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絕句》的教案

《絕句》的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絕句》的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絕句》的教案

《絕句》的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容,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2、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萌發對祖國的美好河山的喜愛。

3、領會古詩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願意欣賞古詩,感知古詩語言的優美,風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19頁。

2、掛圖《絕句》。

3、語言磁帶。

三、活動重點:

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四、活動難點:

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

五、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啟發幼兒講述畫面內容,學習古詩。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描述畫面內容。

(2)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用古詩的第一句話進行概括,學習相關字詞。

3、完整地欣賞古詩。

(1)這四副圖連起來就變成了一首優美的詩,題目叫《絕句》,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錄音,幼兒欣賞,進一步學習古詩《絕句》。

(3)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和意境。

4、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古詩。

5、簡要介紹古詩的作者——杜甫。

六、教學反思

學習古詩《絕句》時,我請兩位會念的幼兒當小老師,孩子們都學得特別認真,始終關注兩位"小老師",沒幾遍孩子們都會背了。學會後,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要當"小老師",我滿足了小朋友的願望。對於孩子來説,老師在他們心目中是多麼神聖與偉大,而在實踐中他們又有了切身的體會。此後,孩子們學詩的興趣日益濃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臉上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作為老師又何樂不為之呢?

《絕句》的教案2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1、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宋朝詞人李清照的詩(板書:李清照)

2、課前,老師已經佈置你們蒐集李清照的有關資料,我們一起來交流。

(學生交流資料)

3、同學們的資料很詳細也很全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李清照寫的這首(板書課題及古詩,學生隨老師板書念)、

二:整體感知古詩

1、師範讀古詩、

2、生讀古詩,要讀通順流利、讀熟後可讀給同桌聽。

3、指名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這首詩讚頌的是誰?

三:利用網絡,理解古詩內容

(一)、理解前兩行詩句

1、自讀古詩,讀後從古詩中找出兩個讚頌項羽的詞語。

2、你找的是那兩個詞?你是怎麼理解這兩個詞的?

(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人傑”和”鬼雄”的意思。)

3、前兩行是什麼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嗎?

(找兩三名學生説前兩行詩句的意思、)

4、這兩行要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讀出英雄氣概)

5、現自己試讀,再指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評議。

(二)、查找資料,理解後兩行詩句、

1、齊讀後兩行詩句、

2、提問:讀後你有什麼疑問,最想知道什麼?

(項羽是誰?他為什麼不肯過江東?江東是什麼地方?等)

師:善於提問時很好的學習習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才會學到更多的指示,這節課老師就把問題交給你們,利用上網查找資料的方式自己解決問題,有信心嗎?

3、教師指導學生上網查找資料、

(1)、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項羽”兩個字,然後點擊搜索、

(2)、教師推薦選項:

1、項羽;

2、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

3、項羽。

(3)、自己選擇一項瞭解有關內容、

(學生自讀資料,教師巡視指導、)

(4)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把你瞭解到的説給同學聽。

(學生交流資料)

觀察資料中的項羽畫像,你有什麼感覺,從哪感覺到的?

(學生説説自己的感覺)

(5)提問:通過李清照對項羽的讚頌及剛才咱們瞭解到的`資料,你認為項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學生説自己的看法:寧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氣概等)

師:是啊,項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傑,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絕不屈膝投降。

(6)後兩行是什麼意思,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7)讀詩,讀出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節。

(學生自讀、同桌讀、指明讀,並互相評議)

四:瞭解寫作背景體會感情。

(1)師:楚漢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至今思項羽”,宋朝女詞人為什麼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作者當時所處時代背景有直接關係,誰把課前蒐集到的作者所處年代及當時的寫作背景給大家念一念?

(學生交流資料:靖康之變及寫作背景。)

教師播放一段帶有解説的“靖康之變”的電影資料。

(2)師: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沉迷於享樂,不思恢復中遠。此時,作者在讚頌項羽,思念項羽的同時,還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學生説:對南宋統治者的憤恨、失去家園的悲痛、為國家擔憂等)

(3)此時作者是怎樣的心情?(氣憤、傷心等)

(4)再度,讀出作者當時的心情。

(自讀、指明讀,互相評議)

(5)師:處於封建時期的李清照,雖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僅在文學上能流芳百世,同時,能有如此的英雄氣節,實在令人佩服。

(6)再讀詩,讀出作者報效祖國的氣節。

(自讀、指明讀,互相評議)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夠激勵後人的,項羽的寧死不屈與南宋統治者的貪生怕死形成鮮明的對比,《夏日絕句》一詩既是對項羽英雄氣概的讚頌,又是對南宋懦夫的諷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氣節的鏗鏘表白。

(8)在次讀詩,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網蒐集李清照其他詩詞,讀一讀,並把自己最喜歡的詩詞讀給同學聽。

(2)教師推薦另一位紹興女英雄——秋瑾。

課後上網查找秋瑾資料及他寫的詩句。

《絕句》的教案3

教學內容:

教學第一首古詩《絕句》。

教學目標:

1、能讀懂古詩《絕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意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結合詩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詞語。

3、會背誦、默寫《絕句》。

4、初步感受古詩中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説説學古詩的基本方法。

(2)揭題,板書:古詩二首

(3)教師範讀。

思考:這兩首詩寫哪個季節的景色?寫了哪些景物?

二、教學《絕句》。

1、解題:絕句是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有的古詩按詩的內容列題目,這首詩就用舊詩體裁做題目。

2、介紹作者:杜甫,唐代詩人。這是他重返成都時寫的。他自幼好學,七歲就會吟詩,他的詩很有名。

3、初讀古詩。

(1)自由讀,拼讀生字音節,觀察插圖,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認讀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讀古詩,説説哪些地方學懂了。

4、再讀古詩,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問:鳴是什麼意思?翠柳指什麼?鳴翠柳怎麼理解?

回答後,教師小結:黃鸝,鳥的名稱,又叫黃鸝,這句的意思是:兩隻黃鸝在翠綠色的柳叢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問:一行是什麼意思?青天指什麼?上青天怎樣理解?

回答後教師小結:白鷺是一種頸和腿都很長的白色水鳥。青天:藍色的天空。這句詩的意思是:一羣白鷺在藍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飛翔。

(3)理解第3句。

問:窗含是什麼意思?千秋雪指什麼?

回答後教師小結:窗含,從屋裏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櫃裏圍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這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可以看見岷山終年不化的積雪。

(4)理解第4句。

問:泊是什麼意思?萬里船指什麼?

回答後教師小結:泊是船在岸邊停靠的意思。東吳是指古代吳國所在地,指長江中下游一帶,在我國東部。這句的意思是:門外江邊停靠着遠航東吳,行程萬里的船隻。

5、自由讀古詩,同桌互相説説詩句的意思。

6、指名朗讀古詩,説説詩句的意思。

三、朗讀、背誦。

四、默寫《絕句》,完成《作業本》第6題。

五、完成《作業本》第2、3、5題。

課後反思:

在古詩的教學中,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即:讓學生讀古詩理解古詩中一些詞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讀、背整首詩。往往忽視了課文中插圖的作用。課文中的插圖我仔細觀察和古詩的意思是有密切聯繫的。在教學中,我利用課文插圖讓學生自己先理解古詩的意思,然後再理解。發現有些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學古詩時千萬別忘記插圖的作用。

標籤: 教案 絕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rl0g0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