完成第二部分西方人文精神的復興,進行二次總結;完成第三部分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成熟,進行三次總結;最後引導學生進行專題總結,對西方人文精神縱向發展的歷程有非常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反覆強化,能夠比較熟練而準確的表達出不同時期的人文精神的內涵。

第二個重要的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材料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從而鞏固知識和提升史料解讀和歷史解釋能力。第一個材料問題組圍繞軸心時期孔子和蘇格拉底思想的比較,思想內容的相同與不同,具有不同思想的原因,思想地位及歷史作用。問題深度不斷遞進,一方面體現中外橫向比較,另一方向體現思想與經濟政治聯繫,學生初步體驗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定時期的'社會思想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第二個材料問題組圍繞文藝復興的思想表現實質原因影響展開,縱向聯繫體現在對實質的理解,與古典文化的關係,借復興之名宣傳資產階級新文化;再追問原因和影響;橫向從宣傳形式看與中國近代維新變法康有為託古改制比較。縱向聯繫迴歸到人文精神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內涵理解上,突出專題線索。橫向聯繫體現時代特點,社會轉型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所以藉助傳統文化來表達自身的利益需求與文化主張。經濟政治決定思想特點,再次印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第三個材料問題圍繞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比較展開。通過縱向比較思想內容容易得出啟蒙時期人文精神的發展,突出專題線索。再比較原因影響和性質突出時代變化的影響,到啟蒙運動時期,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產階級相對壯大,要求推翻封建統治要造輿論。批判的矛頭不僅指向封建神權而且直接指向封建專制。在思想領域反封建是為政治上反封建服務。影響更為深遠,為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建設提供了理論基礎。第三次印證經濟政治決定思想文化。第四個材料問題組圍繞明清早期啟蒙思想與歐洲啟蒙思想比較展開。在學生討論完成比較問題後,引導學生總結比較的方法。

在學生完成比較問題後,給出一道典型的材料題,指導學生解答材料題的方法。第一問問比較角度,考閲讀概括和比較方法;第二問問思想內容的不同和相同,考閲讀概括和基礎知識,第三問問“屬於不同的歷史範疇”的原因,考歷史理解和知識邏輯。內容的差異帶來不同的歷史走向,根源於不同的經濟政治狀況。學生迅速反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定時期的社會思想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

在三(11)班上課,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感覺還有以下問題需要改進:

1、心理狀態沒有調適好,比較拘謹,學生也有點緊張,部分學生回答問題聲音有點小。教師需要以自已的熱情感染學生,教師首先要放鬆,教師放鬆了,學生才有安全感,不緊張,才有靈動的思維,才有享受思維的樂趣。所以,一定要有非常充分的準備,包括組織準備和心理調適。

2、有些語言不夠精煉,過渡不夠自然。語言的精煉,要有意識的長期的用心修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過渡自然,要知識與問題、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邏輯處理好,而且教學環節間非常熟練,熟能生巧。沒有反覆試上的機會,要在頭腦中反覆熟悉。

總之,本節課從教學設計和目標達成上看,效果還是不錯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ke2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