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七年級語文上冊《誡子書》教案設計

七年級語文上冊《誡子書》教案設計

課前的教案設計,能夠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七年級語文上冊《誡子書》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閲讀!

七年級語文上冊《誡子書》教案設計

七年級語文上冊《誡子書》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古典文學素養。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精確翻譯與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學勵志。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義。

教學方法:閲讀法,學導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詩句導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幾句詩寫的是哪一位歷史人物?(學生回答引出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實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篇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家信——《誡子書》,去體會慈父的殷殷情懷,智者的諄諄教誨。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順。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2、找學生朗讀課文,師點撥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明確加點字的注音和課文朗讀停頓。

夫: 澹泊:: 淫慢: 險躁: 窮廬: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3、全班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準確翻譯。

1、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譯讀課文。

温馨提示:A、聯繫實虛詞的日常積累(如“以”的常見用法),遷移聯想,猜讀翻譯,合作交流,取長補短,後總結成型。

B、翻譯課文時不能直譯的便意譯,無論哪種譯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徵(如雙重否定)和原文的風格特點(如本文的簡潔精警)

2、合作探究:小組合作,解決個人翻譯過程遇到的難題。

3、師生共同解疑。教師給予點撥,對學生進行古文學習方法的指導。

四、品讀課文,領會深意。

本環節教師以一系列的問題帶動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1、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麼?

明確:告誡兒子立志學習、修身養性、淡泊名利、珍惜時間。要注意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後代志存高遠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個“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材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從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組討論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齊讀原句,體會作者情感,力求熟讀至誦)

明確:A、淡泊: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B、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C、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3、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

4、從文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個警句,談談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啟發。

明確: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六、課堂小結: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彌新,願這些經典的語句伴隨我們大家行走一生。讓我們一起背誦全文。

七、課後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蒐集有關諸葛亮的詩句或成語或典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rkvvxo.html
專題