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大班微笑教案及教學反思

大班微笑教案及教學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微笑教案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微笑教案及教學反思

大班微笑教案及教學反思1

一、活動目標:

1、 懂的微笑能給他人帶來快樂,知道關心他人。

2、 探索多種使大家快樂的方法,有一定的愛心。

二、活動準備:

微笑字卡、愛心記錄卡、音樂、小動物形象。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微笑主題。

1、講述故事《小蝸牛送微笑》,小蝸牛看到大家都在為別人服務,而自己什麼也幫不上,正在犯愁。小鳥告訴他,

你的微笑很甜,小蝸牛就想,我要把我的微笑送給每一個好朋友,於是他便做了很多微笑卡片,託小鳥送給森林裏的每個好

朋友。(出示微笑卡片)。

2、提問:小蝸牛為什麼要給大家送微笑卡片?

小結:微笑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小卡片能傳遞小蝸牛的心意。故事讓幼兒直觀的理解了微笑的涵義,也知道了微笑的重要

和可貴。

(二)、展開部分,用微笑傳遞快樂。

1、體驗微笑:你會微笑嗎?來,笑一個。教師給幼兒拍照。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體驗中分享着微笑帶來的快樂。

2、送微笑:你想把微笑送給誰?為什麼?(幼兒自由回答,充分調動孩子的思維,給幼兒足夠的表現、表達的機會)

3、微笑送老師。進一步啟發幼兒,還想把微笑送給誰?教室裏有一位大人每天很辛苦的關心大家,我們把微笑送給她

並引導幼兒送上一句好聽的話。背景音樂《歌聲與微笑》響起。

(三)、探索多種帶來快樂的方法。

1、説説讓別人快樂的方法。除了微笑還有什麼辦法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幼兒自由討論)

2、記錄各種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辦法。

重點介紹心型的愛心卡片,他是愛心的體現,也是愛心的濃縮。我們可以把對朋友的愛記錄在這張愛心卡片上送給

好朋友。

3、請幼兒給好朋友繪畫愛心卡片,可以是“微笑”也可以是其他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辦法。完成後,佈置成一個大的

心型牆飾,平時大家可以來講一講,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四)、結束活動。

放音樂《歌聲與微笑》大家快樂的跳舞。

大班微笑教案及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能圍繞故事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懂得微笑是快樂的傳遞。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一封信。

3、輕柔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寄給誰的?是誰寫的?

2、我們一起來聽聽,信裏都説了些什麼?(讀信)

3、小蝸牛為什麼會給我們寄來這樣一封信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個故事吧!

(二)、分段欣賞故事:

提問:小蝸牛為什麼着急?

小螞蟻是怎麼樣誇獎小蝸牛的?

小蝸牛的微笑真甜啊!甜甜的微笑象什麼呢?

小蝸牛是用什麼辦法把它的微笑送出去的?

朋友們看到了小蝸牛的微笑,心情會怎麼樣?

小結:微笑真是一樣好東西,小蝸牛用自己的微笑給朋友們傳遞了快樂。

(三)、完整欣賞故事:

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故事。

1、提問:小蝸牛為什麼會給我們寄來這封信?(小蝸牛想把它的快樂傳遞給我們)

當你看到小蝸牛的微笑的時候,心情怎麼樣?

小結: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只有心裏快樂,微笑才能把快樂傳遞給朋友。小蝸牛就用自己的微笑把快樂傳遞給了我們。

2、討論:

(1)、你什麼時候最快樂?(可用故事中的情節提示孩子,如大象幫助朋友蓋房子等)

原來幫助別人不僅能使別人快樂,也會使自己快樂。快樂了,我們就會微笑,就可以把我們的快樂傳遞給朋友們。

(2)、你想怎樣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微笑呢?

畫……

3、讓我們把我們最美麗的微笑送給在這裏的每一位老師,把我們心中的快樂傳遞給他們!

附:故事《微笑》

森林裏住着許多動物,有鼻子長長的大象、愛勞動的小螞蟻、愛爬樹的小猴子……它們都是好朋友,都非常願意幫助別人。小鳥喜歡為朋友們唱歌,大象能為朋友們蓋房子,小兔願意為朋友送信……只有小蝸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一羣小螞蟻抬着西瓜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抬起頭向着小螞蟻們甜甜地微笑。小螞蟻們也對小蝸牛微笑,並説:“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呀,看到你的微笑,我們真快樂。”小蝸牛聽了,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把我們快樂傳遞給他們。”可是小蝸牛又為難了:“怎麼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啊想啊,想了一整個晚上,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封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裏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裏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裏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説:“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看到了它的信,我們真快樂!”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中,我預設的內容是讓幼兒看圖講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表演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觀察能力和繪畫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新生幼兒的能力。繪畫形式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有笑臉,即:可以通過的調整來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畫出笑臉。讓先畫出微笑的幼兒自己講講微笑的快樂,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大班微笑教案及教學反思3

設計意圖

通過"朋友多,快樂多"的小主題活動,幼兒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互相關心,體驗到與朋友互相交往的樂趣,初步萌發了樂於助人的意識。為進一步引發幼兒關愛周圍事物的情感,我選擇了《微笑》這篇這篇小故事,讓幼兒感受其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從中知道:關愛身邊的人和事物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幼兒已經初步理解散文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提高幼兒大膽表達表現的.能力;啟發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方式表達自己關愛他人、關心朋友的感受,使幼兒養成關愛他人的良好品質。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小蝸牛善良、愛朋友的美好情感。

2、圍繞故事主題大膽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學習製作微笑卡片,體驗關心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2、微笑的表情圖3、卡片、彩筆4、《歌聲與微笑》的音樂活動過程1、出示微笑的表情圖,引導幼兒觀察:

(1)小朋友,請你觀察一下,圖上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那你們看到這個微笑,心裏感覺怎麼樣?(高興、快樂、舒服、愉悦、開心)原來微笑還能帶給別人快樂,森林裏的小動物們都想把快樂帶給別人,你們想知道他們都是用什麼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嗎?

2、引導幼兒分段欣賞並理解故事。

(1)講述第一幅圖,提問:森林裏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在做什麼?小蝸牛的心裏為什麼着急?

(2)講述第二幅圖,提問:小兔子是怎樣誇小蝸牛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會怎樣誇獎它?

(3)講述第三四幅圖,提問: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小蝸牛把微笑送給了誰?森林裏的小動物收到小蝸牛的信,心裏感覺怎樣?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麼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鼓勵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原來微笑能給人帶去快樂,小蝸牛雖然能力不大,但它有一顆愛心,為了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

4、體驗微笑。

引導幼兒討論:你們覺得小蝸牛的微笑美嗎?你們會不會微笑?請小朋友學學小蝸牛的微笑並説説想把微笑送給誰?

(例如:我把微笑送給媽媽,讓她快樂;我把微笑送給生病的小夥伴,讓他身體快點好起來)5、結束活動:傳遞微笑。

教師提供材料鼓勵幼兒在音樂《歌聲與微笑》的伴隨下製作微笑卡片,然後將微笑卡片送給周圍的人。

活動延伸把微笑傳遞給家人、朋友及周圍的人,讓大家體驗快樂!

活動反思: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對幼兒來説,它是一個比較抽象概念,怎樣讓幼兒理解愛,感受愛,表達愛,傳遞愛?在活動中,我把愛細化,具體化,將愛轉化成幼兒容易理解、接受的“微笑”,讓微笑説話,讓微笑傳情,我採用了:1、故事激情。短小、精悍的故事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那微笑着的蝸牛抓住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孩子的興趣跟着微笑提升,思維隨着故事開啟,情感也跟着感覺釋放。2、音樂渲情。運用音樂《歌聲與微笑》引領幼兒走向高潮,體會幸福和快樂。通過這次活動,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一張空白的紙,大人在紙上畫什麼,孩子就是什麼,關鍵是成人要正確引導。讓我們不斷探索,將孩子的童心培育成色彩斑斕的愛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0dyn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