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我的四季》教案1 教案教學設計

《我的四季》教案1 教案教學設計

我的四季(一課時)

作者:鋭思 

 

一、             導語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 這就像一年的四個季節一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迴不止,人生的四季屬於我們卻只有一次。在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二、整體感知

默讀、思考:

1、《我的四季》    “四季”喻指什麼?

2、人生如四季,有   的春,有   的夏,有   的秋,有   的冬。

3、畫出扣題行文的標誌性語言。

4、作者是怎樣扣題謀篇佈局的?這對你的寫作有什麼啟示?

三、語言賞析

《十八歲及其他》散文詩的語言見長,《我的四季》哲理性的語言則是一大亮點,請細作品賞。

1、  文章的開頭寫春,作者沒有寫萬紫千紅的春景,卻寫了“不毛之地”,而且用比較細膩的筆描繪了開荒的情景,請在文中圈出重點詞句,並思考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 ⑴細瘦的胳臂、鏽鈍的犁、汗流浹背、四肢顫抖

     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

     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着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我決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⑵突出生命的艱辛,不應該感慨逃避,不應該自艾自憐,而應該勇敢地肩負生命的責任。

(誦讀體味)

2、  請同學們再回讀一下哲理性很強的一句話: “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明確】人,應該對屬於自己的人生空間負責,這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和使命。

3、  正因為有了這種價值觀和使命感,“我”在“不毛之地”上艱辛勞作,懷着希望播種,讀“每天……奮力以赴”。請你談談感觸最深的語句,並説説為什麼?

【明確】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以赴

人,一旦有這種熱切的期待和願望,就能注入動力,奮力以赴。體現人生的意義。

4、  這種奮力以赴,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寫夏日的結尾部分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作者為什麼説“善良過分,就會變成糊塗和愚昧”?篩選文字信息,用原句概括。

【明確】乾旱  望眼欲穿  痴心妄想  不再妄想  我只能在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上,尋找泉水。

才發現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  頓足  懊惱  哭泣  撕成碎片  重新開始  不怨天尤人

冰雹  皮肉  碾成一張大幕  遮擋狂風、暴雨、冰雹

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而強者卻會留下。

小結:

遇到困難,決不痴心妄想,而要奮力以赴

遇到挫折,決不怨天尤人,而要檢點過失

遇到厄運,決不善良過分,而要繼續走完自己的路

5、  經過人生的艱辛、人生的挫折、人生的拼搏,總會迎來收穫的金秋,此境此情,應該是“歡樂”,怎麼加上“又酸又苦”這一定語,聯繫寫秋的結尾一小節,讀一讀,説説你的感悟。

【明確】生命的要義重在真正為生命耕耘勞作,含酸茹苦,所有的歡樂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穫,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文章的主旨)

6、  這樣,人的一生,直至“生命的黃昏”,才不至於“哀歎和寂寞”。為什麼?

【明確】(進一步強調5題明確的內容)

作者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個季節,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認真生活,無悔付出,歷經了人生的各種坎坷、痛苦、磨難,深刻感悟到“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將屬於另一個生命”。告訴我們,不要總沉浸在過去,要珍惜現在,因為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奧斯特洛夫斯基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曾有過一番精闢的論述。

學生齊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在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們又將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説: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鬥爭。”

四、結束語

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更加懂得如何面對人生,如何珍惜青春。記得有一首歌這樣唱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着希望在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在過每一分鐘”如果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認真的生活,無悔的付出,那麼,我們也會坦然地對自己説:哀歎和寂寞的,將永遠不會是我!

教案轉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http//:

 

標籤: 教學 教案 四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xepp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