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最新西師一年級數學教案例文

最新西師一年級數學教案例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西師一年級數學教案例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最新西師一年級數學教案例文

最新西師一年級數學教案例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辨認上、下、前、後這些方位,並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能力目標: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辨別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桌子下面又有什麼?

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麼,學生自由説。

師:誰能幫老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後面呢?

學生彙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新課

1、上、下。

課件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説一説?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並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對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繫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係。

練習:課件出示冰箱圖,學生説一説各種物品的位置。

課件出示小樹圖,學生填空。

2、前、後。

課件出示主題圖,學生説一説各位同學的前後

完成“做一做”。

三、綜合練習。

1、看圖説一説。

課件出示圖片,學生説一説各種物品的位置。

2、説一説,指一指。

説一説,指一指教室裏人和物的位置關係。

3、擺一擺。

4、看圖説一説,回答小動物們的問題。

四、全課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

最新西師一年級數學教案例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徵,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教學難點

正確辨認特殊的長方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積木圖”】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物體是由哪些圖形組合而成的。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幾種圖形。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長方體。

(1)直觀感知。

分別出示:墨水盒、字典,學生説出它的形狀。(貼圖並板書:長方體)

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一個長方體指給旁邊的同學看。

(2)建立表象。

學生觀察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數一數一共有幾個面。比一比、看一看每個面的大小、形狀有什麼特點?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小組交流,最後在全班進行彙報。(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的或者有兩個面是正方體形的,相對的兩個面形狀相同。)

(3)形成概念。

學生互相説一説長方體有什麼特點。

2、認識正方體。

(1)直觀感知。

分別出示:魔方、藥盒等,學生説出它的形狀。(貼圖並板書:正方體)

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一個正方體指給旁邊的同學看。

(2)建立表象。

學生觀察手中的正方體,看一看它有什麼特點?小組交流後在全班進行彙報(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相同)。

(3)形成概念。

學生互相説一説正方體的特徵。

3、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讓學生分別找出學具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組織他們開展小組討論:怎樣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書上做一做【圖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長方體和正方體。【出示圖片“生活中的圖形”】

師:你能在這張圖裏找到我們今天學習的圖形嗎?

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3、擺圖形。

(1)用8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

(2)用8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一個大正方體。

4、用橡皮泥捏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捏好以後展示給全班同學看【詳細過程參考探究活動“捏圖形”】。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麼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是立體圖形,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呢?(帶學生説一説)

最新西師一年級數學教案例文3

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統一為加法運算的意義。

2、能初步掌握有關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分析:

重點:如何更準確地把加減混合運算統一成加法。

難點:將一個加減混合運算式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

教學過程:

一、知識導向:

本節是在對前面所學的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法則及減法運算法則的綜合運用,所以必須對有關法則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並能在運算中加以靈活運用。

二、新課:

1、知識基礎:

其一: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其二:有理數的減法法則。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義(運算符號及性質符號)

2、知識形成:

(引例)計算:

根據減法法則,按照運算順序,有:

原式

在一個加式裏,通常把各個加數的括號和它前面的加號省略不寫,即有:

這個式子仍看作和式,有兩種讀法,

按性質符號:讀作“負8、正10、負6、負4的和”

按運算意義:讀作“負8加上10減去6減去4”

例:把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並把它讀出來(兩種讀法)。

例:按運算順序直接計算:

三、鞏固訓練:

P46:1、2

四、知識小結:

本節課所涉及到的新知識點比較少,但在其中就特別注意的是,如何保證學生在省略特號時,能儘量減少錯誤的出現,並能對省略加號的算式的準確讀法。

五、家庭作業:

P47:1、23

六、每日預題:

如何結合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對有關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進行簡化運算?

最新西師一年級數學教案例文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前後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前後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經歷上下、前後空間位置關係的形成過程,初步體會認識物體空間位置的方法。

教學重點:能確定物體上下、前後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一定的辨別空間方位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位置

師:現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規則,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請看畫面。(畫面一:汽車通過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畫面二:汽車停止前進,行人通過斑馬線)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上、下”的位置關係。

①觀察畫面,認知“上、下”的位置關係。

師:這麼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麼在指揮嗎?(紅綠燈)

師:對,是紅綠燈,它們的作用可真大。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裏的紅、黃、綠燈是怎麼擺的呢?與同桌小朋友輕聲説一説。

聯繫實際提問:剛才,同學們把3盞燈的上、下位置關係説得很清楚,(板書:上下)再看看,在我們的.教室有這樣的上、下位置關係嗎?我們的身體上呢?

②練習。

把數學書放存課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數學書的上面,然後把你的雙手壓在文具盒上面。

説一説,數學書上面是什麼?你的雙手下面是什麼?

(2)教學“前、後”的位置關係。

①認知“前、後”的位置關係。

下面,請小朋友繼續看畫面,綠燈亮了,汽車繼續前行,這時,畫面上有幾輛車,你能不能用“前、後”來説説它們又是什麼位置關係呢?

學生交流。(教師適時板書:前、後)

師:你喜歡哪輛車,就用“前、後”説説它的位置。

⑦練習。

a、出示十二生肖圖,讓學生説説誰排在最前面,誰排在最後面,誰排在誰的前面,誰排在誰的後面。

b、教室裏的座位也有前、後這樣的位置關係,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誰,後面是誰。也可以説,你在這個同學的在另一個同學的(被唸到的同學請站起來)。還可以問:從前往後數,他的前面有幾個人?後面呢?

三、運用知識。鞏固練習

(1)師生一起玩“做一做”的遊戲。然後同桌兩人出座位玩邊説方向位置邊拍手的遊戲。

(2)做“説反話”遊戲。

四、質疑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什麼?(師指着板書)“上”“下”“前”“後”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碰到,你能向老師這樣舉例子説明嗎?學會了“上、下、前、後”的位置知識,我們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將它們進行應用。請小朋友回家後結情境給父母説一説生活巾的“上、下、前、後”。

最新西師一年級數學教案例文5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瞭解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瞭解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麼?嘴巴上面有什麼?”“小明前面是誰?後面呢?”

同學們説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前、後。(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説一説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後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前、後的含義。

(1)你們聽説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什麼樣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南京長江大橋看一看,開開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現了這麼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説出:汽車下面有什麼?輪船上面有什麼?大貨車前面是什麼?小汽車後面有什麼?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9頁,完成書上填空並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並訂正。

三、活動

1、拍手遊戲。

(1)教師發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説“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説“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小組長髮口令,其餘的同學動手擺。如,把本子書放在數學書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書上面……

3、做個老鷹抓小雞的小遊戲。

小華做老鷹,小林、小東、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個人的後衣角,開始遊戲,老師提問,小東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個面?看圖再説一説,老師找學生起來,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並解答。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五、作業佈置

完成書本第11頁的練習二的第1、2、3題。

課後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xe8vp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