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葉公好龍》公開課教案

《葉公好龍》公開課教案

 一、成語入手,激趣導入

《葉公好龍》公開課教案

1、交流課前蒐集情況,引出課題。同學們,能説出有關龍的成語或詩詞嗎?隨着同學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葉公好龍。

2、點出課題,激發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葉公”是誰?“好”是什麼意思?應讀幾聲?想不想知道葉公和龍之間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設計意圖:由“好”這一中心詞入手提出問題,激發起了同學欲進入課文中探究的興趣。】

 二、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讓生自由讀,這裏要給足時間,讓同學讀文、認字。提示同學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或不會讀的句子,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問一問老師,也可以聯繫上下文猜一猜。)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誰來把這些生字讀給大家聽聽?字音都讀準了嗎?同位之間互相讀一讀,教師巡視,聽出不準的字音,和時糾正。全班齊讀一遍。

3、讀文感知意思。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每一句話都讀對了嗎?再找同學讀,評價、糾正;再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全班齊讀,邊讀邊體會課文的大體意思。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讀中感悟,讀中促講,讀中發展同學能力都需要教師調動同學讀文的積極性。用同學喜歡的方式讀,同學樂讀,愛學。讀法多樣,讀的興趣濃厚,使同學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三、回顧學法,合作解疑。

1、前後聯繫,總結學法。請同學們回想:我們上學期在學習《刻舟求劍》一課時,是怎樣解決難讀、難記、難懂的.句子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總結出學習古文的許多好的方法。

2、由難入手,自主提出問題。課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大膽地告訴老師在預習、讀書時遇到的難題嗎?同學邊説,教師邊把重點句、詞或共性的問題寫在黑板一角。

3、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譯文。(課件出示古文)剛才,我們一起總結了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可以提出你的問題在小組裏解決。下面我們來個小競賽,看看哪個小組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老師也參與到你們中間。

4、集體討論,研讀探究。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你都解決了嗎?你解決了哪個問題?(同學可能談到的詞句:“寫龍”、“窺頭與牖”、“施尾於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w”)你是怎麼理解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這個句子呢?你能把它讀給大家聽聽嗎?

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你是通過學習,自身解決了?你也可以提出來考考大家。

老師這裏也有問題,看誰能解決?⑴、有些字的字義,古代與現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嗎?⑵、“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誰把它讀給大家聽聽?

【設計意圖: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同學在質疑之後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彙報交流中,同學以簡驅繁,突破難點,暢所欲言,打破了保守,形成了開放式課堂。特別是男讀女譯→女讀男譯→師讀生譯等一遍遍不同形式地讀、譯、問、答,使每個同學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持久地堅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y88r2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