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大堰河我的保姆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大堰河我的保姆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導學目標】

1.反覆朗讀,理解詩歌思想內容。

2.感受大堰河這一人物形象特徵,體會詩人對大堰河寄託的思想感情。

☆温故知新☆

【自主學習】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戛然(  )    瓦菲(  )    貝殼(  )    火缽(  )    忸怩(  )     

團箕(  )    青苔(  )    悉索(  )    荊棘(  )    凌侮(  )

叱罵(  )    飄泊(  )    典押(  )    冰屑(  )    胳膊(  )

2.辨析字形並組詞。

(1)堰(  )揠(  )  (2)掐(  )陷(  )  (3)側(  )惻(  )

(4)檐(  )贍(  )  (5)菲(  )扉(  )  (6)苔(  )怠(  )

3.關於作者

1910年,艾青出生在浙江金華畈田蔣村一個姓蔣的地主家庭。艾青出生後,一個算命先生説他會“剋死”爹孃。父母迷信,就把他送到本村一位貧苦的農婦“大堰河”(浙江金華方言“大葉荷”的諧音)家撫養。艾青在“大堰河”家裏住了五年,到了讀書的年齡才回到父母家裏。而親生父母對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絲家庭的温暖。艾青後來説過他“從小就等於沒有父母”,只有“大堰河”這個貧苦善良的農村婦女深愛着她的乳兒,給了他温暖的母愛,他們之間有着割不斷的情緣。1932年,艾青因為參加進步活動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監獄。次年一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飄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長眠於地下的保姆,便寫下了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反饋矯正】

1. jiá fēi ké bō ní jītái xī jí wǔ chì bó yā xiè bó

2.⑴ 大堰(yàn)河  揠(yà)苗助長⑵掐(qiā)算 陷(xiàn)阱 ⑶側(cè)目 惻(cè)隱 ⑷房檐(yán) 贍(shàn)養⑸芳菲(fēi) 扉(fēi)頁⑹青苔 怠慢

☆課堂探討☆

要點一:梳理情節結構,概括詩歌內容。

【探究活動】

詩歌可分幾個部分,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教師釋疑】

這是一道劃分詩歌結構的題目,注意詩中詩人情感的變化,注意抓住詩歌中一些表示情感變化的詞語。

【討論明確】

這首詩一共13節,可分為三部分。

第1、2節為第一部分,寫“我”和大堰河雖然階級出身不同,卻有着割不斷的血肉聯繫,“我是地主的兒子”,卻“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詩從一開始就顯示了它鮮明的敍事性質。而重疊反覆地詠歎“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為全詩奠定了濃郁的抒情基調。

第3~10節為第二部分。詩人在獄中看到窗外大雪,觸景生情,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勞善良、為生活奔忙而受盡苦難的一生。

第11~13節為第三部分。詩人思緒回到現實,回到監獄,用兒子對母親的情感,為大堰河“寫着一首呈給你的讚美詩”。並將這種情感擴大,“呈給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直接抒發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敬愛之情。

【課堂提升】

1.《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作者一再強調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是為了説明(    )

A.大堰河死得很淒涼。

B.“我”回家後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聯繫。

C.大堰河臨死時仍在牽掛她的乳兒。

D.“我”的遺憾自責的心情。

【答案】D

2. 下列對《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第三節的鑑賞,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壓着的草蓋的墳墓,

你的關閉了的故居檐頭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園地,

你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A.詩人在獄中看到窗外大雪,觸景生情,以第一人稱口吻,追述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為生活奔忙而受盡苦難的一生。

B.大堰河純潔無私的內心世界如同雪一樣潔白無瑕,而白雪覆蓋大地的莊嚴肅穆的景象正好表達了詩人深切的悼念,因此詩人説“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C.“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園地”“長了青苔的石椅”,描繪了一種荒涼、寂寞、冷落、淒涼的慘淡景象。

D.主要運用了排比和反覆的修辭手法,而首尾反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則進一步渲染了抑鬱低沉的思念之情。

【答案】A

要點二:探究人物形象特徵。

【探究活動】

這首詩是詩人獻給他的“母親”──一個普通中國農婦最真誠的頌歌。朗讀這首詩,結合有關詩句,説説詩人筆下的大堰河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體會詩人對這一形象所寄託的思想情感。

【教師釋疑】

這是一道探究詩歌中人物形象的題目,注意詩中相關大堰河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和作者的情感變化。

【討論明確】

大堰河是勤勞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飯、養雞、餵豬,終日操勞;她又是善良的,她永遠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農活,安天樂命,質樸樂觀;她又是慈愛的,縱使在終日勞作的疲憊之後,她仍然不忘記同樣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裏,撫摸“我”;她還是博大的,她像親生母親一樣,“深愛着她的乳兒”,“對她的鄰居誇口讚美她的乳兒”,她夢想能“吃着她的乳兒的婚酒,/坐在輝煌的結綵的堂上,/而她的嬌美的媳婦親切地叫她‘婆婆’”,這個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個不能對人説的夢”,她也心滿意足了。然而,她又是悲苦的,貧苦、勞累的生活過早地奪取了她的健康,年近40歲就“含淚的去了!”大堰河就是中國勞動婦女的縮影,她默默無聞、忍辱負重、任勞任怨地奉獻自己生命中全部的愛,她是平凡卻又偉大的母親。所以詩人才無限深情地唱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長大了的/你的兒子,/我敬你/愛你!”詩人通過讚美大堰河,寄託對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樣的勞動人民的讚美之情。

【課堂提升】

閲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小題。

大堰河,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死了。

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她死時,平時打罵她的丈夫也為她流淚,

五個兒子,個個哭得很悲,

她死時,輕輕地呼着她的乳兒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大堰河,含淚的去了!

同着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數不盡的奴隸的悽苦,

同着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

同着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紙錢的灰,

大堰河,她含淚的去了。

(1)詩中寫大堰河死時“平時打罵她的丈夫也為她流淚,/五個兒子,個個哭得很悲”,這對塑造大堰河這一形象有何作用?

【答案】起到側面烘托的作用。説明她在家人心中的地位,受到丈夫和兒子們感念的,正是她善良、勤勞的美好品質。

(2)“大堰河,含淚的去了”一句反覆出現的表達效果是什麼?

【答案】表達了大堰河對人世生活的留戀,對家人(包括“我”)的掛念,對辛酸悲苦生活的不滿;同時也表現了“我”對大堰河深切的同情與痛悼。

【解析】本題主要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反覆手法的作用,一是“含淚”的意義。在詩歌中反覆的手法顯然是為了使感情更加深摯、強烈,也可以借反覆推進詩歌的感情發展。這裏是突出我的內心的感受:同情、哀傷。大堰河臨終時的淚水至少包含基層意思:一、對親人和世間的留戀,二、對自己一生不幸的難過,三、對乳兒的掛念。                                                                 

(3)第二節中的排比句交代了什麼內容?這些文字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交代了大堰河在這人世間受奴役、受欺凌的奴隸生活以及死後所得到的微不足道的“回報”。表達了作者對大堰河的深切同情、深切悼念和對這黑暗社會的有力控訴。

【解析】詩人連用五個“同着”,道出五層內容:一、大堰河被侮辱的地位;二、被壓迫的生活;三、困苦的生活和微不足道的人世回報;四、冷酷、冷漠的處境(墓地有象徵意);五、死後隨風飄散的一切(紙錢灰)。作者用這樣的排比句,把自己內心的複雜情感推向高潮:這裏既有對造成大堰河悲苦人生的黑暗社會制度,讓她受侮辱的嚴酷家庭宗族環境的聲討和控訴,亦有大堰河忍辱懦弱的性格因素的反思;這裏更傳達出詩人對乳母去世的無盡痛楚和同情。

 

惜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7x0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