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關於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關於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主要是指教師的英語專業知識、信念、工作能力即教學技能等方面。教師專業發展意味着創新教學方法、變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尤其重要的是加強教師對教學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對教學實踐的思考與探究,增強教學改革意識。面對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繁重的教學任務,在教師進修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教師自主(teacher autonomy)研究已逐漸成為英語教育和師資培養的新課題。教師只有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現狀和教學實踐,不斷髮現問題、分析並解決問題,才能參與和促進教育改革,發展專業能力,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文章通過對貴州城鄉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調查,瞭解他們對專業發展的需求和看法,分析其發展現狀和探索專業發展途徑,並通過反思性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於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一、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困難文章採取問卷調查和約談相結合等方式,對來自貴州城鄉的7O名中學英語教師作調查,以分析目前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和要求,從而探討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調查結果顯示:中學英語教師教學負擔重,業務提升機會少,在面對新課標的具體實施過程中, 困難重重,如大班教學現狀、教學任務繁重、課時量大、升學壓力大、缺乏語言環境、教學資源不足、個人能力有待提高等諸多問題。具體來説,他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有四個:一是時間問題。由於教師資源欠缺,所承擔的繁重的教學任務幾乎佔據了所有時間。教學研究無法真正落實,即便是因為要短期進修學習,在此期間所耽誤的課時,也得等教師回去後補上。二是教學研究問題。長期以來,外語教學研究一般都是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而作為課堂教學實際操作者的中學英語教師,雖有着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掌握着第一手豐富的課堂教學資料,卻由於缺少理論上的指導和研究手段上的訓練而無法進行自主研究。即便是一些有着豐富教學經驗的英語教師,想推廣他們的課堂實踐,也因其教學論文既缺少反思性與構建性的論證分析,又缺少教學理論的驗證性的思辨,論文普遍流於對教學過程的敍述,無法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很難產生廣泛影響,不能成為中學英語教學研究的主體,只能被動接受和實踐他人的研究和發現。然而高校專家學者對中學的英語課堂教學進行調查和評估的研究,通常立足於從大學的觀察角度去提出一些新的教學理論,這些教學理論不乏對中學英語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有時也使老師感到這些理論過於高深並脱離課堂實際而無所適從。這種狀況造成了我國特別是西部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學高耗低能。三是教學壓力問題。有些教師覺得要教好英語很難,教材和教學方法變化快,新課標對教師業務要求越來越高,但中學教師很少有時間進修提高,缺乏運用英語交流的機會,進修學習費用短缺,專業水平得不到提高,專業發展困難重重,對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希望得到專家的幫助、解答,迫切需要在教學理念及課堂教學實施等方面得到幫助和指導。四是外部影響問題。教育資源配置失衡導致城鄉學校工作環境的差異性,在那些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重視,教學書籍多、並具有多媒體設備等教學資源豐富的學校裏,外語教師專業發展願望強烈並有機會學習瞭解和實施新的教學理念;但在很多農村鄉鎮中學特別是偏遠地區學校的教師,由於教師及教學資源、設備匱乏,外語教學手段落後,教師疲於應付教學,根本談不上專業發展,也無從談起英語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

而在教師發展途徑睏乏的狀況下,作為教師職後主要學習途徑的師資培訓,要麼由於教育經費短缺而無法實施,要麼培訓內容流於形式且不能結合教師教學的實際需求。此外,教師專業發展願望是否強烈與對教師的激勵制度有一定關係。在賞罰分明、收入與工作業績掛鈎的學校裏,教師的專業發展願望強烈,而賞罰不分明的學校則難以調動教師的專業發展積極性,教師對教學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夠,缺乏鑽研精神。教師對專業發展願望強烈與否,將對教師是否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學能力和水平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 教師自主研究

l、反思性教學是英語教師的修養之道教師自主是教師應具備適應教學需要的自我發展能力,是教師對教學過程、教學環節以及教學環境不斷進行反思、發展和完善的動態過程。教師實現自主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反思性教學(reflectiveteaching),也稱反思性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指教師通過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深入思考和觀察,憑藉實際教學經驗的優勢,發現問題並尋求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它有助於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日常工作中探索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目的,並能促使自己不斷自我改進、自我完善。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專業發展過程的內省式的自我研究,通過反思強化教學意識,調控自己的教學行為。它強調教學是一種技能和方法,為教師提供對教學過程做出分析性和客觀性反思的機會,是教師收集教學資料,審視教學觀念、教學態度和教學實踐,並把掌握的教學信息用作批評性反思的基礎。目的是養成善於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促使自己不斷提高英語教學。美國教育家杜威 強調教師要通過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並把自己對教學的觀察上升為教學理論。英國學者Stenhouse與其同事在2O世紀7O年代提出了“教師一研究者”

的觀點,認為只是將教師的教學作為研究的對象是不夠的,教師需要自己來研究自己的教學,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從自身課堂實際出發,對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重新審視和思考。這是一種研究植根於學校、植根於課堂和學生的體驗,教師通過教學日誌、教學觀摩、教學報告、查看和聽取課堂錄製的音像資料、與學生交流、問卷調查等一系列教學行動研究手段,收集研究資料和數據,對自身的教學效果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和反思並對自己教學的全過程進行評估,以促進自身職業素質的發展(Professionalization)為目的,最終實現不斷改進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2、通過反思完善英語教師的教學觀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影響教師教學效能和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不斷反思完善教學觀,是促進教學實踐改變乃至教學改革實施的基本條件。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仍受中、高考為導向的應試教育制約,保留着知識、技能本位的語言教學觀念,缺乏按照新的課程標準對學生進行英語素質培養的新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觀反映了教師對教師作用和學生角色的認識。在課堂上,許多教師往往關注自己的“教”,不太關注學生的“學”,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讓學生參與探討問題的機會很少,與學生進行學習策略指導訓練少,給學生實踐和思維的空間少。有的教師在課堂上以自己為中心,以講授為主。當然,也有教師會根據學生的情況,隨時調整課堂教學,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是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多數教師雖然清楚課改意義重大,但在升學率的重壓下,不願嘗試改革。多數教師用的是灌輸式教學,少數教師使用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但一般僅用於公開課,使用頻率都不是很高,大部分教師一直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從傳統的語法翻譯法到交際法,英語教學理論不斷髮展,教學流派各有特色,但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適用於所有學生。因為學生在學習動機、認知風格、思維能力和方法等各個方面存在個體差異,所以,教師只能熟練掌握英語教育和測試的有關理論,不斷提高教師自主能力,才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其中,二語習得理論彙集了多門語言教育的理論和學科知識,為英語教師進行專業研究提供了比較清晰的理論框架。二語習得理論中,英語教育不僅是灌輸語言知識、操練語言技能,還包括認知、情感等在內的全人教育。故英語教師只有學習和借鑑二語習得研究成果,認真研究英語學習規律,研究學生的不同情況,才能準確評估學生的長處和不足,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

3、通過反思培養英語教師自主能力教師的自主能力包括英語語言能力和教學能力兩個方面。語言能力主要指英語語言知識、理論和技巧等。教學能力是指把理論運用於實踐,解決教學中的問題並能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正確評估等。可見,成功的自主型英語教師應當具備系統的英語知識,熟練掌握英語, 口語表達準確流利,教師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可理解和有意義語言輸入,也為學生學習英語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教師通過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能力,是有效組織課堂教學的保障。但是由於客觀條件限制,一方面西部地區中學英語教師在職進修學習的機會非常少,另一方面,在我國英語師資教育中,大學裏的課程設置缺少研究型的培養模式,造成教師研究能力先天不足,他們雖然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觀念都有待更新和提高,教師缺少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研究的能力,這對形成教師自主,並進而促進學習者自主非常不利。而許多研究者認為不問斷的自我導向式的教師一學習(teacher-learning)經歷對教師自主能力的發展是十分重要。因此,大力提倡通過反思性教學一教師自主研究,對培養教師自主能力、專業發展及提高英語教學都意義重大。新課標明確要注重對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 的培養,提倡任務型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策略和跨文化意識等教學理念,對英語教師的綜合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如何面對學習者的個體差異,使學生學得主動有效,還得靠教師根據自己的課堂實際進行反思。教師若不顧自己學生的實際,照搬照抄別人的做法,則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若不學習掌握二語言習得理論和學習策略,就難以高質量地施教,教師若不懂如何反恩自己的教學行為,就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教師素質決定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只有通過反思性教學一教師自主研究,才能成為有思想、能分析、具有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和能解決問題的合格教師。

結語綜合上述,英語教師如果教學理念滯後、知識水平和教學技能欠缺,語言教學理論素養不高,缺乏自我反思和教育研究的意識與自我發展能力,將嚴重製約教師專業發展。為改變上述這種狀況,需要中學英語教師走專業發展之路,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通過不斷的培訓進修等手段提高理論業務水平,使之能把自己對教學的觀察上升為教學理論,走以研促教、以研促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路,通過自主研究,實現自主發展。因此,要提高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應從內部因素和外部保障兩方面着手。一方面,學校管理部門要樹立教師專業發展的管理意識,轉變觀念,提倡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積極探索和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師培訓,關注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拓寬教師進修培訓渠道,優化管理,完善教師專業發展的外部保障機制,為教師獲得持續專業發展提供條件。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反思性教學可以更充分地意識到——教師自主研究仍然是目前狀況下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243wl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