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上冊《飲湖上初晴後雨》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上冊《飲湖上初晴後雨》教學反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古詩的語言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但是詩中的某些詞語的理解卻是可意會而不好言傳的。

三年級語文上冊《飲湖上初晴後雨》教學反思

備課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反覆領悟古詩,瞭解學情,課堂中每個問題的設計,過渡語的反覆斟酌我都經歷了反覆思考反覆推敲的過程。備課結束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師引得太多,放手不夠,課堂中老師要説的話也太多。後又經歷了幾次修改,但是問題依然存在,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執教的過程中,很多問題由於在備課的時候不夠周全,因此,問題就開始顯山露水了。

第一,孩子們的課堂常規訓練不夠到位。上整堂課,雖然我仔細觀察了孩子們,他們沒有任何出格的行為,但是我認為很多孩子是心不在焉的,是學習不夠認真的。我在想,第一是我的'孩子沒有學會聽課,其次就是因為我的課不夠吸引孩子們。第三就是孩子們見不得三寶,來了幾位老師聽課,他們就手足無措了,發言不夠踴躍,朗讀不夠放開。聽了耿老師的課,我才知道,其實三年級的課堂教學中,組織教學也是少不了的程序,特別是在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更要注意組織教學,這樣才能有好的學習效果。

第二,瞭解學情不夠。應該説,我對孩子們還是不太瞭解,比如我問總相宜是怎麼理解的,孩子們是全然不知,回答的是風馬牛不相及。這就是我對孩子們的估計不足。在三6班上課的時候,我發現他們不懂淡粧濃抹是什麼意思,我立刻修改了自己的教學思路,本打算將那個問題拋給學生的,我換成了兩幅對比圖片來幫助孩子理解,應該説那兩幅圖解決了淡粧濃抹的問題,但是我沒有將這個好的契機和總相宜結合起來。正如黃老師所説的那樣,直接問孩子們,這兩幅圖美不美?孩子們肯定肯定回答,美,然後我直接總結,這就是總相宜,那教學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三,就是課前的預設還是不夠精細,這點從每個環節的設計連貫度就可以看出來。雖然説我在預設的時候還是關注瞭如何讓每個環節更連貫,讓過渡語更自然一些,也許是我教案記得不熟練,也許是我的臨場機智不夠,反正表現不盡人意。

第四,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訓練,讓課堂教學語言更美一些,讓教學流程更清晰一些,讓評價更多樣一些,讓普通話更標準一些,讓語氣更抑揚頓挫一些,讓感情更充沛一點,這樣的話,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散發勃勃的生命活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3x2k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