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推薦】草原教案4篇

【推薦】草原教案4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草原教案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草原教案4篇

草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2、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並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3、激發情感,想象創新,自編自創一首小詩或續寫歌詞。培養學生想象創新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遼闊美麗,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激發情感,想象創新,自編自創一首小詩或續寫歌詞。

教學用具:

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初步感知課文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6課——《錫林郭勒大草原》

2、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再讀課文的時候,你想怎樣讀?

3、(感受大、廣闊),齊讀課題

引:哪一個自然段讓我們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第二自然段)

二、閲讀理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先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從那兒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的,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從這兒能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無邊無際,而且都是綠色,很美。)

除了廣闊,還感受到了什麼?(美麗)[板書]

讀出你的感受來。

(2)(山嶺上,深谷裏、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裏面捉迷藏。這裏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説明草很茂密。這裏的景色很美。能夠説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這樣寫,還有這種感受嗎?(品詞品句)

草原上到處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極了。

山嶺上,深谷裏、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裏面捉迷藏。

(比較,感受,重點理解到處都是,很廣闊,有趣。)

自己讀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讀

再讀讀這兩句,讀出大草原的廣闊與美麗來。(有感情的朗讀)

還能從哪兒感受到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3)(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寶鏡一樣。在草灘之中,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一窪窪説明湖水很多,清亮説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真美!)

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麼?

(展開想象:映出了藍天白雲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們再讀讀這一窪窪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麼呀?

(4)(還有各種各樣的野花。有鮮紅的山丹丹花,粉紅的牽牛花,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着陣陣清香。不光有綠色,還有其它花的顏色點綴着,還散發着清香,這裏的景色真美。)

野花為草原增添了繽紛的色彩,有()有(),還有(),散發着陣陣清香。

2、教師配樂範讀。請同學一邊看畫面,一邊聽,感受錫林郭勒草原的美麗。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説些什麼?(表達喜愛之情)

1、請學生放聲自由讀

2、指名讀,感受廣闊美麗

3、小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了(),最後是()。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我們知道草原不僅是廣闊美麗的,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2、輕聲讀讀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為有什麼,才使錫林郭勒大草原成為一個歡騰的世界?

草原教案 篇2

一、説教材

《草原》這篇訪問記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親身的經歷和感受記敍了他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作者通過對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斷認識這條明線,以及自己情感發展的暗線,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對漢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充分體現出祖國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兩點:一是從文章的思想內容出發考慮,讓學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團結友愛情感的薰陶。作者筆下的草原風情圖如詩如畫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讀的極好素材。通過感情朗讀的訓練可以深化對文章表達情感的體會。因此,第二個教學目標確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反覆地、有感情的朗讀,也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通過突出重點藉以突破教學難點,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深刻含義。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之後,我將此文教學課時安排為兩課時。在第一課時中,師生一起解決了為數不少的生字,讀熟了課文,理清了文章的脈絡是着力表現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這裏我向大家説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教法與學法。

二、説教法與學法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我讓學生先邊看錄像邊聽誦,通過直觀的畫面再現場景,喚起了學生對美的嚮往和求知的渴望,這樣既縮短了學生的生活距離,又為認識草原的遼闊、秀美,蒙古人的熱情好客之特點提供了直觀的視聽感受,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拓展思維,更深層次地體會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終水到渠成,輕鬆地突破了難點,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深刻含義,將蒙漢情昇華為民族情,進行民族大團結的思想教育,實現整個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課教學中,我大膽放手,嘗試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適當引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以質疑研討為主線,以自主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營造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全體學生在積極的參與和協作中主動讀書、自覺感悟、主動發展。在教學中我多處採用談話法,讓學生自讀討論,再以自由談話的方式彙報自己的讀書收穫。這樣,學生所理解掌握的內容能得到及時反饋,使學生在談話中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分析、解決課文中的問題,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這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認知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如學習人情美這部分,在共同學習遠迎客人部分後,我引導學生總結並利用上段的學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研讀,去暢想。這樣,所有的問題來自於學生,又為學生所解決,雖然學生的理解略顯稚嫩,不夠深入,但答案卻是多姿多彩,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獨特的,富有個性的閲讀體會,從而使整個教學活動走出教師煩瑣提問、學生亦步亦趨被動應答、學習主體的主動性失落的局面。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學習,並不影響他們對整篇課文的把握。相反,在老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深入地研讀自己所選的專題合作學習,在討論交流中昇華認識;同時在傾聽他人的見解時,對非自己所研讀的內容也有所瞭解,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給學生思維自由馳騁的空間,所有這些,從關注生命的高度,用變化的、動態的、生成的而非靜止的、僵化的觀點來組織教學,這正所謂的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三、拓展學生思維,課外延伸課內

新理念下的閲讀教學設計要努力使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學生的學習是應該超越教材本身的。基於這一理念,在這堂課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課外蒐集的關於內蒙古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的資料,再一次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到草原的發展變化,既為不斷髮展中的現代化草原驕傲又為被生態失衡破壞的草原而擔憂,從而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心。同時為內蒙古草原設計一段精彩的廣告詞,這一設計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並且照應了課文的開頭,讓課外延伸課內。這樣,一節課的學習看似結束,而學生一生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草原教案 篇3

教養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體會描寫草原風景美、人情美的語句。

2、理解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情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民族團結意識。

2、認識保護草原資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發展目標:

運用以前學到的閲讀方法讀懂課文,並能把閲讀中的理解和感受説出來。

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草原的風景美和人情美所構成的草原風情畫。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帶情入境。

2、同學們有到過或者見過大草原嗎?草原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

過度:今天,我們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領略草原美麗、迷人的風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麼樣子的。

2、速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況?

板:風景美人情美

過度:草原的風光和人情都這麼美好,那麼就構成了一幅草原風情畫。

板:草原風情畫

3、默讀課文,對全文質疑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過度:指導朗讀“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寫草原美景的同時,還

2、自由讀,邊讀邊劃抒發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學生彙報。

4、找出句子,抓對比。

“……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1)指導朗讀。

(2)理解“高歌”和“低吟”兩種不同的情調。

(3)理解“奇麗”,為什麼他要吟這麼一首詩?

5、者先是想高歌,後來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為什麼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這兩個抒情的句子調換一下位置,讓他先“低吟”,後來他越看草原越高興,然後“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往往都會受到外界的影響,那作者看到了什麼,使他產生了這種情感,而要用這種方式表達?(討論)

6、學生彙報。

點撥1:我們歸納一下,作者一開始看到了草原的什麼?它的整體給人什麼感受?(出示圖)

板:開闊

點撥2:

1)他當時的心情怎樣?(激動、興奮)

2)指導朗讀

3)換詞理解“清鮮”、“明朗”。

過度:接下來他看到了草原的什麼?(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麼變化?

指導朗讀,讀出草原的柔美。

點撥3:注意作者第二次寫景的部分,他先總的説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茫茫”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裏這樣説呢?感情朗讀。

點撥4:接下來分了兩部分來寫,先寫了(草原的顏色),再寫了(小丘的線條)。

指導朗讀:(1)先讀這兩部分,然後選你喜歡的讀給大家聽。

句1:“四面都有小丘,……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隨機出示圖:綠草襯白羊,多麼雅緻、清麗。指導朗讀。

這裏把_____

比作________,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句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輕輕流入雲際。”

隨機出示圖、出示兩種風格的國畫,理解“勾勒”、“渲染”。

點撥5:這樣柔美的線條,緩緩地高起來,又緩緩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這波浪般的線條,一直遠望,就覺得好象整個綠色的草原在流動,所以作者説……

指導朗讀。

7、自由讀第二次寫景的部分,讀出柔美的感覺,把自己讀沉醉。

四、

總結: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繪,我們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風景如畫的草原上,使人嚮往,令人感受到無限的樂趣。

1、看圖,聽音樂。

2、口語訓練:做小導遊,向你的朋友介紹一下內蒙草原的如畫美景。

 五、

佈置作業

1、向你的爸爸、媽媽介紹一下內蒙草原的自然風光。

2、背誦第一自然段。

草原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在瞭解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基礎上嘗試創編蒙古族舞蹈動作。

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音樂,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蒙古大草原上去玩一玩,我們一起去看看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些什麼,那裏的人們都在幹什麼。”

(教師一邊播放PPT課件,一邊講解,提問幼兒,引導幼兒初步瞭解蒙古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人民的生活,知道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些什麼,那裏的人們都在幹什麼。)

二、聽旋律,編動作

教師播放一段蒙古族音樂,讓幼兒邊聽邊回想蒙古大草原聲的人們在幹些什麼,然後試着用動作來表現。

反覆感知旋律後,讓幼兒大膽嘗試創編蒙古族動作,包括揚鞭騎馬,騎馬射箭,撫摸牛背,擠牛奶,獻哈達等動作。

三、表演舞蹈

將創編的動作串聯、組合起來,讓幼兒隨音樂一起舞蹈。

(可採用集體,分組,分男女等表演方式)

活動反思: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藝術領域的目標分析中提到這樣一條:“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我就是根據這個目標以及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特點設計的本次活動。孩子在活動中通過自己的想象,創編出揚鞭騎馬、射箭、給奶牛按摩、擠牛奶、獻哈達等動作,並能隨音樂與同伴快樂的跳舞,再活動中體驗到了快樂。

2.但是我發現,也有個別幼兒參與不積極的現象,我認為是與幼兒的性格和興趣有關,通常參與不積極地幼兒往往是性格比較內向、安靜的孩子,他們比較喜歡看圖書、畫畫這一類活動,對於音樂活動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就會明顯降低,所以這就需要老師平時多做引導,多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活動,讓其在獲得肯定之後產生興趣,使其性格越來越活潑。

標籤: 草原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wwly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