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二年級的音樂教案

二年級的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的音樂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的音樂教案

二年級的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熟悉歌曲內容,感受歌曲風趣、活潑的特點。

2、通過想象與聯想,結合欣賞樂曲,大膽創編,踴躍參與合作表演。

3、分角色進行表演,培養音樂表現力,感受音樂與形體表演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樂曲風趣活潑的特點。在樂曲感染下,熱情投入創作與實踐中,激發學生互動參與的熱情,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音樂實踐能力。

2、合理展開想象與聯想,創編出生動活潑、富於特徵的形象和情節。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總結本單元所學內容,歸納特徵,介紹形象,引出“閃亮登場”的“人物”──猴子,引出新課《猴子蒸糕》。

二、新課學習

1、聆聽歌曲《猴子蒸糕》,瞭解歌曲內容。

2、介紹背景──壯族民歌。(教師可收集壯族民歌的資料進行口述。)

3、教師出示《猴子蒸糕》歌詞,讓學生熟悉歌詞內容,朗誦歌詞。

提問:歌曲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情節。)

4、再次聆聽歌曲《猴子蒸糕》,對照歌詞,構思創編“音樂劇”。

5、給學生5到7分鐘時間,自由合作,分角色,分工,依據歌曲敍事情節創編“音樂劇”。

可同時安排3-4組進行。除了主演外,每組還可以安排“導演”“評判小組”“劇務”等,共同為表演出謀劃策,以提高表演效果,“分工不分家”,以增強孩子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6、欣賞歌曲《猴子蒸糕》動畫,讓每個小組的表演者邊聽歌曲邊構思進入“角色”。

7、《猴子蒸糕》分角色表演。

第一組表演完以後,可暫時做停歇,讓觀眾提出評價意見及修改建議,然後第二組出場。如是類推。

三、課堂小結:結合表演,對猴子與小狗的生活態度、行為做出價值判斷,深化思想認識。結合單元內容,強調進一步加強“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情感體驗,號召大家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同時還應樹立“尊重他人勞動,做力所能及的事、用勞動創造果實”的思想態度和情感。

二年級的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一、聽《鳥店》、《袋鼠》,唱《我的小綿羊》、《小袋鼠》,感受音樂表現的生動鮮明的形象。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突出本科主題“可愛的小動物”,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通過創編動作、歌詞,嘗試用口風琴模擬鳥兒的叫聲等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表演《我的小綿羊》

1、用聽唱法唱會歌曲。指導學生用輕快而親切有感情的聲音演唱,啟發學生想象小綿羊的可愛,白白的絨毛,躲在綠綠的樹叢裏的情景。

2、在表演歌曲時,注意歌中帶有“>”的字要唱得有力,並提示學生句尾兩個音不同,不要唱錯了(“12”與“54”),唱會歌再選擇合適的地方加入小動物的叫聲。

3、分小組演唱,互相評價,看哪一組同學演唱的感情飽滿、吐字清楚。

4、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編唱新歌詞,可將同學們編創的歌詞整理為幾段,全體同學逐一演唱。

二、編創與活動

1、學生髮現樹叢裏各種各樣的動物,模仿它們的叫聲和動作。

2、學會歌曲後,將這些動物編創成新的歌詞。

三、創編與活動:摘果子

1、提示學生觀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麼標記?每個小袋鼠能摘上幾個果子?

2、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用劃線的方式連到小袋鼠口袋上。

第二課時

一、聆聽《袋鼠》

1、指導學生討論有關袋鼠的知識,描述袋鼠敏捷的動作和機警的神態。

2、初聽樂曲,説一説音樂中描述的袋鼠給你感受。

3、復聽樂曲。提示學生跟着音樂做袋鼠跳動的動作,用動作感受音樂。

二、表演《小袋鼠》

1、用聽唱法學會歌曲。根據學生的程度安排範唱和聽錄音感受的次數。

2、指導學生用輕快、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討論:這首歌怎樣唱才能表現小袋鼠的可愛?教師示範,用連音、斷音兩種方法分別演唱歌曲,讓學生區分哪一種更好。

3、學生歌表演。

三、編創與活動

1、默讀歌謠,説出它的謎底是什麼鳥。自由編創拍擊動作。

2、教師提示學生對拍手的方式很多種,想一想怎樣拍。讓學生自己去創造。

3、學生兩人一組邊讀邊拍,看哪組歌謠讀得好。

4、教師啟發學生自創謎語歌謠大家猜,邊讀邊拍。

二年級的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2、通過對《猜謎謠》歌曲的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3、通過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模仿動作、問答對唱等活動,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學重點: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教學難點:

歌曲《猜謎謠》中相似樂句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平時喜歡猜謎語嗎?學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看誰最先猜出來?

三、出示謎謠,激發興趣。

1、出示謎面,師問謎面,生回答。

2、初聽歌曲。

師: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們來聽聽書中的小朋友猜出幾種動物,又是怎麼表達的?你們豎起耳朵認真聽。

3、揭示歌曲名。

聽出來了嗎,小朋友們回答的時候是用什麼方式?(生:唱的方式)——原來的謎語,用唱的方式表達出來,就變成了謎謠,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謎謠”。

4、聆聽歌曲,感受歌曲。

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聽聽看。這樣的速度往往是表現“輕快活潑”的,大家跟我一起説輕快活潑。

再次聆聽歌曲。

師:跟老師一起隨着音樂搖搖頭動動手,感受歌曲的輕快活潑。

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一學就能跟上音樂的節奏,下面我們就有節奏的讀一讀歌詞。

有節奏的讀歌詞

5、解決難點。

(1)出示相似的兩句歌詞、歌譜,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請學生説一説前兩小節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師彈奏旋律,生唱前兩小節歌詞。

(4)完整學唱兩個樂句,指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唱。

(5)師説明襯詞。帶着高興的心情一起再來唱一遍。

6、學唱問、答部分,瞭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7、齊唱第一段。

8、自主學唱歌曲第二段。

9、隨琴的伴奏完整齊唱。

10、歌曲處理

(1)跟音樂範唱齊唱。

(2)生生合作唱。

(3)表演唱。

四、總結。

學了《猜謎謠》這首歌曲,我們知道謎語有用説的,還有用唱的,而且一個謎語還有多種答案,這需要我們仔細觀察,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讓我們踏着音樂輕快的步伐去觀察、探索吧。

二年級的音樂教案4

教學目的:

1、通過聽賞打擊合奏《鴨子拌嘴》,使學生初步接觸並喜歡民間音樂。

2、通過介紹我國豐富的打擊樂器和學生的實踐活動,使孩子們知道各種豐富的音響能生動地表達一定內容。

教學重點:

認識打擊樂器

教學難點:

聽便樂器的音色,並用樂器表現動物的形象。

教具:鴨子拌嘴動畫課件、錄音機、碰鈴、三角鐵、舞板、雙響筒、小鼓、鈴鼓、鑼、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律動。老師和學生聽音樂做律動

2、遊戲。

師:老是這有一棵打擊樂樹,請同學到樹上找出上節課認識的打擊樂器(碰鈴、三角鐵、舞板、雙響筒、小鼓、鈴鼓等)

學生認識打擊樂器並做節奏回聲遊戲。

通過聽辨,學生進一步熟悉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及名稱。

3、檢查學生模仿、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新年好》伴奏。

(二)新課

1、師介紹打擊樂器-----鑼、鑔

2、出示課題------《鴨子拌嘴》

師:同學們知道拌嘴什麼意思嗎?

生:拌嘴是吵架的意思。

3、學生帶着鴨子拌嘴這個問題出聽全曲。(生聽完談自己的想象,有的還編成小故事説出來)

4、看動畫片《鴨子拌嘴》,要求學生邊看畫面,邊聽音樂,並説出聽到樂曲中有哪些打擊樂器。

生:有鑼朋友和鑔朋友的聲音。

師:這首樂曲描寫一羣小鴨子(用小鑔演奏)、大鴨子(用大鑔演奏)清早走出舍門來到池塘,戲水打鬧,饒舌拌嘴,然後心滿意足搖搖擺擺回窩去的生動情景。

5、創作活動

(1)老師引導學生進行鋪墊練習了,利用形象思維,啟發學生自覺進行節奏片段創作。師:請同學們用自制打擊樂器發出的聲音,來表現一隻小狗在啃骨頭的聲音;一隻小老鼠在偷吃東西的聲音。

(2)學生用自制打擊樂器所發出的聲音來表現一定的音樂形象後,創作一首自己的《鴨子拌嘴》,邊看畫面邊創作。師用小鑔表現小鴨子並用錄音機錄製。

(3)播放師生共同創作的《鴨子拌嘴》通過聽賞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想象空間。

6、再次聽賞《鴨子拌嘴》

老師要求學生用自己創作的《鴨子拌嘴》和此曲作比較,鼓勵學生多學音樂知識,將來就能創作出優秀的音樂作品。

(三)小結:希望同學們在以後聽賞樂曲時,都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在音樂的天空中翱翔。

(四)下課:播放《鴨子拌嘴》音樂,學生變成一個個小鴨子走出教室。

二年級的音樂教案5

一、導入

大家知道《小紅帽》的故事嗎?可請了解的同學簡要介紹《小紅帽》的故事內容。

二、學唱《小紅帽》

(一)感受歌曲

1.教師範唱,瞭解歌曲內容。

2.在律動與打擊樂器敲擊中,感受歌曲節拍、情緒等各音樂要素。

(二)學唱歌曲

1.出示譜例,跟琴拍節奏,找找歌曲六個樂句的異同點,進行對比。

2.用各種方式對唱,達到熟練掌握。

3.先默唱,找到易唱錯的地方,再跟唱,解決歌詞中的難點,加以解決。

4.歌曲處理

(1)解讀歌詞,結合表演唱,唱出歌曲中的情緒變化。

(2)配合歌曲的情緒變化,加入小樂器共同表演。

設計説明:

1、教師在歌譜的書寫中,可以藉助不同色彩,幫助學生找到六個樂句的異同點。

2、歌曲中的有些詞語學生可能不完全理解,例:“僻靜”,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共同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並啟發學生唱好三、四樂句。

【設計思路】

孩子們都喜歡童話,在童話故事中,他們盡情地展開想象的翅膀,體驗快樂,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因此,我在這堂課設計時,結合教材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喜好,由“童話”這個主題入手。始終抓住“音樂”與“童話”這兩條主線展開。使學生在音樂中品味童話,在童話中學習音樂。

標籤: 二年級 音樂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v8q9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