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5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5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

設計教學時能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閲讀、自主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讓學生了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變化,和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幫助下,怎樣找到青蛙媽媽的經歷,並從中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同時還激發了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知識的熱情,能自覺保護小蝌蚪和小青蛙,爭做環保小衞士。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精神和自主學習的意識。通過課始質疑和課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解疑,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能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利用多樣化學習資源,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積極主動。人人蔘與閲讀、小組交流討論。全班交流討論的參與率達到80%。在交流討論活動中,學生能準確把握課文內容要點,一部分學生更能運用想像力,提出獨創性見解。拓展延伸的文學欣賞活動,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欣賞到了藝術的美,效果很好。

這一案例的創設和設計,在教與學的方式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首先,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在教師教學思想的引領下,逐漸得到養成和實現的。其次,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靈活地把全班分為多個小組的小羣體進行學習,學習形式上更具有靈活性和注重個性的發展。對學生的持續發展和提高,能進行有效的指導,在關注過程中,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由於教師想全面體現新課標新理念,一節課安排的教學內容多,教學方式多,而學生積極性高,都想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因此時間很緊張。教師在以後教學中一方面要注意教材只是個憑藉,應學會取捨,精講精練,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既要要尊重學生,努力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做學習的主人,又要根據學情及時調控,促使他們有效地學習。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2、知道青蛙吃害蟲,要保護青蛙。

3、培養愛護動物的情感。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視頻、魔術圖片、小卡片、小蝌蚪頭飾、《小蝌蚪找媽媽》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黑腦袋圓溜溜,一條尾巴拖後頭。東遊游來西遊遊,好像許多黑豆豆。"知道荷葉的用處很大,引導幼兒根據小動物的需要,想象荷葉有什麼用。小朋友,你們能猜出我是誰嗎?對啦,我的名字叫小蝌蚪,別看我長得挺可愛,其實我是個很可憐的孩子,媽媽一生下我就去了別的地方,我都長出小尾巴了還沒見過我的媽媽。你們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找媽媽呢?那就跟我走吧。

二、播放視頻,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1、觀看視頻,感受小蝌蚪找媽媽時的身體變化。

2、出示魔術圖片,引導幼兒描述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瞭解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環境。

三、發放卡片,幼兒動手操作。

1、幼兒按照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排序。

2、幼兒自主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四、音樂遊戲:"小蝌蚪找媽媽"幼兒圍成一圈跟在老師後面,根據歌詞自編動作。

五、小結:

小蝌蚪變成青蛙以後,經常幫農民伯伯捉田裏的害蟲,青蛙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哦。

活動延伸:

1、春天到了,天氣逐漸轉暖,幼兒可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河邊觀察小蝌蚪。

2、幼兒自己在家養一些小蝌蚪,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整個過程。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以講故事形式進行引入,略顯單一,於是採用PPT的形式,將故事以動畫形式播放給幼兒觀看,並加以將講述,這樣讓幼兒很直觀地觀察小蝌蚪的各種動態,以及青蛙的模樣,青蛙與其它動物的相同與不同;

2、在活動過程中,在保證幼兒有自由發展空間的基礎上,我引導幼兒先進行觀察,讓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再進行繪畫基本操作的示範;

3、在幼兒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我加以指導一些常規教育,以此來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

4、不足之處在於:從最後的作品上看,在給幼兒進行繪畫操作示範的同時,限制了孩子的思維, 不少孩子畫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這堂課的話,我會在這方便多加以引導,讓幼兒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3

《小蝌蚪找媽媽》是人教版語文第二冊第34課,它是一篇脱離拼音的看圖學文。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課文配有六幅圖,分別與六個自然段的內容相對應。本課分2個課時完成,本課為第一課時。授課完畢,反思自己的教學,感覺這堂課有成功之處。

一、運用多種有效手段使學生準確瞭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課文第一課時的難點在於讓學生認識蝌蚪和青蛙,瞭解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而且一年級學生對動物的瞭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識性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精心策劃,我主要利用三個有效手段使整堂課的教學中一條線貫穿到底,從檢查環節來看,效果是明顯的,即使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準確無誤地説出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

手段一:抓明線引暗線,條理清晰

從課題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圖片,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問,小蝌蚪的媽媽會是誰呢?它是怎麼找的?結果怎樣?在學文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的幫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特徵,並讓學生一步步地説青蛙的特徵,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初學文本時,我又問了設置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當學生通過第一次瀏覽課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媽媽後,我出示青蛙圖片,讓其觀察兩者外形差別。學生紛紛説兩者不像,於是我拋出問題:小蝌蚪要變成青蛙要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換言之,小蝌蚪在找媽媽過程中要發生哪些變化?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

如此明暗線結合,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對文本瞭解得到了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手段二: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上課前,我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大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説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我在課堂上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手段三:學文填空,加深印象

在小蝌蚪找到媽媽後,學生通過暗線也知道了青蛙一生的變化過程。此時,我趁熱打鐵,出示如下填空題:小蝌蚪先長出兩條xx,過了幾天,長出兩條xx,再過幾天,xx變短了,漸漸地,xx已經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xx。這個填空題有效鞏固知識,並加深印象。

二、把朗讀和看圖及隨課文識字結合起來

課文中有不少對話,利用課件,將本課中的圖與文對照起來展示給學生,學生讀起來興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藉助圖來理解,如“迎”和“追”字,圖上鯉魚和蝌蚪面對面,這就是迎上去,烏龜和蝌蚪是一個在前一個在後,這就是追過去。對文中這兩個生字學生一目瞭然了。有了圖文對照,再加以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的主要內容就很快掌握了。如教學小蝌蚪迎問鯉魚、追問烏龜的段落時,結合課件展示,讓學生主動來發現小蝌蚪前後的變化,採取表演的形式,在情境中對話,請同桌或一大組同學分別扮鯉魚媽媽和小蝌蚪的對話以及烏龜媽媽和小蝌蚪的對話,學生們很快進入各自的角色,把小蝌蚪着急而有禮貌、鯉魚親切熱情,烏龜好笑認真的語氣模仿得惟妙惟肖。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多多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

總之由於我的教學水平有限在課堂上留下了很多遺憾,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4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課文,因其資料生動、搞笑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尋人啟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所表現出來的喜愛的情緒。課堂中,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有無,直接影響着課的質量。上課伊始,老師神祕地告訴學生,剛才在校門口看到了一張尋人啟事,想看看嗎在同學們詫異聲中,教師用幻燈打出《尋人啟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齊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明白我的媽媽在哪裏聽説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同學們恍然大悟,不一會兒小臉上個個綻出燦爛的笑容,原先是可愛的小蝌蚪找他們幫忙來了。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孩子們一邊齊聲響亮地喊願意,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讀課文。沒有大費周折的導入語,也沒有頗費時間的練習題,學生就這麼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文,進入了主角。

二、讀、説、貼、討論學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1。讀――分層朗讀,讀出感情

(1)初讀。教師搞笑導入課文以後,隨即拋出問題。a。課件播放全文,學生思考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b。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從文中找出它媽媽的特徵。學生在讀中瞭解資料梗概,獲得整體感知。帶着問題讀,使讀不再是漫無目的,提高了讀的質量。

(2)精讀。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資料的基礎。教師精心導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多種潛力的培養。課文第二、第三兩小節,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處理如下:a。讀這兩小節,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較句子。(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見烏龜在水裏遊,就追上去。c。朗讀指導。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d。分主角朗讀並表演。

2。説――以讀促説,説中理解

(1)説順序。要求學生用上先、再、之後、最後,説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透過學生的説來完成填空題。

(2)説資料。在學生明白青蛙的樣貌以後,要求他們在尋人啟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徵。把學到的資料及時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3。貼――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教師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透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説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簡單自如,毫不吃力。

4。討論――形式多樣,深入引導

新基礎教育理論認為:“任何學校教育活動都會對人的身心產生多方面或用心,或消極的影響。所以,每一項學校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課堂教學尤需如此。鯉魚媽媽説蝌蚪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卻説蝌蚪媽媽長着大眼睛,披着綠衣裳,到底蝌蚪媽媽長什麼樣呢他們倆誰説的對呢問題一拋出,立即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用心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説出蝌蚪媽媽的樣貌,並加以引申。透過學生課前資料的尋找以及課上資料的交流,學生明白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並且開動腦筋説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不明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透過感悟、聯想兩個支點,儘可能讓全體學生參與,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全員活動,全程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5

在《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教學中,我特別重視一個知識點的訓練:複述。

在語文教學中,複述課文,是理解能力的訓練,也是寫作能力的訓練,是讀寫結合的一種較好的形式。複述訓練的內容一方面是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它經過專家精心挑選、整理、編輯,文質兼美,富於兒童情趣,最適合相應年齡段小學生學習,是進行復述訓練最好的素材。

而本課其中一個知識目標是: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所以用複述的方法來訓練,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但在教學設計時,我又遇到兩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問題一:一年級複述難不難?怎樣的難度才適合我們班的學生?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專門查閲了網上關於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複述”的教學文章,知道了複述訓練中有四種:1。背誦性複述;2。提示性複述。3。創造性複述。4。表演式複述。其中,提示性複述既有需要一定的思維組織,又降低了難度,特別適合一年級小朋友。可以根據課文插圖小蝌蚪變化的特點,讓學生邊觀察邊複述,還可以提示關聯詞“小蝌蚪先是長出……,接着……,然後……,最後……”。

問題二:這個環節出現得早,好不好?這就要看學生課前的預習和複述前得讀書充不充分了。實際教學證明了,學生課前預習好了,複述前的讀書就提出明確的讀書要求和目標,如讀書前佈置思考任務“想知道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嗎?請讀故事,邊讀邊把關鍵詞找出來”。這樣,學生即使在老師沒有開始講解課文內容,只要學生能夠對課文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學生的複述效果都很好。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6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有趣的課文。 一羣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藴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

在教學時,我採用瞭如下方法,感覺比較成功: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導入題時採用了層層揭示的方法。如教學本課時,我先用謎語引出“蝌蚪”,學生在猜謎之後興趣已被激發,然後,我又説“可是這羣小蝌蚪最近卻遇到了些麻煩事,它們悄悄告訴宋老師當它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它們很羨慕,可它們卻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在哪?它們聽説一(6)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所以想請你們幫它們找找媽媽,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話音剛落,全班孩子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説:“願意!”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

二、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

閲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悦。本文生動有趣,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教學中我用了自讀、對讀、男女生讀和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重點體會並讀好了以下幾個地方:小蝌蚪在水裏游來游去的快活心情;對鯉魚媽媽有禮貌的問話;叫媽媽時高興激動的心情;鯉魚、烏龜和青蛙媽媽説話時慈愛的語氣。在讀的同時不少孩子自然而然地表演了起來,要知道,能夠這樣的表演,讀好課文是前提,而讀好課文必須是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之上完成。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樣生動、活潑的朗讀形式令孩子興致盎然。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7

《小蝌蚪找媽媽》這一童話故事生動地敍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系列過程。文章是按“找”和“變”兩條線索展開情節的,兩條線索齊頭並進,我運用電教手段,使學生能形象

直觀地觀察到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學中我是這樣處理這一環節的。

一、抓明線

從課題入手,首先演示小蝌蚪找媽媽的畫面,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一動畫畫面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問,題目中哪個詞是重點詞,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媽/他是怎樣找的?結果怎樣?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聽錄音範讀課文,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層次。

二、引暗線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小蝌蚪是根據鯉魚、烏龜的指點找到媽媽的,我接着提問:小蝌蚪找到媽媽後,媽媽對他們説了一句什麼話?他為什麼説:“你已經長成青蛙了”引導學生回頭去找每一小節的首句,再將學生的回答通過多媒體逐次演示在屏幕上,使學生開象地瞭解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同時,身體外形怎樣變化的,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對這一暗線的瞭解得到了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8

本課的開始我以看圖説話的形式引入,這對那些沒見過小蝌蚪的孩子也起了感性瞭解的作用,而看到過的孩子就會邊看圖邊説出很多關於小蝌蚪的知識。這其中當然包括書本中沒有的知識,拓寬了學習資源,也促使孩子們多讀課外書興趣。

教學進行到一半時,一個孩子一臉真誠、滿是疑惑地問:“老師,為什麼烏龜有四隻腳呢?”全班同學都笑了起來:烏龜本來就是四隻腳嘛!我和孩子們的理解是一樣的,還有什麼理由讓烏龜是四條腿呢?其中一個學生説:“因為烏龜殼太重了,必須要四條腿才能撐起來!”

留心關注身邊的孩子,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當孩子學會説話以後,他會不斷地追問“這是什麼”;過了這個階段,他又會不斷地追問“這是為什麼”。

當孩子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時候,我們往往理屈詞窮,要麼敷衍説:“本來就是這樣的!”要麼索性説:“自己想去”可悲的是這才形成一這節課的一個“敗筆”。

只要我們用心思考一下便會發現,傻的並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烏龜為什麼有四隻腳煷由物學、遺傳學、力學的角度去探討,未嘗不能找到答案。我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博學告訴孩子很多,很多。

當然這種探討,對於一個孩子來説可能太深奧了些。但我們決不能因此而簡單地迴避、敷衍孩子的問題,更不能嘲笑孩子的這種思考。

屈原的《天問》發人深省,李白、蘇軾的問天、問宇宙、問人生之作也成為千古絕唱,瓦特的疑問更是改變了一個時代的生產方式。誰能肯定,今天問“烏龜為什麼有四隻腳”的孩子不會成為明天的棟樑之才熕又能相信一個從小就被剝奪思考和疑問權力的孩子長大了會成為有思想、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沒有疑問的全知者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宇宙、社會、人生的奧妙是無窮的。如果一個民族不再具有質疑精神,這個民族會因為無知、無思、無疑而泯滅了探索的激情,並最終走向衰落的道路。讓我們從每一節課做起,來培養我們孩子的質疑精神!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9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搞笑的課文。一羣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忙媽媽一齊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藴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

在教學時,我採用瞭如下方法,感覺比較成功: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導入題時採用了層層揭示的方法。如教學本課時,我先用謎語引出“蝌蚪”,學生在猜謎之後興趣已被激發,然後,我又説“但是這羣小蝌蚪最近卻遇到了些麻煩事,它們悄悄告訴宋老師當它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齊玩耍時,它們很羨慕,可它們卻不明白自己的媽媽是誰在哪它們聽説一(6)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所以想請你們幫它們找找媽媽,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話音剛落,全班孩子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説:“願意!”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用心地去讀書,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十分明顯。

二、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

閲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悦。本文生動搞笑,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教學中我用了自讀、對讀、男女生讀和分主角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重點體會並讀好了以下幾個地方:小蝌蚪在水裏游來游去的快活情緒;對鯉魚媽媽有禮貌的問話;叫媽媽時高興激動的情緒;鯉魚、烏龜和青蛙媽媽説話時慈愛的語氣。在讀的同時不少孩子自然而然地表演了起來,要明白,能夠這樣的表演,讀好課文是前提,而讀好課文務必是在理解故事資料的基礎之上完成。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樣生動、活潑的朗讀形式令孩子興致盎然。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0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情節生動有趣,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當然還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覺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以讀為本,課堂上充滿了朗朗書聲。

一、 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讀課文前首先給他們一個有趣的問題或者是讓他們自己讀題質疑。讓他們在讀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如教學本課時,出示課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問學生看了題目有什麼感想。孩子們爭先恐後表白之後,我順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媽?他們是怎麼找媽媽的?他們找到媽媽了嗎?你們提出的問題能不能在課文裏找到答案呢?我們趕緊來讀讀課文吧!”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預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孩子們通過自已的朗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現的同時,孩子們往往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二、 以讀悟情。

讀出感情是朗讀要求中的難點,而要讀出“情”必須先悟出情,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在朗讀指導中,我不拿自已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體會讀。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有許多對話,如:當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時,烏龜笑着説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孩子們在讀時出現了不同的爭議。有的孩子認為應讀得慢一點,因為他認為烏龜是個慢性子,説話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認為烏龜是一種温和的動物,説話時親切一些,語氣要和藹一些,温柔可親一些。有的孩子認為這兒烏龜是笑着説的,他覺得小蝌蚪居然會把自己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有點好笑,但烏龜也肯定沒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因為烏龜知道小蝌蚪的媽媽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帶孩子,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沒有見過呢!不認識也是正常的,所以烏龜就笑着告訴小蝌蚪關於他們媽媽的信息。這些體驗都反映了孩子們對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麼比獨特的情感體驗更寶貴的呢!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讓學生自豪地説“我會讀”。

1、用激勵性的評價在學生心理上搭建展示的舞台。

新課標提出:“朗讀評價應採用激勵性的評語,儘量以正面加以引導,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朗讀評價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要切實針對孩子朗讀的情況,正視孩子們水平的差異,採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多一些欣賞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責。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我運用了許多不同的評價語言“你讀得真不錯,讓我們覺得這些小蝌蚪真的很快活。”“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真的感覺到這些小蝌蚪是那麼的着急。”“讀得真不錯,如果再稍稍響亮一些,就更完美了。”------這樣的評價語言並不是泛泛地一味表揚,而是表揚中指出不足,提出了希望,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朗讀熱情,使孩子心理上得到了展示,利於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多種形式的朗讀,為學生搭建朗讀展示的舞台。

閲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悦。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讓學生進行個別讀,分角色朗讀,還提出讓學生表演,要想表演好,讀好課文是前提,而讀好課文必須是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之上完成。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都會令孩子興致盎然。

總之,教師只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我們在閲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一定會喜歡閲讀,喜歡語文的。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1

人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獲得成長,任何一堂課,都不會十全十美。我的這節課成功之處在哪裏?不足之處又在哪裏呢?我靜下心來好好地進行了反思——

成功之處:

一、抓住兩條主線教學,思路清晰

這篇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明線“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後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它的身體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是第二條暗線“變”,先長出兩條後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後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後,我的教學設計就圍繞着這兩條主線展開了。因我的思路清楚,因此就能很好地駕控課堂,使之不偏離主方向。孩子們在學的時候也輕鬆明白,興趣昂然。

二、從培養孩子興趣出發,設計流程

這是一節低年級的課,所以更應該還課堂以童真、童趣。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課堂上一般要多采用一些直觀形象的形式去代替理性的分析和講解。在本課的設計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儘量採用一些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去調動他們的興趣。

三、識字、寫字、學文,內容全面

本堂課不是孤立地單純講讀課文,而是做到了把“識字、寫字、學文”三方面進行了有機的結合,使得課堂結構豐滿,學生全方位吸收知識的營養。尤其是寫字教學,選擇了兩個學生易錯的“變”和“披”進行指導,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注重寫作知識的滲透,潛移默化

單從文本表面看,內容十分淺顯,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但我們能否藉助文本,給孩子更多的東西呢?這一直是我課堂研究的方向。在這節課上,我在幾個地方巧妙地滲透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1、在講“青蛙”一段時,讓孩子們變成第一人稱自述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寫作方面的訓練;

2、在講小蝌蚪和烏龜的那一段對話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小蝌蚪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徵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後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面和具體,把特徵説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身體的部分的特徵就去判斷,也就是説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瞭解。

這問題就是引導學生明白以後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完整和具體。

五、注重多種能力的培養,機智到位

1、朗讀能力:本節課我十分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朗讀能力,我配樂範讀,孩子們配樂接力讀,表演讀,師生分角色共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孩子們的朗讀能力一步步提高;

2、想象能力:在講“烏龜”一段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蝌蚪們看到烏龜,會怎樣想、怎樣説?學生回答:(前邊那隻動物就是四條腿、寬嘴巴,它可能就是我們的媽媽吧!快,追上它!)課堂上,學生們精彩的發言,都是自身思維的超越,更是對課文的超越,體現了其獨特的閲讀感受過程。這是我有意地在培養孩子的想像能力,為今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堅信:只要我每一節課都有意地在這方面進行訓練,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將會快速提高。

3、表演能力:在講遇到“鯉魚”、“烏龜”和找到“青蛙”的三個部分中,我讓孩子們和我一起表演,孩子們一個個興趣盎然,表演得惟妙惟肖,在表演中,膽量和表演能力都在得到鍛鍊。

不足之處:

1、不鼓勵挑毛病:在學生分角色朗讀完之後,有個孩子讀小蝌蚪的話,讀得不緊不慢,沒有讀出着急的語氣。我就問同學們:“這三個同學中間,有一個讀得不到位,是誰呢?”結果孩子們都紛紛評價開了,挑起了這個同學的毛病。我覺得這一問問錯了,這樣會培養孩子光挑別人缺點的毛病,不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他人。其實我應該直接問這個孩子:“小蝌蚪找不到媽媽了,心裏有什麼樣的感受?那麼,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請你再讀一遍。”這樣的引導,不但節省了時間,也沒有給學生挑毛病的機會,還保護了讀得不太好的這個孩子的自尊心,何樂而不為呢?以後得注意了。

2、師生分角色共讀課文未完成:原來在全文學完之後設計的這一個環節,目的是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一教學現象,起到回顧全文的作用,但由於時間關係,省略了這一步,稍有遺憾。可以考慮前邊的“老師配樂讀”和“學生配樂分段接力讀”合二為一,就能節省出一定的時間,最後進行這一環節了。

4、資料彙報沒有進行:課前讓孩子們查找了有關青蛙的一些資料,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我看孩子們都準備得很充分,可是還是因為時間關係,沒有讓孩子一一彙報。但能在課前進行資料的查找,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課堂展示只是一個分享的過程,這個放在下一節課進行也可以……

總之,一節課不可能面面俱到,課堂永遠都有遺憾,但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我會在不斷的反思中,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向着更高的標準邁進。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2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情節生動有趣,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當然還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覺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以讀為本,課堂上充滿了朗朗書聲。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讀課文前首先給他們一個有趣的問題或者是讓他們自己讀題質疑。讓他們在讀書中尋找 問題的答案。如教學本課時,出示課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問學生看了題目有什麼感想。孩子們爭先恐後表白之後,我順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 媽?他們是怎麼找**的?他們找到媽媽了嗎?你們提出的問題能不能在課文裏找到答案呢?我們趕緊來讀讀課文吧!”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以興趣 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預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孩子們通過自已的朗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現的同時,

孩子們往往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二、以讀悟情。

讀 出感情是朗讀要求中的難點,而要讀出“情”必須先悟出情,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 end#“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在朗讀指導中,我不拿 自已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體會讀。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有許多對話,如:當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時,烏 龜笑着説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 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孩子們在讀時出現了不同的爭議。有的孩子認為應讀得慢一點,因為他認為烏龜是個慢性子,説話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認為烏龜是 一種温和的動物,説話時親切一些,語氣要和藹一些,温柔可親一些。有的孩子認為這兒烏龜是笑着説的,他覺得小蝌蚪居然會把自己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有點好 笑,但烏龜也肯定沒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因為烏龜知道小蝌蚪的媽媽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帶孩子,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沒有見過呢!不認識也是正常的,所以烏 龜就笑着告訴小蝌蚪關於他們**的信息。這些體驗都反映了孩子們對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麼比獨特的情感體驗更寶貴的呢!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讓學生自豪地説“我會讀”。

1、用激勵性的評價在學生心理上搭建展示的舞台。

新課標提出:“朗讀評價應採用激勵性的評語,儘量以正面加以引導,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朗讀評價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朗 讀水平的提高,要切實針對孩子朗讀的情況,正視孩子們水平的差異,採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多一些欣賞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責。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 媽》這課時,我運用了許多不同的評價語言“你讀得真不錯,讓我們覺得這些小蝌蚪真的很快活。”“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真的感覺到這些小蝌蚪是那麼的着急。” “讀得真不錯,如果再稍稍響亮一些,就更完美了。”------這樣的評價語言並不是泛泛地一味表揚,而是表揚中指出不足,提出了希望,更好地激發了學生 的朗讀熱情,使孩子心理上得到了展示,利於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多種形式的朗讀,為學生搭建朗讀展示的舞台。

閲讀教 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悦。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讓學生進行個別讀,分角色朗讀,還提出讓學生表演, 要想表演好,讀好課文是前提,而讀好課文必須是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之上完成。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都會令孩子興致盎然。

總之,教師只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我們在閲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一定會喜歡閲讀。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3

小學低段語文中相當數量的課文是以小動物的生活、成長為線索展開的,具有生動、有趣的特點,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如果講課時重視讓學生扮演課文中小動物的角色,表演成課本劇,學的學習興趣會更高,教學效果會更好。如《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介紹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在課文總結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形象的瞭解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我就讓學生對課文進行課本劇的表演。請了兩組同學進行表演,第1組表現:小蝌蚪迎上鯉魚媽媽向鯉魚媽媽詢問,小蝌蚪追烏龜媽媽,錯認媽媽,最後終於找到了媽媽。基本的動作和對話都表演出來了。第2組表現:小蝌蚪在池塘裏快活地遊動,伸伸雙腳、長出後腿,迎上鯉魚媽媽向鯉魚媽媽詢問,伸伸雙手就是長出前腿,去追烏龜媽媽,錯認媽媽,後甩的手臂漸漸變短就是尾巴變短了,小蝌蚪也找到了媽媽,最後小蝌蚪就變成小青蛙,一蹬,一跳,去捉害蟲了。

課本劇表演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實踐活動。我在學生理解了這篇課文的語言文字、感知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擔當課文中的角色進行表演。這兩組小朋友表演的都不錯,通過他們的表演可以看出學生已經對課文大意有了瞭解,特別是第2組的小朋友表演的更好,把蝌蚪的生長過程巧妙的用伸腿代表長出後腿,伸手代表長出前腿,後甩的手臂漸漸變短代表尾巴變短了,將小蝌蚪轉變成青蛙的過程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了。

另外,兩組同學都注重課文中動詞的把握,如: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就迎上去的“迎”和小蝌蚪看見烏龜以為是媽媽就追上去的“追”,這兩個動詞兩組小朋友都表演的很準確、到位。可見學生已經理解了這兩個字的意思。 在請第2組表演時我心裏有點擔心,因為這組裏的兩個女同學平時膽子比較小,我怕沒有第一組表演得好,但事實出乎意料,這組表現得非常棒,其中最讓我感到高興的是那個大膽而且敢於表現的“小蝌蚪”,她巧妙的用伸腿代表長出後腿,伸手代表長出前腿,後甩的手臂漸漸變短代表尾巴變短了,或許在她的帶領下,扮演鯉魚媽媽和青蛙媽媽的那兩個開始讓我擔心的女孩,不但完整的將要説的話有感情地説完,還加上了合理的動作,四個人分工合作,協調配合,表演的很成功。膽小的孩子能夠到位的表演自己的角色,大膽的孩子能夠將角色淋漓盡致的發揮。這樣培養了學生勇於表現自己的意識,訓練了膽小的同學,提高了膽大的同學,而且還鍛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

在表演後我還讓學生進行點評。學生各抒己見,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當組織學生表演完課本劇後,我讓學生再齊讀課文,我覺得學生讀得更加投入了,“小蝌蚪找媽媽時的着急,找到媽媽時的高興。”當讀到長出後腿時:有幾個學生不自覺的伸了伸腿。讀到長出前腿時:又有學生不覺地動了動手。這就是課本劇表演拉近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對文本的真切體驗。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當然課本劇也要從課文內容出發,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不能亂演,不然只會適得其反。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4

在《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教學中,我特別重視一個知識點的訓練:複述。

在語文教學中,複述課文,是理解能力的訓練,也是寫作能力的訓練,是讀寫結合的一種較好的形式。複述訓練的內容一方面是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它經過專家精心挑選、整理、編輯,文質兼美,富於兒童情趣,最適合相應年齡段小學生學習,是進行復述訓練最好的素材。

而本課其中一個知識目標是: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所以用複述的方法來訓練,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但在教學設計時,我又遇到兩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問題一:一年級複述難不難?怎樣的難度才適合我們班的學生?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專門查閲了網上關於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複述”的教學文章,知道了複述訓練中有四種:1.背誦性複述;2.提示性複述。3.創造性複述。4.表演式複述。其中,提示性複述既有需要一定的思維組織,又降低了難度,特別適合一年級小朋友。可以根據課文插圖小蝌蚪變化的特點,讓學生邊觀察邊複述,還可以提示關聯詞“小蝌蚪先是長出……,接着……,然後……,最後……”。

問題二:這個環節出現得早,好不好?這就要看學生課前的預習和複述前得讀書充不充分了。實際教學證明了,學生課前預習好了,複述前的讀書就提出明確的讀書要求和目標,如讀書前佈置思考任務“想知道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嗎?請讀故事,邊讀邊把關鍵詞找出來”。這樣,學生即使在老師沒有開始講解課文內容,只要學生能夠對課文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學生的複述效果都很好。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5

隨着課程《小蝌蚪樂趣多》的開展,孩子們在前期已經瞭解了小蝌蚪的生長變化,也熟悉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追隨孩子的興趣,發現他們對《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非常喜歡。我們就和孩子一起討論:你喜歡哪個小動物?你最喜歡扮演誰?孩子們各抒己見,於是就有了表演的衝動,為了滿足孩子們內心的需求,就一起決定表演《小蝌蚪找媽媽》。

由於孩子們早已熟悉了故事的情節,然後根據情節的需要,讓孩子們學習了小蝌蚪與小動物的對話。根據故事內容,共同討論出四句對話的唸白:(如:你好,你好,你是我的媽媽嗎?我不是,我不是,你的媽媽XXX(寬嘴巴、四條腿、白肚皮),然後按故事情節分角色進行遊戲。

在第一次試教中,我先讓孩子迴應故事情節,再遷移已有經驗,創編小蝌蚪各種遊的動作,並能隨音樂較輕快的做小碎步,做到動作協調。然後討論:小蝌蚪在池塘裏遊的時候,四個小動物應該做什麼動作?最後尊重孩子的意願,誰想做小蝌蚪,誰想做鴨媽媽、烏龜媽媽等小動物?幼兒自主選角色進行遊戲多遍。

通過第一次試教,發現整個活動組織下來偏向語言活動,可能活動導入講的太多,幼兒演繹的樂趣沒有表現出來,孩子們不會傾聽音樂,不知道音樂什麼地方做什麼動作。於是,準備把活動的重點放在感知音樂、完整遊戲。

在第二次試教中遷移已有遊戲經驗,開始隨樂玩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我先介紹各個場景,帶領幼兒隨樂玩遊戲。在遊戲中,我重點評價孩子表演的動作,如:鴨媽媽你覺得表演的怎樣?鴨媽媽呢?烏龜媽媽呢?然後,交換角色,幼兒隨樂玩遊戲。最後通過創編遊戲情節,比如一起討論:小蝌蚪一路上還會遇到誰?隨樂玩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

通過兩次活動的試教,孩子們已經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能動作協調的進行完整遊戲了,還會按故事情節創編並自主分角色進行遊戲,遊戲中還初步知道尋找空地方遊,不能碰撞,體驗了與同伴、老師分角色遊戲的快樂。通過本次活動的學習,我一直在思考:孩子們演繹的語言、動作、表情都很棒,也有着愉悦的心情去參加遊戲,而且在遊戲中很投入,真正體現了自主、自發、創造、愉悦的理念。解讀活動名稱,遊戲活動:小蝌蚪找媽媽,老師們一起討論:遊戲要體現孩子的創造空間,而整個活動還處於根據故事情節表演故事內容,真正表演中體現創造的成分很少,只是停留在故事情節內容表演上,沒有遊戲創作的空間。所以,建議活動名稱調整為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媽媽,與目標相符合,更貼近孩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40o9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