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筍芽》教學設計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筍芽》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1、識字、積累詞語。2、指導寫字。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1、鞏固生字。2、在讀中品讀詞句,仿寫課文中的好句,積累、豐富語言。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

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敍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識字、閲讀能力,對於含義深刻的詞語的理解已經掌握了一些方法,學生具有好奇,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對童話故事興趣濃厚。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要重視學生的個人閲讀感受,在閲讀過程中注意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第一課時:識字、練習朗讀。

第二課時:筍芽兒出土之前與竹媽媽的對話,出土以後與小草弟弟的對話,以及她自己的自白。

教學難點 第一課時:識字、積累詞語。

第二課時: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並從中體會到筍芽兒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關心和愛護,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生字卡片

課前積累:春天的詩句:《春曉》 《春日》 《春夜喜雨》

教學策略 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倡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麼?(生答)大熊貓最愛吃什麼?(生答)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麼嗎?(生答)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看多媒體展示的圖片 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拼音注在生字的上面。

2.開火車讀課文,糾正字音,重點是:滋潤 嘮 漆在教學時,學生對撒這個字的讀音有了疑惑撒(sā)撒手 (s) 撒種

三、檢查自學生字

1、同偏旁識記生字。2、生活識字  漆黑 轟隆隆 自豪用自豪説話3、動作識記,揉一揉,扭動、向上鑽。 4、多音字  “和”、“撒”5、交流好的短語。

四、鞏固識字

1.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後小組説一説自己讀懂了什麼?

五、指導寫字

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 聽寫生詞:山岡 世界 轟隆 筍芽 呼喊呼喚。2 指名開火車讀課文,想筍芽兒是怎樣長大的?

二、朗讀感悟,啟迪思考。.

1、觀察插圖,激發興趣。

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麼樣兒的。筍芽是怎樣長大的? 

2 教師範讀,啟迪思考。誰幫助了筍芽?筍芽是怎樣長大的?想一想筍芽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3 感情朗讀,角色表演。

學習第一段

1)輕聲自由讀第一、二小節。想春雨姑娘是怎樣幫助筍芽?

2)分角色朗讀。

説説三個角色各要讀出什麼樣的語氣?“撒嬌”、“央求”各是什麼意思?

3)指導朗讀。(練讀、朗讀)

學習第二段

3)還有誰來幫助筍芽兒(竹媽媽)

師當解説 生做竹媽媽 讀竹媽媽的話説説三個角色各要讀出什麼樣的語氣?

“嘮叨”是什麼意思?平時,媽媽總愛嘮叨説:“______。”老師總嘮叨説

4)、分角色朗讀。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採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

四、總結全文,揭示意義。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麼?從它的成長過程你體會到了什麼?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寫成一篇小練筆。”。 學生練讀課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拼音注在生字的上面。

開火車讀課文,糾正字音

把生字讀給同桌聽,同桌檢查字音

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輕聲自由讀第三、四小節。

筍芽怎樣長大的?(雷公公呼喚)

2)、同桌一人一段讀(雷公公粗重的急促、稍大)(筍芽可加上動作讀:扭動、鑽)

激發學生了解筍芽生長過程的願望。

教學目標達標檢測

1.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她的生長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幫助。

2.筍芽兒由“瑟縮着身子”到“____”可看出筍芽兒____的精神。

個性化教學 説一説,寫一寫。

筍芽兒終於鑽出了地面。

桃花紅着臉對筍芽兒説:“------------。”

小柳樹搖着辮子説:“------------。”

小燕子嘰嘰喳喳的叫着:“------------。

板書設計 3筍芽兒

春雨 雷公公筍芽兒

撒嬌 扭動 鑽 我不怕 我要趕快長大 自豪

教學反思

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注重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並努力做到評價準確到位。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一直是新課改所提倡的。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仍然採用配樂朗讀、自由讀、齊讀,默讀、範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如:為了讓學生領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過程。課前讓學生聽課文配樂朗讀錄音,讓學生熟悉課文,並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課文朗讀聲中對課文出現的各種人物(春雨姑姑、筍芽兒、竹媽媽、雷公公、小草弟弟)在情感上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和把握。同時,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我及時激勵,且努力做到評價語言到位,具有針對性。如:"讀的很有感情,讀出了可愛的語氣,讀的很認真,聲音很輕柔,讀出了雷公公的氣勢……"。這些話語有利的激發了學生積極朗讀的願望。

二、有效藉助電教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啟迪學生的情感。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採用電教手段,讓學生觀看錄像,投影片,並運用所學的觀察方法,欣賞細雨濛濛,春雷轟轟,萬物復甦的春景,觀察筍芽兒破土而出,最後長成蒼翠青竹的生動景象。使學生在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訓練了觀察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在學文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筍芽兒奮發進取的精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電教媒體的直觀、形象的畫面,配以優美的課件音樂,學生在筍芽兒前後的語言變化過程中,體會筍芽兒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願望。例如:"瑟縮着身子"與"一個勁兒地往上鑽","央求"與"自豪","不住嘴地説"與"急得大叫"等。

總的來説,在教學過程中,本節課力求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着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也存在一些不盡之處,有待改進。

《筍芽兒》這篇童話散文采用擬人化的寫法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筍芽兒成長的過程。文章語言精美,角色鮮明,富有童趣。稚嫩的筍芽兒,温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門的雷公公和慈愛的竹媽媽,在作者的妙筆下活靈活現。由於孩子們對筍芽兒的知識瞭解不多,課前我搜集一些相關的音像和圖片資料,以彌補學習資源的不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創境激趣,使學生學習融入到情景之中,激發了學習興趣。

教學中我創設情境,以讀帶問,以情促思,利用情景表演,讓學生都來當小 筍芽,體會他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等,從而體會到課文所描寫的春景,事實證明,用這種辦法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在本課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起來事半功倍。《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識字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本節課識字方式多樣化,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還利用遊戲識字,增強了識字興趣。

閲讀課文能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閲讀形式多樣化,以讀為本,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教學中的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等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7xo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