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八年級上冊六單元第29課《湖心亭看雪》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八年級上冊六單元第29課《湖心亭看雪》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課目     湖心亭看雪    張岱 課型 單一型:新授課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

2、 品味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 初步瞭解白描的寫作手法;

4、 閲讀課文,反覆誦讀,培養誦讀能力。

重難點 重點:   雪後奇景的賞析; 

   描寫手法--白描。

難點: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學設 想 先解題;再整體感知課文,熟悉內容,抓住重點理解;最後拓展閲讀,深化理解

教學過程(內容、步驟、方法、學生活動和板書)

一、導入及作者簡介:

1、同學們,學語文有一個好處,足不出户,卻能坐觀天下景。前一段時間我們賞過了陶弘景筆下的人間天堂,又賞過了蘇東坡筆下的月夜小景;賞過了三峽的水,又賞過了錢塘江的潮。

今天我們就跟着明末清初的作家張岱一起去賞賞湖心亭的雪。

(板書:《湖心亭看雪》)

2、作者簡介:

學生齊讀註釋①,提示要注意的三個地方:

①.課文選自《陶庵夢憶》,憶--這是一部回憶錄。寫於明王朝滅亡之後,表現了對故國往事的懷念。

②作者的家鄉是哪裏?--山陰(即今天的浙江紹興)。       

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這説明作者身在他鄉,客居異地。

③“明亡後不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仕”?--不想給清廷做事。這説明他有深深的故國之思。

二、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自由讀,初步感知課文;檢測預習:注音:

2、疏通文意:釋義:

①是(這)日更定(大約是凌晨六點的時候)。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從晚上八點算起。定,完了,結束。

②餘拿(撐,劃)一小舟。                     ③擁毳衣爐火:毳,鳥獸的細毛。毳衣,毛皮衣。             ④焉得(哪能)更(還)有此人。                 ⑤上下一白(全白)。(和“湖心亭一點”比較)

⑥霧凇(水氣凝成的冰花)沆碭(白氣瀰漫的樣子)。   冰花一片瀰漫。

⑦強飲(痛飲)三大白(酒杯)。?為何“強飲”?--“酒逢知己千杯少”。(説明他把那兩個人當朋友了。)                  ⑧莫説相公痴(痴迷)。

⑨問其姓氏,是(判斷動詞。)金陵人,客(客居,名作動)此。?是字的兩種用法,一種作代詞,一種作動詞。這裏是用了哪種?

3、師生共同討論難詞句:

4、再次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師評價學生誦讀情況。讀古文要正確流暢,還要有韻味。)

5、把握課文內容:①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寫了什麼事情?--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②敍事是本文的線索,請在文中找出記敍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明確:時間--崇禎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後的更定時分。    地點--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兩個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三、品讀賞析

1、看雪的時間--更定時分,冬天的凌晨,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冷到什麼程度呢?

--“湖中人鳥聲俱絕”。 (翻譯)

?這個時候,別人都在幹嘛?作者為什麼偏偏選擇這個時間去賞雪?這説明了他怎樣的志趣?他到底要賞什麼?(他追求的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反映他擁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2、人物--作者是一個人去賞雪的嗎?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為什麼又説是“獨往湖心亭看雪”呢?(他為什麼不把舟子拉上一塊看呢?--他認為舟子看不懂。)這個“獨”字反映出他怎樣的個性特點?--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嗎?--有,湖心亭對坐飲酒觀雪的兩個金陵人能懂。

?作者是怎麼介紹這兩個人的?一起讀出來。【知道明朝開國時定都哪裏嗎?(明朝開國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長江下游的南京。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後,南京成為明朝的留都。)】

?作者為什麼不把這兩人的名字寫出來,而只寫出他們“是金陵人,客此”?作者這樣寫的用意?(説明這兩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樣是客居他鄉的遊子。有同樣的情趣,有同樣的遭際,“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作者點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對故國的思念。

?文中還有一句話也能表現他的故國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體現的?--崇禎五年十二月。(紀年的方法多種,如年號紀年、干支紀年、公元紀年。他偏偏選用明朝的年號紀年,身在清朝還念念不忘明朝時候的事情。)

3、事件--看雪。作者一大清早跑到西湖來賞雪。?作者看到了怎麼樣的雪景? (找出描寫雪景的句子。齊讀。請同學起來翻譯一下再次誦讀)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賞析雪後奇景(?這段景物描寫有何特點?)

--A、寫景的順序:這是從整體到局部地描寫。(第一句是對什麼進行描寫?第二句又是對什麼進行描寫?)                  由上到下     由大到小,由遠到近

B、修辭--誇張,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C、抓住了景物的特徵。(哪些詞語最能體現?)“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

D.?作者還採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來寫景?看誰預習得最仔細。

--白描(見習題一2誦讀“白描”的解釋。)【即抓住事物特徵,以質樸的文字,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用詞較少,沒有華麗的辭藻】

?怎麼理解“白描”的手法?大家可曾聽過這樣兩句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白描”就是--“淡粧”。

四、遷移訓練:1、 判斷下列句子哪些是“淡粧”,哪些是“濃抹”。如:

①“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

②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          (√)

③那烏鴉在筆直的樹枝間,縮着頭,鐵鑄一般站着。      (√)

④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⑤兩岸連山                                          (√)

⑥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

⑦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豪雄          (×)

⑧他留着濃黑的鬍鬚,目光明亮,滿頭是倔強得一簇簇直豎起來的頭髮         (√)

⑨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啟笑先聞。                  (×)

1、練筆:寫兩段描寫文字,一段“淡粧”,一段“濃抹”。

(提示:可以寫人物肖像,可以寫景物;可以寫學校的花壇,可以寫街上的小景;可以寫花草,可以寫樹木;可以寫春天的景色,也可以寫冬天的景色。)

同學們理解了白描的手法,現在再回過頭來看課文這段景物描寫,別看它只有短短的兩句話,實際上卻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當堂小作文

小結:(一起來回顧我們所學習的內容)

文章寫了什麼事?--到湖心亭看雪。

看到了什麼景?--雪景。

你從這些寫景敍事的文字中讀出了怎樣的感情?--故國之思(思念)、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偶遇知音之樂(愉悦)、孤獨落寞的傷感(傷感)之情。此正謂: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

寫景、敍事、抒情融於一爐,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五、歸納: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經過這兩堂課的學習,你應該能夠理解作者的痴了吧!他痴迷於雪中的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更痴迷於雪中的情(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再次體味作者的雅趣。

六、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練習二。

教學後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vp27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