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説明文專題知識 教案教學設計(魯人版七年級上冊)

説明文專題知識 教案教學設計(魯人版七年級上冊)

 明文應考必備知識及説明文閲讀重要考點的梳理

                                    --知識“題目化”,題目“中考化”

一、説明文的概念

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説明文。(以知識教人)

以記敍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敍文。(以情感人)      (比較着記憶)

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議論文。(以理服人)

題目1:以上三個概念中的“主要”一詞能否去掉?為什麼?

 

題目2:從表達方式看,《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第一自然段是什麼表達方式?其作用(好處)是什麼?這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規律?

 

 

二、説明文的種類

題目3:連線。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按説明對象     事物説明文       《蘇州園林》                平實説明文    按説明語言

分      類                      《海洋是未來的糧倉》                      分      類

事理説明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          生動説明文

                                《橋樑遠景圖》

三、説明對象

  事物説明文:

題目4:從《蘇州園林》全文看,其説明對象是什麼?那麼2、3、4、5、6、7、8、9段的説明對象分別是什麼?

 

 

 

題目5:從《南州六月荔枝丹》全文看,其説明對象是什麼?那麼2、3、4、5、6、7-8、9段的説明對象分別是什麼?如果要你概括2-9自然段的説明對象是什麼,你該怎麼回答?

 

 

 

 事理説明文:

題目6:從《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全文來看,其説明對象是什麼?那麼2-4段,5段,6段,7段,8-9段,10段的説明對象分別是什麼?

 

 

四、説明對象的特徵

題目7:從《蘇州園林》全文看,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是什麼?第3段説明對象的特徵是什麼?

 

 

題目8:作者為什麼用“南州六月荔枝丹”作為文題?荔枝果實最主要的特徵是什麼?

 

 

五、説明的主要內容(事物説明文:説明對象+其主要特徵;事理説明文:清楚陳述所説的事理)

題目9:從《蘇州園林》全文看,其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3段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題目10:從《南州六月荔枝丹》全文看,其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那麼7-8段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六、説明順序

題目11:仔細研讀《南州六月荔枝丹》2-9段,其説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第10自然段説明了荔枝的花,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1-14)主要介紹了荔枝生產的相關情況。從全文看,本文的説明順序又是怎樣的呢(具體説説)?

 

 

題目12:仔細研讀《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具體説説其説明順序。我們把這種説明順序歸納為什麼説明順序?

 

題目13:《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館》和《活版》的説明順序分別是           、            。

 

                時間順序(包括程序順序)

     説明順序   空間順序(內-外、上-下、外圍-中間、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亦可反之)

                邏輯順序(主要-次要,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內在-外在等等。也可以顛倒過來)

 

題目14:回答説明順序這類問題時,填空題一般怎麼填?簡答題一般怎麼答?

 

 

七、説明方法

題目15:初中生應掌握的説明方法有10種,請歸納整理。

 

 

題目16:説説下列語句中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它們分別有什麼作用(好處)。

①     人們比較熟悉的可食用藻類就有:褐藻類的海帶、裙帶菜、羊棲菜、馬尾藻;紅藻類的紫菜、鷓鴣菜、石花菜;綠藻類的石蓴、滸苔等。(《海洋是未來的糧倉》第4段,P164)

 

 

②     據説1公頃水面上生產的這種藻類,經加工後可獲得20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這相當於陸地上耕種40公頃土地生產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類營養物。(《海洋是未來的糧倉》第4段,P164)

     

 

③     當然,海洋所能提供給我們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糧食--大米、小麥和玉米等,而是廣義的糧食--其他的能夠滿足人類營養需要的食物。(《海洋是未來的糧倉》第3段,P163)

 

 

④     整株樹以至成片的樹林,那就成為“飛焰欲橫天”,“紅雲幾萬重”的絢麗景色了。(《南州六月荔枝丹》第3段,P125)

 

 

⑤     拱橋兩邊的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像在傾聽水聲,都惟妙惟肖。(《中國石拱橋》)

 

 

⑥     古代宮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飛騎從南方遠送長安或洛陽,給人民造成許多痛苦。唐明皇為了寵幸楊貴妃,就幹過這樣的事。唐代杜牧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對這件事的嘲諷。(《南州六月荔枝丹》第8段,P126)

 

 

題目17:下面這段話主要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其作用是什麼?

⑦     荔枝是亞熱帶果樹,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長的北限。漢武帝曾築扶荔宮,把荔枝移植到長安,沒有栽活,遷怒於養護的人,竟然對他們施以極刑。宋徽宗時,福建“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寫詩吹噓説:“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實際上不過當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詩,説常熟顧氏種活了幾株,“仙人本是海山姿,從此江鄉亦萌櫱。”但究竟活了多少年,並無下文。(《南州六月荔枝丹》第13段,P128)

 

 

題目18:下面的一段話至少用了三種説明方法,請舉例説説其作用。

⑧     橋是什麼?不過是一條板凳。兩條腿架着一塊板,板上就可以承擔重量。把這板凳放大,“跨”過一條河,或是一個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橋。在這裏,板凳的腿就是“橋墩”,橋墩下面,滲入土中的“腳”,就是“基礎”,板凳的板就是“橋樑”。一座橋就是有這三部分構成的。(《橋樑遠景圖》,第2段,P120)

 

 

題目19:問“這段(句)話用了哪些説明方法”,或問“這段(句)話主要用了什麼方法”,在回答時有什麼區別?題目要求舉例談其説明作用的時候,該怎麼辦?要回答某一句話的説明方法及作用時,只是盯着這句話,行不行?為什麼?

 

 

八、説明的語言

 

説明的語言:準確性

議論的語言:嚴密性             (比較着記憶)

記敍的語言:形象性、生動性

 

題目20:句中加點的詞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①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現代的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是怎樣,右邊也是樣。(《蘇州園林》,第3段,P116)

 

②     荔枝的肉大多數白色半透明,説它“瑩白如冰雪”,完全正確。(《南州六月荔枝丹》,第3段,P126)

 

 

題目21:説説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①     荔枝曬乾或烘乾,肉就變成紅褐色,完全失去了潔白的面貌。《南州六月荔枝丹》,第3段,P126)

 

②     (大麗花)人工栽培的歷史僅二三百年,卻已有上千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品種。(《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第10段P153)

 

③     據説1公頃水面上生產的這種藻類,經加工後可獲得20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需的礦物質。這相當於陸地上耕種40公頃土地生產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類營養物。(《海洋是未來的糧倉》第4段,P164)

    

 

題目22:説明文的語言風格有平實的和生動的兩種,《蘇州園林》屬於哪一類説明文,請結合課文舉例談談。

 

 

 

九、近年來,中考説明文閲讀與高考接軌的出題動向

題目23:對《蘇州園林》的內容和結構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的説明對象是蘇州園林,其總體特徵是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B.蘇州園林的亭台軒榭的佈局不講究圖案之美,而講究美術之美,這種美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C.蘇州園林裏的門和窗,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讚歎這是高度的圖案美。

D.本文以先總説,再分説,後總説的結構形式,抓住了蘇州園林的共同點,從幾個角度分別解説,寫得嚴謹有序,條理分明。

十、説明文的結構

題目24:具體説説《蘇州園林》的結構特點。

 

 

題目25:具體説説《橋樑遠景圖》的結構特點。

 

 

題目26:具體説説《活版》的結構特點。

 

總分式(總-分、分-總、總-分-總)

説明文的結構形式    遞進式

                    連貫式(適合程序順序的説明文)

附:閲讀説明文重要考點的幾個答題“公式”。

    略。

 

晨盡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rywg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